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寫了〈有效的談判策略──不要零和、雙贏博奕〉一文之後,接到許多朋友的提問,他們對於在議價場合的談判技巧非常感興趣;因此,利用這個颱風天,我就來談談如何議價。
在談到如何「議價」之前,我必須先從「銷售」談起。早期台灣人對於做「業務」、也就是「銷售」的普遍看法和心態,都是非常負面的。
業務工作的終極目的在「影響顧客」
在80年代的台灣,大學主修電子、電機或電腦專業,並且在外商公司上班的年輕人,都比較喜歡擔任軟體系統工程師或是硬體維修工程師;對於擔任銷售工作,普遍都有一點抗拒的心理,家人往往也抱持反對的態度。
當時大部分人的理解,銷售就是靠一張嘴,說得天花亂墜,目的就是推銷產品;擔任軟體或硬體工程師,才算是個真正的「工程師」,比較受人尊敬。
在大陸高科技圈子打出響亮名號的孫振耀,和鴻海集團副總裁暨亞太電信董事長的呂芳銘,都是我在惠普台灣時的同事;剛開始加入惠普時,他們都擔任軟體系統工程師。他們後來在轉為銷售工程師的時候,也都經過一番內心的掙扎、和說服家人的過程。
本文已獲作者授權並經本站重新編輯,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本站文章提供付費授權轉載或出版,請參閱
授權說明、或來信
ask@tuna.to 洽詢。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喜愛」圖像、也歡迎分享到社群網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