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紹華:一封深刻卻含蓄的情書──讀《照護的靈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照護的靈魂:哈佛醫師寫給失智妻子的情書》英文原著甫出版,書評介紹就登上《時代》、《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美國龍頭媒體。此書如此引人矚目,我想是因為它體現了凱博文醫師與學者生涯的身、心、靈,發人深省。

「身」指的是此書乃凱博文的自傳,勾勒了他的終身志業。也許,三十多年前,凱博文就已在他著名的《談病說痛:在受苦經驗中看見療癒》一書中,為這本自傳下了註記:

「人生走到最後階段,回顧以前走過的艱辛路程,與青少年編織未來的美夢一樣自然。回想往事還須爬梳整理,擺正歸位,……為自己的人生建構一個一以貫之且有適當結論的說法,是給後人與自己的最後傷別離。」

凱博文是精神科醫師,但令他成就斐然的一體兩面身分則是醫療人類學者。他的成就僅從其著作列表即可見一斑。從他最初揚名國際的「疾病解釋模型」(explanatory model of illness)等理論觀點,到後來的臨床道德思考,接觸過醫療人類學或跨文化精神醫學的人,一定讀過或至少聽聞過他的著作。

這本自傳與其先前的著作有所不同,不僅娓娓道來凱博文專業生涯中力行的理論與實踐,即關於疾病苦痛的理解與照顧,也自我揭露了照護罹患阿茲海默症妻子時的茫然困頓與不知所措。精神科醫師善於聆聽苦痛的敘事,醫療人類學者擅於敘說生命的故事,慢性症病人或家屬熟悉生命的不適。這本書便是凱博文身兼各方角色,以沉澱了四、五十年生涯歲月的文字而寫就的專業省思與生命感悟。

在「心」的層面,這本書傳達了凱博文生涯中的核心思考,即道德的意義。他身為人類苦痛的治療者(精神科醫師)與跨文化見證者(醫療人類學者),讓他敏銳感受道德的概念與價值對於理解人類苦痛的重要性。

猶記得,二〇〇七年我才剛到中央研究院工作未久,該年九月凱博文教授蒞臨我的機構演講,會議廳爆滿。演講中途,一位站在我旁邊的年輕學者突然低語:「他怎麼成了一位moralist(道德家)?」聽到這個似乎帶有評論性的提問,我一時無法回應。其實,凱博文的研究一直隱含道德的議題。一九九〇年代起更明確地以道德為研究寫作的主題,那些作品對我的研究也有相當影響。他並不是近年才開始討論道德的議題。

但是,我困惑於「道德家」這個詞。當時我心想:重視道德的議題,就是「道德家」嗎?然後我問自己:我也是「道德家」嗎?我也是見證人類苦痛的醫療人類學者,也經常思索:從事與人的病痛直接相關的研究或介入,能迴避道德與倫理的思考嗎?

「一位丈夫,同時也是一位醫師所貢獻的道德教育。」是這本自傳扉頁的起始句,開宗明義地指出道德思考在凱博文生涯中的核心份量。而且,在此思考中,他身為丈夫的角色可能比起醫師的角色更為舉足輕重。

從「身」或「心」的角度來看,因為凱博文著作等身且具有影響力,若由他人為其立傳並非難事,他人也可能代理寫出凱博文思考中的道德重量。然而,在「靈」的層面上,只有凱博文才能寫出這本書的靈魂,因為只有他自己能夠理解、細究與描述妻子對他的全面性影響。

這本自傳實可謂一本深刻卻含蓄的情書。我讀來最大的感想始終指向這個意涵,像是作者懷念已逝妻子瓊安的絮語,一位精神科醫師對喪偶之痛的自我療癒,以思念為隱喻而寫就的自我生涯剖析。不論是作者的知識取徑或專業回顧,還是日常生活與人生反芻,妻子的影響都無所不在,就如凱博文在書中自承:「我將她內化得如此之深,深到瓊安去世之後,當我看見鏡中的我凝視著自己時,震驚不已。我是如此習慣於她的存在,瓊安的形象成為了我對自己的認知。」

凱博文用這本書,將瓊安永遠銘記在自己的身心靈紀錄之中,也以此方式療癒自己,放手讓生命最後十年飽受阿茲海默之苦的妻子離去。

我也清晰記得,二〇〇七年凱博文帶著已罹患早期阿茲海默症的瓊安來到台灣,闊別他們生涯起家的田野地多年之後,兩人都很高興。心靈工坊安排了一場溫馨的晚餐,當時視力已嚴重受損的瓊安笑得開懷,說起一九七〇年代住在台灣的經驗,她還記得一首兒歌《大公雞》,是他們的小孩在校學會後回家唱給他們聽的,倆人依然記得歌詞。於是,凱博文,以及在場好幾位在學術界與出版界卓然有成的大人們,一起陪著瓊安懷舊拍手唱起兒歌。當時剛成為學者的我,感悟油然而生:那一幕已成歷史。我看見一位國際大師的細緻情感,也看見被研究之地的人們對於良善有成的人類學者所慷慨給予的人情與照顧。

凱博文是位慣於理性、書寫、教學、研究的嚴肅學者。他將這些情感、思念、生命省思與專業批判,結合在一起,寫成一本對自己而言富有生命回顧與確認意義的心靈之書,對於他人,尤其是年輕的醫療工作者和學子,更是有所提醒與引領思考的精神分享。

文:劉紹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臺灣醫療人類學學會創會理事長)

raw-image

《照護的靈魂:哈佛醫師寫給失智妻子的情書》
The Soul of Care: The Moral Education of a Husband and a Doctor
作者:凱博文(Arthur Kleinman)
譯者:王聰霖

我成了她的引路人。
我牽著她的手,吻著她的手和臉頰,
一開始是為了提醒她,她是多麼被深愛著。
後來當她的認知功能惡化時,
牽手則是為了讓她安心,牽著她的人確實是我。

★ 哈佛醫師不只寫給妻子,也寫給所有照護者的深情之書。
★ 親身照顧妻子之後,作者赫然發現醫學專業反而讓他對照護摯愛毫無準備,進而省思醫療體系如何削弱了人們對於「照護」的認識和重視。
★ 在高齡化的臺灣,長期照護將是顯學。本書有許多充滿啟發的經驗,以及具體的建議,值得臺灣社會借鏡。

【延伸閱讀】
《談病說痛:在受苦經驗中看見療癒》凱博文(Arthur Kleinman)著
《道德的重量:不安年代中的希望與救贖》凱博文(Arthur Kleinman)著
《醫院裡的哲學家》李察.詹納(Richard Zaner)著
《醫院裡的危機時刻:醫療與倫理的對話》李察.詹納(Richard Zaner)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心靈工坊文化的沙龍
166會員
204內容數
2025/04/25
我希望我想要過更好的生活…… 我想要和別人有更深的連結……   這些願望,都不是隨便任何人可以給我們的。 但我們可以透過經驗來領悟如何追尋它們。乙甯老師認為,神話可以讓生活更有溫度,也蘊含智慧,所以她將塔羅占卜和坎伯的英雄旅程結合在一起,幫助人為生活指點迷津。   #敘事塔羅 塔羅
Thumbnail
2025/04/25
我希望我想要過更好的生活…… 我想要和別人有更深的連結……   這些願望,都不是隨便任何人可以給我們的。 但我們可以透過經驗來領悟如何追尋它們。乙甯老師認為,神話可以讓生活更有溫度,也蘊含智慧,所以她將塔羅占卜和坎伯的英雄旅程結合在一起,幫助人為生活指點迷津。   #敘事塔羅 塔羅
Thumbnail
2025/03/31
這本書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解讀典範,光是閱讀就會帶來療癒。任何一位投身於內在工作的讀者,都很容易從乙甯老師的說明中找到自己正處於英雄之旅的哪個階段,正遇上什麼困境,曾做過什麼回應。   如何用以意義的方式串連大祕牌的順序,是所有塔羅工作者的挑戰,也是成為大師最重要的門檻。因為知識可以藉由記誦來增加,解
Thumbnail
2025/03/31
這本書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解讀典範,光是閱讀就會帶來療癒。任何一位投身於內在工作的讀者,都很容易從乙甯老師的說明中找到自己正處於英雄之旅的哪個階段,正遇上什麼困境,曾做過什麼回應。   如何用以意義的方式串連大祕牌的順序,是所有塔羅工作者的挑戰,也是成為大師最重要的門檻。因為知識可以藉由記誦來增加,解
Thumbnail
2025/02/12
於我而言,這是一本奇書。 雖然我個人本科學習翻譯專業,但我其實並不喜歡做筆譯。筆譯的過程枯燥、漫長且不能過多自主創造,對我而言曾是一種不大不小的折磨。比起口譯的那種即時性、現場感,筆譯的過程多少有些孤寂。 但我依然記得六年前拿起這本書開始閱讀時的那份激動和暢快。當時我的兒子剛剛降生,
Thumbnail
2025/02/12
於我而言,這是一本奇書。 雖然我個人本科學習翻譯專業,但我其實並不喜歡做筆譯。筆譯的過程枯燥、漫長且不能過多自主創造,對我而言曾是一種不大不小的折磨。比起口譯的那種即時性、現場感,筆譯的過程多少有些孤寂。 但我依然記得六年前拿起這本書開始閱讀時的那份激動和暢快。當時我的兒子剛剛降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如果你希望看到一個癌末病患是如何在一場大病之後,從此更熱愛人生、精神和心靈更無堅不摧的故事,那你可能會大失所望;但是假如你想看到的是一個歷經劫難的人是如何更加誠實地面對人生,並且擁抱未來的不確定性,那這會是一本給你勇氣還有慰藉的書。
Thumbnail
如果你希望看到一個癌末病患是如何在一場大病之後,從此更熱愛人生、精神和心靈更無堅不摧的故事,那你可能會大失所望;但是假如你想看到的是一個歷經劫難的人是如何更加誠實地面對人生,並且擁抱未來的不確定性,那這會是一本給你勇氣還有慰藉的書。
Thumbnail
88歲的歐文・亞隆是美國精神醫學大師級人物,也是團體治療的當代權威,並將存在主義哲學融入心理治療中,協助了無數個案度過喪親的低谷也陪伴臨終患者安然走完人生的最後一哩路。然而,打從15歲一見鐘情愛上的妻子瑪莉蓮在結縭65年後被診斷出罹患多發性骨髓瘤癌症,於是兩人合寫這一本書見證由生至死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88歲的歐文・亞隆是美國精神醫學大師級人物,也是團體治療的當代權威,並將存在主義哲學融入心理治療中,協助了無數個案度過喪親的低谷也陪伴臨終患者安然走完人生的最後一哩路。然而,打從15歲一見鐘情愛上的妻子瑪莉蓮在結縭65年後被診斷出罹患多發性骨髓瘤癌症,於是兩人合寫這一本書見證由生至死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 書名:死亡與生命手記:關於愛、失落、存在的意義 ● 作者: 歐文‧亞隆、瑪莉蓮‧亞隆 ● 出版社:心靈工坊 ● 出版日期:2021/05/01 ● 陳揚的小小介紹:   歐文・亞隆(Yalom)是心理治療領域中的大師,我想有很多心理師都曾受他的書籍所啟發。這是一本關於生死的書籍,由亞隆跟他的妻
Thumbnail
● 書名:死亡與生命手記:關於愛、失落、存在的意義 ● 作者: 歐文‧亞隆、瑪莉蓮‧亞隆 ● 出版社:心靈工坊 ● 出版日期:2021/05/01 ● 陳揚的小小介紹:   歐文・亞隆(Yalom)是心理治療領域中的大師,我想有很多心理師都曾受他的書籍所啟發。這是一本關於生死的書籍,由亞隆跟他的妻
Thumbnail
這是一本試著對人生最「大」的難題發問的「小」書,探問著有關老年、疾病、死亡及活著的課題。曾獲得文學獎的內科醫師凱倫•希區考克,以細膩而真摯的筆觸展開脆弱性的敘事書寫。
Thumbnail
這是一本試著對人生最「大」的難題發問的「小」書,探問著有關老年、疾病、死亡及活著的課題。曾獲得文學獎的內科醫師凱倫•希區考克,以細膩而真摯的筆觸展開脆弱性的敘事書寫。
Thumbnail
五月七日,週五夜晚,台灣、中國大陸、新加坡、馬來西亞的2000多位讀者無時差的參與《死亡與生命手記》新書分享會線上直播,這也是心靈工坊第一次辦理大型的線上+線下新書分享會。 主持人和歐文.亞隆有同樣的身份 主持人王浩威跟歐文.亞隆一樣,是精神科醫師、心理治療師,也是作家,分享曾在2016年和亞隆參
Thumbnail
五月七日,週五夜晚,台灣、中國大陸、新加坡、馬來西亞的2000多位讀者無時差的參與《死亡與生命手記》新書分享會線上直播,這也是心靈工坊第一次辦理大型的線上+線下新書分享會。 主持人和歐文.亞隆有同樣的身份 主持人王浩威跟歐文.亞隆一樣,是精神科醫師、心理治療師,也是作家,分享曾在2016年和亞隆參
Thumbnail
書籍:愛的百種名字 作者: 黛安.艾克曼 關於一對夫妻..... 丈夫是一位小說家,卻因為中風患得失語症,他再也無法藉由文字來表達自己,只能依靠著單音節發音。 同為文字創作者的太太,完全能理解先生所承受的打擊,關於失語症,不是喪失語言,而是存取與處理能力的問題。 這是一本關於愛與療癒的真實回憶錄,
Thumbnail
書籍:愛的百種名字 作者: 黛安.艾克曼 關於一對夫妻..... 丈夫是一位小說家,卻因為中風患得失語症,他再也無法藉由文字來表達自己,只能依靠著單音節發音。 同為文字創作者的太太,完全能理解先生所承受的打擊,關於失語症,不是喪失語言,而是存取與處理能力的問題。 這是一本關於愛與療癒的真實回憶錄,
Thumbnail
凱博文教授十多年前開始將研究重點轉移到「care」上面,care這個幼稚園程度的英文字起源於古德文,最主要的意思大概分成「關心」(包含心靈的負擔與痛苦、注意力與在意)與「照顧」(在實際作為之外也包含照看、引領之意)兩個高度相關的面向,如同書中提醒的,在不同社會文化中,這個字或許會對應到不太一樣的意義
Thumbnail
凱博文教授十多年前開始將研究重點轉移到「care」上面,care這個幼稚園程度的英文字起源於古德文,最主要的意思大概分成「關心」(包含心靈的負擔與痛苦、注意力與在意)與「照顧」(在實際作為之外也包含照看、引領之意)兩個高度相關的面向,如同書中提醒的,在不同社會文化中,這個字或許會對應到不太一樣的意義
Thumbnail
這本自傳與其先前的著作有所不同,不僅娓娓道來凱博文專業生涯中力行的理論與實踐,即關於疾病苦痛的理解與照顧,也自我揭露了照護罹患阿茲海默症妻子時的茫然困頓與不知所措。精神科醫師善於聆聽苦痛的敘事,醫療人類學者擅於敘說生命的故事,慢性症病人或家屬熟悉生命的不適。這本書便是凱博文身兼各方角色......
Thumbnail
這本自傳與其先前的著作有所不同,不僅娓娓道來凱博文專業生涯中力行的理論與實踐,即關於疾病苦痛的理解與照顧,也自我揭露了照護罹患阿茲海默症妻子時的茫然困頓與不知所措。精神科醫師善於聆聽苦痛的敘事,醫療人類學者擅於敘說生命的故事,慢性症病人或家屬熟悉生命的不適。這本書便是凱博文身兼各方角色......
Thumbnail
醫學作為一種人文科學,其實正是凱博文教授一直以來對醫師與醫學教育發出的提醒。提醒意謂著遺忘。由於人們傾向將康復視為面對疾病的勝利,於是醫學成了武器,醫師成為戰士,終極目標則是戰勝「病魔」。如此,醫學成為與「病魔」的周旋,就經常與人的生存紋理擦身而過。
Thumbnail
醫學作為一種人文科學,其實正是凱博文教授一直以來對醫師與醫學教育發出的提醒。提醒意謂著遺忘。由於人們傾向將康復視為面對疾病的勝利,於是醫學成了武器,醫師成為戰士,終極目標則是戰勝「病魔」。如此,醫學成為與「病魔」的周旋,就經常與人的生存紋理擦身而過。
Thumbnail
沒有什麼比重大疾病更得以讓人聚焦生命經驗與釐清生存的條件了。凱博文強調病人的病痛敘事,目的不在要求病人忠於歷史,而是理解病人如何創造敘事的意義,因其攸關患者的病痛與人生。換言之,醫者聆聽病人敘事的姿態,會影響病人如何訴說病痛,以及醫者聽到的是什麼。這不僅需要醫者的同理心,亦需勇氣。
Thumbnail
沒有什麼比重大疾病更得以讓人聚焦生命經驗與釐清生存的條件了。凱博文強調病人的病痛敘事,目的不在要求病人忠於歷史,而是理解病人如何創造敘事的意義,因其攸關患者的病痛與人生。換言之,醫者聆聽病人敘事的姿態,會影響病人如何訴說病痛,以及醫者聽到的是什麼。這不僅需要醫者的同理心,亦需勇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