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再清晰不過的呢喃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幾乎被某種類似量子糾纏的、無法解釋的神祕連結給震撼。
回溯到今年6月,我開始將自己投擲進創傷主題閱讀中。意外地讀完了Shelly Rambo的Spirit and Trauma: A Theology of Remaining (而在那之前,是因為被Catherine Keller這位神學家的神學觀點吸引),閱讀到後半部份時,徹底被書中的論點深刻打動,同時思考了過往所習得的神學論述,在某些時刻的蒼白無力。
於是我打算先以這個主題為基礎,開始建立起各種背景知識。讓我相當驚訝的是,許多年前在外文所曾修習的課程,在這個時刻讓我很容易的進入各種面向的創傷論述(但精神分析還是超難跨越的門檻)。
後來,在圖書架上尋找賴香吟的《其後》過程中,莫名奇妙地在架上看到了陳香君與Griselda Pollock的著作。
之所以會用「莫名奇妙」來形容,因為這兩本是歸類在「藝術」創作理論,但我身處的,是「文學」圖書館。藝術區佔了很小一塊,但不知怎麼就是讓我看到了這兩本很重的書(而我也並不認識這兩位教授)。
總之,前陣子有種幽微的詭異感。僅管前方沒有麵包屑在指引,卻彷彿還是有「什麼」在牽引。(就是當我暗暗決定要以創傷研究作為我將來的一系列發展時)
上週因為要翻譯亞洲婦女資源中心(AWRC)的文章卻找不到原文,主編告知我在上一期的刊物裡。好巧不巧,當天有一期AWRC刊物寄達,我因為忙著工作、專講、主日學的事,無暇翻閱。過了一週,把「上一期」錯置記成了「最新一期」,今早拆封,打算先來拜讀我應該要翻的文章(當然找不到啊)。
而我拆封之後,因為太震驚而沉默了好幾秒。這一期,竟然在談呼吸,想必和創傷脫離不了關聯。在主題的第一篇文章—— “Learning to Breathe”,Shelly Rambo和 Catherine Keller的名字就出現在引用文獻裡。更不可思議的是,作者Libby Byrne談的re-member 和 dis-member, 正是我近幾日在讀 My Grandmother’s Hands中,出現的概念,更別提Libby Byrne是從藝術創作中,書寫她對神學、精神創傷、藝術治療的過程(Griselda Pollock的書正處理這主題)。
Perhaps Dwelling In Wonder Is Merely a Matter of Learning to Breathe 是文章中的小標之一,我不可置信的望著這行字:這概念不就類似我寫的:「也許復活,僅僅只是找到能夠好好呼吸的方式,讓靈順利流動。」
God does not speak, but His voice is quite clear. 這是 The Power of Silence中第二章的標題。我前幾天還在想這句話。
不可,思議。

同步預告:今年最後二場在台南大專的繪本工作坊,主題將都以「創傷」展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70會員
    165內容數
    從神學連接繪本、文學、哲學、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bu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正式切入主題前,先和大人小孩一起讀了Issa Watanabe的Migrants. 三個月沒有跟實體人們互動讀繪本,很是很開心。
    想像任何一個詞、標籤、人這個活體生物,背後粘接著千絲百縷、色彩萬千的線路才成為形狀………而不僅僅只是一個平面的容器…………那麼,倘若線路短路或接錯或斷線……
    你說愛,是愛正正當當的;但那其實是厭,厭惡形形色色的。就像Qohelet陰性詞性終被變直為陽,符合世人對傳道者的想像。
    不過,簡化來說,這次處理的即是「聖靈觀」。說穿了,就是對苦難的詮釋,跟那些貌似神並不與人同行而隔絕的時刻,怎麼樣從聖靈的角度切入,說明一種仍然同在。而論到聖靈觀,對我來說,若缺少文、哲學或社會學的角度,則會嚴重的⋯⋯不夠完善。
    上帝是創造未來的上帝,在災難與人心浮動的時刻裡,我們雖然焦慮,同時也不被焦慮困住。基督徒相當幸運,我們有一位與我們共在的上帝,但衪的tenacious solidarity,近幾偏的共在,是帶有命令與義務的:要我們在這個例外狀態,校正我們在疫情平息下來之後的未來。
    謝謝朋友耐心且深入的跟我走了這題申論題。在徵得同意下,我稍微整理了我們的對話並放在此,畢竟我平庸的腦袋需要很多外掛文字來幫助記憶。我好喜歡朋友最後的結語:「不需要丟掉「對抗惡」的初衷」。
    在正式切入主題前,先和大人小孩一起讀了Issa Watanabe的Migrants. 三個月沒有跟實體人們互動讀繪本,很是很開心。
    想像任何一個詞、標籤、人這個活體生物,背後粘接著千絲百縷、色彩萬千的線路才成為形狀………而不僅僅只是一個平面的容器…………那麼,倘若線路短路或接錯或斷線……
    你說愛,是愛正正當當的;但那其實是厭,厭惡形形色色的。就像Qohelet陰性詞性終被變直為陽,符合世人對傳道者的想像。
    不過,簡化來說,這次處理的即是「聖靈觀」。說穿了,就是對苦難的詮釋,跟那些貌似神並不與人同行而隔絕的時刻,怎麼樣從聖靈的角度切入,說明一種仍然同在。而論到聖靈觀,對我來說,若缺少文、哲學或社會學的角度,則會嚴重的⋯⋯不夠完善。
    上帝是創造未來的上帝,在災難與人心浮動的時刻裡,我們雖然焦慮,同時也不被焦慮困住。基督徒相當幸運,我們有一位與我們共在的上帝,但衪的tenacious solidarity,近幾偏的共在,是帶有命令與義務的:要我們在這個例外狀態,校正我們在疫情平息下來之後的未來。
    謝謝朋友耐心且深入的跟我走了這題申論題。在徵得同意下,我稍微整理了我們的對話並放在此,畢竟我平庸的腦袋需要很多外掛文字來幫助記憶。我好喜歡朋友最後的結語:「不需要丟掉「對抗惡」的初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孩子喜歡跟爸媽睡在一起,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 即使身為嬰幼兒睡眠顧問,我也從來沒有隱藏或是迴避這件事。 那為什麼我相信孩子自然喜歡和爸媽睡在一起,卻要宣導分床睡、自行入睡呢?
    Thumbnail
    雲來了, 雨下了, 鳥沒有走,我也沒有躲。 我們就這樣與稻草人, 維持微妙的雨中三角關係。 直到一聲轟雷,打響。 啪── 你俯身,以溫柔而磨損的羽翼,為我遮掩。
    Thumbnail
    有想過學校內的垃圾都是誰在清理嗎? 頻空消失嗎? 在我們衣食方便的在丟垃圾的同時,背後是有多少清潔人員在幫我們收拾,有時候輕易的一包混合炸彈包,對他們而有都是莫大的麻煩。
    Thumbnail
    小野不由美不是選擇用「吸血鬼」或是「血族」之類的東西來介紹這種種族,反而是貼緊了日本文化當中的土葬元素,與有些死者會死了以後會忘記自己沒有死,試圖返家的傳說故事,因而取名為「屍鬼」,強調這種族只是復活過來的屍體,這也徹底定調了整個作品的基調,洋氣的吸血鬼也徹底的在地化,成為了小鎮裡的魅影。
    早上起床突然想做一下這件事 於是就隨手拍了 這是再平凡不過的生活 我們也這樣生活著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孩子喜歡跟爸媽睡在一起,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 即使身為嬰幼兒睡眠顧問,我也從來沒有隱藏或是迴避這件事。 那為什麼我相信孩子自然喜歡和爸媽睡在一起,卻要宣導分床睡、自行入睡呢?
    Thumbnail
    雲來了, 雨下了, 鳥沒有走,我也沒有躲。 我們就這樣與稻草人, 維持微妙的雨中三角關係。 直到一聲轟雷,打響。 啪── 你俯身,以溫柔而磨損的羽翼,為我遮掩。
    Thumbnail
    有想過學校內的垃圾都是誰在清理嗎? 頻空消失嗎? 在我們衣食方便的在丟垃圾的同時,背後是有多少清潔人員在幫我們收拾,有時候輕易的一包混合炸彈包,對他們而有都是莫大的麻煩。
    Thumbnail
    小野不由美不是選擇用「吸血鬼」或是「血族」之類的東西來介紹這種種族,反而是貼緊了日本文化當中的土葬元素,與有些死者會死了以後會忘記自己沒有死,試圖返家的傳說故事,因而取名為「屍鬼」,強調這種族只是復活過來的屍體,這也徹底定調了整個作品的基調,洋氣的吸血鬼也徹底的在地化,成為了小鎮裡的魅影。
    早上起床突然想做一下這件事 於是就隨手拍了 這是再平凡不過的生活 我們也這樣生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