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華夫
川普2021/1/13已簽署經修訂的行政命令,禁止美國資金自今年11月11日起,持有與中共解放軍有關公司的證券。「紐約證交所」已執行此行政令─禁止美國人購買「中共軍方企業」的股票,而摘牌驅逐了
中國移動(China Mobile)、
中國電信(China Telecom)和
中國聯通(China Unicom)三家中國電信企業。並且,標普道瓊指數(S&P Dow Jones Indices)將由2021/2/1日起將中國海洋石油集團股票剔除。(見
美資禁持中共軍企股 限期出清)
但川普在卸任前發布的,從1月28日起禁止美國人投資中國涉軍企業之行政命令。在拜登總統上台後,已將這一生效日期延後至5月27日。在川普政府內部,被視為對華鴿派的財政部長史蒂文•姆努欽,與鷹派的國務卿邁克•蓬佩奧及五角大樓進行了多次鬥爭。儘管姆努欽輸掉了把五角大樓黑名單上的中國企業的子公司排除在禁令之外的鬥爭,但他成功挫敗了將中國電子商務公司阿里巴巴(Alibaba)和中國搜索引擎百度(Baidu)納入五角大樓黑名單的企圖。(見
拜登政府推遲中國涉軍企業禁投令)
問題的關鍵就在,《外國公司問責法案》規定,如果外國公司連續三年未能通過PCAOB的審計,將禁止在美國的任何交易所上市。而與此衝突的是,中國多項法律法規明確規定,審計底稿等檔案應當存放在境內,且不得違反相關規定,擅自使用任何手段技術傳遞給境外機構或個人。所以,美中報表審計是爭議的焦點。
當《外國公司問責法案》生效後,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公司有2條路可走:(1)從美國的交易所退市;(2)到香港、澳門、或日本二次上市。
「中概股」公司當初千里遙遙到美股上市,就是因為在中國的A股必須3年賺錢,及港股堅持「同股同權」,都比美國股市保守,而上市門檻較高。於是,阿里巴巴才在2014/9月美國「紐約交易所」IPO上市。之後,當中美投資關係緊張,阿里巴巴為了分散籌資風險,而另闢「雙市場融資」的管道。此時,「港交所」已接納阿里巴巴的「合夥人制度」。於是阿里巴巴2019/11/26日在港股二次上市,以4兆港元市值,拿下港股市值王寶座,軟銀和雅虎等阿里巴巴重要股東更是樂翻天。並且,2019/7月「上交所」科創板開板,允許發行「同股不同權」構架股票上市。2020 /1/20日中國境內第一隻「雙重股權結構股票」優刻得科技(688158)上市。(見拙文
馬雲通過「合夥人制」及「有限合夥制」實際控制阿裡巴巴及螞蟻集團─科技與智慧(13))
所以近年來,當美國不斷收緊對中概股的監管,也倒逼了中國股市的監管改革,於是中國公司赴美上市,並沒多大好處,並且中概股公司的營收主要在中國,美股投資者不如中國投資者能給出企業發展潛力的正確估值;造成股價低迷及中概股公司的回流中國。
結論:美國《外國公司問責法案》是搬石頭砸腳,雖然「中概股」公司面臨退市風險,面臨美股退市、或到香港、澳門、日本二次上市。但真正受害的是重金押注中國企業的美國機構基金;哈佛大學法學院戴恩法律教授
傑西•弗里德2021/1/14日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認為,禁止美國美國機構基金,及投資者購買中國移動(China Mobile)、中國電信(China Telecom)和中國聯通(China Unicom)三家中國電信企業的股票,絲毫無法影響中國軍方的發展,卻傷害了三家電信企業的美國投資者。因為摘牌驅逐的行動,導致三家電信企業的在美的股價下挫,美國投資者皆拋售離場,但中、外投資易者正好低價接手。於是美國投資者慘賠,而低價接手者大賺。(見
特朗普摘牌中國企業將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