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一直被媽媽照顧,覺得媽媽愛我,這種習慣就這麼延續下來,什麼時候會改變,小孩反過來愛媽媽、照顧媽媽呢?這是個很奇妙的轉折點。
兒女對於媽媽的「愛」應該不是本系列定義的嚴格的、「真正」的「愛」,比較是:
「回報」—知道媽媽對我很好;
「分擔」—她很辛苦;
「憐惜」—覺得她需要人家的照顧、關心和體貼;
「照顧」—她生病、年老時等等;還有
「應該」,收到許多「子女要孝順爸媽」的訊息的人,不知不覺就去做孝順的事情。
受到媽媽照顧的人,會自動地去對媽媽好,孝順她,照顧她嗎?在她還沒老病之前,很難吧!除非碰到什麼事情,體悟了什麼,還有,是一直被教育、提醒的,我看過少數的人,對媽媽很在意,很孝順(在行為和口頭上),超乎一般人所做的,我仔細觀察,在她家,那是一種家訓,是一直被媽媽或其他的大人教育、規定的,當子女的人應該怎麼做,從小這樣,長大後自然就照著做了。
寫到這裏我想到了,有的家庭裏,媽媽本人不會直接說:「你要孝順我。」而是說:「爸爸很辛苦,你要孝順他。」爸爸說:「阿媽很愛你,你要XXX」阿媽說:「你媽很YYY,你要ZZZ」這些交叉來提醒,大人間彼此都接收到其中的好處,都受用了,哈!幸運的話,養出乖順的小孩。
那些愛,除了愛本身有一部份之外,也包含了許多別的功能,用精準一點的詞來說比較好,免得混淆了「愛」的本身。
「你們可以自己列舉更多的句子,然後我們一起發現,原來「愛」這個字在每個家庭裡,早已經跟某種情感中的要求和回應綁定,成為了我們深深的潛意識,是被父母塞到我們嘴巴上的聲音。直到哪天長大成人,我們都以語言說著「愛家人、愛朋友、愛情人」,但每一份「愛」的情感本質卻是如此不同,才教人無比混淆。」
「從回應的愛到自發的愛,從子孝到子愛,從認同到付出……都在「愛」這個字之下被簡化得無以復加,然後,我們別忘了,在那種埋沒自我母愛(施與受)長期浸沒中,我們的潛意識早已經有了一個樣子,一個不經過精神分析便無法了解的真相。這個真相,是跟我們的人格有關,因為愛的質地,就是人格的工藝。我們下篇繼續……」
「愛的質地,就是人格的工藝」
—是喔!用「工藝」這個詞很傳神。
純粹的愛,不求目的,不求回報,沒有功用的,而且彼此獨立,有些距離,孩子對媽媽會出現這種愛嗎?反過來,媽媽對孩子也是,什麼時候這種愛會出現呢?
我在大學住校的時候,曾經有一年的母親節寄了卡片回家給媽媽,祝她母親節快樂。我下次回家時,看到那張卡片立在電視機旁邊,顯然媽媽是很高興的,要讓大家看到。不過她也跟我說:「不要寄卡片了,浪費錢。」從此以後我再也沒寄。
我有了小孩,和三哥家的孩子差不多年紀。她們幼稚園的時候,母親節前,我媽會帶著她們做卡片或花,然後教孩子們送給媽媽,送的時候要說什麼。我的孩子送給我,我謝謝她們,收了,就這麼結束了。過了很久以後,我才明白,我媽用這個動作是在告訴我們,我們也要對她有表示,但沒有人動。
有一年,她可能受不了了,在一次母親節的晚上打電話給我說:「母親節你們都沒表示,我覺得很沒面子。」可能嫂嫂對她們的媽媽有節目吧!她等了一天都沒等到,終於對我說出來,我也忘了我回答什麼,或有補什麼。
媽媽的生日在那個日子附近,後來,哥哥決定,每年的母親節就大家聚聚,吃個飯,要送禮物或紅包的自己送。
我在心裏笑說,電視、標語等媒體上對於節日的廣告,打得越來越凶,讓我媽都覺得她當媽很偉大,兒女一定要有所表示,而且她很會比較,還跟媳婦的家人比。
有些媽媽就這樣,跟小孩說不要送卡片,免得浪費錢,人家之後都不送了,有一天她想要的話,人家也不會想到,除非她自己說出來。人家送她東西,她第一個反應就是不要,那人家再也不送了,她再也沒有了。
經過一面牆壁上漆著:「父母恩重難報……」的字旁,我心裏嘆了一口氣,父母帶大孩子是很辛苦沒錯,那要我怎麼報呢?成天圍繞在他的面前,將他們供奉成玻璃瓶嗎?好像要我犠牲我的生活或我這個人,來供奉他們就好了。
父母養孩子,以前他的父母也養他啊!這是繁衍的方式,眼光不往前看,老是要往後看,要報父母恩,到底要怎麼報呢?不是將自己的日子過好就是最好的報法嗎?我不想去看經書(教訓書)裏寫的是什麼?光看字面,將父母的價值擺得很高,兒女是卑下的,是要有愧疚感的,這是它書裏的本意嗎?不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