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古希臘自然哲學的發展催生了後續轉向人類思想的哲學研究,實驗科學取得成效的一段時間之後,以實驗為主導的方法論也轉往對人類行為與心理的探索。雖然到我們這個時代,基本教義派的行為主義已經不再流行,人們更傾向相信人類不會如同巴夫洛夫的狗或史金納的老鼠與鴿子那樣被完全控制。但同時,百年來種種的心理學實驗研究結果,仍在教育、醫療、娛樂與政策制定等各項社會領域中廣泛應用,並影響了幾個世代人的觀念與自我理解。
*
在我們所處的時代,能「延遲享樂」的自制力被認為是一種能帶領你邁向成功的「美德」。為了賦予這種意識形態正當性與科學性,許多人喜歡舉米歇爾(Walter Mischel)博士所做的「棉花糖實驗」當作重要的科學例證。根據當時實驗給出的資料,選擇「晚一點吃,但可以吃雙倍棉花糖」的小孩在後續取得了更高的成就。對這一結果的主流理解是:「一個人的自控力能高度決定他未來的成就」,許多人也在這樣的理解之下改變自己的行為或以此要求孩童忍耐,期望能以此將他形塑為一名「成功者」。
然而,在2018與2020的兩次由不同研究團隊所做的新版本實驗中,他們注意到了更多當時的研究者沒有考慮到的變量與可能因素。在2018年哥倫比亞大學華茲團隊的實驗中,研究者注意到,來自收入較高家庭的孩童有更高的比例願意「延遲享樂」,收入程度較低家庭的孩童則更多會傾向吃掉眼前的棉花糖。同時,新版本實驗中的孩童願意等待的比例與時長也高於米歇爾博士實驗裡的孩童。
一種可能的解釋是:一個人(無論是否是孩童)之所以更願意延遲享樂,是因為他的生活不虞匱乏。一方面棉花糖或其他的零食對他而言本就不是什麼具有高吸引力的事物,另一方面,在他的生活經驗裡面,他人與社會給予他豐富物質的承諾往往都能夠兌現。
然而,對家境較不富裕的孩童而言,棉花糖或其他零食本就不是生活中經常能夠吃到的東西,且在他的成長經驗裡,也較少「能吃到更多零食」的諾言被兌現。與其去博取那不確定的兩倍零食,眼前的棉花糖才是他真正能夠把握的東西。與其說這些孩童較沒有自制力,更像是由於稀缺所引發的「隧道效應」讓他們不會想考慮遙遠的「更多零食」。
在這樣的差異之下,延遲享樂者或許根本不是擁有更高的自控力,而是眼前的棉花糖根本就沒有對他構成「誘惑」。而最初實驗裡的那些孩子後續能夠在一些指標上取得較高成就,或許是因為他們本來就是一些史丹佛大學教授的小孩,從小就有比其他人更好的環境基礎。
而在2020年由加利福尼亞大學與浙江理工大學共同進行的另一組對中國孩童的研究中,研究者加入了「他人評價」的維度,將受試孩童分為了「老師會知道你的等待時間組」、「同學會知道你的等待時間組」、和什麼都沒說的「標準組」。顯而易見的,被分到「老師組」的孩童最願意忍耐、而「標準組」則最快放棄。且在這項實驗中,無論獎勵是貼紙還是零食,「老師組」願意等待的時間都遠高於其他組別。
這也說明了,在相關的實驗裡,影響那些孩童選擇的不僅僅是關於眼前食物的事,還關於他們如何看待自己的行為可能遭遇的評價。更在乎評價的人,或被明確告知評價將透露給權威者的人,將更願意「表現得有自控力」。而這種社會能力,或許是(尤其這次的實驗對象是中國孩童)對他們後續的人生造成更大影響的能力。
*
這樣對實驗結果的重新理解,一定程度上替我們破除了「自制力」的迷思。同時,也讓我們有機會重新去反思,為何當初的實驗沒有考慮到這些其他影響孩童選擇的因素,而是--從我們的角度看來--那麼快就得到了當時的結論。事實上,很可能這些心理學實驗在設計之初就已經帶著明確的意識形態與對結論的期待了。
第一個版本的棉花糖實驗某種意義上就是「自制力實驗」,他已經假定了會出現高自制力與低自制力的孩子,並帶著這樣的思考設計實驗與追蹤他們的後續發展;第二個實驗則一開始就已經將焦點鎖定在孩童的家庭背景,並且從一開始就一定程度上是帶著對前一個實驗的懷疑去做的。
第三個實驗更是充分地反映了實驗團隊將「孩童與權威和同儕間的關係」作為主要考慮的立場,表現上是相似的延遲滿足實驗,更大程度上,其實是「對評價的不同在乎程度」如何影響孩童做出更符合期待表現之意願的研究。
一方面這些研究的成果有其值得參考的地方,但另一方面,它們也向我們揭露了心理學實驗就其本性而言的侷限性。研究者帶著自己的意識形態設計實驗,並給出了符合他期望的實驗成果。這些成果受到認可後,一定程度會影響社會,並造就出在下一個社會中成長的下一代研究者,他們再重新帶著自身的價值觀回看過往的實驗,從他們認為更重要的角度進行修正。
因此,與其說這些心理學實驗說明了人的模式;或許更大程度上,它們的重要性在於其反映了一個時代裡面,人們關注的價值與相信的世界觀,以及他們希望世界在接下來的時代如何被改變。
比起繼續去說「懂得延遲享樂的人才更有可能成功」,延遲對一項廣受流傳的研究結論之立即相信,而能從不同的角度重新考慮它們。在有足夠證據與理由的條件下,去接受其中有道理與對自己有益的資訊,以此增進對自我的理解並尋求改善,或許才是讓一個人得以邁向更好生活的有效方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