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48—沒反應、沒感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說明
■對外界沒反應,如:被燙到都沒感覺;
■言語表達上較緩慢;思考中斷,沒辦法連結;
■腦力退化,經常失憶。
▓再說明
■老人家常有的情況,不過不限於老人;
■有些人多次割腕(自殺),是他沒感覺,很難過,用刀子割腕,以痛感來連結感覺。
▓無效的調整建議(「無效」的意思是:以自己的力量不容易做到)
■如何讓停滯的身心新生,使人走回他原本當行之路,重獲生命存在的意義。
■調整建議暫缺。
■這些心靈的情緒比較難直接調整,通常是調整了其他的情緒,本情緒也會得到調整。

註:

從本則開始,屬於比較深層的心靈層面的情緒,比較難描述和解釋,我儘量表達。所以也沒有調整建議。
註1:
和【情緒49—反應慢】不一樣,比較一下。
藍靛花的外型一粒一粒,代表含義是:像血管堵塞—沒感覺;紅色花爆開,代表含義是:像血管爆裂—思考中斷。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9會員
668內容數
一直寫,一直寫,除了記錄生活、發表意見和想法、產出創作之外,還可以療癒自己。 我的email: slowee55@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紀餘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1。 2020年過年前,在礁溪隨便找一家美髮院剪頭髮。剪完後,看到她將我的頭髮剪得很短,跟原來的差很多,心裏覺得奇怪,她也沒問我。這是燙後第一次剪耶!有點可惜那些捲髮。 過年後,開始有疫情,讓我撐了好幾個月不用上美髮院,神預測耶! 2。12點約剪頭髮,鬧鐘設11:30,半小時前開始準備,加走路,時間
一、打翻藥水,換一家 二、不想出去走路,是天氣有狀況 三、挑眼影,等著讓我拿 四、婚後2年生孩子,我的身體配合我的期望 五、不要的全中。要說肯定句
▓說明 ■愛現,大言不慚,極力追求高貴豪華外相的物質; ■為自己所擁有的物質感到羞恥; ■在物質和精神之中無法找到平衡。
▓說明 多還要更多,永遠嫌不夠;注重物筫; 擔心別人偷自己的錢,竄自己的位。  
▓說明 ■一個人的孤單; ■尋根,想親人,想回家; ■憂鬱。  
▓說明 ■想抓住一切人、事、物,掌控指使自己及別人; ■放棄自己的理想,轉而把理想建立在身邊的人身上。(以前)很常見的是,媽媽放棄自己的理想,將自己沒實現的願望加在孩子或先生的身上。  
1。 2020年過年前,在礁溪隨便找一家美髮院剪頭髮。剪完後,看到她將我的頭髮剪得很短,跟原來的差很多,心裏覺得奇怪,她也沒問我。這是燙後第一次剪耶!有點可惜那些捲髮。 過年後,開始有疫情,讓我撐了好幾個月不用上美髮院,神預測耶! 2。12點約剪頭髮,鬧鐘設11:30,半小時前開始準備,加走路,時間
一、打翻藥水,換一家 二、不想出去走路,是天氣有狀況 三、挑眼影,等著讓我拿 四、婚後2年生孩子,我的身體配合我的期望 五、不要的全中。要說肯定句
▓說明 ■愛現,大言不慚,極力追求高貴豪華外相的物質; ■為自己所擁有的物質感到羞恥; ■在物質和精神之中無法找到平衡。
▓說明 多還要更多,永遠嫌不夠;注重物筫; 擔心別人偷自己的錢,竄自己的位。  
▓說明 ■一個人的孤單; ■尋根,想親人,想回家; ■憂鬱。  
▓說明 ■想抓住一切人、事、物,掌控指使自己及別人; ■放棄自己的理想,轉而把理想建立在身邊的人身上。(以前)很常見的是,媽媽放棄自己的理想,將自己沒實現的願望加在孩子或先生的身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如果你常閱讀創傷相關主題的文章,應該會常接觸到一個專有名詞,叫做「解離」。「解離」是指在個人壓力已經超出當下能承受的範圍時,個人的認知思考、情緒、身體感受三者分離的狀態。
最近整個腦袋好像不是我的, 脖子僵硬的上一塊木頭, 本來想說好不容易有時間去運動, 流了汗並沒有讓頭腦清醒1點, 反而不舒服啊差1點暈倒, 昨天還是前天跟一個心理師討論了一個小時的病情, 想起了1點點的事情, 他們原來是預謀傷害還是預謀殺人? 只不過殺人不成變成了重傷害而已,
Thumbnail
情感上的疏離並不總是壞事。當您需要保持界限、避免他人不必要的能量超載,甚至在危機情況下幫助他人時,它會派上用場。但是,當情感疏離成為一種自動的內在防禦機制時,它就會變成它的不健康孿生兄弟(情感麻木)。 “感受到強烈的情緒有什麼好處?” 你可能會問。答案是...如果沒有感受我們的情緒,
Thumbnail
多元複雜而交互重疊的情緒,是人們對於事件感受的泉源,身為訊號的感受,使人們能在第一時間觸發各種思考方式。
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 前文提要 那天,有名燥鬰症者,因為要求沒有立即被處理,煩燥之下,竟然狂揍了(當照護員的)友人好幾拳,友人臉頰腫脹,眼睛瞇著張不開…原本此種狀況下,行政主管應該立即出面處理安撫,然而私人機構,加上假日,當下無人可以做主。病人過了不久就靜了下來,也表示了歉意,並被帶走了,只
Thumbnail
我們的心會受傷,會試到傷透心為止,絕望之後便不敢再伸出去了 受傷的心第一類來自童年,被父母或照顧者「情感疏忽照顧」,他們不理你,忽視冷漠不回應,你會以為自己不好或做不好,責怪自己。此匱乏並將延伸到成人的不安全依附關係 受傷的心第二類是「關係裡的互動」,是真心換絕情
Thumbnail
直視精神萎靡、身體乏力的狀態,清洗身心靈的乏力感受。
這是一個意識層面、實際情況不斷交疊的過程,簡單來說就是大腦的直覺反應與心理的防備反應,在那些非我的能量裡所產生的分裂情緒。 - 我們不可能知道每個人到底經歷了什麼、整合了什麼,能夠明白的是,那些能夠說出口的都是淺層的,和解能夠藏在對話裡,也會躲在殘酷的事實裡。 - 有時過於理性而失去了情感連
Thumbnail
先前看到新聞,有些人會指責山難後的生存者、葬禮時的親人沒有流淚。 對於生氣、悲痛、欣喜等等情緒,人們似乎總覺得應該表現在外。 但是從心理學的角度,我們可能誤會了一些人。 人承受巨大壓力時,可能會做出機械性、不需要思考的事,例如藉由家務來舒緩壓力。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如果你常閱讀創傷相關主題的文章,應該會常接觸到一個專有名詞,叫做「解離」。「解離」是指在個人壓力已經超出當下能承受的範圍時,個人的認知思考、情緒、身體感受三者分離的狀態。
最近整個腦袋好像不是我的, 脖子僵硬的上一塊木頭, 本來想說好不容易有時間去運動, 流了汗並沒有讓頭腦清醒1點, 反而不舒服啊差1點暈倒, 昨天還是前天跟一個心理師討論了一個小時的病情, 想起了1點點的事情, 他們原來是預謀傷害還是預謀殺人? 只不過殺人不成變成了重傷害而已,
Thumbnail
情感上的疏離並不總是壞事。當您需要保持界限、避免他人不必要的能量超載,甚至在危機情況下幫助他人時,它會派上用場。但是,當情感疏離成為一種自動的內在防禦機制時,它就會變成它的不健康孿生兄弟(情感麻木)。 “感受到強烈的情緒有什麼好處?” 你可能會問。答案是...如果沒有感受我們的情緒,
Thumbnail
多元複雜而交互重疊的情緒,是人們對於事件感受的泉源,身為訊號的感受,使人們能在第一時間觸發各種思考方式。
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 前文提要 那天,有名燥鬰症者,因為要求沒有立即被處理,煩燥之下,竟然狂揍了(當照護員的)友人好幾拳,友人臉頰腫脹,眼睛瞇著張不開…原本此種狀況下,行政主管應該立即出面處理安撫,然而私人機構,加上假日,當下無人可以做主。病人過了不久就靜了下來,也表示了歉意,並被帶走了,只
Thumbnail
我們的心會受傷,會試到傷透心為止,絕望之後便不敢再伸出去了 受傷的心第一類來自童年,被父母或照顧者「情感疏忽照顧」,他們不理你,忽視冷漠不回應,你會以為自己不好或做不好,責怪自己。此匱乏並將延伸到成人的不安全依附關係 受傷的心第二類是「關係裡的互動」,是真心換絕情
Thumbnail
直視精神萎靡、身體乏力的狀態,清洗身心靈的乏力感受。
這是一個意識層面、實際情況不斷交疊的過程,簡單來說就是大腦的直覺反應與心理的防備反應,在那些非我的能量裡所產生的分裂情緒。 - 我們不可能知道每個人到底經歷了什麼、整合了什麼,能夠明白的是,那些能夠說出口的都是淺層的,和解能夠藏在對話裡,也會躲在殘酷的事實裡。 - 有時過於理性而失去了情感連
Thumbnail
先前看到新聞,有些人會指責山難後的生存者、葬禮時的親人沒有流淚。 對於生氣、悲痛、欣喜等等情緒,人們似乎總覺得應該表現在外。 但是從心理學的角度,我們可能誤會了一些人。 人承受巨大壓力時,可能會做出機械性、不需要思考的事,例如藉由家務來舒緩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