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別急,還沒輪到你上場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我們的「多功能支持團體」裡,有一天,位於階級頂端的孩子(俗名「孩子王」)生病請假,團體出現了權力真空的狀態。發生衝突的時候,因為這天沒有掌權者能夠一言而決,許多事情就得要經過協商才能運轉。
在這種「混亂的時代」裡,小孩們的個性、選擇與韌性會更加清楚地顯現出來。
在教育現場裡,我總是很歡迎這種常常看得見衝突的情況,這讓教育者比較能夠清楚看到哪裡有事情得要面對。反而是那種沒有衝突的日子,教育者就要更加小心各種難以覺察的暗流,是否逐漸加深了某些孩子的壓迫與傷害。

「混亂時代」的一次直接衝突

那一天,大約四歲左右的阿可抱著自己的貓咪小玩偶來,另外也帶了顆球。將升小一的阿黑跟阿可因為球的關係玩在一起,但他們對規則意見不合,阿黑就運用肢體的優勢把球拿走。我在旁邊看到了,就停下來觀察他們的行動。
(如果階級頂端的孩子在,他很可能會在這時或之後介入衝突)
阿可跑回去找媽媽,媽媽一邊惜惜(sioh-sioh)阿可的情緒,一邊問阿可需要什麼幫助。阿可要媽媽去跟阿黑說,他想要把球拿回來。
阿黑在溜滑梯上,看見阿可帶著媽媽(以及遠遠跟著的我)過來,有點侷促不安。「不過我們不是來算帳的」,我打算著要讓阿黑理解這一點。
媽媽幫阿可說:「他想要把球拿回來。」
阿黑不知道要說什麼,沉默了幾秒鐘。
我有看到這個衝突的開始,於是決定試著幫忙阿黑把話說出來:「你是想要用你的規則玩嗎?」
阿黑說:「對,他都不照規則玩。」
我說:「不是欸,他只是不想照你的規則玩,他有他想要的規則。」
阿黑短暫地想了想,在溜滑梯上對著阿可說:「那這樣好不好,先照我的規則玩,然後再照你的規則玩?」
阿可聽到阿黑這麼說,像是陷入了思考。
過了幾秒鐘,阿可突然說:「貓貓飛走了!」
我搞不清楚狀況,直覺地重複他的話:「貓貓飛走了嗎?」
阿可大聲宣布:「貓貓飛走了!」
然後他高高舉起貓咪玩偶,轉身往廣場跑去,開始跟著貓貓在廣場裡「飛行」,丟下搞不清楚的我、阿可媽媽和阿黑。

貓貓飛走了,我們還需要解決什麼?

「小孩的心裡或腦袋裡發生了什麼?」每一次遇到這種情況,我就非常想要掌握探究人心的魔法。
阿可的媽媽問我:「這樣就好了嗎?不用『解決』嗎?」
我笑著反問她:「解決什麼?」
她笑著說:「解決問題啊。」
我:「已經解決了啊。」
帶著球開始玩耍的阿黑、在廣場裡跟貓貓一起飛的阿可、笑得出來的阿可媽。我們每個人都沒有不開心的事了,事情已經解決了。或者至少已經沒有大人現在立刻就要去解決的事了。
我們接著討論了一會兒小孩之間的衝突,並且試著釐清,我們可以怎麼樣寬鬆地去面對這些衝突,不用太焦慮,讓小孩有充分的時間去慢慢整理自己的新經驗,形塑自己面對世界的方法。
有一天,阿可也許會決定要強硬起來,試著要對方把球還給他;也許阿可會試著跟對方協商,找出可以一起玩的方法。

盡量聆聽,但不必過度擔心

又過了幾天,在一場講座結束之後,有位媽媽牽著一個女孩過來問我問題。我正在為另一位讀者簽書,所以坐在椅子上跟媽媽對話。
媽媽問:「她在學校有一個好朋友,但是那個好朋友會一直弄她,我該怎麼教她保護自己呢?」
我抬頭看了看媽媽,再看了看女孩。女孩的眼睛剛好跟我的眼睛一樣高度,我可以清楚看見她有點害羞的臉有一半躲在媽媽背後。她被媽媽牽著帶到我這個陌生人面前,看起來雖然有點害羞,但表情看起來還是鬆鬆軟軟的。
「這對母女的關係大概很好呢。」我心裡下了這個判斷。
我看著女孩的眼睛,問她:「我可以問妳一個問題嗎?」
她也許是太害羞,所以沒有回答我。
我又說:「一個問題就好。」
她害羞地點點頭。
我:「剛剛媽媽說的那件事,妳有需要被幫忙嗎?」
小女孩小聲但堅定(當然是在我看來啦)地說:「不用。」
我對小女孩笑了笑,又抬頭對媽媽笑著說:「她說不用欸。」
媽媽還是有點擔心,一個好媽媽的擔心。她還是擔心地追問了:「她有時會被抓到有點破皮(我不太記得具體的句子,但印象中是這樣的小傷),她回來都會跟我說,那我該怎麼幫她?」
我又看著女孩,再問她:「我可以再問一個問題嗎?」
女孩這次比較放得開了,她說:「可以。」
我:「媽媽說妳朋友有時候會弄妳,會讓妳有點受傷。這件事情,妳有需要幫忙嗎?」
女孩再次毫不猶豫地說:「不用。」
我:「妳跟媽媽說,但是沒有想要媽媽幫忙對不對?妳自己還在想辦法?」
女孩微笑著點點頭。

我們也有「想說,但不需要幫忙」的時候

我抬頭對媽媽說:「她說不用幫忙欸。」
媽媽還是有點擔心。
我試著多做解釋:「我不太瞭解你們,所以也不能太武斷地說什麼。但是假如她說的是真的,她自己還在想辦法處理,那她就真的還不需要我們的幫忙。她跟妳說的時候,只是想要跟妳說而已。」
媽媽臉上還是有放不下的表情。
我繼續說:「妳的伴侶是不是那種喜歡給建議的人?就是妳有一件事情不開心,跟他說的時候也不是要他給什麼建議,就是希望他聽你說。但是這種時候他就一直分析一直給建議,你就很想揍他?」
媽媽好像比較懂了,笑著點頭。
我:「所以就是那樣囉。她還不需要幫忙,我們相信她。她來跟我們說的時候,我們聽她說,抱抱她惜惜(sioh-sioh)她,讓她去想辦法解決。有一天她需要被幫忙的時候,她會跟我們說,我們再幫忙就好了。」
當他每一次叫喚的時候,你都盡量認真聽,那他真的需要幫助的時候,你會知道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60會員
121內容數
我和朋友共同分享、推動「合作式教育」的概念,試著建立由父母、小孩與教育者共同合作、建構的教育場域。在這個寫作計畫中,我想要寫下我在教育現場的記錄及相關問題的思考,希望能讓讀者和我一樣,在繁雜的教育/教養現場得到些微的救贖,且保有討論和省思的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盧駿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身為一個自詡為「開放教育」的教育工作者,過去的十數年之間,我一直致力於在課堂上避免單方面地制訂規則,好讓小孩有完全的自主動機。不過最近我的研究與實踐方向有了轉變,這學期開始,我進行了一個實驗……
香港反送中運動正在進行中,前兩天《懶得教,這麼辦》的編輯拉麵傳了個連結給我,跟我說「香港特首來搶生意了」。我點開連結,看到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在6月12日接受電視台訪問,用教養專家的身份(誤)表示:媽媽不能縱容孩子任性。
在教育現場,我們該怎麼面對排擠或霸凌的問題?大人們想出了各種有創意的方式,像是反霸凌作文比賽、反霸凌海報比賽、或者穿粉紅色衣服跳反霸凌舞等等。不過我覺得這些有創意的方法恐怕沒什麼用,也有人特地去研究這些創意教學,然後指出這些方法沒什麼用。
講故事給小孩聽的過程中,可以看見小孩的許多面向。有的小孩還不太能進到故事裡,講的話大多都是自己的「經驗分享」。有的孩子則已經很能推敲故事的情節,可以運用自己掌握的邏輯,去補充故事裡沒有說清楚的地方;有時小孩的故事,就是自己的影子。
我們討論過「我們怎麼知道我們是男生還是女生?」跟「女生的GG是不是長在裡面?」之後,這些三到六年級的孩子們發現,他們雖然沒有上過什麼正式的性教育課程,卻已經都內建了許多對性與性別的看法。然而,內建的只有腦子裡的看法嗎?
「這個時間,小孩怎麼沒上學?」只要家裡的孩子沒有去學校,無論是在家自學還是拒學,這大概都是時常會被問到的一題。不過,這個問題其實也可以反過來問。
身為一個自詡為「開放教育」的教育工作者,過去的十數年之間,我一直致力於在課堂上避免單方面地制訂規則,好讓小孩有完全的自主動機。不過最近我的研究與實踐方向有了轉變,這學期開始,我進行了一個實驗……
香港反送中運動正在進行中,前兩天《懶得教,這麼辦》的編輯拉麵傳了個連結給我,跟我說「香港特首來搶生意了」。我點開連結,看到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在6月12日接受電視台訪問,用教養專家的身份(誤)表示:媽媽不能縱容孩子任性。
在教育現場,我們該怎麼面對排擠或霸凌的問題?大人們想出了各種有創意的方式,像是反霸凌作文比賽、反霸凌海報比賽、或者穿粉紅色衣服跳反霸凌舞等等。不過我覺得這些有創意的方法恐怕沒什麼用,也有人特地去研究這些創意教學,然後指出這些方法沒什麼用。
講故事給小孩聽的過程中,可以看見小孩的許多面向。有的小孩還不太能進到故事裡,講的話大多都是自己的「經驗分享」。有的孩子則已經很能推敲故事的情節,可以運用自己掌握的邏輯,去補充故事裡沒有說清楚的地方;有時小孩的故事,就是自己的影子。
我們討論過「我們怎麼知道我們是男生還是女生?」跟「女生的GG是不是長在裡面?」之後,這些三到六年級的孩子們發現,他們雖然沒有上過什麼正式的性教育課程,卻已經都內建了許多對性與性別的看法。然而,內建的只有腦子裡的看法嗎?
「這個時間,小孩怎麼沒上學?」只要家裡的孩子沒有去學校,無論是在家自學還是拒學,這大概都是時常會被問到的一題。不過,這個問題其實也可以反過來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覺得很幸運,偶然找到這套有聲書,一口氣聽完全部,覺得很有趣,雖然,抱歉我邊聽邊做其他事情,紀錄了一下提及的繪本,可能會有遺漏,希望還算周全,打算一一借來跟鵝子一起閱讀。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除了平日養雞養鴨外,阿三媽也養了隻母貓。還記得當母貓生下第一窩小貓的時候,山上的農民居然挑著龍眼及甘蔗來阿三家,要「以物易物」的方式換幾隻小貓回去捉老鼠。 當阿三把一窩小貓抱出來給人家選的時候,才一鬆手,有兩隻小貓立即掙扎出紙箱的窩,溜跑了。
Thumbnail
我一直耿耿於懷的是政大實小的狼師案,實小的家長,哪個不在意自己的孩子教養,哪個不是高學歷精英份子,為何,那些受傷的女孩得等到自己長大了、成年了,才能把小時候受到的侵害說出來...我不想在受害者身上灑鹽,我只是想著,會不會是曾經哪些事發生時,錯過了知道的機會,不斷的思考、看各家討論分享
處理小孩的衝突,是我工作中的一部分。常常問題處理到後來,發現在過程中也會不時的與內在的自己相遇。即使我們都是大人了,內在也還有那個還沒有與自己、與世界和解的自己。 孩子的衝突過程是這樣的:小燕、小語一群人在玩,小安在旁邊看。看著看著,小安也想玩,便拉著小語教他。小語過去了,和小安兩個人玩得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玩起最新世代的森林可愛動物遊戲,不過小湯跟阿虎咬著耳朵:「我比較喜歡玩戰略殺戮的遊戲⋯⋯」他們兩個的肩膀蹭來蹭去,「那你去跟爸拔說⋯⋯小朋友不可以玩暴力遊戲⋯⋯」阿虎嘟著嘴:「我是有啦⋯⋯不過現在是小朋友時間不能玩。」小湯該了好大聲,讓澄爸注意到他們。
把我們分開,懂得平衡嗎?父親不見了,我們被分開了。小不點從悟真心裡走了出來,悟假從小太陽心裡走了出來,分別是四個人,就是我們常說的真假善惡。小太陽就是真,小不點就是假,悟真就是善,悟假就是惡。父親給大家自由,希望大家有覺悟能力,證得次生思考,次生活法。 當小太陽失去了小不點,小太陽會認為世界是美好
Thumbnail
7歲大小兒,那天回家,抱著媽媽大哭,說再也不要去籃球隊練習了。 一把鼻涕一把淚的,霸總才把事情説清楚: 小兒習慣與好友甲一起玩,但是好友甲執意要和某群男同學玩在一起,這群男孩裏,有2個馬丁,不知爲何,不願意小兒跟他們一起玩,於是開始各種“抗拒”行爲,從威脅,偷打,推人害小兒跌倒,從休息時間,到籃
Thumbnail
從這篇文章中我們瞭解到孩童情緒發展在華人文化中的重要性,討論了父母對於孩子情緒的影響以及溝通問題對於孩子健康的影響。文章指出情緒教育在華人文化中的關注度逐漸增加,並提供了一個10個月的線上練習課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覺得很幸運,偶然找到這套有聲書,一口氣聽完全部,覺得很有趣,雖然,抱歉我邊聽邊做其他事情,紀錄了一下提及的繪本,可能會有遺漏,希望還算周全,打算一一借來跟鵝子一起閱讀。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除了平日養雞養鴨外,阿三媽也養了隻母貓。還記得當母貓生下第一窩小貓的時候,山上的農民居然挑著龍眼及甘蔗來阿三家,要「以物易物」的方式換幾隻小貓回去捉老鼠。 當阿三把一窩小貓抱出來給人家選的時候,才一鬆手,有兩隻小貓立即掙扎出紙箱的窩,溜跑了。
Thumbnail
我一直耿耿於懷的是政大實小的狼師案,實小的家長,哪個不在意自己的孩子教養,哪個不是高學歷精英份子,為何,那些受傷的女孩得等到自己長大了、成年了,才能把小時候受到的侵害說出來...我不想在受害者身上灑鹽,我只是想著,會不會是曾經哪些事發生時,錯過了知道的機會,不斷的思考、看各家討論分享
處理小孩的衝突,是我工作中的一部分。常常問題處理到後來,發現在過程中也會不時的與內在的自己相遇。即使我們都是大人了,內在也還有那個還沒有與自己、與世界和解的自己。 孩子的衝突過程是這樣的:小燕、小語一群人在玩,小安在旁邊看。看著看著,小安也想玩,便拉著小語教他。小語過去了,和小安兩個人玩得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玩起最新世代的森林可愛動物遊戲,不過小湯跟阿虎咬著耳朵:「我比較喜歡玩戰略殺戮的遊戲⋯⋯」他們兩個的肩膀蹭來蹭去,「那你去跟爸拔說⋯⋯小朋友不可以玩暴力遊戲⋯⋯」阿虎嘟著嘴:「我是有啦⋯⋯不過現在是小朋友時間不能玩。」小湯該了好大聲,讓澄爸注意到他們。
把我們分開,懂得平衡嗎?父親不見了,我們被分開了。小不點從悟真心裡走了出來,悟假從小太陽心裡走了出來,分別是四個人,就是我們常說的真假善惡。小太陽就是真,小不點就是假,悟真就是善,悟假就是惡。父親給大家自由,希望大家有覺悟能力,證得次生思考,次生活法。 當小太陽失去了小不點,小太陽會認為世界是美好
Thumbnail
7歲大小兒,那天回家,抱著媽媽大哭,說再也不要去籃球隊練習了。 一把鼻涕一把淚的,霸總才把事情説清楚: 小兒習慣與好友甲一起玩,但是好友甲執意要和某群男同學玩在一起,這群男孩裏,有2個馬丁,不知爲何,不願意小兒跟他們一起玩,於是開始各種“抗拒”行爲,從威脅,偷打,推人害小兒跌倒,從休息時間,到籃
Thumbnail
從這篇文章中我們瞭解到孩童情緒發展在華人文化中的重要性,討論了父母對於孩子情緒的影響以及溝通問題對於孩子健康的影響。文章指出情緒教育在華人文化中的關注度逐漸增加,並提供了一個10個月的線上練習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