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肇政

#鍾肇政含有「鍾肇政」共 2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把【朱宥勳|小說.評論.台灣文學】中的所有文章翻完點入【朱宥勳|小說.評論.台灣文學】,你將看到朱宥勳以領銜者之姿,企圖帶領一群揚旗耀武的本土文青,衝向名為台灣文學的山峰。
Thumbnail
發佈在
Soo Kî-hun
2024-06-11
7
關於台灣文學研究史-7:葉石濤提到台灣文學研究史,自然得提到葉石濤及其《台灣文學史綱》。
Thumbnail
劉承欣:重返少年時:鍾肇政與《八角塔下》【中年回看青春的傷】 14到19歲,鍾肇政曾在淡水中學校度過他的青春時代。但畢業多年都不曾回到母校。直到20年後,才舊地重遊。 什麼樣的心情阻擋了他的步履?讓我們隨著《八角塔下》的寫作旅程,回看鍾肇政的少年傷痕與中年負重。
Thumbnail
學校沒教的國文課:戒嚴時期的臺灣文學──四個文學團體的掙扎本文介紹了臺灣戒嚴時期文學主題以及四個文學團體的因應方案。透過介紹不同的作家與他們的作品風格取向,突顯出在戒嚴政策的底下,文學界選擇了與政府前呼後應、曲折避開,或直球對決的不一而足的態度。
Thumbnail
2024-04-30
6
鍾理和有鍾肇政這位文友,真的是太好了這次《逆流:鍾理和與鍾肇政書信錄》的發行,我好奇的將已經絕版的《臺灣文學兩鍾書》找來閱讀,過程中彷彿閉上雙眼就能穿越時空看見他們伏在案上寫信給對方的模樣,好幾度,那些或是隔空打氣、或是訴說頹喪的情感,一再如力透紙背般的渲染上我眼眶裡,令淚濕衣襟。
Thumbnail
2024-04-10
20
5/5· 鍾肇政的小說《怒濤》
「多音交響」風格與創作:論鍾肇政《怒濤》之語言觀本文主要探討鍾肇政小說《怒濤》所涵的語言觀與文學風格。首先以語言認同為標準,梳理《怒濤》中不同角色與群體的相互關係。再基於此,歸結出小說中的「重要情節-結論」發展路徑。最終推論鍾肇政的語言觀為:藉以習得的語言(日語)作為一種載體,可以與所承載的內容(青年知識分子的價值理想)分開。
2024-02-27
5
桃園/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 台灣文學發祥地. 日式宿舍群歷史建築「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前身為「桃園市龍潭國小教職員日式宿舍群」,於西元2012年登錄為歷史建築。鍾老師在此處完成多部重要的作品,這裡不只是他與家人兒女們共同生活的居所,也是台灣作家聚會的重要場域,甚而被稱為是「戰後台灣文學發祥地」。
Thumbnail
2024-02-19
5
《文創聚落之路》暑期語文班日記趣(三) 在此部編劇 吳念真老師的文筆構造下,包含不斷強調姊姊古茶妹身為長姊,卻必須如母的犧牲,創造出孩子不像孩子的詭異角度與過去學童被剝奪受教權的對立面,是否能幫助他們更快習慣被投射進入角色裡的態度與感覺?
Thumbnail
2023-07-22
3
談談有聲書《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的音樂製作全書23個章節的開場與結尾插曲,雖然曲風各異,但全都是由《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四首歌曲的旋律片段發展而成。許多章節裡,樂曲的歌詞甚至暗示了那一章節的主角的心境。例如,在聶華苓無法跟安格爾遠走美國的這一篇裡,你會聽到木管與銅管彷彿彼此應和:「月色照在三線路,等待的人那袂來⋯⋯」
Thumbnail
2023-06-13
6
桃園鍾肇政文學獎徵稿明起開跑 長篇小說首獎高達百萬一年一度的台灣文壇盛事「2023桃園鍾肇政文學獎」將自明(20)日起徵件起跑至8月10日止。徵文類別涵蓋長篇小說、短篇小說、新詩、散文、報導文學、童話等六大文類,總獎金高達300萬。
Thumbnail
2023-04-19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