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老師當初不要對於自己“破壞規則”的行為賦予負面標籤,像是當初自己因為上課玩到遲到,而被老師處罰而示眾,我就會希望老師對於這個殺雞儆猴的行為道歉說“對不起,我不應該藉由這樣讓你覺得感覺很不好,感覺被刻意當成誤解的對象”。
因為在那時候自己原本就認為上學不需要這麼緊張,而且在自己眼中的搗亂只是在玩而已,也許受卡通的影響,自己以為學校老師在罵人時不會這麼不舒服。
自己希望老師道歉的其實只是針對覺得老師不了解自己,有多次因為自己個人行為而被老師當眾拿出來笑,自己覺得自己很莫名其妙的被針對,被嘲諷,而自己對於這種行為的感覺真的很不喜歡。
所以希望老師對於當初的這種行為,道歉說“對不起,自己不應該當眾拿你的行為做示範,還當成反面教材提醒同學,讓你很沒面子,也沒有了解對你而言做這件事的意義”
然後我希望老師對於只偏袒成績優良同學的事道歉,因為自己也是覺得不只是成績是唯一的價值,會覺得為什麼那時候我們明明都還小,卻已經要嚴肅面對優秀與否,難道沒有別的價值嗎?像是還有思想阿?
因為以前自己透過某些老師不經意的行為發現,老師對於成績優秀,或是有某些才藝的同學都會態度良好,而其他比較調皮,喜歡自由的同學,都會被“正面案例”打壓,然後也常被殺雞儆猴。然後在注意力上,感覺也是那些優秀同學比較容易得到肯定,太過處在自己玩樂小世界的人,好像就被冷落了
所以我希望老師道歉,“對不起,當初不應該拿品行端正、成績優秀來壓你們,要求你們,而沒有發現你們其他可取之處。”
其實自己在進學校前,對於學校的期待受著自己看過的卡通,當中的校園情節,以及本身爸爸帶我的方式所影響,自己對於學校的期待是快樂以及自由,卡通裡面學習到,老師應該不會對於學生太嚴肅,罵也不會罵的難聽,反而是開玩笑的,是勸導的,而且至少也會給與我們嘗試的空間,而從爸爸則是學到,更重要的是觀念及思考,而不是黑紙白字的分數,然後用來把別人比下去的才藝。
所以基於這兩種觀點,自己其實一直藉由做不一樣的事,希望老師開放一點,也希望我看到的那些不怎麼快樂的同學,能夠在學校開心的玩,當然我也希望能夠提供不同觀點,給同學及老師,讓他們不要認為價值只有固定某些,當然自己也想要挺那些還有玩性的同學,自己跟他們一樣,我們不希望僵化,不希望壓抑,然後也想讓悶騷的同學,大方一點,一定能夠從玩樂得到好處的。
而我自己也是願意學習的,對於學習自己有很多想法,也希望幫忙提供意見,不需要做題目寫考卷,而是像爸爸帶自己的方式,用討論的,用體驗的。
原本其實也沒有甚麼怪胎啊詭異啊這種標籤,原本也只是覺得之所以玩,是因為可以邊玩邊學,也因為知道也許別人沒有自己這種經驗,所以希望分享,也希望他們能夠放寬心,感受不同的事物,因為自己知道開放的珍貴,也知道思考的難得,所以才會有當初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