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情感亦成就】被殘酷所摧毀的人無法生氣,會生氣的人能抵抗殘酷的摧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大家好,我是諮商心理師,蘇俊濠,Harris。今天想跟大家聊聊「生氣」這回事。

今天許多人理所當然的認為,成熟的人不太會生氣,生氣是幼稚的行為,而愛生氣更是女性的專利。就像那首配上奇妙舞蹈的「不要生氣」之歌所傳頌的,生氣只是給魔鬼留地步。

如果你有一點點心理學概念,那你可能會深入一點,把人的個性與家庭成長之間,作一些連結。最常聽到的連結也許是,被寵壞的小孩常常自以為是,所以很愛生氣,都要別人順自己的意──的確,但如果我們看得更細,會發現被父母寵著長大的小孩,如果又有著高漲的自尊,不容許別人知道他(她)為了某些小事而生氣,便會(以彆扭的方式)把錯都怪到別人頭上。

另一種較少聽到、但也常見的連結是,常生氣的人其實是受傷的小孩,他們從小就得不到家庭與成長所應當給予他的童年滿足,這使得人們因為匱乏,而總是處理「要更多/不滿就反擊」的口腔期發展階段。這些小孩長大以後,在本質上仍是個孩子,他不是被寵壞,卻是在要求世界「順我的,一次好嗎?」而在臨床工作裡,其實在每次事情不順己意時,這些小孩不是被寵壞的那些一般發動攻擊,而是感到無比害怕,覺得自己的世界要崩解、發生災難了──因此,我們也常常說他們是「脾氣很差、亂發脾氣的人」。

這裡有一個簡單的邏輯,即「童年創傷」越大,「脾氣」就越臭;一個人越容易生氣,他的童年困擾就越多。

殘酷與心理健康的五種關係

然而,成長過程中的種種殘酷(cruelty)經歷,有千百種形式,又可能在今天仍不被任何人偵察到,因為它對孩子所造成的傷害及引發的後果,沒有一個必然的推論與因果指向。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的沙龍 了解最新動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紀餘-avatar-img
2021/04/30
多年前,我去找人談,我說我感受不到快樂,她說:因為妳的悲傷沒有出來。嗯!在那之前,我已經療癒了很多年了,有解決一些問題,很多很多。 經過了許久,我去做催眠,憤怒也出不來,我知道問題嚴重了。 又過了一陣子,我才注意到,我哭不出來,生氣、憤怒都不會,但是常常想哭,對許多事是生氣的,很會發表/寫意見......,人生好難喔!也很有趣。
謝謝您的分享,很有臨場感。感覺那些發表與意見,也是您的心靈為某種悲傷與憤怒,找到一個出口
avatar-img
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的沙龍
1.3K會員
179內容數
相對於大眾常吃的速食心理學或心靈雞湯,作為一位苦口良藥的諮商心理師,我希望以臨床經驗和精神分析的獨到見解,帶你們前往自身潛意識的幽微,看見感情世界的慾望、愛恨、孤獨與戰爭......一起看見情感的潛意識法則。彷彿用一束黑暗,讓過於明亮時無法現身的微光,化作夜空的星光。
2024/05/01
這篇文章討論了女性在關係中的謊言和偽裝,並對這種行為提出了深入的思考和討論。文章通過歌曲歌詞和宗教故事講述了女性為了使男人迷惑、不解、看不穿的偽裝目的,並討論了婚姻和關係中的對她們的影響。同時,文章也關注了在關係中不同壓抑的個性和感受,並探討了在關係中做出改變和妥協的必要性。
Thumbnail
2024/05/01
這篇文章討論了女性在關係中的謊言和偽裝,並對這種行為提出了深入的思考和討論。文章通過歌曲歌詞和宗教故事講述了女性為了使男人迷惑、不解、看不穿的偽裝目的,並討論了婚姻和關係中的對她們的影響。同時,文章也關注了在關係中不同壓抑的個性和感受,並探討了在關係中做出改變和妥協的必要性。
Thumbnail
2022/02/13
你有多久未曾好好的去經驗或快或慢的生活節奏,而不是僅僅被某種壓力的節奏從後追趕,彷彿是沒有靈魂的人生存著? 現代社會其中一個問題是:資訊過快,消化不良! 在心理諮商裡,我也看到人們在「關係」中也漸漸失去自己的節奏,成為了反應的機械,只跟著無形的節奏,汲汲營營的把許多東西塞到胃裡,引起胃食道逆流。
Thumbnail
2022/02/13
你有多久未曾好好的去經驗或快或慢的生活節奏,而不是僅僅被某種壓力的節奏從後追趕,彷彿是沒有靈魂的人生存著? 現代社會其中一個問題是:資訊過快,消化不良! 在心理諮商裡,我也看到人們在「關係」中也漸漸失去自己的節奏,成為了反應的機械,只跟著無形的節奏,汲汲營營的把許多東西塞到胃裡,引起胃食道逆流。
Thumbnail
2022/01/13
大家好,我是諮商心理師,哈理斯Harris。今天是【人若想改變】系列的第三篇。 我能想像許多心理師會去同理個案的自責,「後現代」一點,可能會給他鼓勵、認可、賦能,「認知行為」一點,則開始跟個案討論他覺得卡住的點、哪一些改變是最易上手的。 精神分析師 Wheelis 很希望人們謹記:
Thumbnail
2022/01/13
大家好,我是諮商心理師,哈理斯Harris。今天是【人若想改變】系列的第三篇。 我能想像許多心理師會去同理個案的自責,「後現代」一點,可能會給他鼓勵、認可、賦能,「認知行為」一點,則開始跟個案討論他覺得卡住的點、哪一些改變是最易上手的。 精神分析師 Wheelis 很希望人們謹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現在這樣快速變化且生活緊湊的社會中,每一個人的身上必然會帶有著各式各樣的情緒,有的開心喜悅、有的憤怒嫉妒,而這些情緒在我們生活中一直不停的重複出現著,但你有曾經想過哪些情緒其實是我們天生就擁有的,而哪些情緒是經由後天衍伸出來的呢?
Thumbnail
在現在這樣快速變化且生活緊湊的社會中,每一個人的身上必然會帶有著各式各樣的情緒,有的開心喜悅、有的憤怒嫉妒,而這些情緒在我們生活中一直不停的重複出現著,但你有曾經想過哪些情緒其實是我們天生就擁有的,而哪些情緒是經由後天衍伸出來的呢?
Thumbnail
當人們試圖將情緒視覺化,爆發的火山、煮開逼逼叫的熱水壺、從耳朵鼻孔衝出的蒸汽,都在描述那種從體內不斷湧出、尋找出口的一股能量。但現實生活中,情緒沒有形體,人的肉體只有幾個出口
Thumbnail
當人們試圖將情緒視覺化,爆發的火山、煮開逼逼叫的熱水壺、從耳朵鼻孔衝出的蒸汽,都在描述那種從體內不斷湧出、尋找出口的一股能量。但現實生活中,情緒沒有形體,人的肉體只有幾個出口
Thumbnail
常在情緒課程裡發現,與孩子討論基本情緒時,孩子對於引發開心、難過的原因/事件,都能直率地說。但當談到「生氣」時,大家常是先沈默了起來。 (好好生氣,包含了: 發現、接納自己的生氣,以及,如何安頓自己、如何紓發這份生氣) 我想起了自己的經驗。 我真的被馴化成溫和,但常覺得莫名擔心、常覺得莫名想大叫。
Thumbnail
常在情緒課程裡發現,與孩子討論基本情緒時,孩子對於引發開心、難過的原因/事件,都能直率地說。但當談到「生氣」時,大家常是先沈默了起來。 (好好生氣,包含了: 發現、接納自己的生氣,以及,如何安頓自己、如何紓發這份生氣) 我想起了自己的經驗。 我真的被馴化成溫和,但常覺得莫名擔心、常覺得莫名想大叫。
Thumbnail
天底下大概沒有人是不生氣的 生氣是一種正常的情緒反應,是一種能量 根據心理學大師佛洛伊德的說法 當人遇到挫折或不如意的時候,會生出所謂的死之本能 也就是有一股想要攻擊他人的力量 這就好像當有人罵你、打你的時候 當下心中就會有一股衝動,就是想要罵回去、打回去 在這個過程中 還有一種人,因為某些原因
Thumbnail
天底下大概沒有人是不生氣的 生氣是一種正常的情緒反應,是一種能量 根據心理學大師佛洛伊德的說法 當人遇到挫折或不如意的時候,會生出所謂的死之本能 也就是有一股想要攻擊他人的力量 這就好像當有人罵你、打你的時候 當下心中就會有一股衝動,就是想要罵回去、打回去 在這個過程中 還有一種人,因為某些原因
Thumbnail
今天想要來講一下,有關於情緒這件事。 前些年收了幾位學生,有好幾個基本上都是所謂的瘋子媽媽。 清一色情緒起伏大不用說,講沒兩句突然噴淚,不然就是靈媒體質、有的夫妻不和、幾乎天天爭吵,有的焦慮、憂鬱、過動、恐慌、壓抑、也有性生活不協調的。 我看起來這幾個媽媽的問題方向都挺一致,其中有幾位明顯的都指向
Thumbnail
今天想要來講一下,有關於情緒這件事。 前些年收了幾位學生,有好幾個基本上都是所謂的瘋子媽媽。 清一色情緒起伏大不用說,講沒兩句突然噴淚,不然就是靈媒體質、有的夫妻不和、幾乎天天爭吵,有的焦慮、憂鬱、過動、恐慌、壓抑、也有性生活不協調的。 我看起來這幾個媽媽的問題方向都挺一致,其中有幾位明顯的都指向
Thumbnail
#讓孩子表達情緒為什麼這麼重要 前些天,一位媽媽R問我 「我的孩子1Y多,很愛生氣、在地上滾怎麼辦?」 我回答:「就讓他生氣就好了。」 R有點驚訝、同時也不解和懷疑 這樣做對孩子是好的嗎? 前兩天看完了記錄片《Wisdom of Trauma》 我把於片中得到的啟發,與孩子的情緒教育做一個結合 與
Thumbnail
#讓孩子表達情緒為什麼這麼重要 前些天,一位媽媽R問我 「我的孩子1Y多,很愛生氣、在地上滾怎麼辦?」 我回答:「就讓他生氣就好了。」 R有點驚訝、同時也不解和懷疑 這樣做對孩子是好的嗎? 前兩天看完了記錄片《Wisdom of Trauma》 我把於片中得到的啟發,與孩子的情緒教育做一個結合 與
Thumbnail
我們是否時常聽到以下的話? 「沒關係啦!長大就會自然好了啊!」 「時間久了,就忘了啊!」 然而,看似雲淡風輕的背後,其實暗藏了波濤洶湧正在伺機而動,某一天被喚醒的時候將會絆住我們而動彈不得。 內在小孩是什麼呢? 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佛洛伊德最早開始使用這個心理學用語「內在小孩」,指的是童年
Thumbnail
我們是否時常聽到以下的話? 「沒關係啦!長大就會自然好了啊!」 「時間久了,就忘了啊!」 然而,看似雲淡風輕的背後,其實暗藏了波濤洶湧正在伺機而動,某一天被喚醒的時候將會絆住我們而動彈不得。 內在小孩是什麼呢? 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佛洛伊德最早開始使用這個心理學用語「內在小孩」,指的是童年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諮商心理師,蘇俊濠。今天想跟大家聊聊「生氣」這回事。 今天許多人理所當然的認為,成熟的人不太會生氣,生氣是幼稚的行為,而愛生氣更是女性的專利。就像那首配上奇妙舞蹈的「不要生氣」之歌所傳頌的,生氣只是給魔鬼留地步。 如果你有一點點心理學概念,那你可能會深入一點,把人的個性與家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諮商心理師,蘇俊濠。今天想跟大家聊聊「生氣」這回事。 今天許多人理所當然的認為,成熟的人不太會生氣,生氣是幼稚的行為,而愛生氣更是女性的專利。就像那首配上奇妙舞蹈的「不要生氣」之歌所傳頌的,生氣只是給魔鬼留地步。 如果你有一點點心理學概念,那你可能會深入一點,把人的個性與家
Thumbnail
我們這一代,從小就被訓練「不能哭」「有什麼好生氣的」「生氣羞羞臉」「要控制情緒」,導致我們太習慣把感受往肚裡吞,連帶著將其指認都變得困難。 一但遇到漫出來無法遏抑的情緒,常常,也就不知如何是好,更不用說教小孩正視這些感受。 所以,情緒是什麼呢?
Thumbnail
我們這一代,從小就被訓練「不能哭」「有什麼好生氣的」「生氣羞羞臉」「要控制情緒」,導致我們太習慣把感受往肚裡吞,連帶著將其指認都變得困難。 一但遇到漫出來無法遏抑的情緒,常常,也就不知如何是好,更不用說教小孩正視這些感受。 所以,情緒是什麼呢?
Thumbnail
還記得小時候的自己嗎?你對於那個孩子還有多少的印象呢?會輕易地為一件事情傷心、會輕易地為一件事感到快樂,能坦然地愛與相信這世界的良善,你還記得這個孩子嗎?    
Thumbnail
還記得小時候的自己嗎?你對於那個孩子還有多少的印象呢?會輕易地為一件事情傷心、會輕易地為一件事感到快樂,能坦然地愛與相信這世界的良善,你還記得這個孩子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