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最能「延遲享樂」?:棉花糖實驗的三個版本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誰最能「延遲享樂」?:棉花糖實驗的三個版本〉2023-09-01


  就像古希臘自然哲學的發展催生了後續轉向人類思想的哲學研究,實驗科學取得成效的一段時間之後,以實驗為主導的方法論也轉往對人類行為與心理的探索。雖然到我們這個時代,基本教義派的行為主義已經不再流行,人們更傾向相信人類不會如同巴夫洛夫的狗或史金納的老鼠與鴿子那樣被完全控制。但同時,百年來種種的心理學實驗研究結果,仍在教育、醫療、娛樂與政策制定等各項社會領域中廣泛應用,並影響了幾個世代人的觀念與自我理解。



  在我們所處的時代,能「延遲享樂」的自制力被認為是一種能帶領你邁向成功的「美德」。為了賦予這種意識形態正當性與科學性,許多人喜歡舉米歇爾(Walter Mischel)博士所做的「棉花糖實驗」當作重要的科學例證。根據當時實驗給出的資料,選擇「晚一點吃,但可以吃雙倍棉花糖」的小孩在後續取得了更高的成就。對這一結果的主流理解是:「一個人的自控力能高度決定他未來的成就」,許多人也在這樣的理解之下改變自己的行為或以此要求孩童忍耐,期望能以此將他形塑為一名「成功者」。


  然而,在2018與2020的兩次由不同研究團隊所做的新版本實驗中,他們注意到了更多當時的研究者沒有考慮到的變量與可能因素。在2018年哥倫比亞大學華茲團隊的實驗中,研究者注意到,來自收入較高家庭的孩童有更高的比例願意「延遲享樂」,收入程度較低家庭的孩童則更多會傾向吃掉眼前的棉花糖。同時,新版本實驗中的孩童願意等待的比例與時長也高於米歇爾博士實驗裡的孩童。


  一種可能的解釋是:一個人(無論是否是孩童)之所以更願意延遲享樂,是因為他的生活不虞匱乏。一方面棉花糖或其他的零食對他而言本就不是什麼具有高吸引力的事物,另一方面,在他的生活經驗裡面,他人與社會給予他豐富物質的承諾往往都能夠兌現。


  然而,對家境較不富裕的孩童而言,棉花糖或其他零食本就不是生活中經常能夠吃到的東西,且在他的成長經驗裡,也較少「能吃到更多零食」的諾言被兌現。與其去博取那不確定的兩倍零食,眼前的棉花糖才是他真正能夠把握的東西。與其說這些孩童較沒有自制力,更像是由於稀缺所引發的「隧道效應」讓他們不會想考慮遙遠的「更多零食」。



  在這樣的差異之下,延遲享樂者或許根本不是擁有更高的自控力,而是眼前的棉花糖根本就沒有對他構成「誘惑」。而最初實驗裡的那些孩子後續能夠在一些指標上取得較高成就,或許是因為他們本來就是一些史丹佛大學教授的小孩,從小就有比其他人更好的環境基礎。


  而在2020年由加利福尼亞大學與浙江理工大學共同進行的另一組對中國孩童的研究中,研究者加入了「他人評價」的維度,將受試孩童分為了「老師會知道你的等待時間組」、「同學會知道你的等待時間組」、和什麼都沒說的「標準組」。顯而易見的,被分到「老師組」的孩童最願意忍耐、而「標準組」則最快放棄。且在這項實驗中,無論獎勵是貼紙還是零食,「老師組」願意等待的時間都遠高於其他組別。


  這也說明了,在相關的實驗裡,影響那些孩童選擇的不僅僅是關於眼前食物的事,還關於他們如何看待自己的行為可能遭遇的評價。更在乎評價的人,或被明確告知評價將透露給權威者的人,將更願意「表現得有自控力」。而這種社會能力,或許是(尤其這次的實驗對象是中國孩童)對他們後續的人生造成更大影響的能力。

 


  這樣對實驗結果的重新理解,一定程度上替我們破除了「自制力」的迷思。同時,也讓我們有機會重新去反思,為何當初的實驗沒有考慮到這些其他影響孩童選擇的因素,而是--從我們的角度看來--那麼快就得到了當時的結論。事實上,很可能這些心理學實驗在設計之初就已經帶著明確的意識形態與對結論的期待了。



  第一個版本的棉花糖實驗某種意義上就是「自制力實驗」,他已經假定了會出現高自制力與低自制力的孩子,並帶著這樣的思考設計實驗與追蹤他們的後續發展;第二個實驗則一開始就已經將焦點鎖定在孩童的家庭背景,並且從一開始就一定程度上是帶著對前一個實驗的懷疑去做的。


  第三個實驗更是充分地反映了實驗團隊將「孩童與權威和同儕間的關係」作為主要考慮的立場,表現上是相似的延遲滿足實驗,更大程度上,其實是「對評價的不同在乎程度」如何影響孩童做出更符合期待表現之意願的研究。


  一方面這些研究的成果有其值得參考的地方,但另一方面,它們也向我們揭露了心理學實驗就其本性而言的侷限性。研究者帶著自己的意識形態設計實驗,並給出了符合他期望的實驗成果。這些成果受到認可後,一定程度會影響社會,並造就出在下一個社會中成長的下一代研究者,他們再重新帶著自身的價值觀回看過往的實驗,從他們認為更重要的角度進行修正。


  因此,與其說這些心理學實驗說明了人的模式;或許更大程度上,它們的重要性在於其反映了一個時代裡面,人們關注的價值與相信的世界觀,以及他們希望世界在接下來的時代如何被改變。



  比起繼續去說「懂得延遲享樂的人才更有可能成功」,延遲對一項廣受流傳的研究結論之立即相信,而能從不同的角度重新考慮它們。在有足夠證據與理由的條件下,去接受其中有道理與對自己有益的資訊,以此增進對自我的理解並尋求改善,或許才是讓一個人得以邁向更好生活的有效方法。






延伸閱讀:

〈在「選擇」之前:鑲嵌於處境之中的主體〉

〈自願的「平庸之惡」:「過剩服從」與「積極的怠惰」〉

〈聽令動作:場合中的習慣性服從〉

〈你可以不必「不失敗」〉

〈利用「未完成」,或趕快完成它:關於「蔡加尼克效應」〉

〈I feel better:不僅僅是「安慰劑」〉


43會員
596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前圖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史瓦茲指出,美國聯邦最高法院7月份時做出了「平台編輯全受憲法保障」的裁決,該裁決認為平台的演算法可以反映「編輯判斷」,讓平台以他們自己想要的方式編輯第三方的言論,而這是政府不得任意干預的。按照這個裁決的邏輯,當TikTok推薦那些危險的挑戰給用戶時,他們已經在發表他們的第一方言論了。
  那部影片的其中一個問題在於,作為影片核心的問題意識「為什麼海裡沒有昆蟲?」並不是老高問的,而是那部日文影片問的。那部日文影片的作者基於這個問題意識去蒐羅了那些資料,並以那樣的順序表述它們。所以當老高擷取那部影片的段落在自己作品裡重述一遍時,雖然那個段落自身是融貫的,卻和老高影片的主題不直接相干。
  極少發生的特殊案例,往往會在新聞媒體的渲染下被過度放大,使得人們對身心障礙者(尤其是智能障礙或精神障礙者)有更多偏頗的負面刻板印象。即便服務對象的狀況在慢慢改善,只要負面新聞一出現,往往就會有鄰居提出建議,「詢問」能不能將障礙者轉移到機構,來避免他們繼續出現在自己每天生活的社區之中。
  哈拉瑞指出,當人們在讀《1984》時,能夠明顯看出那個世界的駭人問題,我們需要去探討的就只是「如何避免世界陷入這種恐怖」,但《美麗新世界》卻勾勒了一種祥和、繁榮、人人滿意的生活狀態,讀者們會感到不安,卻又很難把那些不對勁明確地說出來。
  然而,只要有機會蹭一下網紅的流量,就會有無數媒體蜂擁去寫。他們並不關心「撲克產業」是死是活,也不在乎「撲克競技」為了推動合法化經歷了哪些努力、未來能否繼續走下去。反正桌上有牌、有籌碼,看起來就是賭博,只要加個「疑似」,就可以盡情搧風點火。對於那些不在乎真相和新聞道德的媒體來說,何樂而不為呢?
  在你還是孩子的時候,會有無數的人只把你當成孩子,會有無數的人把你的話當成可愛的童言童語。他們會為你做各式各樣的決定,而不真正傾聽你的聲音。但你會遇到一個像魯夫一樣的人,他不會因為你和桃之助一樣是個不到十歲的孩子就讓身邊的大人幫你代言,而會告訴你:你要用你自己的嘴巴說出那些話、你為你自己做決定。
  史瓦茲指出,美國聯邦最高法院7月份時做出了「平台編輯全受憲法保障」的裁決,該裁決認為平台的演算法可以反映「編輯判斷」,讓平台以他們自己想要的方式編輯第三方的言論,而這是政府不得任意干預的。按照這個裁決的邏輯,當TikTok推薦那些危險的挑戰給用戶時,他們已經在發表他們的第一方言論了。
  那部影片的其中一個問題在於,作為影片核心的問題意識「為什麼海裡沒有昆蟲?」並不是老高問的,而是那部日文影片問的。那部日文影片的作者基於這個問題意識去蒐羅了那些資料,並以那樣的順序表述它們。所以當老高擷取那部影片的段落在自己作品裡重述一遍時,雖然那個段落自身是融貫的,卻和老高影片的主題不直接相干。
  極少發生的特殊案例,往往會在新聞媒體的渲染下被過度放大,使得人們對身心障礙者(尤其是智能障礙或精神障礙者)有更多偏頗的負面刻板印象。即便服務對象的狀況在慢慢改善,只要負面新聞一出現,往往就會有鄰居提出建議,「詢問」能不能將障礙者轉移到機構,來避免他們繼續出現在自己每天生活的社區之中。
  哈拉瑞指出,當人們在讀《1984》時,能夠明顯看出那個世界的駭人問題,我們需要去探討的就只是「如何避免世界陷入這種恐怖」,但《美麗新世界》卻勾勒了一種祥和、繁榮、人人滿意的生活狀態,讀者們會感到不安,卻又很難把那些不對勁明確地說出來。
  然而,只要有機會蹭一下網紅的流量,就會有無數媒體蜂擁去寫。他們並不關心「撲克產業」是死是活,也不在乎「撲克競技」為了推動合法化經歷了哪些努力、未來能否繼續走下去。反正桌上有牌、有籌碼,看起來就是賭博,只要加個「疑似」,就可以盡情搧風點火。對於那些不在乎真相和新聞道德的媒體來說,何樂而不為呢?
  在你還是孩子的時候,會有無數的人只把你當成孩子,會有無數的人把你的話當成可愛的童言童語。他們會為你做各式各樣的決定,而不真正傾聽你的聲音。但你會遇到一個像魯夫一樣的人,他不會因為你和桃之助一樣是個不到十歲的孩子就讓身邊的大人幫你代言,而會告訴你:你要用你自己的嘴巴說出那些話、你為你自己做決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大麻和酒精對人類記憶力的影響,並分析了兩組實驗設計的差異。文章提出疑問,若實驗受試者不同,如何確保數據的可靠性。透過對實驗流程的詳盡描述,作者強調了操控變因與應變變因的重要性,同時也指出了資料來源的可靠性。最終,文章展示了對這類人體實驗的重視,並提醒讀者注意實驗的設計與結果的解讀。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兒童牙科健康議題,著重在糖成癮、甜味劑對牙齒影響以及氟化物的重要性。家長可以從中瞭解到甜味劑對蛀牙的影響,並擴展對糖成癮的認識,以促進孩子健康的飲食習慣。
學生評論:這個實驗一開始有假設,然後實驗,到實驗後面看似得到了結果,但後來自己又做了表格然後分析,發現其實結果並不是想像的那麼好,沒有從頭到尾都一直支持某個推論。而在文章中他已經大幅簡化了這個實驗閱讀的困難性了,很多都是些基本知識,或是認真看文章就會知道的知識。
Thumbnail
這一次傑比小心情要跟大分享棉花糖實驗。
Thumbnail
很多東西真的在實務上有一好不一定沒有一壞,很久以前的塑膠、戴奧辛,跟這篇文章的阿斯巴甜,都是為了特定的需求研發出來的,後續卻又衍生新問題,但他們帶來的好處也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性,用證據說話,將利弊放在同一個天平上,再做出決策,就是科學呀!
生活實驗 八○三   開始嘗試了第二種口味,卻沒有辦法超越第一種的美好記憶。 於是『還不如乖乖停留在那裡。』 於是『自己選的,都叫做天堂。』 於是『我的外食有的是計劃。』
生活實驗 八○○  當黃金比例的時候, 什麼口味的奶茶包, 喝起來都沒有太大差別, 不是很甜就是太甜。 知道戒的是什麼以後,就簡單多了,都差不多的話,沒試也就還好了‥ 我還好,你呢?
Thumbnail
對於成長環境如何影響人的性格發展,有很多科學家想要解開這個謎團。 於是在1960年代有某個研究團體,偷偷的做了這樣的實驗(把貧窮家庭中的雙胞胎,三胞胎分別交給藍領,白領,富豪家庭收養,觀察生長環境如何影響性格): 請看連結
今天的實驗大成功 不給食物貼標籤開心地吃巧克力糖和洋芋片 吃了幾片很奇妙就不想吃了 沒吃一顆巧克力光是吸允 就覺得沒有太多的慾望 可以感受到是糖在養成某種渴求 儘管如此今天還是實驗吸允完買來的洋芋片和巧克力 然後清理
Thumbnail
1960末期,一名心理學家沃爾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進行了一項著名的實驗。在這個實驗中,他放置了一個棉花糖在孩子面前,告訴他們如果能夠忍住等待15分鐘不吃,就會獲得額外的一個棉花糖,這就是「史丹佛棉花糖實驗」。這看似簡單的實驗,卻揭示了延遲滿足對於孩子未來的深遠影響。 棉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大麻和酒精對人類記憶力的影響,並分析了兩組實驗設計的差異。文章提出疑問,若實驗受試者不同,如何確保數據的可靠性。透過對實驗流程的詳盡描述,作者強調了操控變因與應變變因的重要性,同時也指出了資料來源的可靠性。最終,文章展示了對這類人體實驗的重視,並提醒讀者注意實驗的設計與結果的解讀。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兒童牙科健康議題,著重在糖成癮、甜味劑對牙齒影響以及氟化物的重要性。家長可以從中瞭解到甜味劑對蛀牙的影響,並擴展對糖成癮的認識,以促進孩子健康的飲食習慣。
學生評論:這個實驗一開始有假設,然後實驗,到實驗後面看似得到了結果,但後來自己又做了表格然後分析,發現其實結果並不是想像的那麼好,沒有從頭到尾都一直支持某個推論。而在文章中他已經大幅簡化了這個實驗閱讀的困難性了,很多都是些基本知識,或是認真看文章就會知道的知識。
Thumbnail
這一次傑比小心情要跟大分享棉花糖實驗。
Thumbnail
很多東西真的在實務上有一好不一定沒有一壞,很久以前的塑膠、戴奧辛,跟這篇文章的阿斯巴甜,都是為了特定的需求研發出來的,後續卻又衍生新問題,但他們帶來的好處也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性,用證據說話,將利弊放在同一個天平上,再做出決策,就是科學呀!
生活實驗 八○三   開始嘗試了第二種口味,卻沒有辦法超越第一種的美好記憶。 於是『還不如乖乖停留在那裡。』 於是『自己選的,都叫做天堂。』 於是『我的外食有的是計劃。』
生活實驗 八○○  當黃金比例的時候, 什麼口味的奶茶包, 喝起來都沒有太大差別, 不是很甜就是太甜。 知道戒的是什麼以後,就簡單多了,都差不多的話,沒試也就還好了‥ 我還好,你呢?
Thumbnail
對於成長環境如何影響人的性格發展,有很多科學家想要解開這個謎團。 於是在1960年代有某個研究團體,偷偷的做了這樣的實驗(把貧窮家庭中的雙胞胎,三胞胎分別交給藍領,白領,富豪家庭收養,觀察生長環境如何影響性格): 請看連結
今天的實驗大成功 不給食物貼標籤開心地吃巧克力糖和洋芋片 吃了幾片很奇妙就不想吃了 沒吃一顆巧克力光是吸允 就覺得沒有太多的慾望 可以感受到是糖在養成某種渴求 儘管如此今天還是實驗吸允完買來的洋芋片和巧克力 然後清理
Thumbnail
1960末期,一名心理學家沃爾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進行了一項著名的實驗。在這個實驗中,他放置了一個棉花糖在孩子面前,告訴他們如果能夠忍住等待15分鐘不吃,就會獲得額外的一個棉花糖,這就是「史丹佛棉花糖實驗」。這看似簡單的實驗,卻揭示了延遲滿足對於孩子未來的深遠影響。 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