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產品路線圖很難嗎?談做好產品路線圖的7大要素/游舒帆

更新於 2019/11/04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對於產品經理而言,產品路線圖是重要的溝通工具、也是讓產品發展得以步上正軌的指引。然而路線圖的發展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除了產品經理本身的能力、以及對市場的瞭解之外,本文分析的7個要件也非常重要。

游舒帆
商業思維教練暨傳教士,歷任鼎新電腦總監、TutorABC RD head,TGO鯤鵬會台北分會創會成員暨學習委員。2017年離開職場後開始投入顧問、培訓與教練工作。現為多家網路、電商、傳產公司策略顧問與合作夥伴。
過去帶產品經理團隊時,就有不少同仁問過我:「到底怎麼展產品路線圖(Product roadmap,以下有時會簡稱「路線圖」)?」,有時碰到一些同仁,也會劈頭就問:「我們的產品有路線圖嗎?」。
這兩年在社群裡碰到一些產品經理,他們也問我:「產品路線圖到底怎麼展開才對?」
關於這個問題,我認為《產品路線圖:從革新到蛻變》這本書將路線圖應該包含哪些項目整理得很清楚。本書作者認為路線圖應該包含以下五個要素:
  1. Product Vision(產品願景):除了產品的價值主張外,也必須跟組織使命與願景結合。
  2. Business Objectives(商業目標):產品本身也是在協助企業達成商業目標,兩者之間不能脫鉤。
  3. Timeframes(大致的交付時間):但作者提到這塊基本上只是一個概括的時間,具有調整彈性。
  4. Themes(要解決的問題):以「成果」為導向,而非以「完成功能」為導向。
  5. Disclaimer(免責聲明):主辦單位擁有最終解釋權的意思,跳票了不能怪我們。
完整的解釋可以參考書內的內容,或者看看作者在MTPCon 2018的演說,我相信有經驗的產品經理們應該能理解這裡面的內容。

產品路線圖的作用是什麼?

  • A. 有個清楚的發展路線,有助於彼此溝通;
  • B. 老闆或投資人想看,募資時需要;
  • C. 公關活動時需要,如果沒有路線圖,別人以為我們沒想法;
  • D. 我們需要一個產品路線圖。
根據過去的經驗,產品路線圖的核心目的應該是A,然後B與C是衍生應用;不過在實務經驗裡,B與C的需求強過A,而D卻是最常見的答案。
很多產品經理其實不知道路線圖可以幹嘛,但會直覺認為,一個產品就是該有產品路線圖,不然好像自己不是個稱職的產品經理一樣。
但這種產品路線圖,一般沒有什麼用。

為什麼有些產品路線圖沒用?

很多產品經理花了時間整理了產品路線圖,但除了對老闆報告或募資時用上外,在整個產品發展過程中便沒再派上用場了。我問這些產品經理原因是什麼,得到的答案是「因為根本不會按路線圖上的規劃來,計畫根本趕不上變化。」
過去我曾負責超過10個產品,有些產品製作了清楚的產品路線圖,有些則只有概略的方向。當面對的商業環境愈穩定,產品路線圖就絕大多數都可以做得很完善;但面對的環境高度不確定時,產品路線圖的可參考性就會大幅降低。
多年下來的經驗是,影響產品路線圖的因素並非無法掌握。以下彙整了7個對路線圖影響較大的因素,來跟各位分享。
  1. 企業使命、願景與策略目標;
  2. 產品的價值主張;
  3. 產品組合中的定位;
  4. 產品所處的階段;
  5. 需求場景;
  6. 競爭地位;
  7. 營運現況。

1. 企業使命、願景與策略目標

當產品經理抱怨展不出產品路線圖時,我一般會反問他:「你清楚企業的願景與階段性策略嗎?」
此時獲得的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但這其實是產品經理第一個應該掌握的要素。當你不清楚企業的使命與願景,就很難圍繞著長期方向去制定產品走向。
而如果不理解企業的短期策略目標,就無法根據企業現況,進行往下一年或一季的方向。此時的你,大多只能根據老闆跟業務部門提出的需求來擬定計畫。

2. 產品的價值主張

產品的價值主張(Value proposition),談的就是產品的定位,一般包含以下內容:
  • 我的產品/服務是什麼?
  • 我的目標客戶是誰?他的主要目的/任務是什麼?
  • 客戶想要獲得(gain)或提升些什麼?
  • 客戶的痛苦(pain)或難處是什麼?
  • 我的產品/服務能協助客戶創造哪些效益(gain)?
  • 我的產品/服務能解決客戶哪些痛點(pain)?
價值主張畫布
價值主張可以回答你的產品「是什麼、而不是什麼」,以及「會做哪些事、不做哪些事」。

3. 產品組合中的定位

如果企業只有單一產品,「產品組合」這一點就可以忽略;但如果企業內有多種產品、而且彼此之間可能綁定銷售或交叉銷售,那麼你所負責的產品在組合中的定位就相對重要了。
有些產品屬於「引流」款,目的在於吸引客戶前來、並且輕易就下單購買,而且不只會買引流產品,還會連帶購買其他高利潤產品。
以前筆者負責產品時,有些產品被稱為「檳榔西施」;因為檳榔攤賣的並不是西施,而是檳榔,但西施有助於引流,這卻是不爭的事實。
此外,有些產品依存於主力產品存在,是一種助攻型角色,本身很難獨立訴求價值;在這種狀況下,產品的定位便有所不同,產品路徑自然也會更依賴其他產品。

4. 產品所處的階段

每個產品都有生命週期,如果產品處在導入期,不確定性還很高,也還沒找到「產品與市場的交集」(Product Market Fit,PMF),所以要展開長期的產品路線一般很難;大致上都是價值主張定了,然後根據市場需求邊走邊修正。
而進入成長期階段之後,一切大致比較穩當了,此時展開路徑圖應該也比較容易;市場需求收集足了、要做些什麼大致也比較清晰了,甚至需求來的速度還會遠快於交付速度。
進入成熟期之後,該做的功能、該解決的問題可能都做得差不多了,此時思考的面向可能偏重在服務或效率上,甚至開始思考下一個產品。在這個階段,有沒有路線圖大概也不是大家在意的事情了。

5. 需求場景

市場總是在變化,企業市場(2B)的產品變化週期會稍微長一些,消費市場(2C)的產品可能半年就走完生命週期。
但市場需求一改變,產品的發展路線很可能就會跟著變化。除非你是極端有洞見、甚至能定義市場的產品經理,或是你對未來的遠見已經超越競爭對手,因而能夠提早規劃,否則市場需求的變動,永遠會讓你疲於奔命。

6. 競爭地位

如果你是市場的領先者,而且第二名離你很遠,你大可按自己的步調前進;但如果你是第二名或第三名,很可能採用的是「跟隨者」策略,也就是看第一名或其他競爭者做什麼,你就跟著做那些「我也有」(Me too)的功能。
你能否堅守自己的價值主張,決定了產品未來的走向。
此時,你可能沒有產品路線圖,因為你的路線就是跟著別人走;如果你不甘於追隨領先者,但市場卻拿領先者的產品或服務來要求你,這時候你能否堅守自己的價值主張,就決定了產品未來的走向。
但若你是市場新進者,沒有包袱、也沒有資源,就應該回到前面的價值主張與產品生命週期的早期階段,重新思考自己的產品路徑。

7. 營運現況

營運現況是最直接的。總是會有人提出需求給你,而且很多都是短期、緊急的需求。此時,產品開發資源會大幅度被這些短期需求牽動;而產品本身應有的發展路徑,就時常在這種長短期的抉擇糾結中被忽略。
當一個產品經理對企業與產品的現況掌握度太低時,在企業內往往是缺乏話語權的。因為,你壓根兒不知道哪些問題才是當下最急迫的;你先前排定的產品路徑,最終只會屈服於營運現況之下。

結語

最後,用這張圖來幫大家收斂一下產品路線圖到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我認為前三項是變化性較低的,也是所有產品經理都應該先掌握的;對於變化性高的因素,則要保持高度敏銳。
唯有如此,你對於自己負責產品的掌握度才會高、規劃的產品路徑才可行,也才會有價值。
一個好的產品經理要能兼顧很多面向,不只要具備產品思維,還需要具備健全的商業思維。
因為,產品本身的一切價值都源自於「創造了商業或社會價值」,而清晰的產品路線圖,絕大多數都出自卓越的產品經理之手。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4K會員
2.0K內容數
為您送上頂尖作者的最新管理與科技產業思維。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技術的進步,不斷拉近資料與人的距離,同時也促成Internet的改朝換代。本文將簡單回顧過去近30年整個網路的發展過程,試著找出下一個網路典範的方向。
科技進步加上網路普及,使得許多開發中國家在基礎建設上得以「彎道超車」;而這種進步的速度,也迫使已開發國家的企業必須提早進行全球化的貿易與佈局。這裡面存在著許多商機,你能掌握嗎?
近來台灣軟體產業的話題不斷,其中一項頗有影響的事情,就是Google、AWS、微軟等國際大廠陸續來台設立研發中心,規模也都不小,許多人對這個改變都抱有高度期望。然而,這些研發中心為什麼會在台灣?企業的決策標準又是什麼?
日前華為公布2019年第三季營收,累積數字6,108億人民幣、年增成長24.4%的新聞,讓筆者感到很有興趣。華為在美國發布禁令的情況之下,為何還能有所成長?以一家年營收超過新台幣2兆的公司來說,華為的成長非常驚人;這是來自產業本身的成長嗎?或者來自何處?
不久前的一場搭機經驗,讓本文作者提醒企業經營除了要消滅「不拉馬的兵」,是否也要檢視「會拉馬的兵」是否還在。如果還在的話,是否還在拉馬、還是只在放馬吃草?
最近在各個不同的社群圈子裡,都有人分享一個叫做「一支穿雲箭」的選舉app,於是引發了筆者的好奇心;試用之後才發現,早有許多高手發表了專業開箱文。所以技術面在這裡不多贅述,讓筆者試著從「政治社群行銷」的角度,來觀察一下這款產品。
技術的進步,不斷拉近資料與人的距離,同時也促成Internet的改朝換代。本文將簡單回顧過去近30年整個網路的發展過程,試著找出下一個網路典範的方向。
科技進步加上網路普及,使得許多開發中國家在基礎建設上得以「彎道超車」;而這種進步的速度,也迫使已開發國家的企業必須提早進行全球化的貿易與佈局。這裡面存在著許多商機,你能掌握嗎?
近來台灣軟體產業的話題不斷,其中一項頗有影響的事情,就是Google、AWS、微軟等國際大廠陸續來台設立研發中心,規模也都不小,許多人對這個改變都抱有高度期望。然而,這些研發中心為什麼會在台灣?企業的決策標準又是什麼?
日前華為公布2019年第三季營收,累積數字6,108億人民幣、年增成長24.4%的新聞,讓筆者感到很有興趣。華為在美國發布禁令的情況之下,為何還能有所成長?以一家年營收超過新台幣2兆的公司來說,華為的成長非常驚人;這是來自產業本身的成長嗎?或者來自何處?
不久前的一場搭機經驗,讓本文作者提醒企業經營除了要消滅「不拉馬的兵」,是否也要檢視「會拉馬的兵」是否還在。如果還在的話,是否還在拉馬、還是只在放馬吃草?
最近在各個不同的社群圈子裡,都有人分享一個叫做「一支穿雲箭」的選舉app,於是引發了筆者的好奇心;試用之後才發現,早有許多高手發表了專業開箱文。所以技術面在這裡不多贅述,讓筆者試著從「政治社群行銷」的角度,來觀察一下這款產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在Karie的繪畫旅誌第一篇文章中,我們聊到了讓好奇心代替恐懼的方法,就讓我們繼續看看還有什麼辦法可以調整我們的心態吧!
Thumbnail
學畫的道路漫長,需要面對的恐懼有太多了。有些恐懼會表現在你所繪製的線條上,有些則使你信心低落,誘導你放下畫筆,在畫畫的道路上阻礙你前行。 麥可 ‧ 瑪特西在他的《力學人體解剖素描 畫出力的表現1》中提及,不管你是否為專業人士,都有恐懼要克服。恐懼阻礙了你追求知識,而恐懼也以各種形式出現。
Thumbnail
智慧型手機龍頭蘋果 Apple,在上個月底,正式發布了最新一季的財報。當然,在科技巨頭每一家的財報都開的非常好的第一季,蘋果也不例外,成績非常耀眼,幾乎各產品線都全面開花。
輕鬆的出路是人類的天性。 尤其是當我們感到受到威脅並搖晃到爬行動物的大腦部分時,我們想擺脫壓力並感到安全。有些人將責備他人比喻為扔了一個熱土豆,但更像是扔了一塊火紅的迴旋鏢。我們發出的能量只會以更快的速度返回我們。我們永遠無法真正逃脫責任。我們通過內部痛苦或在我們的人際關係和生活中反复痛苦的交往來付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在Karie的繪畫旅誌第一篇文章中,我們聊到了讓好奇心代替恐懼的方法,就讓我們繼續看看還有什麼辦法可以調整我們的心態吧!
Thumbnail
學畫的道路漫長,需要面對的恐懼有太多了。有些恐懼會表現在你所繪製的線條上,有些則使你信心低落,誘導你放下畫筆,在畫畫的道路上阻礙你前行。 麥可 ‧ 瑪特西在他的《力學人體解剖素描 畫出力的表現1》中提及,不管你是否為專業人士,都有恐懼要克服。恐懼阻礙了你追求知識,而恐懼也以各種形式出現。
Thumbnail
智慧型手機龍頭蘋果 Apple,在上個月底,正式發布了最新一季的財報。當然,在科技巨頭每一家的財報都開的非常好的第一季,蘋果也不例外,成績非常耀眼,幾乎各產品線都全面開花。
輕鬆的出路是人類的天性。 尤其是當我們感到受到威脅並搖晃到爬行動物的大腦部分時,我們想擺脫壓力並感到安全。有些人將責備他人比喻為扔了一個熱土豆,但更像是扔了一塊火紅的迴旋鏢。我們發出的能量只會以更快的速度返回我們。我們永遠無法真正逃脫責任。我們通過內部痛苦或在我們的人際關係和生活中反复痛苦的交往來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