筆者2017年3月30日於文化局報到,已快滿6年。6年,可以念完建築系、大學念到碩士、換兩隻手機、徒步環島36圈(一圈1千公里/兩個月)、投三次票(兩年一輪選舉年)。若是公立專科以上教授,依〈公立專科以上學校教授休假研究辦法〉服務滿7年以上,得申請休假(1年為限之帶薪休假),從事學校核准之學術研究工作(台大副教授滿3.5年則是得休假研究一學期)。
筆者認為,撇開薪資部分(可給付半薪或留職停薪),不該只有公立專科以上教授享有休假年,人人都該享有工作一定時間(至少5年)得休假1年的權利;一方面5年已可獨立作業,有一套自己的工作模式,另一方面5年已難再學習到新事物,且對工作已逐漸產生倦怠,是時候反思這5年的學思,作為批判與超越的對象。
休假年的條件,任何理由都可申請(也可暫不申請,按比例累積後再請),不管是為了侍親、照顧小孩、進修(國內外)、擔任志工、旅行(可體驗long stay 或單車旅行)、研究(自主研究或分享所學)、嘗試不同的工作或體驗自己感興趣的生活方式,就像青少年的Gap Year一樣。畢竟從大學畢業、退伍後23歲起,到法定退休年齡的65歲,整整43年若都在為公司工作,能不感到乏味、無聊、制式嗎?且人不是機器,無法像拉緊的橡皮筋般時時處在高壓力下,必須有適時喘口氣的空間。
若有休假年,退休前至少就有7年的時間,對自己而言,能夠提前準備退休生活,體驗無工作、不為工作,凡是自我決定、自我負責的感覺(不為公司決定、負責);先練習獨處、及與家人長時間相處的生活,避免突然一退休即無所適從、成為大型傢俱。且每個人不管退休與否都是社會的資產,藉由休假年,將工作心得、經驗整理、分享(演講、出書);除了回望自身走過的來時路,思考下一步、再上一層樓的可能方向,更能分享錢買不到的經驗供後進及社會學習。
對上(有父母者),可陪伴已退休的父母,協助完成其心願(經驗傳承),減少可能的遺憾。對下(有小孩者)能在小孩上大學前,有6年(夫妻分開請)的時間能分擔家務,並在照顧、陪伴間創造更多值得回憶的時光。故休假年重要的是找到工作之外的生活重心,培養新的興趣與專長,以延續、持續創造人生的意義與價值感。
爰此,站在國家發展(老有所終)及減少社會支出(賺錢給醫生花)的立場,休息年比起許多錯誤的政策,如錯誤的能源政策、毫無前瞻性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做得事縣市政府早就在做,根本不必編特別預算),休息年花得錢更少,帶來更大的效益,真正邁向永續、健康的人生。
「近一兩年來,我是處於創作力的向所未有的巔峰狀態,當然不僅是量,而且是質的,歷來我都不曾寫過這麼多的東西,而且有得心應手的感覺,特別是寫一篇是一篇,篇篇可以出書,不是以往。出書的時候,十篇挑不出三四篇,這是主要的因素。一個人的藝術生命,一生中並沒有幾年,這種清清楚楚自覺得出來的黃金時期,我是一刻也不能錯過。」—朱西甯
筆者也要開始自己的休假年了,只是不會只有1年,因為公務人員沒有休假研究辦法,只得以辭職方式辦理(公務員的好處是有考試及格證書,只要有缺隨時都能參與面試)。因為長官不給公假8小時:理由是進修項目業務職系不符、惹長官生氣、準時上下班;留職停薪僅有兩年:必要時得延長1年,聽去年畢業的學長姐唸到9年,考量博士修課+資格考+出國交換+寫論文最快也要5年;且公務員退休制度被改得毫無尊嚴:看到今年1月的薪資(公務員先領錢再做事),實領比去年12月還少,因為退撫基金的提撥費率從14%至15%,改成這樣還不是不會破產,只是延後破產(2051)。趁年輕還有體力、寫一篇是一篇時(去年共發表三篇論文及五篇登報評論),專心研究文化資產哲學,並期望轉向學術發展。其實留下來,最多、最好也就是現在這個樣子,然而,以學術專業的角度來說,不僅是量,還有質;從閱讀、研究到寫作,都是完全不夠的。
這6年完成了許多人生的里程碑(碩士畢業、步入婚姻、考上博班),且有一半時間在疫情中度過(還好不是大學時遇到),讓我們深切感受到人生的不確定性及有限性,產生如海德格所說的對存有的焦慮。存有的焦慮不同於害怕(恐懼),害怕是有對象物的,如害怕錢不夠用、害怕找不到工作、害怕無法成就他人眼中的自己;焦慮則是無對象物的,如自由、意義、價值的焦慮。每個人都有存有的焦慮,那是更根本、原初的。對於存有的焦慮我們能夠視而不見,卻會如鯁在喉隱隱作痛。在疫情逐漸趨緩之時,讓我們重新起飛,飛向下一座島嶼、飛向最大的可能性。
20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