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本書是報導文學的體裁,作為記者的房慧真,在這本書中除了綜合先前對於各式樣訪談所得,同時也偏離記者中的中立「報導」,而是雜摻著些個人的思維與判斷、訪談中的小細節(例如達賴喇嘛的各種笑)或是如何形成一篇訪談與報導的心歷。


約莫三十篇的人物各自盤據著一篇報導的幅度放進了本書的各篇中,從眾所周知的從《大哥》中洪金寶的謙遜;《其人其事》中侯孝賢的樸實;《我認輸》中周俊勳的心態轉變。到較不為人知的《第三顆桂樹》的朱天衣隱居於山林默獻社會;《地獄遊記》中的廖亦武是從地獄返歸的採訪者;《愛在滋生》中照顧著社會弱勢(精神疾病、愛滋等)的楊婕妤,這些的訪談中,形成了一面平淡卻又豐富的眾生相。


圖片中的右側是正書,而左側則是隨書所附的《私語》,文體像是日記一般記載著內心。


在《私語》中的《不讀》,房誠懇地面對自己原先的老東家壹週刊被評論為腥羶色寫作的媒體,而房所做的報導雖被說像是清流一般,但她也說如果沒有那些煽情的篇幅,或許也沒有資源能充裕這種深度的訪談。她說,「善與惡,美與醜,髒與淨,就像這個複雜的世界一樣,從來是並存的。」這種化所有的二元對立於一的傾向,偶不時可以在些許篇章中見及,舉例來說,其中對於陳為廷的寫作中,學運領袖也同時是襲胸色狼,「...文青、憤青、色狼,哪一個是他?陽光與闇影,榮耀與羞恥,《變身怪醫》裡的Jekyll & Hyde,都是他。」其實世界本是混沌的,是人為了認識世界創立了標準,區分了善惡美醜髒淨,但若要問世界的態樣,它本身就是混亂的,秩序是人建構而出,這是不得不接受的事實,我們持續地在逃離失序。


本書的書名,應是呼應自首篇對西西的訪談,而西西有本著作就叫做《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慚愧的是我還沒看過這本書,無從得知其間的蹊蹺,僅待日後閱畢寫於該書之讀後感中。而像房慧真這樣的一個記者,是如何的記者呢?或許是她在河流所說:


「逐水而居,傍水而生,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曾友俞
86會員
394內容數
雜評
曾友俞的其他內容
2025/02/02
《世》是一本給台灣人的書,這些資訊或是文字中所具有的熱情,或許一時半刻並不會有決定性的影響,但是熱度卻會經由書籍作為知識被傳導。當然,閱讀者的反應各異,然而,每一點熱度都是積累,直到達到某個量值,這些能量或許就可能會讓閱讀者轉化為行動者,用各種方式傳遞熱情,或為行動、寫作、遊行、交流等等,不一而足。
Thumbnail
2025/02/02
《世》是一本給台灣人的書,這些資訊或是文字中所具有的熱情,或許一時半刻並不會有決定性的影響,但是熱度卻會經由書籍作為知識被傳導。當然,閱讀者的反應各異,然而,每一點熱度都是積累,直到達到某個量值,這些能量或許就可能會讓閱讀者轉化為行動者,用各種方式傳遞熱情,或為行動、寫作、遊行、交流等等,不一而足。
Thumbnail
2024/08/01
教育,一直是問題的問題,也是問題的解答。固然《別》以科學為名,但充斥著預設立場(偏見)、矛盾以及語意不明,至少在最基本的一致性(coherecy)上,就有失格之虞。
Thumbnail
2024/08/01
教育,一直是問題的問題,也是問題的解答。固然《別》以科學為名,但充斥著預設立場(偏見)、矛盾以及語意不明,至少在最基本的一致性(coherecy)上,就有失格之虞。
Thumbnail
2023/12/22
扭曲的正義,是否仍是正義?「正義是什麼?」的提問,不只是法哲學的大問題,也是政治哲學的大問題,雖說今日已非爭論不休,但至少到人類的終結時也不會有定論。 然而,這並不是我們放棄思考的理由。這就像難道人都會死,就不用好好活嗎?一般。
Thumbnail
2023/12/22
扭曲的正義,是否仍是正義?「正義是什麼?」的提問,不只是法哲學的大問題,也是政治哲學的大問題,雖說今日已非爭論不休,但至少到人類的終結時也不會有定論。 然而,這並不是我們放棄思考的理由。這就像難道人都會死,就不用好好活嗎?一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報導文學允許對事實(人、事、時、地、物)做適度處理及取捨,但絕不允許憑空虛構。 若以房慧真採訪西西、侯孝賢的過程中,我觀察到什麼樣的概念?
Thumbnail
報導文學允許對事實(人、事、時、地、物)做適度處理及取捨,但絕不允許憑空虛構。 若以房慧真採訪西西、侯孝賢的過程中,我觀察到什麼樣的概念?
Thumbnail
我所知道最有搖滾精神的人
Thumbnail
我所知道最有搖滾精神的人
Thumbnail
同樣是訪人物,作者也相同,但不同的個性與材料,也將大大影響最後的呈現,立志想要往這方面發展的讀者能夠從中尋找自己喜歡的寫法,但不變的是長時間的準備,造就臨危不亂、將危機硬是變成轉機的能力,還有大量閱讀與知識累積,才能夠旁徵博引,甚至無中生有的才能。
Thumbnail
同樣是訪人物,作者也相同,但不同的個性與材料,也將大大影響最後的呈現,立志想要往這方面發展的讀者能夠從中尋找自己喜歡的寫法,但不變的是長時間的準備,造就臨危不亂、將危機硬是變成轉機的能力,還有大量閱讀與知識累積,才能夠旁徵博引,甚至無中生有的才能。
Thumbnail
飛芬蘭10小時,特別嚴選時報文化出版,房慧真書寫「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此書閱讀。
Thumbnail
飛芬蘭10小時,特別嚴選時報文化出版,房慧真書寫「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此書閱讀。
Thumbnail
首次接觸房慧真的作品,是2017年出版的《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在這本幾乎可被視為人物專訪教材的作品中,作者細膩的觀察力,與讓讀者身歷其境的描寫能力都展露無遺。而在2022年的作品《草莓與灰燼》中,儘管跳脫了記者的身份,她仍舊以犀利的眼光,觀察著這個世界。
Thumbnail
首次接觸房慧真的作品,是2017年出版的《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在這本幾乎可被視為人物專訪教材的作品中,作者細膩的觀察力,與讓讀者身歷其境的描寫能力都展露無遺。而在2022年的作品《草莓與灰燼》中,儘管跳脫了記者的身份,她仍舊以犀利的眼光,觀察著這個世界。
Thumbnail
三年前才知道作家房慧真,彼時從圖書館借閱她的散文集《河流》,十分喜愛,思念幾日便直接去書店買回收藏。然後臉書冒昧問她可不可以加好友,獲得首肯叫我雀躍,從此成粉。
Thumbnail
三年前才知道作家房慧真,彼時從圖書館借閱她的散文集《河流》,十分喜愛,思念幾日便直接去書店買回收藏。然後臉書冒昧問她可不可以加好友,獲得首肯叫我雀躍,從此成粉。
Thumbnail
這本「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是IG的網友推薦,我也很快買來,但因心情的躁動,一直沒有好好的看完它,直到今天。
Thumbnail
這本「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是IG的網友推薦,我也很快買來,但因心情的躁動,一直沒有好好的看完它,直到今天。
Thumbnail
✍️《我的相親路上滿是珍禽異獸》⁣⁣ 必須說會看這本是個意外,⁣因為它不在我原本的書單中。⁣ 但偶然看到書的封面⁣就被Keigo的插圖吸引,⁣ 再看到書名覺得也太有趣,⁣於是就默默開始讀了。⁣ ⁣
Thumbnail
✍️《我的相親路上滿是珍禽異獸》⁣⁣ 必須說會看這本是個意外,⁣因為它不在我原本的書單中。⁣ 但偶然看到書的封面⁣就被Keigo的插圖吸引,⁣ 再看到書名覺得也太有趣,⁣於是就默默開始讀了。⁣ ⁣
Thumbnail
《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 本書是報導文學的體裁,作為記者的房慧真,在這本書中除了綜合先前對於各式樣訪談所得,同時也偏離記者中的中立「報導」,而是雜摻著些個人的思維與判斷、訪談中的小細節(例如達賴喇嘛的各種笑)或是如何形成一篇訪談與報導的心歷。 約莫三十篇的人物各自盤據著
Thumbnail
《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 本書是報導文學的體裁,作為記者的房慧真,在這本書中除了綜合先前對於各式樣訪談所得,同時也偏離記者中的中立「報導」,而是雜摻著些個人的思維與判斷、訪談中的小細節(例如達賴喇嘛的各種笑)或是如何形成一篇訪談與報導的心歷。 約莫三十篇的人物各自盤據著
Thumbnail
《河流》心得—「逐水而居,傍水而生,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Thumbnail
《河流》心得—「逐水而居,傍水而生,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