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買書、整理書時,剛好翻到第三波行為治療的資料,研究了一下,在第三波行為治療中,覺察(Mindfulness)為重要主題之一,與以前參加法鼓山禪訓、葛印卡內觀有許多相似之處。
覺察(Mindfulness),又常翻譯成正念、內觀、靜觀、了了分明等。
佛法修行的內觀與第三波行為治療的覺察之差異
- 佛法修行只能出於自願,而心理治療則有非自願被就診的案主。
- 心理治療以自我為基礎,而佛法以無我為基礎,這導致心理治療須持續處理自我引發的問題,而佛法以斷除常、一、自主的我為目標。一個治療引發的果;一個對治產生的因。
- 只要有自我感就會持續產生煩惱,但從現實面說,比較直接的一句話:慢性病是醫院的被動收入。
- 從案主或一般人角度來說,他們不想要痛苦的感受,但又想要享受快樂的感受,可是只有當自我感與認同感強烈時感受才會強烈,而練習覺察時是在剝離認同感,對快樂的感受也同樣會少了認同的加成效果,所以心理治療傾向保持自我感與少數認同感而簡化覺察深度。
- 從社會角度來說,如果每個人都修行,清心寡慾、內心富足,那怎麼讓人購買不需要的東西?經濟無法運作,所以社會須普遍灌輸修行、宗教是怪異的價值觀。
- 從心理治療角度來說,也極力消除宗教感,例如修正早期使用正念、內觀、冥想等帶有宗教、嬉皮、新時代感的詞彙,並刪減簡化如靜坐等流程。但簡化版本又導致無法根治,形成慢性病的因。
- 從佛法角度來說,可分為止修與觀修,止修是一心專注,觀修是各別觀察,止修是共內外道。
以我個人的角度來說,因為社會價值觀的因素,導致相信科學多於宗教,殊不知以科學之名也是種盲信,就像拿出第三波行為治療理論與《大念處經》,對一般人而言還是心理治療理論較容易接受吧!甚至有些人認為有問題的人才需心理治療而排斥。
但反過來想,以心理治療理論接觸覺察,也可成為他人打開佛法大門的契機,能修行是少數且幸運的,因為修行與社會在現實層面是背道而馳的,一個內心富足的人很難瘋狂消費,相對於社會目前發消費券刺激消費,便不會起作用。而以個人而言,用物質的慾望與內心的匱乏來推動與被推動社會前進又真的快樂嗎?
總而言之,希望更多人了解覺察的利益,這也是思維基石中認同的層面,願大家都能找回內心的平靜與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