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文重寫】Ep.6 談從容|理想的狀態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話嘮不用錢

有時候文章在編輯的過程,會發現 ... 我怎麼一直偷拿以後要寫的東西來用 XD。
說實在,有時候都希望自己應該要去讀哲學,以免每次看到這種 ... 標題的第一個想法就是:我的天這是要整篇重寫的題目嗎?饒了我吧
在上一集,其實就有些許聊到「從容」的影子,而我覺得這個狀態的相反就是「情緒化」。大家都知道情緒化是很可怕的事,小劇場多的人還跟不上這種難纏的程度,相較之下有的人還會強迫你去吞下人家的情緒,情緒化真的可怕。
然後,我也覺得「從容」跟「幹練」是不一樣的狀態,在我看來我不太喜歡別人形容我是幹練的,因為這裝的出來,厲害的話還可以裝久一點。
今天就來準備揭密一下,我心目中「從容」這種理想的樣子會是如何的吧?

本週優質節選

如果一出生就是人生的終點會不會很好 XD

這禮拜寫到的事情有三樣:

  • 不穩定?做任何事都是致命傷
  • 從容的人?看起來整個狀態就是「好」
  • 原則?別把有毒的信念吃下去
你是你,規則是規則,硬是不服從,也沒人拿你有辦法,又或者可以到一個適合自己的環境去發展。而我覺得,一個從容的人,其實足夠世俗,但不會過於世故。

在文章開始之前

在你使用的網頁上方,尋找「追蹤專題」的按鈕,文章就會準時送到你的信箱囉!
追蹤當鬧鐘用就可以了 XD
每個人每天都很忙,沒有時間一直查看我的專頁沒關係,你只需要:
  • 一鍵登入 Google 並選擇常用的電子信箱
  • 回到文章頁面上,點選「追蹤專題」,同系列文章篇篇準時送到你的信箱
  • 如果是追蹤我的話,只要一有文章發佈,通通都能收到訊息
  • 愛心收藏,讓我知道你肯定過我的內容唷!

不穩定?

狀態的不穩定,多半是因為問題不在於表面,而在於未知。
有的人穩定是球來就打,而有的是整天害怕挨打
我覺得台灣的教育,可以反思的地方真的很多。
其中一個現象,大家並不陌生:課業先偷跑、先修,學會的東西越多,越可以充分應付考試。
所以造就了「如果不先做,就會輸給別人」的氛圍,充分反應出:因為你不行,越早開始當然越好的狀況。
事實上,意外很常發生,它不會因為發生在「意料之外」,就不是一種偶然的事件,重點應該是在於如何面對。
舉個例子,其實對我這樣大考考了兩次的人來說,總會有些想法想留給正在讀書的同學。在我們高中,準備學測的時間可以說是一年比一年早,說實在話,不太樂見。
我覺得真正要給同學一個更好的觀念:該考試的時候再讀書
近幾年我都會鼓吹同學需要更認識自己,才會知道什麼時候做什麼樣的事,對同學而言的效益才會達到最大。
這種學測需要準備整整一年的時間來說,太長了。長到像是在拿人生做賭注,長到壓力只會無窮無盡、時有時無;解脫了,馬兒就不會再回籠的那種壓迫感。
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去成就一件事,或者花很多時間去擔心真正的意外,事實上這種裡子「不穩定」的狀態,全都是源自對未知產生的恐懼:
想做的更多,防堵一些「不可能」,不見得需要犧牲效率
這個和學習有關的常見問題就是:
如果用的是這本書,好像沒辦法讀完全部的範圍?
其實還有很多沒辦法直指核心的問題,就不一一列舉,但對於一件事我們希望最後的成績會如何,就需要用自己的思考,去斷定大概是什麼樣子,最好我可以做到怎樣:
  • 平時你的讀書狀況可以撐多久?頻率大概是怎樣的?
  • 怎麼做可以把效率的時間拉長?但又不影響你休息
  • 如果結果不如預期,你會因此損失什麼?後續又會獲得什麼意想不到的東西?
我覺得這是把表層的「學習問題」,改成從自己的內部去探索的其中一種方式,因為大部分擔心內容沒辦法很好貼合應考狀況的同學,事實上是應對突發問題的能力暫時落後其他人。
做的再多,都無法把害怕的黑洞閉合,馬上就推薦用書肯定不是好答案。
內心層面,讓對方理解到,他需要改變一下自己原有的讀書習慣,如果時間的拉長能夠提供對方安全感的話;再就是技巧層面,書讀不夠的話,還有考卷呀,先求有、再求好,畢竟讀書的終極目的是交出一份好成績,讀的多但不會用的話就失去意義了。
我用了一個學業的例子,代換掉很多我看到的,而且普遍的情形。
你會發現,一個內在就不夠穩定的人,想的大多都是防堵和焦慮;而一個內在穩定的人,什麼時候就去做什麼樣的事,並且還有一種「大概」知道怎麼做就好的心情,未必都是依賴時間換取經驗,重點仍在於「怎麼想」一件事,這種感覺。
「課業先偷跑、先修,學會的東西越多,越可以充分應付考試。」
可是人生呢,不會等你學完;因為時間有限,我們可以窮忙,然後換來的是被遺忘

從容的人?

想測試這個人的品質,投變化球給他就對了。
不想太多,也是一種原則啊
我覺得從容的人有個很吸引我的特點,他好像知道:
世界上有真理的存在,而規則隨時可以更改。
真理就是,比如說古早的:唯一可以貪的是讀書、追求自己是一個有情商的人,這一類只有向上發展,才能得到更高境界的禮物的思考。
那規則就是:考試的時候不要談戀愛、每堂課都要出席、我們要做個正向的人,諸如此類換個環境,就會變體的東西。
寫一些我曾經覺得自己接近過從容狀態的樣子。

1

我在小七工作的時候,因為櫃台後側,洗手槽旁邊是兩個上下疊在一起的微波爐,但當人在櫃台結帳的時候,我們是會背對微波爐的,就算轉身要拿菸,也通常看不到微波爐旁邊的熱水機。
有陣子的客人常看到有珍珠系列的新品,就會點個幾杯來喝。
要處理冷凍過的珍珠,當然不可能還是整塊硬的就丟進杯子裡,所以會拿一個大的壺去裝熱水,設定好計時器,就把珍珠的料理包丟進去讓它軟化。
只是不是每次都這麼有閒情逸致等熱水裝滿整個壺,所以會熱水開著,然後繼續下一輪的結帳。
如你所見,我們門市每幾天就會淹一次水 XD。在忙的時候,說實在,那團火真的會燒在心裡,有的時候是我,有的時候是其他同事這樣子。
但看到的那一刻就是馬上心裡會閃過「拿拖把再來火大」,要不是自己去,就支一個可以幫忙的同事幫忙拖一下,不然要是有人滑倒就又要吃客訴。
這時候的思考點就是:上班還是要順順的,雖然店長說過有客人來就是要先結帳,真的忙不過來也是只能請他們等個一、兩分鐘。不然就去別家

2

通常進班三天左右就要花時間去記東西,初期幾天我有時間就會把新人留下來,主要是因為我會觀察說「噢,這一看就知道什麼問題」,所以要花點時間,請他記起來,回去花點時間用想像的、順一下怎麼做。
如果有練習好,我敢保證很快就進入狀況。
有在櫃台結帳的時候,我的理念就和其他人不太一樣,門市很忙沒錯,表面上「快」是必要的,但如果一快就出錯,那只會弄得更麻煩,特別是新人。
所以我在新人上班頭幾天,會希望新人是:你先順,順清楚了再來快。什麼都還不清不楚的話,快是沒什麼用的。
像我結帳的動作就不快,但如果可以在特定時段就一個人把住櫃台,顯然動作飛速快不是重點;是在做事的時候,讓頭腦清醒一點,或把動作熟練起來,細節都有控好變成習慣,僅此而已。
簡單來說,我覺得這種具有從容狀態的影子,其實就是選對「真理」,把人可以改變的部份,以身作則的改下去,轉變成習慣;最後印證有沒有讓整體氛圍改變,這種感覺就可以了。

原則?

無用的規則就是讓它死去。
跟考試前要先在考場上安靜 10 分鐘差不多
以前做小七的時候,我這個人就只有一個想法:大家上班要是能輕鬆愉快的,然後可以盡量準時下班就好
因為小七的工作環境並不完美,就來挑剔一下,只是因為成事在人,當然是要從規則上找問題。
比如說:為什麼表定三點下班,但時常會拖到四、五點才能走人,所以有些事不能就上班的時候做完嗎?
換言之,為了要準時下班,就要把沒效率的點通通挖出來解決,包括解決這個「好像這樣才是認真在工作上」的奇怪思維。
所以沒事的時候偶爾會在店裡大聊各種奧客八卦,或者隨便聊聊大家生活上的事,畢竟一個班要上八小時,不聊天又容易受客人高壓的氣氛,真的很憋。
時間到了就趕快騰出手,補貨的補貨、打掃的打掃,先從自己開始做起,也比較有說服力。
因為重點在於:輕鬆愉快、準時下班,所有要做的事就是符合在這個點上,然後該改的改、該做的做,當然就會有想要的成效出現,雖然忙歸忙,但心情上就不再覺得是一份累贅的工作。

球來就打,是人生吧?

你已經讀到文末了。
寫一寫覺得,這集挺閒聊的啊!有時候會想說,非得要榨出真的很中肯的句子,但或許生活真的就是如我之前寫過的那樣:追求的是一種平靜,然後它在我短暫的工作生活中有發生過,這種感覺。
像那些,拘泥在規則裡的人,是不是特別容易動怒?在我看來的話,就是。
就是當做這些事沒有辦法帶來什麼效益的時候,還硬是要符合某種規範和氛圍,套用李尚龍的話說就是:
你以為你在合群,其實是在浪費時間。
然後 ... 做個可以從容的人吧?可以不受別人規範的人吧?
這才是自己的人生吧?
13會員
225內容數
文字沒有立意討喜,專注書寫人際與自我議題,應酬者需慎入;無開啟文內廣告穿插,可舒適閱讀,文章轉載不讓著作權,來信詳談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訂閱破千人!訂閱文就該這麼寫,我心目中的典範訂閱破千人!訂閱文就該這麼寫,我心目中的典範
Thumbnail
avatar
承熙
2023-09-12
沒有人幫你完成的事,就自己來吧!比如說:把寫在網路的文章編成書!我的人生有沒有想過「要靠寫作賺錢」呢?當然是有的!後來我知道「寫作」不會是我的職業,也不會是我的收入來源,更不是我擁有的才能,但我總還是可以起身動手去做那些「沒有人會幫我完成的事」,而我只是想完成它而已!
Thumbnail
avatar
換日線
2023-09-07
《從語音到文章: 運用AI工具,激增寫作效率》2:設定好你專屬的思考自動化流程,一不小心就寫出大量原創文章 透過Zapier建立出「思考自動化工具」真的很有意思。 透過將語音轉換為文字,每個人都可以更輕鬆自在地記錄自己的想法,進一步透過GPT4等AI,幫助我們找出自己談話逐字稿中的重點,並且根據生成文章的大標題與段落的小標題。
Thumbnail
avatar
王啟樺
2023-09-01
《從語音到文章: 運用AI工具,激增寫作效率》1:使用Zapier自動化工具,不用5分鐘就能從「想法」到「文章草稿」目前我使用Zapier的方式,是先上傳一個我在手機上錄的聲音檔(m4a格式)到Googl Drive,然後把聲音檔案串接到OpenAI的Whisper API作為語音辨識的手段,將手機上錄的聲音黨轉換成
Thumbnail
avatar
王啟樺
2023-08-31
《20230817發文兼2023打狗祭》預告,緯創本蛙推薦價112呀,文章下方寫了三千字,十張圖解~就有人鬧場說不算耶TTXC 2023 Takao Rock打狗祭 策展也是必應創造主要業務,花錢看人打狗應該很爽,幫高雄觀光做個宣傳,十月不是吃冰季,再想想如何盡地主之誼,呃,怎樣人狗盡歡。 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681611629692219393 呃,狗兒子跑哪去了
Thumbnail
avatar
井底之蛙
2023-08-17
《首爾大學ㄧ開課就秒殺的邏輯寫作課》掌握四個要點,寫出批判性文章寫作就像任何一項技能一樣,需要不斷刻意練習。有邏輯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並寫下成為文章,是現在人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 相信大家都聽過批評性思考,首爾大學朴注勇教授即時將這套方式運用在寫作上。能夠讓大家,邏輯正確,有憑有據,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發表個人主張之前,應該先參考前人思考的脈絡 教授說:在開始
Thumbnail
avatar
駱和煦
2023-01-11
想法發展101:三個原子寫作想法發展主階段,讓數位寫作者在失去興趣之前就完成文章,為自己的寫作履歷加瓦添磚,持續輸出創造你好,我是王啟樺,目前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擔任統計機器學習方向的博士後研究員。 為了成為多產的數位寫作者, 從2022年4月開始,實踐原子短文(Atomic Essay) 已經有7+個月。這段期間我輸出了120+篇原子短文,幫助我很有效率地完成平日作為博士後研究員的工作,學習與生活。我也
Thumbnail
avatar
王啟樺
2022-11-11
怕死就寫不出好文章今天的標題好像比以往更為聳動了:) 其實也不是說我想成為什麼很偉大的作家,而是在看完「午夜。巴黎」後,內心最有感觸的一句話,只是我心裡的「文章」,一如既往的替換成「人生」。
avatar
Dying
2022-04-06
善用這兩種能力,就能寫出高CP值百搭款文章開頭!在記敘或抒情類書寫開端,拋出一個故事或畫面,揉合平日累積的生活觀察,善用感官摹寫,以示現手法來呈現符合題旨的情境,達到使讀者感同身受、產生共鳴或引發好奇,願意繼續閱讀的效果。這類「情境式開頭」,在文學作品以及會考寫作測驗所公布六級分樣卷中,都是常能見到的方式。
Thumbnail
avatar
陳冠穎(冠冠老師)
2022-02-23
不會寫程式就去寫文章! / 如何找到天職 / 完美主義是一種阻礙我們習慣被一種思維受限:別人怎麼做有效果,我們就照著做,應該會有用吧? 對,我相信有些適用,但事實上,事情不完全是這樣子運作。 在未知的道路上,你也可以發揮創意,彈性的嘗試不同的方法,因為通往成功的道路不是單一制式的。
Thumbnail
avatar
馬斯卡彭
202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