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還好、不知道、沒感覺……面對「無感無意見」的孩子,可以怎麼做?

2019/12/21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教作文的這些年來,碰過形形色色的學生,如果你問我說:「哪一種學生最令你頭痛?」我會告訴你,那就是──患有「還好症候群」的小朋友。
什麼叫「還好症候群」?先來看以下這個例子。
剛過完中秋連假的那一堂課,我請班上學生用週記的形式寫下連假當中印象深刻的事。有一個孩子寫:
我們家在社區的摸彩活動當中,抽到一台高級的吹風機,媽媽很開心。
為了引導她對人物進行更細膩的摹寫,我問她:「妳怎麼知道你媽媽很開心?她有歡呼或是露出驚喜的表情嗎?」
「沒有,」她聳了聳肩說:「她看起來還好。」
「那你怎麼知道她很開心?」
「我不知道……」
「好吧,那妳有很開心嗎?」
「我覺得還好。」
「那妳爸跟妳弟有什麼感覺?」
「他們也沒怎樣。」
每當遇到孩子的這種回答,還真讓我接不下話。這些罹患「還好症候群」的孩子,除了會用「還好」應付我的提問外,也時常說「不知道」、「沒怎樣」;叛逆一點的孩子,還習慣說「沒差」或「隨便」。
對於當年還是菜鳥老師的我來說,遇到這樣的孩子實在讓我十分沮喪,不管如何用心準備教材,花多少心思在他們身上,卻總是得到這樣冰冰冷冷、難以對談下去的回應。
後來跟家長閒聊,才發現自己不是唯一有這種感受的人,許多爸媽都有這樣的經驗:才說了一句話,想開啟和孩子的溝通,就被他們口中的「還好」兩個字給堵住嘴,搞得自己連該接話,還是該發怒都不知道。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與追蹤,我才慢慢理解還好症候群的病因,以及治療方法。

多說多錯,不如說「還好」

有一次,我們在寫「隱藏版作文」(不拘格式,盡情抒發不滿,寫完後可以選擇不帶回家給父母看)時,上述這位患有還好症候群的女孩這麼寫:
我每個禮拜天早上都會跟鄰居朋友到社區中庭玩蛇板,但是上個禮拜天媽媽說快要段考了,不淮我去玩。我在看書的時候想到他們現在正玩得開心,就悶悶不樂。媽媽看到我這樣,就問我怎麼了,我一開始不想說,但媽媽一直追問,問得我很煩,我才說實話。媽媽一聽,氣得痛罵我一頓,說我不長進。唉……早知道會被罵,打死我都不說了。
看到她的遭遇,我突然領悟她為什麼老愛說「還好」──
她不是真的沒什麼感覺,而是在母親的高壓管教下,即便說出了真實的想法,也會被否定、批判,那又何必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因此,她的還好症候群其實是一種自保措施,讓大人無從得知她的看法,以免被責罵。
另一個罹患還好症候群的男孩在課後跟我分享:有一天他回家,媽媽注意到他手背上有瘀青,追問之下他才說是跟同學比腕力造成的。雖然男孩一再強調雙方是在玩耍,不是霸凌,媽媽一氣之下還是打電話到同學家對同學訓話,害男孩隔天到班上時很尷尬。
可見,父母的過度反應是造成孩子罹患還好症候群的主因。孩子為了避免刺激到爸媽而惹禍上身,所以總是回答「還好」或「不知道」來隱藏真相。
要治好孩子的還好症候群,大人的態度是不可或缺的解藥。切記:聆聽孩子的遭遇或心聲時,要試著按捺住過激的情緒,也別想立刻起身去幫他解決問題──最好先靜下心來聽聽他們的感受,然後再一起想想化解的方法。
在教學上也是如此,我發現:如果老是持批判性的態度檢視孩子的文章,他們反而會越寫越少,問他還有沒有更多的細節或感想可以分享,他們就會舉起「還好」、「就這樣」的擋箭牌進行防禦──反正不寫不錯嘛。
因此,我傾向還給學生更大的創作自由,在他們下筆前不塞過多的寫作技巧給他們;等到他們寫出一些內容後,先給予鼓勵,再提示改善的方向。「隱藏版作文」更是自由創作的極致,不限字數、不管布局、不給範文、不要求修辭,只管直抒胸臆,學生可以完全卸下心防,還好症候群也就不藥而癒了。

不想示弱,只好說「還好」

另外一種還好症候群的患者,只要寫起有關於負面情緒──諸如憤怒、恐懼、嫉妒、厭惡──的文章,時常想破腦袋也不知道,就算舉再多例子,問他們會不會怕這個、討厭那個,他們一貫的回應就是「還好」。
根據我的觀察,這些孩子既非聖人,也不是超人,而是「不想讓人知道自己情緒」,所以就用「還好」兩個字搪塞過去。
通常這些孩子的自尊心極高,甚至多數是大人眼中的乖小孩。

他們背負著「乖巧懂事」的包袱,因此習慣戴上「還好」的面具來掩飾強烈的情緒,營造文靜、沒有意見、懂得忍耐的形象。
可惜,情緒不是隱藏起來就會消失,如果不找到一個宣洩的出口,遲早會憋出毛病來。因此,比起作文是否進步,我更擔心的是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

【延伸閱讀】岡本茂樹著,黃紘君譯,《教出殺人犯》(新北:光現,2017)。

由大人來示範示弱,說出真感覺

有一次我帶學生描寫恐懼的經驗,一個平常喜歡發表議論的男生竟然寫不出來,並表示自己什麼都不怕。課後,其他同學都走了,我把他留下來,對他說:
「每一個人都有害怕的東西,沒有什麼好丟臉的,老師也有怕的東西。現在只剩你一個人,來跟我說說看你怕什麼?我不會跟別人說。」
「嗯……我怕蟑螂。」他怯生生地說得很小聲。
「這麼巧!我也很怕蟑螂。我記得小時候有一天晚上睡覺時,覺得耳朵癢癢的,好像有什麼東西要往裡面鑽。我隨手一抓,居然抓到一隻大蟑螂,我嚇得尖叫,聲音大到睡隔壁房的爸媽都被驚醒,立刻衝過來,以為我發生了什麼意外!」
聽完我的分享以後,他開始敘述自己為什麼怕蟑螂,以及他的恐怖體驗,還談了很多殺蟑技巧。原來,他不是天不怕地不怕,而是覺得說出自己害怕的東西是件可恥的事,也不知道該怎麼說。但在我示範之後,他才了解恐懼這種情緒是很平常的,並且學會如何把它表達出來。
韓國兒童心理治療師李林淑在《話說對了,孩子的行為和心理就會改變》一書中提供了4個可以增進親子關係的對話法,其中之一是「洗去悲傷的對話」,作者認為在引導孩子說出負面情緒之前,媽媽可以先親自示範,把自己的遭遇與感受說給孩子聽。
如此一來,小朋友會意識到「哦,原來大人也會有這種感覺,那麼我也可以用這種方式跟媽媽說囉!」於是,他們會更願意敞開心房和大人溝通,說出心情。

【延伸閱讀】李林淑著,尹嘉玄譯,《話說對了,孩子的行為和心理就會改變》(台北:方智,2016)。

讓孩子說不出「還好」的兩種對話法

如果你的孩子已經罹患「還好症候群」,改變你的態度是當務之急,但要徹底根治這個毛病卻不是一時半刻可以做到的。以下提供兩種溝通方法,供爸媽參考:

1.不希望孩子答「還好」,自己就別問「還好嗎?」

想一想:如果你今天不小心撞到頭,身邊的人問你:「還好嗎?」你是不是會反射性地回答「還好、還好」?所以,問「還好嗎?」簡直是在誘導別人回答「還好」,使對方將自己的真實感覺壓抑下來。
日本教育家岡本茂樹先生就提醒家長,當孩子遇到挫折時,千萬別問「還好嗎?」必須提出讓孩子容易察覺自己情緒的問題,讓他們把負面情緒發洩出來。
比方說:孩子比賽成績不如預期而垂頭喪氣時,應該要問他:「你看起來很沮喪,怎麼了?」這個提問就比問「還好嗎?」更能引導孩子說出內心的不快,大幅降低回答「還好」的機率。

2.運用刪去法,篩選出最接近的答案

和患有還好症候群的孩子溝通,別輕易對他口中的「還好」屈服,不然他食髓知味,將來就更難敞開心房了
記得有一回帶孩子思考未來想從事的職業時,有一個孩子直到下課,都想不到自己要做什麼,舉了許多職業為例詢問他,他都回答「這個哦……還好耶」。
課後,我把他留下來,跟他說:
「光華,你很棒,你一定是有心想把文章寫好,所以才想那麼久。現在,別管你想選什麼職業,先把你最不想做的職業刪去,好嗎?」
接著,我盡可能把所有職業羅列出來,請他把「最不可能做的職業」刪去;第二輪,再把「不可能做的職業」也刪去……最後,只剩下兩個職業,他才順利從中挑出比較想從事的遊戲設計工作。
對於這類沒有明確想法的孩子,再怎麼逼他想,只會徒增他的痛苦和壓力,不妨耐著性子陪他一一篩選,答案馬上就會水落石出,孩子也會感受到你對他的關心。
此外,他們也會體認到:使用「還好」當擋箭牌這一招對你是沒有用的,還不如一開始就表達出真實的感受、思考出明確的想法──講出來,可能還比較好受一點。
總之,爸媽得試著營造一個說出真實心聲也不會怎麼樣的家庭氛圍,並且在溝通時加一點巧思,讓小朋友自然而然說出自己的感受。唯有當孩子勇於說出自己的遭遇到的困境,家長才能充分了解子女,並給予適時的支援。

要知道:真正可怕的不是孩子做了什麼或遇到了什麼,而是孩子做了什麼或遇到了什麼,但──他卻隱忍不說,不讓你知道!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鴻雁從事寫作教學多年下來,研發出許多教材,幫助學生組織與思考。 這些教材不是最好的,還有許多改善空間,所以我將逐一放進典藏室中,供同好瀏覽與指教。 希望此舉可以拋磚引玉,大家一同為讀寫教育激盪出更多創意的火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