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華夫
到了21世紀的第五代航空發動機,以美國的
F135發動機和英、美聯合研製的
F136發動機為代表,「推重比」為12~13,其中
F135發動機裝備在
F-35戰鬥機上。2010年以後,依靠其強大的技術研發能力,美國已經開展第六、七代航空發動機預計「推重比」將達到20以上。
排名第三的
WS-15發動機的最大加力推力超過了180KN,推重比達到了10,這也使得
殲-20隱形戰鬥機的機動性能和速度將會得到一個新的提升,彌補了最後的一個弱點。當然,
WS-15發動機在推力和推重比等性能上都已經可以媲美國外的同類型產品,但是在使用壽命,大修時間和穩定性上依然還是存在較大的差距,這些工藝和材料上的差距並不是短短十幾年的時間就可以追趕,依然需要長達數十年的積累和沉澱才能慢慢縮小差距
(見美媒評選全球五款最強發動機:美國獨佔前兩席,我國WS15首次入榜)
據美國航空週刊對
F-22和
F-35塗裝的解析,隱形塗層主要由三部分:(1)最內一層是用於消除蒙皮鉚釘和接縫的填料層,讓整個機身表面光滑,避免因接縫和鉚釘增大雷達反射面積;(2)中間一層是導電雷達吸收波塗層,用於吸收削弱照射在機身表面的雷達波,配合戰機隱形外型獲得完整雷達隱形能力:(3)最外面一層是紅外線面漆,用於抑制戰機的紅外線輻射。一般來說紅外線面漆是耐磨耐氣候性較好的聚氨酯基漆加上各種添加成分組合而成,塗料中摻入大量5-500μm直徑的玻璃微球,能有效降低特定波長的紅外線輻射,同時也形成隱形戰機外表的強烈金屬光澤。
F-35的紅外線影像表明,在使用紅外線面漆後,該機的中波紅外輻射明顯降低,而多數紅外線感測器就在這個波長工作。(關於「隱身科技」,請看拙文
什麼是「快速光介質」隱身斗篷─科技與智慧(19))
而中國的
殲-20銀光閃閃的外觀代表該機在紅外線抑制上的功能,主要用於明顯降低在紅外感測器中的醒目度。除紅外線面漆外,殲-20所使用的國產
WS-10引擎上的鋸齒尾噴管,尾噴管魚鱗片上的黑色特殊塗層,以及使用全動式垂直尾翼和腹鰭對尾噴管兩側進行遮蔽設計,顯示對紅外隱形的重視度。美國F22戰機外部塗層中摻雜了大量液態銀,此材料擁有超導的特性,不但可以吸收電磁波,還能保證戰機不會散射出大量電磁波。但銀的導電性能遠不如
殲-20所使用的石墨烯,它可以有效的隱形溫度高達千度的發動機噴嘴。並且,得益於石墨烯重量輕體積小等特性,而增加
殲-20的攜帶油料或載彈量,以致提升整體打擊能力和航程。(見
石墨烯,殲20戰鬥機的隱身材料到底有多強?)
運20是中國版的
波音C-17全球霸王III(Boeing C-17 Globemaster III),由美國
麥道公司(現為
波音)研製。C17比運-20更大,空載重量比運20高27噸,載荷高出11.3噸。發展C17的時間是美國迄今為止歷時最久的飛機研製計劃,從1981年麥道公司贏得發展合約到1995年完成全部的飛行測試,一共耗時14年;在發展經費方面,它是美國有史以來耗資第三大的軍機,排前兩位的是
B-2匿蹤轟炸機和
E-3空中預警機,可見這個項目的地位之重。
C17滿載不空中加油的航程為4630公里,空載轉場航程8700公里,空中加油後的最大航程11600公里,可以從本土直飛前線。貨艙寬度為5.49公尺,長26.83公尺(包括貨艙門部分),高3.8(最高處4.11公尺)。貨艙寬度可並列3輛
吉普車,2輛
卡車或一輛
M1A2戰車,也可裝運3架
AH-64「阿帕契」武裝直升機。貨艙地板由鋁合金縱梁加強,可以承載55噸重的M1主力戰車,有消息說,62噸的M1A2型主力戰車也可承載。空投能力包括空投27,215~49,895公斤貨物,或102名全副武裝的傘兵和一輛M1主力戰車。C-17貨艙門關閉時,艙門上還能再放貨物,承重18,150公斤,相當於
C130全機的裝載量。但它的造價非常昂貴,已於2015停產,2015/11/29日,最後一架C17的訂單從加州長灘出廠,將交給卡達軍方。
最新生產的
殲-20的發動機尾噴口採用了鋸齒化隱身處理,和以往的尾噴口有明顯的區別,這意味著殲20已經開始換裝中國自產的
WS-10B發動機(「推重比」:7~9),雖然WS-10B也僅是第三代大推力發動機,但是相較
俄制AL-31發動機及
太行B發動機,最大推力提高到了14.5噸, 但最大推力仍遠遠落後美國。
目前
殲-20的脈動生產線類似汽車流水化自動生產線,通過精益生產流程,導入機械自動化,大大節省生產時間,一條脈動生產線可年產12-14架
殲-20。以現有3條線計算,年產能大概在36-42架
殲-20。但
F-35戰機目前每年是134架,並且按照「
諾克希德馬丁」的規劃,
F-35的產量將達「一天一架」的365架/年。據美國The Drive網站「戰區」專欄報導,兩家美國公司完成創新性的空戰模擬測試,在戰機的駕駛艙中引入增強現實技術,通過戰術人工智慧讓飛行員與虛擬敵機進行對戰,而對抗的虛擬敵機是以中國的
殲-20戰機為原型創建。(見
美軍虛擬訓練 以殲-20為假想敵)
但實際飛行
F-35的飛行員發現不少問題:雖然
F-35是第一架使用觸控式螢幕技術的戰鬥機,但有名飛行員說他大約20%的觸控式螢幕點擊都毫無效果,此外在飛行中遭遇湍流或者在大超載機動中出現機身抖動時,飛行員的手指往往會點到觸控式螢幕的錯誤部分,這種情況的發生率也在20%左右。並且
F-35語音辨識功能,顯然這項功能完全是擺設。這位元飛行員表示語音輸入可能在地面試驗臺上能很好工作,但是在飛行中大超載機動之下,該系統被發現不能持續穩定工作,基本上沒有
F-35飛行員使用。(見
揭秘F35致命缺陷:重要功能是擺設新設計成倒退)
據2023/6/7媒體報導,世界第一是在設計上具備超音速巡航、超視距作戰、高機動性、對雷達與紅外線匿蹤等特性的
F-22 ;世界第二是全球最多國家引進的第五代戰鬥機
F-35;世界第三是
Su-57 ,它是俄羅斯的首款匿蹤戰機,設計指標包括超音速巡航、匿蹤、超機動及先進航電等,以對付前代戰機及地面與海上的對空防衛,其機動性和速度甚至可以與最兇猛的戰鬥機相媲美,同時還擁有最先進的武器,包括空對空導彈和空對地導彈;世界第四是中國
殲-20 戰鬥機,其真正能力只有中國政府知道。
殲-20它強調的是正面匿蹤,這使它成爲有效的長程攔截機,適於空中作戰。另一些人則認爲
殲-20是一種長程攻擊機,適合用於穿透敵人的防空火網並破壞地面上的重要設施。這些高價值的目標包括機場、指揮中心和其他軍事設施。(見
世界上最優秀的十款戰鬥機 中國殲-20僅排第4 第一名是它.....)
結論:
美國目前是飛機製造及飛機發動機領先世界,但今後要繼續保持世界霸主的地位,得先妥善解決
稀土材料供應鏈的棘手問題。
殲-20換裝
WS-15的首飛成功,為中國迎來期待已久的國產飛機發動機,縮短了與美國霸主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