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人私事前先這樣說「立ち入ったことを伺いま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圖片來源:リコカッ離婚活動

圖片來源:リコカッ離婚活動

心思細膩的日本人不愛和人聊私事
萬一有需要打聽他人私事(如家裡的事情、個人非公開訊息等)
就需要這句『立ち入ったことを伺います』
在這邊簡單做說明

首先是動詞「立ち入ります」(たちいります)
字面的上的意思是進入某個場所
衍伸的意思是深入某件事物 或是干涉他人私事
使用方式例如:
⑴問題(もんだい)の核心(かくしん)に立ち入ります
⇒深入問題核心
⑵私生活(しせいかつ)に立ち入ります
⇒干涉私生活
⑶人のことに立ち入ります
⇒干涉他人的事情
另外也常用た形+名詞
例如:
立ち入った話(はなし)⇒深入的話題或涉及他人隱私的話題
而這裡介紹的「立ち入ったこと」和上句類似 表示深入的事情

再來是「~を伺います」
「伺います」(うかがいます)是謙讓語
有訪問 也有詢問的意思
按照對話情境來看 在這裡是後者
若是換成「お聞きします」(おききします)也可以

整句話『立ち入ったことを伺います』
通常用於詢問跟自己沒有直接關係的事情上
發問前會先說一句『立ち入ったことを伺いますが』
※句尾加上が作為緩衝 然後才是主要要問的問題

(上圖)劇中說話者因為覺得自己問的問題似乎有失身分
所以句尾再套用「て形しまいます」這個句型
表示後悔 遺憾或失敗了的心情
※しまって是しまいます的て形
單純只是開口發文時不需要這樣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老師(Lin_sensei)的沙龍
173會員
226內容數
學了許多文法及句型 實際會話還是講不出來嗎? 當你遇到日劇裡的某個場景+某句台詞 覺得就是這個!!!的時候 趕快筆記下來然後再照樣造句 絕對比死背例句還好用喔
2025/04/24
本文探討日文中3個模糊的時間副詞:「そのうち」、「いずれ」、「いつか」,並以例句比較其細微差異與用法,說明它們在不同情境下的適切運用,並強調理解上下文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4/24
本文探討日文中3個模糊的時間副詞:「そのうち」、「いずれ」、「いつか」,並以例句比較其細微差異與用法,說明它們在不同情境下的適切運用,並強調理解上下文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4/17
本文探討日文中表達「受到波及」的四種不同說法,並以例句說明其用法和語境差異,有助於提升日語表達能力。
Thumbnail
2025/04/17
本文探討日文中表達「受到波及」的四種不同說法,並以例句說明其用法和語境差異,有助於提升日語表達能力。
Thumbnail
2025/04/10
日文學習者經常混淆「近い」和「近く」,本文深入淺出地解釋兩者在詞性、用法和語意上的差異,並提供大量例句,幫助學習者掌握其微妙差別,提升日文表達能力。
Thumbnail
2025/04/10
日文學習者經常混淆「近い」和「近く」,本文深入淺出地解釋兩者在詞性、用法和語意上的差異,並提供大量例句,幫助學習者掌握其微妙差別,提升日文表達能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日本人很少說主語。 為什麽不說,我以前說過。這是因為 "為了使句子簡短,不說也猜到的東西就不說"。 那麽你知不知道我們怎麽判斷主語?
Thumbnail
日本人很少說主語。 為什麽不說,我以前說過。這是因為 "為了使句子簡短,不說也猜到的東西就不說"。 那麽你知不知道我們怎麽判斷主語?
Thumbnail
作者渡瀨謙個性內向,非常不擅長「說話」,也因此吃了許多大虧,很清楚知道個性內向者的劣勢,但是擅長說話的人,也不一定代表溝通上就能順暢,更常發生的情況,反而是一個擅長說話的人自顧自的說自己想說的,忽略聽者的需求,也缺少來往的溝通,反而無法讓對方好好表達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作者渡瀨謙個性內向,非常不擅長「說話」,也因此吃了許多大虧,很清楚知道個性內向者的劣勢,但是擅長說話的人,也不一定代表溝通上就能順暢,更常發生的情況,反而是一個擅長說話的人自顧自的說自己想說的,忽略聽者的需求,也缺少來往的溝通,反而無法讓對方好好表達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重點不在於「你是怎麼想的」,而是「別人會怎麼想你」。
Thumbnail
重點不在於「你是怎麼想的」,而是「別人會怎麼想你」。
Thumbnail
日文讀久了會發現,很多中文不會用被動句表現的句子,日文都會用被動句來表現。像是「そんなこと、私に聞かれても分からないよ」,怎麼看都覺得奇怪,「那種事,被我問也不懂啊」,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想破腦袋也想不透。 原來,「私に聞かれても」這句話中的「に」是對象的「に」,而不是被動的「に」,意思是說這種
Thumbnail
日文讀久了會發現,很多中文不會用被動句表現的句子,日文都會用被動句來表現。像是「そんなこと、私に聞かれても分からないよ」,怎麼看都覺得奇怪,「那種事,被我問也不懂啊」,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想破腦袋也想不透。 原來,「私に聞かれても」這句話中的「に」是對象的「に」,而不是被動的「に」,意思是說這種
Thumbnail
聊到一半,突然想要天外飛來一筆問完全不相干的事,要怎麼講能夠順利轉換話題?
Thumbnail
聊到一半,突然想要天外飛來一筆問完全不相干的事,要怎麼講能夠順利轉換話題?
Thumbnail
心思細膩的日本人不愛和人聊私事 萬一有需要打聽他人私事(如家裡的事情、個人非公開訊息等) 就需要這句『立ち入ったことを伺います』
Thumbnail
心思細膩的日本人不愛和人聊私事 萬一有需要打聽他人私事(如家裡的事情、個人非公開訊息等) 就需要這句『立ち入ったことを伺います』
Thumbnail
  很難說明的疲憊。或許簡單濃縮增一句話就是:要應付別人的不誠實很累。更進一步解釋的話,應付意在言外很累。因為那需要瞬時選擇出「我沒有聽出你想表達的意思」的拒讀空氣,兼容並蓄「我的回答也不會無意中在對方聽起來有達成他意在言外的對話」的回答。
Thumbnail
  很難說明的疲憊。或許簡單濃縮增一句話就是:要應付別人的不誠實很累。更進一步解釋的話,應付意在言外很累。因為那需要瞬時選擇出「我沒有聽出你想表達的意思」的拒讀空氣,兼容並蓄「我的回答也不會無意中在對方聽起來有達成他意在言外的對話」的回答。
Thumbnail
  業務窗口交棒換人來打招呼,言談之間略有埋怨;說到之後會調去九州語氣煩悶。主管問(如果是我就不會問):「什麼時候動身?」前窗口回:「何も聞かされていない」這個說法有點奇妙,你的調職怎麼不是你去問細節而是等著別人跟你說?
Thumbnail
  業務窗口交棒換人來打招呼,言談之間略有埋怨;說到之後會調去九州語氣煩悶。主管問(如果是我就不會問):「什麼時候動身?」前窗口回:「何も聞かされていない」這個說法有點奇妙,你的調職怎麼不是你去問細節而是等著別人跟你說?
Thumbnail
「我是個很內向的人。」 話音未落,朋友眼神中露出困惑,似乎在說著,是我搞不懂內向的意思,還是剛剛那句話只是一個梗,後面還會有下一句,確實,我接下來繼續說道。 「只是不討厭社交和陌生人講話。」 是的,我並沒有熱愛社交,只是不討厭,而且社交對長期面對單一工作型態的我而言,是一個很好的寫作靈感來源,我可以
Thumbnail
「我是個很內向的人。」 話音未落,朋友眼神中露出困惑,似乎在說著,是我搞不懂內向的意思,還是剛剛那句話只是一個梗,後面還會有下一句,確實,我接下來繼續說道。 「只是不討厭社交和陌生人講話。」 是的,我並沒有熱愛社交,只是不討厭,而且社交對長期面對單一工作型態的我而言,是一個很好的寫作靈感來源,我可以
Thumbnail
這學期剛好提到兩種句型,敬語及授受動詞,剛好可以用自己的書裡面很重要的觀念內與外來解釋
Thumbnail
這學期剛好提到兩種句型,敬語及授受動詞,剛好可以用自己的書裡面很重要的觀念內與外來解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