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正念(Mindfulness)?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知名禪修冥想大師傑克.康菲爾德(Jack Kornfield)

正念(Mindfulness)是生活的態度,生活存在的方式。

真誠、真心、真實,是一個人深度覺知的身心意展現。

當一個人在正念的情況下,身心內在與外在是合一的,講出來的話一定是真實語,不會為了想達成某種目的而說;因為達成目的是未來式,深度覺察中,不可能再為了某一個結果,而犠牲當下的真實。
在深度覺知情況下,做出來的事,一定是與內心有深層的連結,不會再因為頭腦的趨使,扮演自己不想扮演的角色,做自己不該做的事,縱使人在江湖,也不會身不由己。
因為內在與外在的言行是一致的,所以不會有內心的衝突、矛盾,而內心平靜安詳時,所呈現出的語言、行為是優雅的,生活有如行雲流水一般,輕鬆自在。

正念減壓國際合格導師 張振興資深顧問

  • GOOGLE 最熱門課程 SIY 正念導領力認証導師
  • 美國麻州大學醫學院正念中心正念減壓合格導師
  • 英國牛津大學正念中心正念認知療法第五階導師
  • 美國”正念飲食(MB-EAT)覺知訓練”合格教師

授課主題

目前致力於推廣正念教育、正念企業與職場。國內外300場次以上的正念演講授課經驗,企業豐富實戰經驗為經,正念功底紮實訓練為緯,深入淺出活動引導學習。
  • 正念減壓(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MBSR)
  • 正念領導力(Search Inside Yourself,SIY)
  • 正念認知療法(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MBCT)
  • 正念氣功
  • 正念飲食(MB-EAT)
  • 五日止語靜心工作坊

歡迎追蹤、按愛心,轉分享

各機關學校、企業組織若想企業內訓、包班,邀請正念老師演講、授課或諮詢顧問,請洽swim@swimtech.com.tw或電洽0931-149895楊小姐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新店一名攻讀博士的丁小姐,報名張振興老師的八週正念減壓工作坊,明白正念不必刻意,將日常工作轉變為察覺的片刻,重新認識潛意識的自己,改變自己焦慮又不斷鞭策自己的性格,緩解壓力,強化自身能量。我們來看看她還有哪些轉變?
我們一直在錯的地方找答案。如同老婆婆在屋內掉了針,卻在庭院找針一樣。正念可以幫上什麼忙呢?將注意力轉向內在,活在當下,覺察自己。許多問題的背後還有問題,問對問題才能找到對的答案。
面對多變的市場環境,隨時處於戰或逃的緊繃情緒,「覺察自我,活在當下」的正念思維橫掃全球。無論是Netflix的《冥想正念指南》,還是雨後春筍般出版的相關正念書籍,都是在引導我們該如何應對壓力、憤怒、傷痛等負面情緒,並如何善待他人、重新愛上生活,好好靜下心來,好好觀照自己的內在,找尋內在的聲音。
「正念」不是正向思考,而是「自我覺察當下發生的一切人事物」。源自東方禪修,到卡巴金博士發展出科學化的修行系統,廣泛運用於醫學界、企業界、教育界、心理界…的當代正念課程,有助提升專注力、覺察力、領導力、溝通力與情緒力;減輕壓力、疼痛與不開心等負面感受。
新店一名攻讀博士的丁小姐,報名張振興老師的八週正念減壓工作坊,明白正念不必刻意,將日常工作轉變為察覺的片刻,重新認識潛意識的自己,改變自己焦慮又不斷鞭策自己的性格,緩解壓力,強化自身能量。我們來看看她還有哪些轉變?
我們一直在錯的地方找答案。如同老婆婆在屋內掉了針,卻在庭院找針一樣。正念可以幫上什麼忙呢?將注意力轉向內在,活在當下,覺察自己。許多問題的背後還有問題,問對問題才能找到對的答案。
面對多變的市場環境,隨時處於戰或逃的緊繃情緒,「覺察自我,活在當下」的正念思維橫掃全球。無論是Netflix的《冥想正念指南》,還是雨後春筍般出版的相關正念書籍,都是在引導我們該如何應對壓力、憤怒、傷痛等負面情緒,並如何善待他人、重新愛上生活,好好靜下心來,好好觀照自己的內在,找尋內在的聲音。
「正念」不是正向思考,而是「自我覺察當下發生的一切人事物」。源自東方禪修,到卡巴金博士發展出科學化的修行系統,廣泛運用於醫學界、企業界、教育界、心理界…的當代正念課程,有助提升專注力、覺察力、領導力、溝通力與情緒力;減輕壓力、疼痛與不開心等負面感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在我們身心健康的時候,努力讓我們的明瞭分、寂靜分不斷提升,隨著我們修行要不斷提升。你多提升一分,往生的時候就多一分的把握。 這是第一個正念,透過取相,讓所緣境在心中清楚分明地顯現。正念的所緣境可以是呼吸,可以是佛號、佛像等等。所緣境必須要有經論或者師長的教授,不能自己發明。
Thumbnail
■ 何為「正念」? 在此引用心理學博士蔡宇哲,及臨床心理師蔡佳璇合著之《好好休息》一書中,第一百一十五頁之內文進行補充: 「『正』的意思可以理解成『正在』,也就是『當下』,表示現在進行式。例如你正坐著,眼睛正看著書,耳朵正聽著音樂。」接續說明: 「『念』是指心中的念頭、想法、感受、情緒等心理內
Thumbnail
正念療法是一種重視自我教育,注重當下的心理療法,「治」是指介入方法,「療」是指結果的療效。其核心概念是通過觀察和接受當前的思想、感覺和經驗,以培養內在的平靜和覺察。 這種療法源自於禪修,但已經被現代心理學廣泛運用。在正念療法中,重要的是要以開放、非評判性的態度來接納一切內在和外在的感受,無
Thumbnail
《正念減壓的訓練》作者是陳德中,是一本很實用的書,用簡單明瞭的方法介紹正念概念、負向情緒、壓力等,也提供了5個正式練習及6個生活練習,並且還有音檔可以配合使用。相信只要從現在開始,好好練習正念,絕對會有不同的體悟。如果還是沒有辦法掌握到要領的話,或許直接尋找專業人士或受過正念訓練的人協助自己。
Thumbnail
本文章介紹了正念(mindfulness)定義及相關翻譯名稱之緣由,例如,如正念、靜觀、覺察等,甚至在辯證行為治療之馬偕的翻譯為「了了分明」。正念所適合的對象包含了小孩到老年人,透過正念可以帶來許多的好處,身心靈的成長、自我成長、疼痛管理、調整情緒等。
Thumbnail
在一場講座中和正處於轉職與待業階段的夥伴們分享了如何透過正念,好好的照顧自己。 帶大家一起練習正念呼吸,許多夥伴在練習後都表示變得很放鬆,即使腦袋對於未來還是有擔憂的念頭,也更能接納自己了。做正念伸展練習時,有夥伴覺察到自己身體的緊繃,發現每天花點時間伸展身體的重要性。
近幾年來很經常聽到的一個詞-「正念」Mindfulness,包括正念心理學、正念冥想、正念瑜珈等,但「正念」到底是什麼呢? 正念的原型概念源自於佛教的禪修,提醒人們要專注並真正地活在當下。 近幾十年來,這樣的概念漸漸地在中西方各界例如於心理、醫療、教育和科學等都被廣泛地接受及沿用。
Thumbnail
證得清淨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如何?明心本淨,明白自己心的實相,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見性」如何?見性本空,親見自己的自性,知道它與佛性無二,裡面是空性,空性而具證見,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正念(mindfulness)是近幾年開始流行起來的心理治療方式,源自於佛教的概念。從字面上來看,似乎是指正向的念頭,但其實正念跟正向心理學沒什麼關聯,正念指的是覺察當下自己的想法及身心狀態。 一、要怎麼來執行正念呢 目前正念已經被醫學界證實,是最有效治療物質濫用的療法了,只要能夠將自己的腦子清
Thumbnail
念頭對健康影響深遠,本文介紹「心能量管理中心」創辦人許瑞云和院長鄭先安的觀點,著重日常生活的減壓訓練,活在當下,並透過察覺心念,感受感知,學習將心回歸到現在,從而實現身心靈的平衡。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在我們身心健康的時候,努力讓我們的明瞭分、寂靜分不斷提升,隨著我們修行要不斷提升。你多提升一分,往生的時候就多一分的把握。 這是第一個正念,透過取相,讓所緣境在心中清楚分明地顯現。正念的所緣境可以是呼吸,可以是佛號、佛像等等。所緣境必須要有經論或者師長的教授,不能自己發明。
Thumbnail
■ 何為「正念」? 在此引用心理學博士蔡宇哲,及臨床心理師蔡佳璇合著之《好好休息》一書中,第一百一十五頁之內文進行補充: 「『正』的意思可以理解成『正在』,也就是『當下』,表示現在進行式。例如你正坐著,眼睛正看著書,耳朵正聽著音樂。」接續說明: 「『念』是指心中的念頭、想法、感受、情緒等心理內
Thumbnail
正念療法是一種重視自我教育,注重當下的心理療法,「治」是指介入方法,「療」是指結果的療效。其核心概念是通過觀察和接受當前的思想、感覺和經驗,以培養內在的平靜和覺察。 這種療法源自於禪修,但已經被現代心理學廣泛運用。在正念療法中,重要的是要以開放、非評判性的態度來接納一切內在和外在的感受,無
Thumbnail
《正念減壓的訓練》作者是陳德中,是一本很實用的書,用簡單明瞭的方法介紹正念概念、負向情緒、壓力等,也提供了5個正式練習及6個生活練習,並且還有音檔可以配合使用。相信只要從現在開始,好好練習正念,絕對會有不同的體悟。如果還是沒有辦法掌握到要領的話,或許直接尋找專業人士或受過正念訓練的人協助自己。
Thumbnail
本文章介紹了正念(mindfulness)定義及相關翻譯名稱之緣由,例如,如正念、靜觀、覺察等,甚至在辯證行為治療之馬偕的翻譯為「了了分明」。正念所適合的對象包含了小孩到老年人,透過正念可以帶來許多的好處,身心靈的成長、自我成長、疼痛管理、調整情緒等。
Thumbnail
在一場講座中和正處於轉職與待業階段的夥伴們分享了如何透過正念,好好的照顧自己。 帶大家一起練習正念呼吸,許多夥伴在練習後都表示變得很放鬆,即使腦袋對於未來還是有擔憂的念頭,也更能接納自己了。做正念伸展練習時,有夥伴覺察到自己身體的緊繃,發現每天花點時間伸展身體的重要性。
近幾年來很經常聽到的一個詞-「正念」Mindfulness,包括正念心理學、正念冥想、正念瑜珈等,但「正念」到底是什麼呢? 正念的原型概念源自於佛教的禪修,提醒人們要專注並真正地活在當下。 近幾十年來,這樣的概念漸漸地在中西方各界例如於心理、醫療、教育和科學等都被廣泛地接受及沿用。
Thumbnail
證得清淨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如何?明心本淨,明白自己心的實相,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見性」如何?見性本空,親見自己的自性,知道它與佛性無二,裡面是空性,空性而具證見,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正念(mindfulness)是近幾年開始流行起來的心理治療方式,源自於佛教的概念。從字面上來看,似乎是指正向的念頭,但其實正念跟正向心理學沒什麼關聯,正念指的是覺察當下自己的想法及身心狀態。 一、要怎麼來執行正念呢 目前正念已經被醫學界證實,是最有效治療物質濫用的療法了,只要能夠將自己的腦子清
Thumbnail
念頭對健康影響深遠,本文介紹「心能量管理中心」創辦人許瑞云和院長鄭先安的觀點,著重日常生活的減壓訓練,活在當下,並透過察覺心念,感受感知,學習將心回歸到現在,從而實現身心靈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