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作所為,都只是為了通往療癒的路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曾經有人跟我說,他很羨慕躁鬱症的人,因為我們躁症的時候思緒快、邏輯清晰,很適合創作、讀書、從事困難的工作。
當時我想著,也許他是在安慰我不要因為疾病而苦惱,或者是讓我覺得我該為這個生理狀態感到自豪,因為我有病,所以我才做得到。
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但偶爾想起來,我真想說,那你要不要來體驗看看?
我其實不太確定自己到底是什麼,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標籤,都是為了快速的區分人、劃分群,才出現的。
研究生、部落客、Pocaster、文字創作者、聲音工作者、女性主義者、非二元性別認同、躁鬱症患者、自殺未逐者、高敏感人格......永遠不會停下來的標籤,我自己貼上的、別人為我貼上的。
躁症期不但會超有效率,成果也都做得很好,而且會超級有自信,覺得一切完美無瑕,感覺自己在天上飛的狀態。然而,這樣的上升期將伴隨著耳鳴、噁心、失去食慾與睡眠,還有腦袋裡會很多聲音,所以,是痛並快樂著。
鬱症期實在不想說明太多,畢竟痛苦是無法比較的,至少只要進入鬱症,我不僅無法創作,更是連話都沒辦法說,除了去死,這個世界沒有值得我去做的事情。
是不是很極端?我想是的。
不過我很努力,我所做的一切,不僅是因為我覺得有趣,而是因為我知道做很多的事情,可以紓解我的症狀,也能讓我從情緒分心,讓我有機會得到平穩的生活。
自我介紹,就是各式各樣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快速識別標籤,因此,確實是
一言難盡的創作定位
不過,我還是由衷喜歡寫作的,無論是手寫、電腦打字、手機打字,這個世界上有太多讓我留下文字的方法,而在方格子,我將只會留下我對於當下情緒、內心深處最想說的話,其餘無法滿足的,將會有別的形式與媒介,創生在這個世界。
所作所為,都不過是為了活下去的療癒行動而已。
我是Ni,我在我的砸惑舖,陳列著一個又一個的故事,什麼人都有機會走進來,什麼話題也都可以聊。不確定誰會到來,我能聽到什麼樣的故事,在每個剛好遇到的人身上,找一點自己的形狀。
在砸惑舖沒有什麼壓力,時而心疼、時而笑到肚子疼。沒有人來的時後,我就自己說點面對生活的感受,也許不好不壞,但在很久以後,能夠記點什麼。

歡迎光臨,Ni砸惑舖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avatar-img
90會員
70內容數
Narrative Interview,簡稱Ni,是我在面對困惑時會使用的方法。 沒有辦法解答的時候,就自己說點面對時的感受,也許不好不壞,但希望可以記得什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Ni砸惑舖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剛剛看完日劇《離婚活動》的第一集,心裡有些東西被觸動了,很想說點什麼,便打開方格子,試圖看看有沒有適合的主題,讓我談談現在的感受。 距離嚴重鬱期後的躁期反彈的時間,差不多經過了一年,記憶逐漸模糊不清,也不排除是各種病理原因的影響。
世界很大,願我們都能夠有更寬廣的心胸,去支持汗流浹背持著相機設備或努力想腳本到破頭的創作者,也能夠更去同理以及關懷各種主題鏡頭下努力生存以及希望帶給世界一點不一樣的人。
小時候的傷口也許慢慢會好,但傷口好了不代表不能覺得疼,如果真的有點不舒服,還是要想個辦法說出來才好。
其實一直在想,情緒失控以後的躁期,其實是很好的衝刺階段,但沒有控制住,就會變成太發散,什麼都想做,然後也沒辦法集中注意力,即便思考變超活躍、行動力變超高,如果沒有辦法控制,大概也就只能當作自我探索的一段時間而已。 現在才明白被需要跟需要他人,都是需要付出的,我還是很感謝我有機會體驗。
Hello大家好!我是Moni,來自台中,大學就讀國立聯合大學臺灣語文與傳播學系,好的,根據我過往的經驗,每次我說完我的校名跟系名,就會得到兩個答案,蛤?聯合在哪?什麼?你說你那是什麼系?所以,簡單的跟大家介紹一下我的學校和系所。 大四畢業前做的畢業歌雖然不是很成熟,但主創都是我們系上的,可以參考
隨著媒體多元化,網路媒體漸漸成為民眾接收資訊的主流,人們對舊媒體的接觸率大幅下降,不過, KISS RADIO 南投廣播《音樂瑪奇朵》節目主持人DJ Yoga表示「廣播」有它無可取代的獨特性,也因為有新技術的誕生,傳統廣播產業也能利用社群網站粉絲專頁、直播系統。
剛剛看完日劇《離婚活動》的第一集,心裡有些東西被觸動了,很想說點什麼,便打開方格子,試圖看看有沒有適合的主題,讓我談談現在的感受。 距離嚴重鬱期後的躁期反彈的時間,差不多經過了一年,記憶逐漸模糊不清,也不排除是各種病理原因的影響。
世界很大,願我們都能夠有更寬廣的心胸,去支持汗流浹背持著相機設備或努力想腳本到破頭的創作者,也能夠更去同理以及關懷各種主題鏡頭下努力生存以及希望帶給世界一點不一樣的人。
小時候的傷口也許慢慢會好,但傷口好了不代表不能覺得疼,如果真的有點不舒服,還是要想個辦法說出來才好。
其實一直在想,情緒失控以後的躁期,其實是很好的衝刺階段,但沒有控制住,就會變成太發散,什麼都想做,然後也沒辦法集中注意力,即便思考變超活躍、行動力變超高,如果沒有辦法控制,大概也就只能當作自我探索的一段時間而已。 現在才明白被需要跟需要他人,都是需要付出的,我還是很感謝我有機會體驗。
Hello大家好!我是Moni,來自台中,大學就讀國立聯合大學臺灣語文與傳播學系,好的,根據我過往的經驗,每次我說完我的校名跟系名,就會得到兩個答案,蛤?聯合在哪?什麼?你說你那是什麼系?所以,簡單的跟大家介紹一下我的學校和系所。 大四畢業前做的畢業歌雖然不是很成熟,但主創都是我們系上的,可以參考
隨著媒體多元化,網路媒體漸漸成為民眾接收資訊的主流,人們對舊媒體的接觸率大幅下降,不過, KISS RADIO 南投廣播《音樂瑪奇朵》節目主持人DJ Yoga表示「廣播」有它無可取代的獨特性,也因為有新技術的誕生,傳統廣播產業也能利用社群網站粉絲專頁、直播系統。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這好像是我第一次自我介紹,其實來的有點突然......某天,我剛升上新的年級、新的班級,而我的新班導要我們自我介紹,還要上台,一想到要上台,我就揮身不對勁,開始發抖、臉色發青,同學們一定都覺得我發瘋了,然而同學們對我的第一印象也毀了! 我為了彌補這些事,我努力控制自己不要再那麼傻,做這些事了!後來我
生於台北,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畢業。曾任新北市清傳高商校長,現為連清傳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長期推廣閱讀,不遺餘力。 創作文類包括小說、散文、詩,出版《仰望自己的天星》、《春衫猶濕》、《觀音山下的沉思》、《送你一朵花》、《情書永遠不老》……等近二十種。
初次見面,這裡是漫游人間World Roaming喃喃自語的空間。之後也會開始用ig,兩邊會以用不同方式經營,歡迎各位多多指教,互相交流。 喜歡閱讀,嗜書是雜食性。也喜歡玄學、料理、音樂、動漫、運動、寫字,喜歡手寫文字的溫度。是個興趣很廣泛且有十八般武藝,但樣樣不精通的高敏感人。喜歡透過不同視角、轉
關於我 喜歡人以維繫社交距離來給予彼此舒適感,不過度鋪陳自己以免弄巧成拙⋯⋯
在教育創新合作社的團隊合照 到均一工作也將近一年了,當時決定要去時,親朋好友就會出現黑人問號,問我: 去非營利組織有錢拿嗎?你後悔放棄學校不錯的薪資嗎? 哈哈哈!大家對非營利組織的誤解有點深啊! 來看看我所認識的均一吧
這好像是我第一次自我介紹,其實來的有點突然......某天,我剛升上新的年級、新的班級,而我的新班導要我們自我介紹,還要上台,一想到要上台,我就揮身不對勁,開始發抖、臉色發青,同學們一定都覺得我發瘋了,然而同學們對我的第一印象也毀了! 我為了彌補這些事,我努力控制自己不要再那麼傻,做這些事了!後來我
生於台北,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畢業。曾任新北市清傳高商校長,現為連清傳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長期推廣閱讀,不遺餘力。 創作文類包括小說、散文、詩,出版《仰望自己的天星》、《春衫猶濕》、《觀音山下的沉思》、《送你一朵花》、《情書永遠不老》……等近二十種。
初次見面,這裡是漫游人間World Roaming喃喃自語的空間。之後也會開始用ig,兩邊會以用不同方式經營,歡迎各位多多指教,互相交流。 喜歡閱讀,嗜書是雜食性。也喜歡玄學、料理、音樂、動漫、運動、寫字,喜歡手寫文字的溫度。是個興趣很廣泛且有十八般武藝,但樣樣不精通的高敏感人。喜歡透過不同視角、轉
關於我 喜歡人以維繫社交距離來給予彼此舒適感,不過度鋪陳自己以免弄巧成拙⋯⋯
在教育創新合作社的團隊合照 到均一工作也將近一年了,當時決定要去時,親朋好友就會出現黑人問號,問我: 去非營利組織有錢拿嗎?你後悔放棄學校不錯的薪資嗎? 哈哈哈!大家對非營利組織的誤解有點深啊! 來看看我所認識的均一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但是我在成為精神病之後, 我所做的事情真的讓人匪夷所思啊, 我都不知道我在不知不覺間做了這麼多的事情, 我自己都不知道啊, 我只知道我把我的腦袋像海綿一樣扭乾還不夠, 榨乾還不夠, 我還用除濕機把水徹底的抽乾了, 我腦袋裡面的水一滴不剩, 今天的這個時候我真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講述了一位曾患有重度憂鬱症,後被診斷患有躁鬱症、PTSD的患者,以及漸漸好轉與復發的過程,在經歷自殺未遂後,開始就診並接受身心科治療的過程,並提及了與諮商師的配對、不同醫生之間的轉換和其工作環境、生活壓力對其康復的影響。最後,文章還描述了患者重新診斷的病情和康復之路的挑戰。
Thumbnail
在閒暇之餘,享受自我的一方空間,在心休憩之時,寧靜的花草樹木也生得如此美麗,透過文字暢談糾結的心事,讓它得失隨緣,愛恨隨意。 也非一出生就知道自己喜歡寫作,但總是能透過文字的力量讓心靈得到舒暢。升上大三的我,總是在迷茫的道路上渾渾噩噩的行走,始終看不到指引迷津的歸屬。 既然對於原本科系的職業沒有
Thumbnail
常人不能理解,什麼是憂鬱症患者。大多數人習慣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我知道心理生病不能只靠醫生,不能只靠吃藥,我運動,我喝亞麻仁油,我買了好幾本心理學的書。 我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人, 有正常的心靈與軀殼,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Thumbnail
如同有著多重人格般的躁鬱症患者,反覆在躁期和鬱期之間徘徊,彷彿光陰交錯的分叉點,當躁期來臨時,感到如魚得水般的靈感泉涌而上,世界是如此的美好,有如早晨的太陽光,像兩道光輝的金絲,閃耀著片片塵埃的明亮整個世界。然而這種美好不會持續太久,鬱期來臨時,會感到整個世界背過身去,沒有任何一處容得下自己,在一條
Thumbnail
在憂鬱狀態下,自我價值感會直線下降,低到塵埃,無用感油然而,所以我一定要界定自己的最低限度,就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做的事,對我來說,就是自傷。可能有些人不懂,為什麼會有人自殘?其實就像運動時大腦會分泌腦內啡讓心情愉悅,相同的,自傷行為所產生的痛覺,可以舒緩情緒的壓力,也是大腦處理痛苦訊息的一種舒緩方法。
Thumbnail
於我而言,療癒師不是一份職業,是生活態度的展現。 在人生這條說短不夠長,說長又太短的薄薄年歲裡,玩樂著我的眼光、聚焦,看看自己能創造些什麼? 如何從過去走出來?過去真的是需要走出來的嗎? 其實真正過不去的,是什麼呢? 歡迎大家點開以下網頁,不必下載app,可直接收聽。 也許我的聲音能帶來點
Thumbnail
躁鬱症是一種慢性病,就如同糖尿病、高血壓一樣,只是它的病灶在大腦,治療過程中又沒有什麼客觀的測量評估復原效果,大致都以病人主訴為主。 為自己訂個目標,是一個協助自我的好的開始。適度的設定目標可以避免我們陷入不斷惡性循環的目標。你想要的是什麼呢?復發的次數少一些?躁症得到相對的控制?或是鬱期的症狀快
Thumbnail
記錄了一位創作者從離職到自行接案和創作的過程,對自己充滿熱情和期待,但卻面臨著種種焦慮,懷疑和憂鬱。 文章提到轉職過程中的挫折、創作遇到的困境,以及對藝術和商業化的思考。充滿個人情感和內心掙扎的故事。
Thumbnail
一直寫,一直寫,除了記錄生活、發表意見和想法、產出創作之外,還可以療癒自己。 【關於我】 看似美滿的、令人羨慕的家庭,其實我覺得有許多困擾,婚姻中的,和先生、還有和他家人相處的,對於「錢」的價值觀,對於「物質」和「精神」的價值觀……,許多許多。 我自己太忙碌,做太多事,所有事情都想要做好,不會放鬆,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但是我在成為精神病之後, 我所做的事情真的讓人匪夷所思啊, 我都不知道我在不知不覺間做了這麼多的事情, 我自己都不知道啊, 我只知道我把我的腦袋像海綿一樣扭乾還不夠, 榨乾還不夠, 我還用除濕機把水徹底的抽乾了, 我腦袋裡面的水一滴不剩, 今天的這個時候我真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講述了一位曾患有重度憂鬱症,後被診斷患有躁鬱症、PTSD的患者,以及漸漸好轉與復發的過程,在經歷自殺未遂後,開始就診並接受身心科治療的過程,並提及了與諮商師的配對、不同醫生之間的轉換和其工作環境、生活壓力對其康復的影響。最後,文章還描述了患者重新診斷的病情和康復之路的挑戰。
Thumbnail
在閒暇之餘,享受自我的一方空間,在心休憩之時,寧靜的花草樹木也生得如此美麗,透過文字暢談糾結的心事,讓它得失隨緣,愛恨隨意。 也非一出生就知道自己喜歡寫作,但總是能透過文字的力量讓心靈得到舒暢。升上大三的我,總是在迷茫的道路上渾渾噩噩的行走,始終看不到指引迷津的歸屬。 既然對於原本科系的職業沒有
Thumbnail
常人不能理解,什麼是憂鬱症患者。大多數人習慣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我知道心理生病不能只靠醫生,不能只靠吃藥,我運動,我喝亞麻仁油,我買了好幾本心理學的書。 我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人, 有正常的心靈與軀殼,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Thumbnail
如同有著多重人格般的躁鬱症患者,反覆在躁期和鬱期之間徘徊,彷彿光陰交錯的分叉點,當躁期來臨時,感到如魚得水般的靈感泉涌而上,世界是如此的美好,有如早晨的太陽光,像兩道光輝的金絲,閃耀著片片塵埃的明亮整個世界。然而這種美好不會持續太久,鬱期來臨時,會感到整個世界背過身去,沒有任何一處容得下自己,在一條
Thumbnail
在憂鬱狀態下,自我價值感會直線下降,低到塵埃,無用感油然而,所以我一定要界定自己的最低限度,就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做的事,對我來說,就是自傷。可能有些人不懂,為什麼會有人自殘?其實就像運動時大腦會分泌腦內啡讓心情愉悅,相同的,自傷行為所產生的痛覺,可以舒緩情緒的壓力,也是大腦處理痛苦訊息的一種舒緩方法。
Thumbnail
於我而言,療癒師不是一份職業,是生活態度的展現。 在人生這條說短不夠長,說長又太短的薄薄年歲裡,玩樂著我的眼光、聚焦,看看自己能創造些什麼? 如何從過去走出來?過去真的是需要走出來的嗎? 其實真正過不去的,是什麼呢? 歡迎大家點開以下網頁,不必下載app,可直接收聽。 也許我的聲音能帶來點
Thumbnail
躁鬱症是一種慢性病,就如同糖尿病、高血壓一樣,只是它的病灶在大腦,治療過程中又沒有什麼客觀的測量評估復原效果,大致都以病人主訴為主。 為自己訂個目標,是一個協助自我的好的開始。適度的設定目標可以避免我們陷入不斷惡性循環的目標。你想要的是什麼呢?復發的次數少一些?躁症得到相對的控制?或是鬱期的症狀快
Thumbnail
記錄了一位創作者從離職到自行接案和創作的過程,對自己充滿熱情和期待,但卻面臨著種種焦慮,懷疑和憂鬱。 文章提到轉職過程中的挫折、創作遇到的困境,以及對藝術和商業化的思考。充滿個人情感和內心掙扎的故事。
Thumbnail
一直寫,一直寫,除了記錄生活、發表意見和想法、產出創作之外,還可以療癒自己。 【關於我】 看似美滿的、令人羨慕的家庭,其實我覺得有許多困擾,婚姻中的,和先生、還有和他家人相處的,對於「錢」的價值觀,對於「物質」和「精神」的價值觀……,許多許多。 我自己太忙碌,做太多事,所有事情都想要做好,不會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