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過胖者患新冠肺炎,死亡率高 6 成!疫情下,政府該插手管人民的腰圍嗎?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主要段落分成:

1. 為什麼選這篇文章分享?
2. 作者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
3. 內容重點
4. 心得

原文網址:過胖者患新冠肺炎,死亡率高 6 成!疫情下,政府該插手管人民的腰圍嗎?

raw-image

為什麼分享這篇文章?

  • 台灣肥胖問題,居亞洲之冠,政府與民間團體該重視相關議題
  • 瞭解未來食品市場趨勢

作者想表達甚麼?

  • 在這波疫情中,肥胖問題會提升確診率、重症率,以及死亡率
  • 英國政府針對肥胖的文明病,發布新的政策,介入消費者購物選擇

重點內容

肥胖加重疫情致死率,首相強森親身經歷

  • 據統計,肥胖為新冠肺炎高危險因子,過重患者的死亡率較高
封城期間人民吃得較不健康,又減少運動
  • 極度肥胖的新冠肺炎患者
需要加裝呼吸器與死亡機率的比正常體重者高上 60%。
  • 英國首相強森在 2020 年 3 月確診新冠肺炎
認為自己的體重與得病和不易的治療有緊密關係
康復後致力推廣國民健康與減重計畫
  • 肥胖是英國國民健康的最大的問題之一
  1. 有將近 63% 成人過重或肥胖
  2. 每 3 個孩童裡面,就有 1 個在小學畢業時就已經過重或肥胖。
  3. 英國國民健保每年花費 60 億英鎊,治療肥胖所引發的相關病症。

英國體認:疫情肆虐下,更要打造健康國家

為了更有制度地規範,英國政府於 2020 年 12 月 28 日宣布的政策有三大方向

禁止零食汽水促銷

  • 2022 年 4 月起,員工數超過 50 人的中大型零售商
  • 不准推出「買一送一」折扣:針對高鹽、高糖、高脂肪零食,以及碳酸飲料
餅乾糖果、麥片、優格、添加糖之乳製品與果汁、披薩、即時餐食、裹粉食品洋芋片等。
  • 不准外食商家提供軟性飲料續杯

不能放置在結帳或入口處吸引顧客

  • 不可將商品陳列在容易吸引消費者的地點:結帳處、入口處,以及走廊盡頭等
陳列在走廊盡頭的汽水,售出率大大提升 50%
  • 促銷活動看似為消費者省荷包,其實反而為折扣產品增加 20% 業績
  • 專業零售商,如巧克力專賣店,則不受管制。

限制零食汽水電視與線上廣告晚上 9 點播放

  • 錯開孩童觀看電視時段:相關電視與線上廣告只准在晚上 9 點後播出
  • 在網購平台上,賣場主頁與結帳頁面也禁止顯示相關促銷廣告。

人民的腰圍,政府有權管嗎?

  • 政府是否有義務介入消費者購物選擇?
  • 該如何執行,各國做法不一
  • 向軟性飲料與垃圾食物徵收「肥胖稅」
  1. 英國、愛爾蘭、南非、馬來西亞、阿曼、挪威、巴拿馬等國家
  2. 墨西哥於 2014 開始實施後,該年底飲料銷售額下降 12%
墨西哥在 10 年內可以減少近 19 萬個糖尿病案例,為醫療系統省下 9.83 億美元。
  • 英國先開始由政府介入
  1. 創造一個人人都能固定吃到健康食物的環境
  2. 限制特定促銷以及採納其他措施,以確保最簡單的選擇是健康的
  • 若當政府選擇不介入,把選擇權留給消費者
  • 孩童飲食把關還是必須依靠家長、校方多關注

三個小孩一個胖!台灣兒童肥胖亞洲之首

  • 年幼過重易導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容易導致成年肥胖
  • 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
台灣 12 歲以下肥胖與過重孩童高達 31.3%,為亞洲最高
  • 2019 年兒童福祉調查報告
  1. 台灣每天有超過一半孩童盯螢幕超過 2 小時
  2. 有 46.2% 學童每天吃甜食
  3. 台灣學童愛吃甜食和喝含糖飲料的比例是蘇格蘭學童的 1.72 倍和 2.69 倍
  4. 台灣孩童過度使用電子產品,久坐不動問題比以往更嚴重
  • 主觀生活滿意度創 3 年新低
功課壓力大,更不快樂,比以前更愛吃甜、喝飲料。
  • 2020年初:針對國人疾病的高熱量、高糖分食品課徵「肥胖稅」?
  • 2021年開始強制手搖飲、現煮咖啡等現調飲料皆需標示總含糖量、總熱量與咖啡因。

個人心得

  • 政府是否有義務介入消費者購物選擇?個人回答是YES!
  1. 減少糖尿病、蛀牙、心血管疾病等肥胖疾病,省下整體社會醫療成本
  2. 減少食物消費,節能減碳,身體更健康
  3. 企業以營利為導向,有時候必須由政府先發起,勾起民眾健康意識,讓企業策略轉向
  4. 如果一個企業能在法規較嚴苛的環境存活,那到其他地方更能大放手腳
  • 健康意識抬頭,民眾越來越重視運動與飲食習慣
馬拉松、生酮飲食、168間歇性斷食、健身房…等
  • 企業意識到健康意識抬頭
  1. 轉向研發健康食品、減糖食品
  2. 富邦曾推過一款健走型保單:走越多保費省越多
  • Nintendo Switch 健身環在疫情期間爆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atrick.Wong的沙龍
259會員
523內容數
一位在因緣際會之下,動了想去紐西蘭的念頭,卻陰錯陽差跑到澳洲打工度假的背包客。 脫離台灣世俗的期待,踏上打工度假的不歸路,第二人生正式在澳洲啟航。 如果人生很短,那青春就是短暫一瞬間,屬於你的第二人生,下一站在哪呢?還沒開始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歡迎來到我的澳洲故事館,分享我在澳洲的旅程故事。
Patrick.Wo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8
敝人在方格子推出第一號數位商品-三陽PM生涯《讀後感系列文章》之摘要筆記正式上架拉! 即便沒有買這份筆記,讀者同樣能透過筆者在方格子發布的內容,免費看到〈讀後感〉系列文章,以及筆記參考的文章出處。 內容本身無價,讀者單純買的是:筆者梳理內容與整理筆記的過程,以及出於對筆者的一份信任與支持。
Thumbnail
2025/02/28
敝人在方格子推出第一號數位商品-三陽PM生涯《讀後感系列文章》之摘要筆記正式上架拉! 即便沒有買這份筆記,讀者同樣能透過筆者在方格子發布的內容,免費看到〈讀後感〉系列文章,以及筆記參考的文章出處。 內容本身無價,讀者單純買的是:筆者梳理內容與整理筆記的過程,以及出於對筆者的一份信任與支持。
Thumbnail
2023/09/20
交通部針對台灣使用交通運具的統計,有許多面向的統計專題分析,針對機車的部分,交通部的統資料庫有釋出歷年的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 由於維度眾多,本文僅分享幾個私心認為比較重要的數據供大家參考。未提及的數據,就由有心人自己去鑽研了。 至於下次的調查重點,可能就會落在「疫情前後變化」以及「電動機車」上。
Thumbnail
2023/09/20
交通部針對台灣使用交通運具的統計,有許多面向的統計專題分析,針對機車的部分,交通部的統資料庫有釋出歷年的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 由於維度眾多,本文僅分享幾個私心認為比較重要的數據供大家參考。未提及的數據,就由有心人自己去鑽研了。 至於下次的調查重點,可能就會落在「疫情前後變化」以及「電動機車」上。
Thumbnail
2023/06/29
不論是本地異動或跨縣市移動,移動方式不會只有機車一種,透過《109年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機車通勤(學)者居住與使用機車縣市比率當基準,來更進一步計算跨縣市通勤的機車台數。 最後得出結論:雙北通勤台數宛如動物大遷徙,中台灣為台中獨大。
Thumbnail
2023/06/29
不論是本地異動或跨縣市移動,移動方式不會只有機車一種,透過《109年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機車通勤(學)者居住與使用機車縣市比率當基準,來更進一步計算跨縣市通勤的機車台數。 最後得出結論:雙北通勤台數宛如動物大遷徙,中台灣為台中獨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嶄新的台灣獨立調香師品牌Sunkronizo ,這個名稱源自希臘語「同步」的意思。讓香氛不單純只是氣味調製,更是個人風格的展現與靈魂意志延伸的一種溝通語言。 很適合接下來年底聖誕佳節送禮的試香組,以一星期中的日子來為全系列香氛產品命名, 是品牌創立後首個推出全系列概念作品...
Thumbnail
嶄新的台灣獨立調香師品牌Sunkronizo ,這個名稱源自希臘語「同步」的意思。讓香氛不單純只是氣味調製,更是個人風格的展現與靈魂意志延伸的一種溝通語言。 很適合接下來年底聖誕佳節送禮的試香組,以一星期中的日子來為全系列香氛產品命名, 是品牌創立後首個推出全系列概念作品...
Thumbnail
根據美國電影協會(MPA)主辦的「串流服務如何推動臺灣創意經濟」論壇內容,深入探討串流平臺對臺灣影視產業的影響、數據分析、政府政策建議、內容國際化策略,以及臺灣與「韓流」的差距。文章提出 awwrated 在串流生態系中的潛在角色,強調數據、策略與自信是臺灣影視產業發展的關鍵。
Thumbnail
根據美國電影協會(MPA)主辦的「串流服務如何推動臺灣創意經濟」論壇內容,深入探討串流平臺對臺灣影視產業的影響、數據分析、政府政策建議、內容國際化策略,以及臺灣與「韓流」的差距。文章提出 awwrated 在串流生態系中的潛在角色,強調數據、策略與自信是臺灣影視產業發展的關鍵。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串流平臺(VOD)如何徹底改變好萊塢和臺灣影視產業的生態。從美國電影協會(MPA)的數據報告,揭示串流服務在臺灣的驚人普及率與在地內容的消費趨勢。文章分析國際作品如何透過在地化元素開拓新市場。同時,作者也擔憂政府過度監管可能扼殺臺灣影視創新自由,以越南為鑑,呼籲以開放態度擁抱串流時代的新機遇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串流平臺(VOD)如何徹底改變好萊塢和臺灣影視產業的生態。從美國電影協會(MPA)的數據報告,揭示串流服務在臺灣的驚人普及率與在地內容的消費趨勢。文章分析國際作品如何透過在地化元素開拓新市場。同時,作者也擔憂政府過度監管可能扼殺臺灣影視創新自由,以越南為鑑,呼籲以開放態度擁抱串流時代的新機遇
Thumbnail
自2017以來,體位適中比例大致維持,過重和肥胖的比例減少,但看起來不是很顯著。 反倒是體重過輕的比例,從106年的全國8.2%增加到9.2%,而且男女都有此趨勢。 如果這些都是校園禁止含糖油鹽飲食的成效,我認真覺得,應該調整校園飲食的熱量,畢竟成長期的孩子體重過輕也很不好。
Thumbnail
自2017以來,體位適中比例大致維持,過重和肥胖的比例減少,但看起來不是很顯著。 反倒是體重過輕的比例,從106年的全國8.2%增加到9.2%,而且男女都有此趨勢。 如果這些都是校園禁止含糖油鹽飲食的成效,我認真覺得,應該調整校園飲食的熱量,畢竟成長期的孩子體重過輕也很不好。
Thumbnail
臺灣人過重與肥胖的比例也逐年上升,根據國健署統計,男性平均每兩人就有一人、女性則每三人就有一人過重肥胖,臺灣已經成為亞洲中最胖的國家。臺灣國人十大死因中有八項與肥胖相關,包括癌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等。
Thumbnail
臺灣人過重與肥胖的比例也逐年上升,根據國健署統計,男性平均每兩人就有一人、女性則每三人就有一人過重肥胖,臺灣已經成為亞洲中最胖的國家。臺灣國人十大死因中有八項與肥胖相關,包括癌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等。
Thumbnail
臺灣肥胖人口從不到五成增至2020年突破八成。本文揭露減肥幹話口號及錯誤理論,強調少吃多動減肥方式近九成機率失敗。取而代之,營養幹預替代熱量赤字,成功機率提高50%。不同人需因應基因、生活狀況調整飲食方式。統計證實變成健美選手死亡率高,健康目標需個別針對。結論要切合個人需求,瞭解減肥原理後再執行。
Thumbnail
臺灣肥胖人口從不到五成增至2020年突破八成。本文揭露減肥幹話口號及錯誤理論,強調少吃多動減肥方式近九成機率失敗。取而代之,營養幹預替代熱量赤字,成功機率提高50%。不同人需因應基因、生活狀況調整飲食方式。統計證實變成健美選手死亡率高,健康目標需個別針對。結論要切合個人需求,瞭解減肥原理後再執行。
Thumbnail
你聽過糖稅或肥胖稅嗎? 你知道哪個國家祭出的「打糖」政策連可口可樂都只能讓步嗎? 台灣45歲以上的族群超過半數以上有過重、肥胖的問題;由於近年健保費上漲,基於肥胖和疾病的正相關,有立委提出建議加收「肥胖稅」。 在手搖盛行的台灣要怎麼樣去抽取糖稅或肥胖稅呢?或者是你支持政府干預,去替含糖飲料分級嗎?
Thumbnail
你聽過糖稅或肥胖稅嗎? 你知道哪個國家祭出的「打糖」政策連可口可樂都只能讓步嗎? 台灣45歲以上的族群超過半數以上有過重、肥胖的問題;由於近年健保費上漲,基於肥胖和疾病的正相關,有立委提出建議加收「肥胖稅」。 在手搖盛行的台灣要怎麼樣去抽取糖稅或肥胖稅呢?或者是你支持政府干預,去替含糖飲料分級嗎?
Thumbnail
最近的研究得出了一个统计数字,大约有 5800 万男性和女性超重;大约四千万人肥胖;大约有 300 万人病态肥胖。另一项研究表明,二十五岁以上的成年人中有十分之八的人超重。 超重和肥胖一直是许多成年人关注的问题。调查显示,仅在美国,肥胖人口就急剧增加,与肥胖相关的健康风险案例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Thumbnail
最近的研究得出了一个统计数字,大约有 5800 万男性和女性超重;大约四千万人肥胖;大约有 300 万人病态肥胖。另一项研究表明,二十五岁以上的成年人中有十分之八的人超重。 超重和肥胖一直是许多成年人关注的问题。调查显示,仅在美国,肥胖人口就急剧增加,与肥胖相关的健康风险案例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Thumbnail
大家知道嗎,同樣接種COVID-19疫苗,胖子跟瘦子所產生的保護力不一樣! 歐美研究發現,同樣的疫苗在肥胖者體內產生的保護力……
Thumbnail
大家知道嗎,同樣接種COVID-19疫苗,胖子跟瘦子所產生的保護力不一樣! 歐美研究發現,同樣的疫苗在肥胖者體內產生的保護力……
Thumbnail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本次分享的文章為:過胖者患新冠肺炎,死亡率高 6 成!疫情下,政府該插手管人民的腰圍嗎? 1. 肥胖加重疫情致死率,首相強森親身經歷 2. 英國體認:疫情肆虐下,更要打造健康國家 3. 人民的腰圍,政府有權管嗎? 4. 三個小孩一個胖!台灣兒童肥胖亞洲之首
Thumbnail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本次分享的文章為:過胖者患新冠肺炎,死亡率高 6 成!疫情下,政府該插手管人民的腰圍嗎? 1. 肥胖加重疫情致死率,首相強森親身經歷 2. 英國體認:疫情肆虐下,更要打造健康國家 3. 人民的腰圍,政府有權管嗎? 4. 三個小孩一個胖!台灣兒童肥胖亞洲之首
Thumbnail
近年來,台灣飆升的肥胖率成為另類亞州之冠。在2016至2019年間,有高達47.97%成年人的體重超重了,其中還有約20%屬於「肥胖」等級,至少有350萬人需要控制體重。千萬別沉浸在別人的「甜言蜜語」和自己的「自我安慰」裡,唯有數據不會騙人,面對現實才能改變,即使現實是如此的殘酷……
Thumbnail
近年來,台灣飆升的肥胖率成為另類亞州之冠。在2016至2019年間,有高達47.97%成年人的體重超重了,其中還有約20%屬於「肥胖」等級,至少有350萬人需要控制體重。千萬別沉浸在別人的「甜言蜜語」和自己的「自我安慰」裡,唯有數據不會騙人,面對現實才能改變,即使現實是如此的殘酷……
Thumbnail
人為什麼會胖呢? 是因為上星期去吃了吃到飽?還是因為昨天下午茶的蛋糕? 是因為每天晚上滑手機滑太晚所以早上都爬不起來運動?還是因為年紀大了代謝不正常? 是因為濕氣入侵水腫?還是因為天生骨架大?
Thumbnail
人為什麼會胖呢? 是因為上星期去吃了吃到飽?還是因為昨天下午茶的蛋糕? 是因為每天晚上滑手機滑太晚所以早上都爬不起來運動?還是因為年紀大了代謝不正常? 是因為濕氣入侵水腫?還是因為天生骨架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