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實驗

含有「棉花糖實驗」共 1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通勤時間聽了很多海苔熊,記了很多碎碎的筆記,身為故事控,主要都聽一些故事為基底的分析和討論。 湯姆-提特-塔特 這集是EP513,從《英國童話及故事集》裡面挑出來講的〈湯姆-提特-塔特〉,從名字到故事情節都讓我覺得好ㄎㄧㄤ好鬧,所以就講講這個。
Thumbnail
在《從行動開始》這本書中,作者石天純告訴我們,成功並不只是靠意志力,而是來自於有效的行動計劃。透過著名的棉花糖實驗,她發現那些忍住誘惑的孩子其實不是因為自控力特別強,而是因為他們懂得使用合適的方法來達到目標。書中提出了簡單易行的AIM法則,包括當下的行動、內心真正想要的目標,以及拆解成小步驟來執行。
Thumbnail
  然而,在2018與2020的兩次由不同研究團隊所做的新版本實驗中,他們注意到了更多當時的研究者沒有考慮到的變量與可能因素。在2018年哥倫比亞大學華茲團隊的實驗中,研究者注意到,來自收入較高家庭的孩童有更高的比例願意「延遲享樂」,收入程度較低家庭的孩童則更多會傾向吃掉眼前的棉花糖。
月初逛書店看到某暢銷書裡一段話「有錢人開餐廳不會變胖」,心中有點不以為然,第一個念頭就是:難道作者認真做過抽樣調查歸納出這個結論嗎?如果只是順口一句而已,那也有點失之偏頗。 不過後來仔細想想,暢銷書排行榜常勝書籍永遠不缺「致富」和「生活」兩大熱門品項,這本書作者用了「有錢人就是因為做到了xxx,所
Thumbnail
我最不能抵抗甜食誘惑了,因為人生太苦,嘴裡總要有一抹甜啊!😆😆😆但為了維持身材,我已經不太碰了,偶爾會看別人吃,自己就吃點水果解饞。就當自己吃過了!
很多人認為要養成好習慣或戒除壞習慣都需要具備強大的意志力,Charles Duhigg在《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一書中,透過豐富的研究和引人入勝的故事,向我們說明如何利用意志力養成習慣。 在2005年的一項研究中,賓州大學的學者們選取了164名八年級生(國二學生)進行測試,除了智商外,還特
Thumbnail
1960末期,一名心理學家沃爾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進行了一項著名的實驗。在這個實驗中,他放置了一個棉花糖在孩子面前,告訴他們如果能夠忍住等待15分鐘不吃,就會獲得額外的一個棉花糖,這就是「史丹佛棉花糖實驗」。這看似簡單的實驗,卻揭示了延遲滿足對於孩子未來的深遠影響。 棉
Thumbnail
這本書當初我有拿來演講過,隨著年紀變大加上您的說明,自制力確實不該只是如此侷限看待。
1966~70史丹佛大學的實驗 小孩子可以選擇一份獎勵 或者等待15分鐘 直到實驗者返回房間 而得到兩份獎勵 選擇延遲滿足的小孩 日後課業表現較佳 2018哥倫比亞大學再次研究 研究顯示能夠忍受誘惑的孩子 多半來自中產 上層階級的孩子 而物資短缺的孩子 會選擇直接吃掉眼前
前言 宜蘭文化中心的圖書館因為整修而閉館,已經兩年多了,聽說前兩個月才發包出去,可能還得花個兩三年才能整修完畢。搬到臨時館的書還分樂齡,青少年,兒童館,各館的書大概都只有幾百本吧?與原先的館藏根本無法相比。但因宜蘭市和員山鄉的館藏都不多(鄉鎮圖書館的編制之少,不說你還不知道,法定的都只有管理員一人
自制力決定未來成就?被推翻的棉花糖實驗 大家應該都有聽過能忍住15分鐘不吃眼前棉花糖的孩子,往後會更有成就吧? 但是,好像很少人知道,著名的棉花糖實驗已經在2018年的新實驗被推翻了。 在新的實驗裡,真正能決定孩子未來成就的,是原生家庭的經濟能力。 在被推翻的實驗裡,探討為什麼貧窮的孩子通常
Thumbnail
今天要來透過一本有趣的繪本來講解關於面對生命的改變,還沒看過的朋友們,也可以透過下列的影片或podcast進行聆聽收看唷!!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