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擬無效問題解決根本,跳脫既有的思維,打造MAP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在《做自己的工作設計師》這本書中內容,許多議題裡反思再反思,其中這本書不斷告訴讀者重擬無效問題這件事。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會困在問題中沒有方向打轉著,是來自於自己無法釐清問題的根本,而不知道怎麼解決。也是因為當我們在定義問題的時候,會依著社會風氣或期待的框架來解決問題;又或者是個人偏見或自我假設的先入為主想法,導致無法跳脫既有思維的我們,無法解決問題的根本。
Photo by Matthew Henry on Unsplash
這也是在諮詢時很常遇見的問題,當個案帶著問題來時,或許心中早已有解決的方法,但當諮詢師給不了個案期待的回饋時,進而陷入自我假設的先入為主想法之中,也就是所謂的船錨問題(Anchor Problem)意指太快跳進一個解決方案,且深信不疑這是唯一的解決方案,並拒絕任何其他可能方案。而引導個案重擬問題的關鍵,就是透過客觀分析、以自身舉例來聚焦問題,這能夠使個案感同身受,再進一步思考與行動。
然而問題也區分成兩種層面,一種是表面情況或是隱藏情況;舉例來說,當小明來諮詢時,不斷提到薪水的重要性,而諮詢師就會探究小明本身為什麼不斷重複此議題,從過往的經驗和事件來找到與現階段的連結性:金錢對他的重要性,原來小明來自單親家庭,看著媽媽努力賺錢的背影長大的他,希望媽媽能過上好日子,所以希望自己找到一份薪水高的工作;這也就是所謂的隱藏情況。
你是不是也曾經也有過這樣的想法?這間公司不適合我,要改變它太難了,問題不可能解決,我要離職嗎?這就是所謂的無效問題;透過重擬問題的關鍵,透過客觀分析聚焦問題;既然我改變不了公司本身,那我該如何應變呢?或是將重心移轉到非工作場域上?轉念和換位思考的重要性都是我們所需要具備的軟實力。一旦重擬重大的棘手問題,變成最小可行動問題MAP(minimum actionable problem )就能著手解決小很多、更好處理的問題。正確的重擬方式有很多種,沒有所謂的對錯,但採取實際行動就對了!
如果是你會怎麼重擬上述的想法呢?分享給脆鹽吧:D
這間公司不適合我,要改變它太難了,問題不可能解決,我要離職嗎?
脆鹽的MAP#2(僅供參考)
MAP#1:釐清公司哪裡不適合我(再更聚焦一點)寫下公司優點與缺點,又有哪很在意,從中取得平衡。
MAP#2:探討自己階段性的價值觀,是否有相輔且考量目前所有自身因素,再評估是否要離職?
《做自己的工作設計師》此書,教讀者運用設計思考,來重新設計自己的工作,不一定要離職也可以創造出自己的工作或生活方式。而書本內容提到重擬問題的重要性,而重擬就是所謂的再來一遍,重新打造看問題的方式。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幫我拍手按愛心,或是自由贊助我一杯咖啡:)

粉絲專頁:脆鹽-走在生涯實踐之路上
毅然決然開始透過不同的方式來紀錄我自己,反思每個時期的我。更勇於嘗試追夢,憑著一股傻勁,做自己的人生設計師。藉由發散影響力,來引起他人的迴響、產生共鳴,以及實踐自己使命,協助他人。
你好,我是脆鹽|生涯探索、職涯規劃諮詢師😁
更多關於脆鹽|官網粉絲專頁Instagram 斜槓人生|Podcaster|海歸小人物:收聽點這邊 歡迎聯繫合作,請寄信至:crispyen.n22@gmail.com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1會員
52內容數
一個moment的人生體悟/看法紀錄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脆鹽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對於未來職涯產生迷惘,和轉職適合什麼工作?亦不清楚自己的優勢在哪,透過從人生歷程檢視,從每個重要事件所獲得的關鍵能力;以及過往從社團、實習、工作所累積的不同經驗,能夠看見自己的優勢。往往很多時候,我們被「學以致用」給綁架,根據數據統計學非所用的人達六成。
從表象到一層一層撥開到內心深處,要先是瞭解自己所想要的路,再去談求職其實也不嫌晚,當今社會的框架和同儕之間的比較,讓每個人都急著想成為別人眼中的自己,往往沒有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卻成為了自己最不想成為的模樣。
職業發展最重要任務是從選擇專業<確立職業<尋找工作<發展職涯,有人說找工作不都是那樣,打開人力銀行開始投遞履歷嗎?求職的方式沒有正確解答,但我們都是有效在進行這件事嗎?
七月的某周六下午,我在遠流講堂聽了一場有關教你如何在職場上聰明生存的講座,她是布姐陪你聰明工作創意生活,主張聰明工作和創意生活,擁有多年在外商公司工作經驗,主要負責:行銷企劃 、業務、大中華區業務營運部門主管等職務。
到底是什麼樣的契機,讓作為聽眾的我成為一名Podcaster?一、趨勢:近期台灣 Podcast 市場蓬勃發展,二、經歷分享+個性:喜歡分享自身經驗的我,但不是一位善於在鏡頭表達自我,過去也想經營Youtube考量需要較高的投入時間成本跟金錢。於是乎…就這樣展開我的Podcast經營之路
距離上次寫文章已經一個多月的以前,究竟這段期間Podcast的耳朵經濟以什麼樣的速度成長呢?相比較之下,上一篇文章Google Trend搜尋趨勢變化,整體還是持續的成長中。也在過去這段期間的新聞,感受出 Spotify 對於 Podcast 這塊事業版圖的野心是如此地強烈。
對於未來職涯產生迷惘,和轉職適合什麼工作?亦不清楚自己的優勢在哪,透過從人生歷程檢視,從每個重要事件所獲得的關鍵能力;以及過往從社團、實習、工作所累積的不同經驗,能夠看見自己的優勢。往往很多時候,我們被「學以致用」給綁架,根據數據統計學非所用的人達六成。
從表象到一層一層撥開到內心深處,要先是瞭解自己所想要的路,再去談求職其實也不嫌晚,當今社會的框架和同儕之間的比較,讓每個人都急著想成為別人眼中的自己,往往沒有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卻成為了自己最不想成為的模樣。
職業發展最重要任務是從選擇專業<確立職業<尋找工作<發展職涯,有人說找工作不都是那樣,打開人力銀行開始投遞履歷嗎?求職的方式沒有正確解答,但我們都是有效在進行這件事嗎?
七月的某周六下午,我在遠流講堂聽了一場有關教你如何在職場上聰明生存的講座,她是布姐陪你聰明工作創意生活,主張聰明工作和創意生活,擁有多年在外商公司工作經驗,主要負責:行銷企劃 、業務、大中華區業務營運部門主管等職務。
到底是什麼樣的契機,讓作為聽眾的我成為一名Podcaster?一、趨勢:近期台灣 Podcast 市場蓬勃發展,二、經歷分享+個性:喜歡分享自身經驗的我,但不是一位善於在鏡頭表達自我,過去也想經營Youtube考量需要較高的投入時間成本跟金錢。於是乎…就這樣展開我的Podcast經營之路
距離上次寫文章已經一個多月的以前,究竟這段期間Podcast的耳朵經濟以什麼樣的速度成長呢?相比較之下,上一篇文章Google Trend搜尋趨勢變化,整體還是持續的成長中。也在過去這段期間的新聞,感受出 Spotify 對於 Podcast 這塊事業版圖的野心是如此地強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步步每天堅持執行,習慣煉化肌肉記憶,把目標刻在思維裡、通勤中、讀書時、睡夢裡。
Thumbnail
當今職場環境競爭激烈,每個人都希望在自己的崗位上脫穎而出。然而,許多人在面對問題時,常常會感到束手無策,這使得問題分析與決策能力顯得尤為重要。《PJ法:問題分析與決策》這本書提出了一套系統性的方法論,融合了台積電10年的實戰經驗、世界經典解決問題工具與方法,以及10年兩岸輔導實務.....
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常常會遇到熟悉的問題,那些我們曾經解決過的難題。面對這些問題,腦海中最先浮現的往往是那些已被證明有效的「正確答案」。然而,這些答案也可能成為我們創新思維的障礙。 當我們一再依賴過去的經驗和解決方案時,我們的思維便被固化在一個狹隘的框架內。這種成見會限制我們的創造力,讓我們
Thumbnail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你問對問題了嗎?:重組問題框架、精準決策的創新解決工具》作者:湯馬斯‧維戴爾-維德斯柏。作者研究發現,85%的企業表示,經常忙於解決問題,卻不一定是對的問題,因而浪費許多人力物力與金錢。找對問題,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問對問題,比答對答案更重要!
Thumbnail
陷入對問題之中 當我們面對挑戰和困難時,常常會陷入對問題的強調之中。我們把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花費在問題的分析、討論和訴苦上,而忽略了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的心態往往使得問題看起來更加龐大、更加棘手,而我們的信心也逐漸被侵蝕。然而,當我們轉變思維,專注於解決問題時,我們就會發現,原本看似無解的難
Thumbnail
你可能會好奇,要解決問題,不就要先知道問題根源? 但是你相信嗎?這個思考方法可能讓問題更難解決! 遭遇到困境的時候,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找可以責怪的對象。 因為找出責怪的對象(無論是自己或他人),可以讓自己得到問題根源的確定感。 但是,探究問題根源對解決方法,常常使事情更糟糕。
Thumbnail
解決問題的藝術:從問題的多面向到解決的巧妙之道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深入問題的本質。"一個問題研究到精深,就能出師"。 當我們面對一個問題時,往往會急於尋找解決之道,但這並非有效的方式。問題是多面向的,它們存在著無數的可能性,而我們只是看到了其中的一部分。就像是看到了冰山的一角,而忽略了浸沒在水中的巨大
Thumbnail
深度思考在職場中至關重要,尤其當面臨挑戰時,僅處理表面問題難以根本解決。本文以產品經理的視角分享了產品上市計劃中的深度思考經驗。透過重新定義目標、強調臨床有效性和創新解決方案,成功調整了計劃,確保了產品成功上市。深度思考不僅提升解決問題能力,更讓我們找到工作的深度和意義,建議在職場中培養這種習慣。
Thumbnail
「問題分析與解決」是經典不敗的職場暢銷課程 但仔細想想有時候「別去解決別人的問題」說不定比解決問題 還要難!
Thumbnail
遇到問題和挑戰 在人生的旅程中,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挑戰。這些問題可能是小的、大的、簡單的或是複雜的,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會有一種自然的傾向,即過度強調它們,而不是尋找解決的方法。這種心態不僅會消耗我們的精力和時間,還可能使我們陷入一種無法自拔的悲觀情緒中。然而,如果我們能夠轉變觀念,專注於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步步每天堅持執行,習慣煉化肌肉記憶,把目標刻在思維裡、通勤中、讀書時、睡夢裡。
Thumbnail
當今職場環境競爭激烈,每個人都希望在自己的崗位上脫穎而出。然而,許多人在面對問題時,常常會感到束手無策,這使得問題分析與決策能力顯得尤為重要。《PJ法:問題分析與決策》這本書提出了一套系統性的方法論,融合了台積電10年的實戰經驗、世界經典解決問題工具與方法,以及10年兩岸輔導實務.....
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常常會遇到熟悉的問題,那些我們曾經解決過的難題。面對這些問題,腦海中最先浮現的往往是那些已被證明有效的「正確答案」。然而,這些答案也可能成為我們創新思維的障礙。 當我們一再依賴過去的經驗和解決方案時,我們的思維便被固化在一個狹隘的框架內。這種成見會限制我們的創造力,讓我們
Thumbnail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你問對問題了嗎?:重組問題框架、精準決策的創新解決工具》作者:湯馬斯‧維戴爾-維德斯柏。作者研究發現,85%的企業表示,經常忙於解決問題,卻不一定是對的問題,因而浪費許多人力物力與金錢。找對問題,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問對問題,比答對答案更重要!
Thumbnail
陷入對問題之中 當我們面對挑戰和困難時,常常會陷入對問題的強調之中。我們把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花費在問題的分析、討論和訴苦上,而忽略了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的心態往往使得問題看起來更加龐大、更加棘手,而我們的信心也逐漸被侵蝕。然而,當我們轉變思維,專注於解決問題時,我們就會發現,原本看似無解的難
Thumbnail
你可能會好奇,要解決問題,不就要先知道問題根源? 但是你相信嗎?這個思考方法可能讓問題更難解決! 遭遇到困境的時候,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找可以責怪的對象。 因為找出責怪的對象(無論是自己或他人),可以讓自己得到問題根源的確定感。 但是,探究問題根源對解決方法,常常使事情更糟糕。
Thumbnail
解決問題的藝術:從問題的多面向到解決的巧妙之道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深入問題的本質。"一個問題研究到精深,就能出師"。 當我們面對一個問題時,往往會急於尋找解決之道,但這並非有效的方式。問題是多面向的,它們存在著無數的可能性,而我們只是看到了其中的一部分。就像是看到了冰山的一角,而忽略了浸沒在水中的巨大
Thumbnail
深度思考在職場中至關重要,尤其當面臨挑戰時,僅處理表面問題難以根本解決。本文以產品經理的視角分享了產品上市計劃中的深度思考經驗。透過重新定義目標、強調臨床有效性和創新解決方案,成功調整了計劃,確保了產品成功上市。深度思考不僅提升解決問題能力,更讓我們找到工作的深度和意義,建議在職場中培養這種習慣。
Thumbnail
「問題分析與解決」是經典不敗的職場暢銷課程 但仔細想想有時候「別去解決別人的問題」說不定比解決問題 還要難!
Thumbnail
遇到問題和挑戰 在人生的旅程中,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挑戰。這些問題可能是小的、大的、簡單的或是複雜的,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會有一種自然的傾向,即過度強調它們,而不是尋找解決的方法。這種心態不僅會消耗我們的精力和時間,還可能使我們陷入一種無法自拔的悲觀情緒中。然而,如果我們能夠轉變觀念,專注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