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故事探索與整理。教學現場與自身生命的學習與映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時間走得太快,我的筆總跟不上。

暨盛夏的「拾回我自己~生命故事探索與整理」後,秋季班轉眼間也過了一大半。如果說夏季班是第一次在社大開課,那麼秋季班就是第一回用長達18週的時間來RUN這個方案。我用了「方案」的字眼,是想避開「課程」二字,或許它雖然看起來的確像課程形式,但最終仍希望這個實驗能形成一種自助助人的行動「方案」,即:對自我有足夠的覺察與照顧,對他人能長出另一雙聽到內在渴望的耳朵,進而給予適當的支持及回應,在生活及社區中給出及時的照顧。

這樣的方案或概念其實來自這段影片、社大工作者的發想,以及種種因緣巧合之下才生成:

雖然RUN第一學期,很多時候我需要一邊摸索著怎樣的設計才能協助參與的夥伴對自我的探索更深一點,同時另一方面,也在嚐試著如何把社大課程轉型成社團模式,完全處於摸著石子過河的階段 ,不過,願景總還是要被放在心上,才不致於在過程中迷失方向。

而這篇文章開頭至此的說明,也是想做一點補充,讓來年春季班想報名的朋友,除了看到課綱"初步"規劃外,也多一點了解關於這個長在社大的社團將來想要做什麼。

補充 》》永和社大「生命故事探索與整理」春季班課表:


介紹完社團的願景,教學到現在的一點心得與體會也想先記錄下來:

一、教的人才是真正要學的人

我忘記曾經對我說這句話的人當時是怎麼說這句話了,但語意上的理解是如此。不過,當時的自己,並不完全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一度以為站在教學者位置的,其實反而有很多問題才要學?(現在想想,也不知那時腦袋怎麼會這樣理解),來到今日,我忽然也開始明白,正因為要給出去,所以自己就必須下更多的功夫,做好更扎實的基本功。

帶自我探索團體,如同諮商輔導過程,有幸能走入一些人的生命深處,同時也常是唯一看見偉大刻本和勇敢行動的人,如若自己內在議題如果沒有處理好,就容易投射到他人身上,因此自我覺察是內功,透過靜坐與自由書寫,可以日日鍛鍊;而帶領的技巧、輔導專業則是外功(招式),總是從有招到最後才會走向無招。而當我在過程一次又一次的帶領活動,看著學習者的投入和努力,總更加地提醒自己要『好好練功』。


二、上場前準備萬全,上場後放掉招式

這樣寫可能也不易明白,不過我一時之間也找不到更好的形容方式。我想表達的是關於準備這件事。

活動前規劃細流、假設各種情況,是從幾位位師長與友人身上習得的。所以,在後來,每回上課我都一定有一張流程表,上面規劃著各時段預計的活動,示例如下:

19:00-19:10 暖身 (道具) (其他備註)
19:10-19:40 活動A (道具) (其他備註)
19:40-20:10 活動分享(道具) (其他備註)
20:10-20:20 休息

(以下略)

不過,在實際運作過程裡,總很難如自己預計的那樣發生。以前課堂中,老師曾跟我們提醒過,在活動前,腦袋一定要有清楚的流程,但是實際現場,卻要我們務必放掉這些。因為,如果現場還抓緊這些不放,就容易忽略眼前的人(或流FLOW)。這一點,在教學現場中的確也常常準備了一堆,卻不一定用得上,常常都得依當時還剩多少時間、現場狀態等做出動態調整,那些事先想到的,剛好可以用上,那些沒能想到的,也就只好成為下次會更好的經驗了 。😅


三、慢火,才能熬出一鍋好湯

這個體驗,除了教學現場而來,我覺得也跟自己的工作經驗有關。

過去在企業單位裡,講求的是績效,有很多KPI衡量,當我來到非營利組織工作時,總很難適應一件事總是磨很久仍沒下文的效率。直到近期,竟開始能欣賞,尤其在推動議題上,確實快不得;而且,有些議題有時候反而是因為漫談的過程中,才出現了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點。

或許,事情可以用企業營運方式來運作,但在人的工作,反而像熬一鍋湯,慢火,才能熬出濃郁的好味道。


最後,這篇文章雖然是最初寫下的,但後續則會隨著時間與子題文章生成做更新,當其他篇章書寫完後,本篇也才算真正完成。

預計子題(最後依實際再調整):

一、自我特質
二、內在渴望
三、價值觀探索
四、家庭回顧
五、童年回顧
六、傾聽的力量

《想要與你談心說愛》專題即日起增加付費訂閱機制,若您喜歡我的文章,讀完這篇也有收穫,歡迎訂閱(方案說明看這裡),或者也可以隨喜贊助、收藏、轉分享。你的實際行動將帶給我莫大的鼓舞~~謝謝 ❤


思嘉女郎的粉絲頁,也歡迎按讚追蹤哦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思嘉的書寫與藝術陪伴
107會員
153內容數
沙龍分二部分,一個專以「心理」、「陪伴」、「藝術」、「生命故事」等為主軸的專題,另一部分則在上述專題以外的書籍或日常分享。期待透過這些用心書寫的文句,與不同時空的 你/妳 相遇,也因為書寫,帶來連結、感動或對話。
2023/05/17
薩提爾的對話與練習來到應對姿態以及姿態底下的情緒。 上一篇有提到應對姿態,包含:討好、指責、超理智、打岔,以及一致型,而每一種應對姿態底下其實有很多不同的情緒,可能是:生氣、難過、害怕、不安、自責、委屈、焦慮、煩躁⋯⋯等,如果留意一下,會發現多是負向情緒,那是因為⋯⋯
Thumbnail
2023/05/17
薩提爾的對話與練習來到應對姿態以及姿態底下的情緒。 上一篇有提到應對姿態,包含:討好、指責、超理智、打岔,以及一致型,而每一種應對姿態底下其實有很多不同的情緒,可能是:生氣、難過、害怕、不安、自責、委屈、焦慮、煩躁⋯⋯等,如果留意一下,會發現多是負向情緒,那是因為⋯⋯
Thumbnail
2023/04/27
第一期的藝術陪伴課程劃下了句點,這一期,算是我的另一種突破,很感謝參與成員在課堂最後的回饋,有的成員看見自己不懂求救,有的成員透過對話中發現自己好像容易追求完美,有的成員喜於自己的突破,有的成員則是因為每週的創作帶給自己安定的力量⋯⋯
Thumbnail
2023/04/27
第一期的藝術陪伴課程劃下了句點,這一期,算是我的另一種突破,很感謝參與成員在課堂最後的回饋,有的成員看見自己不懂求救,有的成員透過對話中發現自己好像容易追求完美,有的成員喜於自己的突破,有的成員則是因為每週的創作帶給自己安定的力量⋯⋯
Thumbnail
2022/03/25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忘記這一句話是在哪裡聽來的,但是,卻記憶了好多好多年。 後來,當小王子電影版再次上映時,我又記下了另一段話: 想要馴服一個人,就得冒著流淚的風險。 而真正重要的東西,只用眼睛是看不見的。 對於「關係」,每個人的看法、經驗各自不同,不知你的會是什麼呢?
Thumbnail
2022/03/25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忘記這一句話是在哪裡聽來的,但是,卻記憶了好多好多年。 後來,當小王子電影版再次上映時,我又記下了另一段話: 想要馴服一個人,就得冒著流淚的風險。 而真正重要的東西,只用眼睛是看不見的。 對於「關係」,每個人的看法、經驗各自不同,不知你的會是什麼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次的分享,都是對自己生命的一個盤點;這次回到森小,跟差了兩輪以上的學弟妹分享,自己也盤點了自己對生命幾個元素的看法,並再次給自己一些接下去的期許跟展望。
Thumbnail
每次的分享,都是對自己生命的一個盤點;這次回到森小,跟差了兩輪以上的學弟妹分享,自己也盤點了自己對生命幾個元素的看法,並再次給自己一些接下去的期許跟展望。
Thumbnail
在每一個準備課程的夜晚,總是左思右想,應該要再多閱讀哪些書籍,參考哪些課程,擷取哪些時事案例。 因此,常常因為選擇困難,而感到焦慮。 過去,我總覺得,這是求好心切,大概轉念思考,放下完美主義就會有答案了。但,心裡始終明白,有絲毫的不踏實,不是件好事。 痛苦,往往來自能力與目標之間的差距
Thumbnail
在每一個準備課程的夜晚,總是左思右想,應該要再多閱讀哪些書籍,參考哪些課程,擷取哪些時事案例。 因此,常常因為選擇困難,而感到焦慮。 過去,我總覺得,這是求好心切,大概轉念思考,放下完美主義就會有答案了。但,心裡始終明白,有絲毫的不踏實,不是件好事。 痛苦,往往來自能力與目標之間的差距
Thumbnail
2019年開始的台日交流計畫經過疫情的折騰,總算迎接第一批台灣大學生來到加賀,中年肥宅與女大生們的香豔奇幻(誤)大冒險正式開始。本篇從大學生們第一天落地開始,順著當初的工作日誌寫一寫發現內容還是逃不出社區營造的思考...請大家斟酌服用。
Thumbnail
2019年開始的台日交流計畫經過疫情的折騰,總算迎接第一批台灣大學生來到加賀,中年肥宅與女大生們的香豔奇幻(誤)大冒險正式開始。本篇從大學生們第一天落地開始,順著當初的工作日誌寫一寫發現內容還是逃不出社區營造的思考...請大家斟酌服用。
Thumbnail
進入博士班的第一個禮拜,一切顯得格外的忙碌,周遭行走的人群,宛若光影,倏然而逝,隨著開學之後,紛沓而至的種種事物,課業、研討會、課程、分享會、以及對於博士生來說最為關鍵的事物:投稿! 研討會摘要,以及參與各式各樣的研討會,都成為日常生活當中的必須。
Thumbnail
進入博士班的第一個禮拜,一切顯得格外的忙碌,周遭行走的人群,宛若光影,倏然而逝,隨著開學之後,紛沓而至的種種事物,課業、研討會、課程、分享會、以及對於博士生來說最為關鍵的事物:投稿! 研討會摘要,以及參與各式各樣的研討會,都成為日常生活當中的必須。
Thumbnail
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在夢想城鄉每週五創作班實習的這些日子,帶給我的人生諸多美好豐富的收穫和後勁。我想透過這篇有點細、有點長的記錄,誠摯向大家介紹和推薦我心目中的夢想城鄉。
Thumbnail
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在夢想城鄉每週五創作班實習的這些日子,帶給我的人生諸多美好豐富的收穫和後勁。我想透過這篇有點細、有點長的記錄,誠摯向大家介紹和推薦我心目中的夢想城鄉。
Thumbnail
直覺x職掘是一個專為國中生舉辦的職業探索活動,我在今年報名擔任他們暑期營隊的志工,在正式活動前,志工們必須參加為期兩天的培訓營。這篇文章便是記錄我在培訓營中的一些過程及心得反思,歡迎大家進來看看~
Thumbnail
直覺x職掘是一個專為國中生舉辦的職業探索活動,我在今年報名擔任他們暑期營隊的志工,在正式活動前,志工們必須參加為期兩天的培訓營。這篇文章便是記錄我在培訓營中的一些過程及心得反思,歡迎大家進來看看~
Thumbnail
週一的課室,有熟悉、令人安心的面孔,也有初來乍到、生疏不安的新夥伴,借用了向素菲老師學習的「結構」與「後結構」概念,揉和了在管理顧問時學到的一些暖身手法,帶著夥伴們一起互動、認識彼此,也認識自己。除了一般如:故鄉、居所、家庭背景、興趣、專長等的自我介紹,也引用了敘事治療裡常見的提問⋯⋯
Thumbnail
週一的課室,有熟悉、令人安心的面孔,也有初來乍到、生疏不安的新夥伴,借用了向素菲老師學習的「結構」與「後結構」概念,揉和了在管理顧問時學到的一些暖身手法,帶著夥伴們一起互動、認識彼此,也認識自己。除了一般如:故鄉、居所、家庭背景、興趣、專長等的自我介紹,也引用了敘事治療裡常見的提問⋯⋯
Thumbnail
暨盛夏的「拾回我自己~生命故事探索與整理」後,秋季班轉眼間也過了一大半。如果說夏季班是第一次在社大開課,那麼秋季班就是第一回用長達18週的時間來RUN這個方案。從這段經歷中,除了對教學有更多體會,對生命本質似乎也長出更豐富的學習與映照⋯⋯
Thumbnail
暨盛夏的「拾回我自己~生命故事探索與整理」後,秋季班轉眼間也過了一大半。如果說夏季班是第一次在社大開課,那麼秋季班就是第一回用長達18週的時間來RUN這個方案。從這段經歷中,除了對教學有更多體會,對生命本質似乎也長出更豐富的學習與映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