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本篇完稿之後。
這本書帶給我的影響持續發酵,「專注地理解自己,並不是件可笑的事」。
這是一本適合細嚼慢嚥的書,速讀可能不適合放在它身上。
雖是日記式的小品,但每一篇內容極其有份量,是需要你穿好潛水裝備,潛進去,去看見未曾被言說的生命之美以及伴隨其側的海的重量。
這是一部促使我們去連結自己與周遭的書。
「觀者即被觀之物」貫串了整部作品。觀者即我,我即是他者。
由此延伸至「論自由」、「論慾望」、「論權威與實相」、「論愛是什麽」、「論思想的界分性」、「論文化」、「論空間」、「論屏棄自我」、「論美」、「論關係」、「論控制」等諸多生命命題。
許多訊息雖不是這麼容易理解,但冥冥之中,心底彷彿有種感覺「啊!就是它!」
它好像使我「憶起」了什麼,什麼我原本知道,但現在卻忘了的東西。
那份奇特的熟悉感,彷彿認得卻又陌生。
是的,那可能是我曾經擁有過的,或是曾經的我的樣子,不知道在哪個時候,我不小心把它弄丟了。
過了好久的時間,久到我忘了自己曾經的模樣,直到這些文字試圖讓我「憶起」那個我在所處世界中所渴望的歸屬之境。
我愛這本書帶給我的驚喜感。
它帶我橫跨我的所思所想、所觀所感,它帶我看見這個支離破碎的我、四分五裂的世界,同時帶我看見「一」。
觀者即被觀之物,思想者即被思想之物,控制者即被控制之物,存在即是存在,沒有那麼多可被言說的。一但訴諸文字,存在彷彿就變形了,或者是在我們的意識中變了形,或者是意識本身即是變了形的,任何投射進來的也將無法再是原形。
它帶我進入更寬廣的我以及這個世界。
愛是什麼?自由是什麼?關係怎麼了?
當我們意識到這個世界四分五裂,意味著我們也四分五裂,因為我就是這個世界,世界就是我;我就是這個社會,社會就是我。
「全然的投入」與「思想」本身,必然是難以共存的嗎?
思想即帶來界分性,「意念本身就是不和諧的」,於是以「我思故我在」為核心生活的我們,感受到所處的這個社會及世界四分五裂也是必然的。
要如何不再感到如此分裂呢?
與自己和好吧,與這個承載著我們的地球和好吧,與這個環繞在我們週遭的大自然和好吧,他們就是我們,我們就是他們,「自由的意思是負起全責」,沒有界分性。
「一個人的意識就是所有人的意識,你就是整體人類。你是世界,世界就是你。」
閱讀這本書時,令我想起盧建章Kurt在其著作中所言:
「把重的東西舉的輕盈...這世界需要你的樣子,不是像大家一樣舉的滿頭大汗。」
《生命之美》確實帶給了我這樣的輕盈感,生命的重量變輕了。
或許,生命的重量來自於「自我」過於龐大。
你可以屏棄自我,但自我不會消失。
就像善與惡之間,惡不會消失;明與暗之間,暗不會消失;白與黑之間,黑不會消失。它只有在某種洞見臨到之際,自我彷彿才會被消融,融入到背景之中,暫時褪下主角之位。
「自我」熱衷且擅於尋求意義。
這為我們帶來了熱忱、憧憬和盼望,當然也有隨之而來的衝突、抗拒與抵制。
尋求意義讓我們感到活著是有意義的。
然而透過書中所言,原來「活著,無需如此用力。」
尋求意義就是支離破碎的開端;思想能夠也確實為生命賦予了無數的意義,而每種意義又發明了自己的意義,但這些所謂的意義都只是一些主張和信念罷了,它們是沒有盡頭的。活著本身就是全部的意義。
寫在閱畢之前
為了能完成這個我自願參加的任務,為了能好好轉化閱讀過後的心得,為了感受其中的感受,為了不負自己的期許,為了我喜愛的文字,我十分重視且珍視這個試閱活動,這裡有著珍貴的第一線視角的況味,尚未有其他的聲音湧入。我愛死這種感覺了。
所以,我幾乎成天想著它,就幾天沒打開它來讀也想著它,想著時間一分一秒流逝,我停留在它身上的頁碼卻沒有更進,想著距交稿日分秒迫近,我在它身上的思緒仍支離破碎,但我仍愛它,愛這本書,愛這本書帶給我的驚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