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中國因疫情即將超過美國成為第一大經濟體─美中經濟(3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5 分鐘
作者:陳華夫
據CNN報導,美國總統拜登將於美東時間2020/11/7日20:00發表當選(290:214票)演說。跌宕起伏的美國大選終於在新冠疫情確診11/8日破千萬人後落幕了。拜登獲勝477縣的沿海和少數內陸城市之經濟社區,佔美國GDP的70%,而川普獲勝2,497縣的大多數小鎮和農村地區,佔美國GDP的29%。川普雖然敗選,但仍擁有包括「鐵鏽地帶」死忠的7千萬名支持者,美國貧富階層之嚴重撕裂與對立,深植了美國日後經濟、國力衰落的種子。(請看拙文「嬰兒潮」銀髮族遊民,漂泊打工的悲歌─驀然回首(11)
大選與疫情(美國單日確診已加倍的超過20萬人,進入「新冠地獄」的疫情第三高峰)重創美國經濟,可說到了千瘡百孔地步,以下分7個方面來分析:
1 )美國世界第一大GDP的地位岌岌可危:
據《日經新聞》等媒體報導,因為新冠疫情,2020年的美國經濟(GDP)負成長,但中國卻正成長,GDP差距縮小到25%左右,15年後中國可望超越美國。但此結論值得商榷,我們需要仔細計算一下:
圖1顯示美國2020年第二季的「實質GDP季增年率」:-31.70%,及「實質GDP年增率」:-9.10%,都創歷史新低。
(圖1,圖片來源:MacroMicro 財經M平方)
2019年全球名目GDP排名第一、第二的是美國的21.3兆美元,中國的14.2兆美元,在2020年,疫情重創美國,美中GDP的差距的幅縮如何計算呢?
依照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數據,全球2020第二季的GDP如圖2所示:
(圖2,OECD數據
依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20/6月「世界經濟展望報告」的估計,2020年美国GDP增長率是 -8.0%,中國是 1.0% (如表1):
在北京已十多年的托馬斯·奧里克在最近出版新書《China: The Bubble that Never Pops》 (中國:永不爆裂的泡沫) ,Thomas Orlik,(2020/6)中,追溯了中國從2008年金融海嘯時,中國開啟四兆人民幣的大型紓困,到如今搶先全球新冠疫情的經濟復甦,顯示中國經濟是「永不爆裂的泡沫」。也顯示了中國能保持類似的追趕美國GDP的速度。
中國2021年的GDP按美元計算達到17.7兆美元(占全球GDP的18%)、位居世界第二,2020年時GDP只有14.7兆美元,相當於2021年GDP就新增了3兆美元。雖然美國尚未公布2021年GDP,但據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測,美國2021年約為22.9兆美元(占全球GDP的24%)、年增2兆美元,這讓大陸GDP增加金額較美國多出約1兆美元,有望帶動GDP占美國比重從2020年的70.5%升至2021年的77.3%。從金額來看,雙方經濟總量差距縮至5兆美元,但是,中國2021年GDP的美元增量,要將人民幣對美元升值約7%的因素納入考量。,隨著美聯儲2022年對抗美大於7%的通膨之可能加及急縮表,人民幣將面臨對美元貶值壓力,則會縮小77.3%的GDP占比。(見大陸GDP追趕美國 占比升至77%,及持續逼近 中國大陸「GDP總量」達到美國77.3%
人民大學翟東升教授認為:「在進行跨國經濟比較時,我們應該拋開GDP或者PPP,而直接將可貿易部門的產出規模或者增加值作為比較基準,因為可貿易品在不同國家的市場價格大體符合一價定理,從而具有可比較性。」,及「如果用筆者所主張的這種比較方法,那麼中國的可貿易部門產出規模和增加值已經超過了美國。而美國的GDP規模比中國仍然大60%左右,是因為其非貿易部門GDP規模很大。」(見《貨幣、權力與人——全球貨幣與金融體系的民本主義政治經濟學》,第74頁)
日本經濟研究中心2020/12/10日預測,在由於中國搶先在新冠疫情中經濟復甦,中國名義GDP將在2028年超越美國,比早前認為的2036年提前了8年,屆時美國將失去世界第一大GDP的地位(見拙文新冠疫情肆虐美股,中國將加速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美股的本質(18)中國經濟10年內將超美國「大國政治的悲劇」會否重演、及預測:中國名義GDP最早2028年超過美國日經中文網
而相對的,魯吉·夏爾馬是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公司(Morgan Stanley Investment Management)首席全球策略師,著有《成功國家的十大規則》(The Ten Rules of Successful Nations),他2021/7/6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認為,美國在2008年金融海嘯時,60%的個人和企業海外貸款以美元計價,到了2019年底已增加為75%,並且每10個國家就有6個使用美元作為「錨」貨幣(衡量並穩定本幣價值所依據的貨幣),接近歷史新高,中國挑戰美元霸權,在2010年代完全失敗。但他認為美國經過2010年的繁榮,不太可能在10年後的2020年代,再創新高,因為大繁榮後,通常是漫長的宿醉。(見拙文美國通膨率5% 及美「隔夜逆回購量」突破7560億美元的省思─美股的本質(24),及見美國經濟可能已經達到頂點
2)美聯儲已陷入「貨幣寬鬆」及巨額「財政赤字」的困境:
美聯儲自從2020/3月新冠疫情4次熔斷的股災後,就祭出零利率與「無限QE」的貨幣寬鬆政策,大量在市場了購買股票、債券、及MBS(抵押支持證券),向市場施放流動性。以致資本市場如今綁架了美聯儲。每次美聯儲試圖退出市場,市場都會通過拋售來逼迫美聯儲繼續放水資金。目前美國負債高達75兆美元,僵屍公司數量創下歷史天量,它們僅依靠低廉的借貸成本而生存。如果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這些公司將大規模的違約倒債,經濟就會崩潰。(見拙文美國債的本質危及美元霸權的真相─美中經濟(34)
而更嚴重的是英國《金融時報》2021/1/14日所報導的,每10個美國人中就有4人(即40%的美國人)手裡沒有400美元的流動儲蓄來應對小型緊急情況。這種經濟的不安全感並非屢次發放一次性的2000元或600元紓困金就能解決的。所以,新任的拜登總統應該結構性的增加人民經濟安全感,而要求國會向公民提供適度、定期的無條件補貼——比如以每月發放120美元為開端,每年累計金額與計劃的一次性補貼金額大致相同,對高收入者也採取同樣的方法。美國政府可以通過稅收抵免來支付補貼金,以實質上增加全民基本收入及流動儲蓄。(見拜登必須儘早全力進行結構性改革)。但如此一來,稅收減少,將造成了更大「財政赤字」的政府債務,更會引爆9000 億美元的財政刺激方案所陷入的惡性通漲或實際負利率之危機。(見拙文9000億美元財政刺激將美國陷入惡性通漲或實際負利率之危機─美中經濟(33)
3)美股泡沫嚴峻:
在離美總統大選不到4天時,美股恐慌指數VIX持續升溫,「新興市場教父」墨比爾斯 (Mark Mobius)警告,標普500指數目前出現以9/23日為中心的「M頭」(如下圖),通常是股市將下跌的訊號,但大選後,美股卻逆勢上揚(如下圖中的黑色箭頭),可見美股泡沫投機之嚴重。
究其原因,當美股2020/3/9、12、16、18史無前例的10天之內4度熔斷後,美聯儲為了救美股,祭出「無限QE」及零利率的貨幣寬鬆政策,緊急砸兩兆救市進入市場大買股票、債券、及各種ABS(「資產支持證券」,Asset-Backed Securities)、MBS(「抵押支持證券」, 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及CDO (「擔保債務憑證」,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等資產證券化產品,令其資產負債表「擴表」了3兆美元(約佔美GDP的14%)。雖然,資產證券化的ABS與MBS,及二次證券化的CDO ,可帶來很大的市場流動資金及流動性,但風險管理極其困難,ABS及MBS的連環違約倒債是美國2008年金融海嘯的次貸危機的主因。 所以,美聯儲「無限QE」救市的同時,也增加了重蹈金融海嘯的風險。(請看造成2008年金融海嘯的商品已捲土重來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美联储购买MBS没想到可能毁了房地产市场,及拙文美股暴漲暴跌顯現的「資產證券化」風險─美股的本質(9)
(資料來源:奇摩股市)
美聯儲2020/11/10日公佈的報告顯示,美國家庭淨資產第三季度升至紀錄高位,因為股市上漲使美國人財富增值,儘管光從資料上看,美國家庭財富似乎從未像現在這樣膨脹過,但這些收益主要流向了最富裕家庭,同時許多貧困家庭卻收入縮水甚至失業。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數百萬人失業,股市卻與現實經濟的脫節,標普500指數今年迄上漲了約14%。而股票上漲,只有對持有股票的家庭有利,美聯儲的資料顯示,在2019年,只有大約53%的美國家庭持有股票,而美國收入最高的10%的家庭則持有全部股票的逾88%,貧富差距因股市大漲,而更形惡化。
4 )失業率歷史新高,實體經濟遭重創:
隨著新冠疫情確診人數11/8日破千萬,失業的情況嚴峻,顯示美國實體經濟遭重創。美國失業率於2020/4月上升達到14.7% 的歷史峰值,約2220萬人失業,2020/11月已跌到6.9%(如下圖),約有1210萬人找回飯碗,但隨著秋冬疫情復燃,危及實體經濟的復甦。現在美國經濟(GDP)正經歷有史以來最大的收縮和80多年來最高的失業率打擊。而美國高失業率的原因也來自萎縮的製造業(見拙文美國製造業相對中國大幅衰落的真相─美中經濟(1)
(資料來源:美國-非農vs.失業率
《路透社》2020/11/17日報導,除非美國國會延長疫情相關救助計畫,在更長時間內、向更大範圍的勞動力群體提供失業救濟補助,否則年底時會有數百萬美國人發現自己領不到失業救濟了。
美國總統拜登於2021/2/5日表示,「我們有超過1,000萬人失業,400萬人更失業超過6個月,1,500萬美國人還正欠房租,2,400萬成年人和1,200萬兒童缺乏足夠食物。他們正在受苦,但這不是他們的錯。疫情摧毀我們的經濟。事實上,一月是疫情最致命的一個月,奪去近10萬人的生命。」拜登認為,美國經濟顯然陷入麻煩,慘淡經濟狀況不僅影響美國的國際競爭力,而且嚴重影響民眾的生活。他上任後所提出的新追加之1.9兆美元紓困計畫首先要為新冠疫苗接種投入更多資金(約1160億美元),包括用於製造、分銷和建立疫苗基地等,然後就是要為美國人民提供紓困支票,和延長失業保險的期限,如果紓困計畫通過,將可為美國帶來400萬個就業機會,並將在2022年前,恢復就業市場的動能。拜登並引述最新的就業報告指出,美國可能要花10年的時間,才能走出就業困境。(見美走出就業困境 恐要花10年、及拜登:美走出就業困境路艱恐需10年、及拜登1.9兆美元紓困計畫發錢太多桑默斯表憂心
「世界經合組織」(OECD)2008年的資料,美國是其全部36個市場經濟成員國家,除了墨西哥和土耳其以外,貧富最不平等和貧困率最高的國家。「基尼係數」(Gini coefficient)是一個國家收入是否平等的指標,若「基尼係數」為0,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若為1,收入分配絕對不平等。通常是在0與1之間,美國比OECD成員高很多(如下圖)。
(資料來源:OECD)
最貧窮的10%的美國人在2008年的年收入約為5,800美元,比OECD國家的平均水平低約20%,到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佔美國人口18.8%的中下階層黑人,優先失業,其年收入頓失,美國貧富差距更為嚴峻。
而中國財政部前部長樓繼偉認為「赤字貨幣化」(即財政部直接向美聯儲等央行透支)的貨幣寬鬆政策之所以沒有造成「通貨膨脹」的原因是,這種「通貨膨脹」表現為資產價格的上漲,而沒有表現為實物和服務的價格上漲,全球都是金融混業經營,然後貨幣政策放了水,放出流動性,給金融機構互加杠杆提供了巨大的空間,首先表現為金融資產價格的上漲,然後就是房地產價格上漲,再加上收入分配,這種情況下收入分配差距肯定擴大。(見樓繼偉:人民幣在資本項下完全開放尚不具備條件
5)美元繼續貶值,各國央行拋售美國債:
美聯儲2020/3月「無限QE」的「擴表」至7.01兆美元的大規模印鈔美元放水(見拙文請看懂美聯儲等央行的資產負債表─美聯儲的本質(1)),引發美元指數下跌及美元貶值。而各國央行預期美元會繼續貶值,於是拋美債,轉為持有以歐元、人民幣等計價的資產。目前,外國人持有美國國債占美國國債總額的26%左右,而2011年還在30%以上。美國債遭拋售的直接原因就是10年期美債收益率太低,2020/9月10年期美債收益率約在0.67%-0.7%之間,最近有所上升,在0.9%上下,但中國10年期國債利率已突破3.3%,相差懸殊。(見拙文美國債的本質危及美元霸權的真相─美中經濟(34)
美聯儲為了吸引美國債的買家,從2020/3月宣佈建立了「FIMA回購便利」(FIMA Repo Facility),讓各國央行和國際貨幣當局可以用美國債作為抵押品,向美聯儲借取美元。於是,「FIMA回購便利」不僅可讓各國央行減少拋售美國債,也可讓美國債除了其發行者美國財政部的背書外,還得到了美聯儲的背書,結果是提高了美國債的信用度及流動性,更具吸引力。否則,當美國國會大選後的新一輪紓困方案,預算赤字進一步擴大時,陷入必需發行更多的美國債,卻吸引不到足夠買家的困境。
隨著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趨勢不變,升值利多股市、利空債市,短期(未來1-2個月)恐面臨貶值壓力,中國央行2020/10/12日起,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20%下調為0,希望人民幣貶值,匯率將維持在6.60-6.80震盪。(按:央行為了防止人民幣貶值,就會規定銀行在賣给某甲遠期1萬美金外匯合約時,要收20%的「外匯風險保證金」(在此是2,000人民幣)。如此,某甲若不願繳交2,000人民幣「外匯風險保證金」,就會取消購買遠期1萬美金外匯合約,銀行就不必向央行購買1萬美金外匯,人民幣貶值的壓力變小,而能保持匯率平盤,或繼續升值。相反亦然,若央行希望人民幣貶值,就把「外匯風險保證金」從20%調整為0%。
「德國商業銀行」亞洲高級經濟學家周浩,2020/12/3日在《金融時報》為文認為:「總體而言,市場的慣性交易仍然看好人民幣的進一步升值,但從政策端的變動以及資本流動的角度來看,人民幣匯率前景仍然相對複雜,市場仍然謹慎看待人民幣匯率。」(見周誠君:人民幣升值趨勢與政策思考)換句話說,市場看好人民幣持續升值,代表美元持續貶值。
近來中國一直賣掉美債,用於增持日債,原因是日本10年期公債殖利率雖然只有0%,但是透過將美元兌換成日圓後,會出現1.2%的殖利率,比10年期美國債的殖利率為0.7%來的高,可賺可觀的利差。同時,中國也拋售人民幣,買入以日圓計價的公債,以緩解近來的人民幣的升勢。(見中國拋美債、增日債 專家:賺利差又壓人民幣
在美國成為疫情全球最重災區後,美聯儲持續寬鬆「貨幣政策」和持續購入美國債,並且拜登總統擴大刺激經濟支出大幅增加預算赤字和債務,美國債的外資持有率已經由2013年43%降到不滿30%,全球的央行或投資者都在尋求替代美元的貨幣或資產。德國萊比錫大學貨幣學領域的施納伯(Gunther Schnabl)教授認為,人民幣自2020/5月迄今對美元升值約10%,如果人民幣繼續升值,東亞地區國家為了維持區域內匯率穩定,將會把本國貨幣掛鉤人民幣,於是人民幣將成為東南亞各國貨幣的錨定儲備貨幣,則東亞、東南亞就可能出現非正式的人民幣經濟區,甚至連日本都可能參加。(見預言美元霸權式微 德經濟學者:亞洲將出現人民幣經濟區,及拙文美國債的本質危及美元霸權的真相─美中經濟(34)
6) 資金外流,金融經濟緊縮:
中國2020/10/15日首次以Reg S與144A雙條例發行60億美元的美元(計價)國債,向美國投資者招手,吸引了逾270億美元的認購,華爾街日報引述參與這次債券發行的一家銀行稱,美國的買家搶購了大部分債券。
英國《金融時報》並報導一位銀行業人士說:「考慮到美中關係下的總體市場背景,沒有多少人想到中國會採用144A規則。」但他補充稱,中美之間的摩擦「完全」不影響美國買家(包括一支美國養老基金)的需求。其實,雖然中美關係緊張,中國卻發行美元國債,向華爾街敞開大門,而華爾街的大型銀行、資產管理公司和保險公司也想能夠自由地進入即將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的中國,所以,2020年對中國及華爾街是互利互惠的一年,而大量的美元資金流入中國。(請看拙文中國美元(計價)國債首次向美國買家招手背後的真相─美中經濟(29)
7)通貨膨脹陰影再現:
英國《金融時報》2020/11/20日報導,美國在9/10月的通貨膨脹率分別為1.4% / 1.2%,比5月的0.1%高出很多,離美聯儲2%的長期目標尚有距離,但需得正視這股通貨膨脹陰,因為通貨膨脹是債券的最大敵人。通貨膨脹侵蝕了債券未來現金流量的購買力。也就是說,當前的通貨膨脹率越高,(預期的)未來通貨膨脹率越高,則收益率曲線上的收益率將上升,因為投資者將要求更高的收益率來彌補通脹風險。通常,通貨膨脹率持續上升時,美聯儲會升息基準利率,這就意味著企業融資貸款的成本升高,而拉低所有公司股票的估值,將引發股票價格全面下挫的股市危機。(見通貨膨脹可能捲土重來股市能抵禦通脹風險嗎?
中國財政部前部長樓繼偉認為「赤字貨幣化」(即財政部直接向美聯儲等央行透支)沒有帶來「通貨膨脹」的原因是,這種「通貨膨脹」表現為資產價格的上漲,而沒有表現為實物和服務的價格上漲,全球都是金融混業經營,然後貨幣政策放了水,放出流動性,給金融機構互加杠杆提供了巨大的空間,首先表現為金融資產價格的上漲,然後就是房地產價格上漲,再加上收入分配,這種情況下收入分配差距肯定擴大。(見樓繼偉:人民幣在資本項下完全開放尚不具備條件
結論:美國新總統拜登的口號是:「重建美好未來(Build Back Better)」,但重建遭大選與疫情重創、千瘡百孔的美國經濟,恐怕比川普的「讓美國再次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難度更大。正如諾講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的《紐約時報》專欄所說,川普摧已毀了「美利堅治世」(Pax Americana),認為拜登勝選上台,即可望撥亂反正的想法是「天真得無可救藥」。《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湯馬斯·佛里曼認為:「川普政府不顧一切地發起貿易戰,美國農民也在這場貿易戰中損失慘重。美國納稅人花了數十億美元救助他們,而他們仍在失血,並且半導體行業也陷入了混亂。」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早前接受《BBC》專訪中表示,與4年前的總統大選相比,今天美國社會的分化更嚴重,城市人口和農業人口之間的憤怒和怨恨、移民、不平等之類的不公正現象,以及「瘋狂的陰謀論」──有些人稱之「真相之凋零」(truth decay),已被一些美國傳媒放大,並因社交媒體的傳播而「變本加厲」。(見拙文美國霸權邁向衰落的真相?─美中關係(2),及美國製造業相對中國大幅衰落的真相─美中經濟(1)
2021/1/26日,在宣誓就任美國第78任財政部長後,珍妮特·耶倫致信財政部84,000名公務員的信中說:「這一次的危機顯然和2008年的危機不同。不僅規模比之前有過之而無不及,程度也是毀滅性的。全行業停擺,1,600萬美國人待業,食物銀行儲備逐漸減少。大家都擔心經歷K型復蘇——但其實早在疫情之前,我們就生活在K型經濟之中,富者愈富,而另一些人群則越來越被忽視。說到底,經濟學並不是一個存在於教科書裡的學科,更不是一堆理論的合集。我從學界進入到政府是因為我堅信經濟政策對於增進社會福祉有強大的作用。我們可以,也應該,用我們所學來對抗不平等,種族歧視和氣候變化,這些都是頗具野心的目標。」(見美國第一任女財長就職信:k型經濟的惡果50年前已埋下)
請看「陳華夫專欄」─美中經濟─系列文章:

美國製造業相對中國大幅衰落的真相─美中經濟(1)
美國債的本質危及美元霸權的真相─美中經濟(2)
美10年期國債殖利率及美元指數雙雙上升的影響─美中經濟(3)
美國制裁香港經濟的終極殺手鐧─美中經濟(4)
「雲手機」時代掀起的手機產業大革命─美中經濟(5)
美取消香港「零關稅率」優惠待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岌岌可危─美中經濟(6)
中國美元(計價)國債首次向美國買家招手背後的真相─美中經濟(7)
谷歌(Google)停止華為手機上的合作軟體的影響─美中經濟(8)
美股連漲三日與「華為禁令」放寬的背後真相─美中經濟(9)
美中金融戰與科技戰急驟升高的啟示錄─美中經濟(10)
香港東方明珠國際金融中心之浴火重生錄─美中經濟(11)
為何台股散戶難敵「外資」而虧錢的真相─美中經濟(12)
歐美人士比中國人更歧視「非我族類」的黑人嗎─美中經濟(13)
超級電腦世界爭霸戰的啟示錄─美中經濟(14)
為何美國比中國更反對「全球化」─美中經濟(15)
日本跌下「IC世界霸主」寶座的啟示錄─美中經濟(16)
探究美國文化的五大謊言─美中經濟(17)
什麼是中日韓三國經濟外交博弈的關鍵─美中經濟(18)
「歐元」保護了德國,免於淪為「失落的20年」之日本─美中經濟(19)
5G元年(商轉年)是2020年─美中經濟(20)
香港─東方明珠─之殞落─美中經濟(21)
台積電在「華為禁令」考驗下的真相─美中經濟(22)
美中國家治理能力之優劣及供應鏈之重組─美中經濟(23)
中國工業及商業軟體極大落後美國的「迎頭趕上」之道─美中經濟(24)
川普總統《過多與永匱(永不滿足)—我的家庭如何造就這世界最危險的男人》─美中經濟(25)
「石油時代」翻篇與「稀土時代」崛起的啟示錄─美中經濟(26)
美中軍民用船舶工業爭霸錄─美中經濟(27)

美中第5代隱形戰機製造的爭霸錄(2023年版)─美中經濟(28)
世界霸主波音公司由盛而衰的啟示錄─美中經濟(29)
5G產業全球爭霸錄─美中經濟(30)
美元指數跌到90點後,再跌到80點還多遠?─美中經濟(31)
美國《外國公司問責法案》是搬石頭砸腳的讓美國投資者慘賠─美中經濟(32)
9000億美元財政刺激讓美國陷入實際負利率及資產股市泡沫之雙重危機─美中經濟(33)
中國因疫情即將超過美國成為第一大經濟體─美中經濟(34)
《People, Power, and Profits: Progressive Capitalism for an Age of Discontent》,作者:諾獎得主的信息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 Joseph E. Stiglitz),中文版:《美國真相》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76會員
249內容數
思想家─理解、解釋、預測世界。發表:9篇「深度政經分析」、6篇「現代開悟之洞識」、10篇「學習的本質」、13篇「美中關係」、4篇「驀然回首」、21篇「文學與藝術」、36篇「科技與智慧」、9篇「圍棋的本質」、40篇「美中經濟」、28篇「美股的本質」、12篇「美聯儲的本質」、12篇「貨幣及美元的本質」,共201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女主角「伊莉莎白」從賣身三晚、10月懷胎,千里尋女,豪門鬥爭,最後重圓愛情婚姻夢,都必須經過一連串「性」道德的如履薄冰,若非有成熟的「性意識」為底蘊,任何一個錯誤的抉擇,會把人生喜劇變成豪門奪妻的悲劇。幾場火光下愉悅溫暖的的性愛,只有在成熟的「性意識」下才能展現。
美國FCC的「同時多回合增價拍賣」是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的羅伯特·威爾遜和保羅·米爾格羅姆所參與設計的。台股總市值小,容易勾結串通,影響股價,造成「贏者詛咒」。5G頻段招標的「贏者詛咒」嚴重,未來5G資費民眾恐怕消費不起。
馬雲通過「合夥人制」及「有限合夥制」實際控制阿裡巴巴及「支付寶」業務的螞蟻集團,但以少數股權實際控制公司,違反「同股同權」、「一股一票」之公司治理架構,必需要有配套的公司治理監管,否則衍生代理成本,損害多數股東及公共社會的利益。 而事實演變,最終支付寶(中國)變更為無實際控制人。
台灣亞洲「富爾達缺口」論及「台灣豪豬論」都是美國泛印太戰略的考量,而台灣必須仔細制訂最合自身安全的戰略。「兩大之間難為小」,台灣至少要走「不挑釁」、避凶趨吉的自保之路。
「量子科技」就是如何操控個別原子、電子、光子甚至原子核等的量子相干及量子糾纏行為。主要分為3方面:1)量子計算、2)量子通訊、及3)量子雷達。Google於2019/8月實現「量子至尊」,但同年中國量子力學專利約為美國的兩倍。中國「墨子號」量子衛星領先美國,中國的「量子雷達」可偵測到第5代隱形戰機。
作者:陳華夫 臺灣「斜槓族」甚難負擔動輒千萬的房屋,可能淪為終身「無殼蝸牛」。而中國大陸年青人要嘛是「兩棲青年」,要嘛淪「空巢青年」。所以,在全球老人化的趨勢下,年輕人卻趨向「斜槓化」、「兩棲化」、及「空巢化」。
女主角「伊莉莎白」從賣身三晚、10月懷胎,千里尋女,豪門鬥爭,最後重圓愛情婚姻夢,都必須經過一連串「性」道德的如履薄冰,若非有成熟的「性意識」為底蘊,任何一個錯誤的抉擇,會把人生喜劇變成豪門奪妻的悲劇。幾場火光下愉悅溫暖的的性愛,只有在成熟的「性意識」下才能展現。
美國FCC的「同時多回合增價拍賣」是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的羅伯特·威爾遜和保羅·米爾格羅姆所參與設計的。台股總市值小,容易勾結串通,影響股價,造成「贏者詛咒」。5G頻段招標的「贏者詛咒」嚴重,未來5G資費民眾恐怕消費不起。
馬雲通過「合夥人制」及「有限合夥制」實際控制阿裡巴巴及「支付寶」業務的螞蟻集團,但以少數股權實際控制公司,違反「同股同權」、「一股一票」之公司治理架構,必需要有配套的公司治理監管,否則衍生代理成本,損害多數股東及公共社會的利益。 而事實演變,最終支付寶(中國)變更為無實際控制人。
台灣亞洲「富爾達缺口」論及「台灣豪豬論」都是美國泛印太戰略的考量,而台灣必須仔細制訂最合自身安全的戰略。「兩大之間難為小」,台灣至少要走「不挑釁」、避凶趨吉的自保之路。
「量子科技」就是如何操控個別原子、電子、光子甚至原子核等的量子相干及量子糾纏行為。主要分為3方面:1)量子計算、2)量子通訊、及3)量子雷達。Google於2019/8月實現「量子至尊」,但同年中國量子力學專利約為美國的兩倍。中國「墨子號」量子衛星領先美國,中國的「量子雷達」可偵測到第5代隱形戰機。
作者:陳華夫 臺灣「斜槓族」甚難負擔動輒千萬的房屋,可能淪為終身「無殼蝸牛」。而中國大陸年青人要嘛是「兩棲青年」,要嘛淪「空巢青年」。所以,在全球老人化的趨勢下,年輕人卻趨向「斜槓化」、「兩棲化」、及「空巢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川普勝出,儘管美股期貨指數大漲,但中國和香港股市卻下挫,人民幣兌美元重貶,主要因為川普競選期間揚言,要對中國所有進口商品課徵60%以上關稅,恐進一步升高兩國的貿易緊張,傷害中國推出一系列刺激措施來提振經濟成長的努力。未來可預見中美貿易戰會進一步升級。一旦如此,中國經濟下行的壓力將更大。
Thumbnail
美國第二季度經濟增長加速,主要受消費支出的良好勢頭提振,遠遠高於預期的增速。有助於逐步抑制通膨,對聯準會 (Fed) 來說是個好消息,經濟軟著陸似乎近在咫尺,9 月降息越來越樂觀。 中國製造業活動連續第三個月萎縮!經濟已轉向專制自足倒退的"大躍進路線",與"鄧小平改革開放路線"漸行漸遠甚至背道而馳。
Thumbnail
川普若當選總統,落實美國優先、對外課徵高關稅等政見,會對美國、中國及全球帶來哪些衝擊和影響?學者:貿易壁壘保護美企,將加速中國經濟衰退! 中國經濟學者張斌呼籲,決策者必須充分認識到內需不足問題的嚴重性!採取「超預期的政策力度」打破當前的負向循環,提振需求,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市場預期,促進經濟良性循環!
Thumbnail
中國房市崩盤、地方債務逾200兆,三中全會竟猶仍「加強經濟安全」優先! 美國黑天鵝基金創辦人警告:美股已築起人類史上最大的泡沫,一旦聯準會降息,可能掀起大規模賣壓,市值蒸發大半! 川普若再次當選總統,究竟會對美國經濟、中國經濟乃至於全球經濟有何深刻重大影響? 他的政策很好猜,問題是:他能否心想事成?
Thumbnail
川普正式成為共和黨美國總統候選人,他真的能"再次""讓美國再次偉大"?德國最新一項研究結果,若川普當選下屆美國總統,德國可能損失1500億歐元。 歐盟擬採反傾銷行動,對中國產電動汽車徵收最終關稅,歐中貿易戰風險升溫! 中國經濟Q2增長弱,房市低迷為最大拖累,房市泡沫化,中國媒體:房地產時代宣告謝幕!
Thumbnail
按官方公佈的資料,中國2023年GDP為126萬億人民幣,合17.89萬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2%。但人們卻感覺經濟增長不盡人意和憂慮經濟將進一步減緩。照說,按中國現在世界第二的經濟規模,即使按2-3%的年增長率,那也是不小的增長額。2023年中國全年經濟增量超6萬億元,接近一個中等國家的全年經濟總
Thumbnail
美國總統拜登宣佈 針對電動車、鋰電池、太陽能板、鋼鐵等8項中國製造產品提高關稅。國際貿易基金(IMF) 警告世界貿易正分裂成對立的陣營,可能導致全球經濟放緩,最壞情況下全球經濟可能損失7%的GDP。 美中貿易戰風雲再起,值此之際,回顧世界貿易戰史,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誠值得注意。
Thumbnail
2024/3/14 國際品牌顧問公司品牌財經發布了「2024全球軟權力指標報告」,美、英在報告高居前兩名。中國從去年的第5名超車德日,進至第3。美國的影響力、熟悉度高居第一,但以巴衝突的外交政策,衝擊了國際友善認知,有的分項得分滑落到百名之外。失分嚴重到影響排名的主要包括俄國、以色列與烏克蘭。
Thumbnail
小結: 2024/1/26 美國商務部公布,經通貨膨脹調整,美國去年第4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折合年率成長3.3%,不如去年第3季的4.9%,但遠高於市場預期的2%。 顯示美國經濟超乎想像的有韌性, 符合之前預測本台預測的美國經濟正由底部復甦, 且通膨也未有反彈跡象。 且由情緒指標AAII,
Thumbnail
美國Q4 名目GDP年增率上升至6.0%,從COVID的低點至今已上升40%,這是1970年代以來最快的一次。政府財政赤字以及貨幣政策對此起了重要作用,另外,科技泡沫、陸股資金流入等情況也值得關注。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川普勝出,儘管美股期貨指數大漲,但中國和香港股市卻下挫,人民幣兌美元重貶,主要因為川普競選期間揚言,要對中國所有進口商品課徵60%以上關稅,恐進一步升高兩國的貿易緊張,傷害中國推出一系列刺激措施來提振經濟成長的努力。未來可預見中美貿易戰會進一步升級。一旦如此,中國經濟下行的壓力將更大。
Thumbnail
美國第二季度經濟增長加速,主要受消費支出的良好勢頭提振,遠遠高於預期的增速。有助於逐步抑制通膨,對聯準會 (Fed) 來說是個好消息,經濟軟著陸似乎近在咫尺,9 月降息越來越樂觀。 中國製造業活動連續第三個月萎縮!經濟已轉向專制自足倒退的"大躍進路線",與"鄧小平改革開放路線"漸行漸遠甚至背道而馳。
Thumbnail
川普若當選總統,落實美國優先、對外課徵高關稅等政見,會對美國、中國及全球帶來哪些衝擊和影響?學者:貿易壁壘保護美企,將加速中國經濟衰退! 中國經濟學者張斌呼籲,決策者必須充分認識到內需不足問題的嚴重性!採取「超預期的政策力度」打破當前的負向循環,提振需求,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市場預期,促進經濟良性循環!
Thumbnail
中國房市崩盤、地方債務逾200兆,三中全會竟猶仍「加強經濟安全」優先! 美國黑天鵝基金創辦人警告:美股已築起人類史上最大的泡沫,一旦聯準會降息,可能掀起大規模賣壓,市值蒸發大半! 川普若再次當選總統,究竟會對美國經濟、中國經濟乃至於全球經濟有何深刻重大影響? 他的政策很好猜,問題是:他能否心想事成?
Thumbnail
川普正式成為共和黨美國總統候選人,他真的能"再次""讓美國再次偉大"?德國最新一項研究結果,若川普當選下屆美國總統,德國可能損失1500億歐元。 歐盟擬採反傾銷行動,對中國產電動汽車徵收最終關稅,歐中貿易戰風險升溫! 中國經濟Q2增長弱,房市低迷為最大拖累,房市泡沫化,中國媒體:房地產時代宣告謝幕!
Thumbnail
按官方公佈的資料,中國2023年GDP為126萬億人民幣,合17.89萬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2%。但人們卻感覺經濟增長不盡人意和憂慮經濟將進一步減緩。照說,按中國現在世界第二的經濟規模,即使按2-3%的年增長率,那也是不小的增長額。2023年中國全年經濟增量超6萬億元,接近一個中等國家的全年經濟總
Thumbnail
美國總統拜登宣佈 針對電動車、鋰電池、太陽能板、鋼鐵等8項中國製造產品提高關稅。國際貿易基金(IMF) 警告世界貿易正分裂成對立的陣營,可能導致全球經濟放緩,最壞情況下全球經濟可能損失7%的GDP。 美中貿易戰風雲再起,值此之際,回顧世界貿易戰史,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誠值得注意。
Thumbnail
2024/3/14 國際品牌顧問公司品牌財經發布了「2024全球軟權力指標報告」,美、英在報告高居前兩名。中國從去年的第5名超車德日,進至第3。美國的影響力、熟悉度高居第一,但以巴衝突的外交政策,衝擊了國際友善認知,有的分項得分滑落到百名之外。失分嚴重到影響排名的主要包括俄國、以色列與烏克蘭。
Thumbnail
小結: 2024/1/26 美國商務部公布,經通貨膨脹調整,美國去年第4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折合年率成長3.3%,不如去年第3季的4.9%,但遠高於市場預期的2%。 顯示美國經濟超乎想像的有韌性, 符合之前預測本台預測的美國經濟正由底部復甦, 且通膨也未有反彈跡象。 且由情緒指標AAII,
Thumbnail
美國Q4 名目GDP年增率上升至6.0%,從COVID的低點至今已上升40%,這是1970年代以來最快的一次。政府財政赤字以及貨幣政策對此起了重要作用,另外,科技泡沫、陸股資金流入等情況也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