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可以是一種儀式感,儀式感是一種精神樣貌的表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你我所皆知的會議,通常不外乎上層長官的褒揚、咆哮雙管齊下的場合。不斷褒揚自己的豐功偉業、細數他人的過失、咆哮毫無反擊能力的下屬,這些都習以為常,而且幾乎不會踩到雷,其實早在八百年前就已經設定好誰可以背上這樣的污名,不會反駁、不會回嘴、更不會翻桌子,長官們比誰都還擁有更高端的識人能力,這無庸置疑。

會議可以是一種儀式感,換個說法,平時夥伴們各自努力,一段時間就設定一天大家在一起工作,在同一個空間工作、在同一個桌子工作,邊做邊聊手上的專案進度狀況,哪個客戶難搞,哪個案子成效良好,如同跟朋友聚餐一般的八卦,你會發現這樣的形式比傳統會議來的更能深入了解其他夥伴的工作狀況。

或許有人會說開會要有開會的樣,吃飯、聊八卦是下班後的事,放心,沒人下班想跟你吃飯,那只是你一廂情願,更或者是主官壓力的不得不,下班後的人生各自精采,請不要混唯一談。
主管不會是朋友,切勿稱兄道弟的親近,可以關心、可以閒聊、可以同樂,但主管始終是主管,在必要的時候還是需要作出對團隊有利的決定,並不是對於你有利的決議。

對於績效、業績檢討等等類似會議,在召開這場會議之前,早已知道數字是否符合期待,通常會再集合所有人,八九不離十都是批判大會,你這裡沒做好、那邊缺失太多,無止盡的打擊團隊士氣,搞得大家烏煙瘴氣,會議還沒結束,所有人都在想著何時可以下班逃離這裡。

極少見領導者在團隊遇到瓶頸時,給予正面的支持、士氣上的提升、資源上的供給,反倒放牛吃草的風格居多,一切都是你不好。試想,一個在公開場合批評你的傢伙,就算未來機會來了,你會真心的100%的付出嗎? 我沒有抱持樂觀想法的理由告訴你,他是真心的,虛情假意倒是不少,逮到機會可能還會補你一刀。
太多的企業喜歡在公開場合批評,表揚的形式卻在檯面下,如果能將兩者顛倒過來,會好上很多,畢竟誰都不喜歡公開被審判,也別做為加害他人的那雙手。

儀式可以正向的進行,就不要用負面的做法去影響士氣,會議的目的是讓大家在同一條船上努力,太多卸責、推諉的行為只會讓自己更邊緣、更得不到資源,最終績效肯定達不到目標。
對於績效、數字目標的達成,需要嚴肅地去看待,嘻笑歡樂的模式不適合在此產生,針對不足的提供資源、團隊同仁一同協助完成,才是最後的終點,如若真有同仁不適任,再私底下進行面談,調職、轉換跑道都是一種選擇,並不是非死不可。深切的對談後,就算因此離開團隊,也不會抱著太多仇恨感,好好的說再見,在位者也必須負上50%的責任,真誠是會讓同仁感受到的。

會議上每一個行為背後都有一個意義,每一個人的行為也都在表現自己的內心慾望,有些人會提供資源、協助同仁完成,有些人則不會,口頭上說著有需要隨時開口,真需要時就忙得不見人影,未來團隊有職缺,往往也不會考慮這樣的人選。我們所做的每一個行為,在會議桌上會更顯的分明,不同的儀式感可以看出每位同仁的內心世界,畢竟武裝自己是我們出社會後的基本能力,將模式轉換會更快的將特質顯現,找到更多適合的人才在適當的位置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葛捷思品牌經營學的沙龍
153會員
273內容數
職場嘛,就是一個賺錢生活的地方,沒這麼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去說服我們該怎麼做,決定要怎麼做的只有自己。 老闆的思維在我們身上不一定有效,誰說每個人都嚮往當著大老闆的生活,其實你的日子通常比這些人更精采,我們,只是不想炫耀。
2025/04/23
在職場上,每個人也都是一路經歷各種考驗跟磨難,合理跟不合理,都不是重點,重點是要能熬得過,才能達成成就。這些成就,會成為自己未來在職場上的判斷標準,誰真誠、誰有實力,又是誰唬爛、誰阿諛奉承,未來都很難逃出自己的觀察,看破不說破,是我們成為大人後的溫暖。
Thumbnail
2025/04/23
在職場上,每個人也都是一路經歷各種考驗跟磨難,合理跟不合理,都不是重點,重點是要能熬得過,才能達成成就。這些成就,會成為自己未來在職場上的判斷標準,誰真誠、誰有實力,又是誰唬爛、誰阿諛奉承,未來都很難逃出自己的觀察,看破不說破,是我們成為大人後的溫暖。
Thumbnail
2025/03/31
現在的職場環境,不太適合把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若單一薪資收入夠高,或許可以孤注一擲,拚個幾年就閃人脫身。 愛把共體時艱、草創時期放在嘴邊的企業,或拿分潤股權的大餅來當員工努力的目標。還是先顧好自己,談到應得的薪酬,拿到該有的獎金。所謂的股權分配、激勵制度,通常都不會實現,抑或是被稀釋到很無感。
Thumbnail
2025/03/31
現在的職場環境,不太適合把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若單一薪資收入夠高,或許可以孤注一擲,拚個幾年就閃人脫身。 愛把共體時艱、草創時期放在嘴邊的企業,或拿分潤股權的大餅來當員工努力的目標。還是先顧好自己,談到應得的薪酬,拿到該有的獎金。所謂的股權分配、激勵制度,通常都不會實現,抑或是被稀釋到很無感。
Thumbnail
2025/02/18
回頭看看自己在職場一路上的軌跡,想想,曾幾何時,被看好過? 年輕人爛草莓,抗壓性不足,有點成績了,不免得到只是運氣好矇到了的評價。 第一次找工作、第一次面試、第一次到職、第一次換工作,每一個過程都歷歷在目,哪怕到現在過了快20年,都忘不了當初的心情,無論好與不好,都是永遠的記憶,我相信,你也是。
Thumbnail
2025/02/18
回頭看看自己在職場一路上的軌跡,想想,曾幾何時,被看好過? 年輕人爛草莓,抗壓性不足,有點成績了,不免得到只是運氣好矇到了的評價。 第一次找工作、第一次面試、第一次到職、第一次換工作,每一個過程都歷歷在目,哪怕到現在過了快20年,都忘不了當初的心情,無論好與不好,都是永遠的記憶,我相信,你也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工作久了,我發現通常員工很會跟直屬上司討價還價 但是中層主管都不敢跟再上級去溝通協調 往往是拿了命令便辦事、可能回來自己部門協調資源、又或者壓榨自己的下屬 就為了達成更上級的指示 我認為這都是很不健康的
Thumbnail
工作久了,我發現通常員工很會跟直屬上司討價還價 但是中層主管都不敢跟再上級去溝通協調 往往是拿了命令便辦事、可能回來自己部門協調資源、又或者壓榨自己的下屬 就為了達成更上級的指示 我認為這都是很不健康的
Thumbnail
〔團體聚會〕、〔團隊開會〕說太多、話很多、意見多是討拍還是覺得會被認可,或是為了刷存在感而說。 開會時聽到很多抱怨,當成抒發情緒,不對!越來越偏。 l 也不說明要甚麼?到底要如何做? OS:從年初就一直跟你說要如何執行,你聽了嗎。 l 已做很久的計畫為什麼要改? OS:成效不好當然邊做邊修正阿。
Thumbnail
〔團體聚會〕、〔團隊開會〕說太多、話很多、意見多是討拍還是覺得會被認可,或是為了刷存在感而說。 開會時聽到很多抱怨,當成抒發情緒,不對!越來越偏。 l 也不說明要甚麼?到底要如何做? OS:從年初就一直跟你說要如何執行,你聽了嗎。 l 已做很久的計畫為什麼要改? OS:成效不好當然邊做邊修正阿。
Thumbnail
記得之前看過一篇文章寫到,一位台積電的美國人工程師來台受訓後在網路平台分享了一篇心得,這位工程師表示「花了太多時間在開會」、「超長工時卻低效率」、「軟體太過老舊」等等問題。相信很大部分的人應該都心有戚戚焉吧!
Thumbnail
記得之前看過一篇文章寫到,一位台積電的美國人工程師來台受訓後在網路平台分享了一篇心得,這位工程師表示「花了太多時間在開會」、「超長工時卻低效率」、「軟體太過老舊」等等問題。相信很大部分的人應該都心有戚戚焉吧!
Thumbnail
你不一定有能力決定組織架構,也沒有能力決定文化氛圍,但你至少可以在你的部門/團隊,建立起一個文化泡泡,展示給其他部門看,創建一個開放且樂於分享的環境,得到行動或情感上的支持以及善意的反饋,有發言或動手的機會,並從中獲得參與感、存在感、歸屬感。
Thumbnail
你不一定有能力決定組織架構,也沒有能力決定文化氛圍,但你至少可以在你的部門/團隊,建立起一個文化泡泡,展示給其他部門看,創建一個開放且樂於分享的環境,得到行動或情感上的支持以及善意的反饋,有發言或動手的機會,並從中獲得參與感、存在感、歸屬感。
Thumbnail
每當我們到了一個新環境、新團隊,對於主管、老闆往往都帶著尊敬的心態,並以公司的營運目標為重,曾幾何時會隨著時間一步一步、一點一滴慢慢的轉變為怨懟,通常其來有自,並不會因個人觀點或少數人說了甚麼去影響了大多數人的觀感,而是主管自身的行事風格,決定了同仁的生存應對模式。
Thumbnail
每當我們到了一個新環境、新團隊,對於主管、老闆往往都帶著尊敬的心態,並以公司的營運目標為重,曾幾何時會隨著時間一步一步、一點一滴慢慢的轉變為怨懟,通常其來有自,並不會因個人觀點或少數人說了甚麼去影響了大多數人的觀感,而是主管自身的行事風格,決定了同仁的生存應對模式。
Thumbnail
完成工作不只有一條路,你的完美,不見得是最完美 達到目標有很多種方式跟方法,不同的過程會有不同的結果,或許,會比你想像中的還要來的好。甚至,有可能比當初成功的結果更好,真的嗎? 其實不一定,因為沒嘗試過,就不會有答案。或許有更好的結果,只是我們未曾達到過,也許以前的成果已足夠,但未來卻不一定能持續
Thumbnail
完成工作不只有一條路,你的完美,不見得是最完美 達到目標有很多種方式跟方法,不同的過程會有不同的結果,或許,會比你想像中的還要來的好。甚至,有可能比當初成功的結果更好,真的嗎? 其實不一定,因為沒嘗試過,就不會有答案。或許有更好的結果,只是我們未曾達到過,也許以前的成果已足夠,但未來卻不一定能持續
Thumbnail
會議這個習題,只要你還在職場上的一天,都是很艱難的課題。 有一種主管很愛找人聊天,無論是績效檢討、資料收集、進度回報,各種大小事,時不時就召開會議,看看大家有甚麼意見、想法、無論好壞都貢獻出來,有開會就感覺有做事,來達到自我安慰,然後草草結束、虛度光陰。 
Thumbnail
會議這個習題,只要你還在職場上的一天,都是很艱難的課題。 有一種主管很愛找人聊天,無論是績效檢討、資料收集、進度回報,各種大小事,時不時就召開會議,看看大家有甚麼意見、想法、無論好壞都貢獻出來,有開會就感覺有做事,來達到自我安慰,然後草草結束、虛度光陰。 
Thumbnail
你我所皆知的會議,通常不外乎上層長官的褒揚、咆哮雙管齊下的場合。不斷褒揚自己的豐功偉業、細數他人的過失、咆哮毫無反擊能力的下屬,這些都習以為常,而且幾乎不會踩到雷,其實早在八百年前就已經設定好誰可以背上這樣的污名,不會反駁、不會回嘴、更不會翻桌子,長官們比誰都還擁有更高端的識人能力,這無庸置疑。 
Thumbnail
你我所皆知的會議,通常不外乎上層長官的褒揚、咆哮雙管齊下的場合。不斷褒揚自己的豐功偉業、細數他人的過失、咆哮毫無反擊能力的下屬,這些都習以為常,而且幾乎不會踩到雷,其實早在八百年前就已經設定好誰可以背上這樣的污名,不會反駁、不會回嘴、更不會翻桌子,長官們比誰都還擁有更高端的識人能力,這無庸置疑。 
Thumbnail
辦公室裡,一旦有人開啟負能量開關,無形中抱怨指責的行為,不論是批判性言語,或是不合作態度,就會像病毒一樣,漫延開來互相傳染;這時如果領導無法有效發揮影響力,扭轉不好的溝通、對話方式,組織就會像盤散沙,只要強風吹起,團隊會各自散落一地。   從工作行為分析,大多數員工受到委曲,無法被上級重用,或是專
Thumbnail
辦公室裡,一旦有人開啟負能量開關,無形中抱怨指責的行為,不論是批判性言語,或是不合作態度,就會像病毒一樣,漫延開來互相傳染;這時如果領導無法有效發揮影響力,扭轉不好的溝通、對話方式,組織就會像盤散沙,只要強風吹起,團隊會各自散落一地。   從工作行為分析,大多數員工受到委曲,無法被上級重用,或是專
Thumbnail
我曾見過一種主管,腦袋裡有滿滿對於下屬及周圍人士的想法。他若覺得某人是個對同事不好的人,就會針對這個某人,態度苛刻,言詞刻薄。 倘若,他認定了某人的良善和無害,則不管任何事情,一律相挺維護。 這樣明顯差異的對待,又不一致的獎懲表現,實在讓人摸不著頭緒,還感覺莫名的不舒服...
Thumbnail
我曾見過一種主管,腦袋裡有滿滿對於下屬及周圍人士的想法。他若覺得某人是個對同事不好的人,就會針對這個某人,態度苛刻,言詞刻薄。 倘若,他認定了某人的良善和無害,則不管任何事情,一律相挺維護。 這樣明顯差異的對待,又不一致的獎懲表現,實在讓人摸不著頭緒,還感覺莫名的不舒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