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準媽媽們還記得,當自己看到驗孕棒上的兩條線,第一個浮現在腦海裡的想法是什麼呢?
或許是開心、興奮的覺得自己終於要當媽媽了?
又或是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怎麼會是現在懷孕?
沒錯,懷孕對一些人而言是夢寐以求,期待已久的喜事,但對另一些人而言,有可能更多的是一種「急性壓力」的引發事件。尤其當懷孕是「非預期性懷孕」時,更可能衍伸出其它高度壓力事件,在臨床上更碰過因為非預期懷孕,必須急促結婚而備感壓力、憂鬱的例子。
除了非預期懷孕以外,就算是規劃中的懷孕也可能會引發有許多事情,必須急促決定的壓力,比如說:
這邊希望帶給準媽媽的概念是,對於家人而言,他們可能只會覺得懷孕就是「喜事」,然而當準媽媽提出一些自己的焦慮、擔憂、煩惱,卻可能會被其他人說「幹嘛想這麼多、沒這麼嚴重」等言詞而無法好好討論。
因此,一旦準媽媽們有任何的壓力或煩惱,都需要適時的跟伴侶,或有相關經驗的好朋友討論,不要擔心因為自己說出來,而打壞別人的好心情。
畢竟,要準備整個孕期的是妳,不是其他人,不是嗎?
除了上面提到的,得知懷孕後馬上感受到的「急性壓力」以外,整個孕程也有可能成為逐漸累積的「慢性壓力」。
1.身體不適症狀
最常見就是各種不同的身體不適症狀,從懷孕初期的「懷孕徵兆身體症狀」,一直到懷孕後期的身體痠痛不適,都會逐漸地累積身心壓力,尤其對於身體本就較虛弱、有慢性病,或者身體肌力較少的女性,更是累積的負擔。
2.生活習慣改變
還有生活習慣逐漸改變的慢性壓力,時常抱怨的包括睡眠品質、飲食習慣改變。
3.心理層面
而在心理層面則像是公婆的過度期待與過度關注、傳統家庭可能延伸出小寶寶的性別議題,或是內在需求的衝突與矛盾...等。
4.原本的壓力被放大
懷孕也可能讓原本的壓力進一步被放大,臨床上曾遇過,本來租屋族的夫妻雖然會因為沒有固定居所而感到些許壓力,但還不會影響到關係或情緒。但因為懷孕後,開始討論購屋、買車的問題,在不斷的爭吵、累積,使得準媽媽身心俱疲、低落憂鬱的狀況。
提完了外在給予的壓力,這邊要跟準媽媽們討論,另一種特別的「內在壓力」,也就是「人格特質」。人格特質有許多,這邊要跟各位準媽媽討論一個比較常聽到的人格特質,也就是「完美主義型人格特質」。
這樣的準媽媽會用高標準檢視自己,可能覺得什麼事情都要做到萬無一失、不容許有一點錯誤或失敗。完美主義在過去的確會帶給自己好的成就,過去經驗中很多事情都是準備一百分,就能表現一百分。但是,就是這個但是,我們必須跟準媽媽們說一件事實,也就是:
「懷孕、生產以及未來教養,並不是一個投入一百分就會收穫一百分的事情」。
就算準媽媽們各種養胎、安胎、保護自己,寶寶仍可能會發生差錯,更不用提生產當下的醫學狀況,甚至未來教養時各種環境、同儕因素影響。因此,心理學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是「足夠好的媽媽」(Good Enough Mother)。對我們而言,當媽媽能夠看見孩子當下的真實需求,不把對自己的期待或過去未得到的需求放在孩子身上,真真正正的成為孩子單純的母親,而這就是對孩子而言足夠好的媽媽了。
當然不只在未來當了媽媽需要有這個概念,我們認為正在懷孕的準媽媽們,也只要達到「足夠好的準媽媽」就好,畢竟全天下最希望自己順利生產、孕期完滿的人,應該就是自己了,不是嗎?
最後仍要跟準媽媽說,若能嘗試著更彈性的看待「懷孕」這件事情,不管好的、壞的,都能夠「自然的面對、主動的討論、適時的求助」,而不是卡在「擔心說出來會打壞他人的好心情」,選擇獨自承受一切,會讓自己在孕期的感受更加輕鬆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