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2指標!掌握客戶分層,你就是育商一把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Hi, 我是Eason,平台模式的信徒,這是我的工作筆記。

你的「追蹤」是我持續分享的動力,也歡迎在Linkedin上一起交流↘https://www.linkedin.com/in/li-eason-b7937895/

做為一個平台,招商跟育商都是同等的大事。業務招商,育商留客,平台就像是一個浴缸,業務是水龍頭將客戶注入浴缸內,育商就像是「塞子」,協助平台留客。今天想就B2B電商平台育商的角度切入,跟大家分享我如何思考出育商策略!

育商不是客服,而是提供客戶「確定性」的平台成功路徑

就我的觀點,我認為育商的終極目標是提供客戶一個確定性的平台成功路徑,並且快速的幫助客戶取得效果。就這個觀點出發,我認為有2個基礎功,必須要先掌握──

明確的工作流

首先,我們必須清楚掌握用戶在平台的工作流,並清楚的拆解出來。以B2B電商而言,我會將用戶工作流初略地拆解成:A.上架產品→(B.操作廣告)→C.回覆詢價→D.操作優化,四大環節成為一個循環的迴圈。清楚拆解出最核心的工作項目,可以幫助我們後續不管是制定指標、規劃課程等育商操作使用。

關鍵成功指標

明確完工作流後,每個節點背後都有對應的目的。以B2B電商舉例,上架產品是為了導流增加曝光;回覆詢價信則是為了成交帶入業績。一一對應完成後,我們需要再進一步思考,如何架一座橋讓客戶的動作可以直接走到目的。我建議可以透過現有的客戶效果分析去逆推訂出具體指標。請問自己這4個問題:多少訂單符合客戶的期待?多少詢盤會有一個成交?多少點擊會產品一個詢盤?多少曝光會有一個點擊?(流量漏斗:曝光→點擊→詢價→訂單)

工作節點(點)→成功指標(線)→分層運營(面)

完成前置工作後,我們明確客戶工作流,也找出客戶關鍵成功指標,但面對這一大群的客戶,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平台進度與問題點,大多數的運營同仁就已經昏頭轉向了。就我自己的立場,在二八法則的前提下,80%的營收都來自於20%的客戶貢獻。所以,面對這群20%的VIP客戶,我們可以提供高度客製化服務。然後,面對這群80%的客戶,又該採取怎樣的行動呢?答案就是:客戶分層。

raw-image

在進行客戶分層之前,必須先對焦目標。從目標逆推,用「結果指標」和「過程指標」進行客戶分層。一樣以B2B電商平台為案例,我的目標是提升續約率,從數據面觀察,月均詢盤達15封的客戶(結果指標),有80%的續約率。為支撐起月均15封詢盤,必須有足夠的自然流量,具體量化出必須上架60支符合標準的產品(過程指標)。

分層出的客戶可切分層A、B、C、D四象限,分別代表個四種不同的客戶狀態。

A.詢價>15、發品>60:
頭部客戶,可傾斜資源與導入VIP團隊,透過進階操作,培育成成功客戶。
B.詢價>15、發品<60:
屬於天然好客戶,可以觀察是否為特定品類,可以做為業務定向招商參考。
C.詢價<15、發品>60:
努力與成果不成正比,為4個象限中斷約第一高危族群。
D.詢價<15、發品<60:
尾部客戶,成效與關注度雙不足,僅次於C組群也同為斷約高危群體。

透過分層結果,如果必須在有限的資源與緊迫的時間內鞏固出續約率,我會聚焦處理C、D兩個族群痛點,去設計相對應的課程與引導動作,這邊就不衍生出討論,但有興趣的朋友歡迎留言,我可以後續再寫文章跟大家分享。

除了X、Y兩個象限外,如果要更細部的去拆解客戶狀況,我會再加上客戶黏性(積極度)作為Z軸,舉例來說,我會用登入平台天數或是平均詢盤回覆時間擇一作為指標,可以更清楚的掌握客戶心理。

業務招商,育商留客!希望今天針對客戶分層思考的總結,從工作節點(點)→成功指標(線)→分層運營(面)系統性地清楚客戶盤,這套思考工具希望幫助到大家快速地套入與輸出。至於,分析完後如果對症下藥,那就期待下一篇文章再跟大家分享了!

你的「追蹤」是我持續分享的動力,也歡迎在Linkedin上一起交流
https://www.linkedin.com/in/li-eason-b7937895/
我的文章

業務管理|好的團隊,是靠「制度」養出來的!全球百大企業的業務團隊養成術

Alibaba.com B2B電商|完美的B2B電商團隊?掌握1+2原則

Alibaba.com B2B電商|電商模式大不同,別一招走江湖!

年後轉職?選擇比努力重要,4個思考,讓你贏在起跑線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ason Li 的沙龍
3會員
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賣的多=營收多? 至今,我們公司評斷客戶的方式,主要還是透過客戶貢獻的價值來幫客戶分類,也就是說貢獻越多訂單的客戶,就是重要的客戶。 除了價值之外,我個人還重視另外一種分類方式,就是數量,也就是說購買數量越多的,即使貢獻的營收可能沒有非常高,但會是我認為重要的客戶。 為何會有這樣的分別,不就是應該數
Thumbnail
賣的多=營收多? 至今,我們公司評斷客戶的方式,主要還是透過客戶貢獻的價值來幫客戶分類,也就是說貢獻越多訂單的客戶,就是重要的客戶。 除了價值之外,我個人還重視另外一種分類方式,就是數量,也就是說購買數量越多的,即使貢獻的營收可能沒有非常高,但會是我認為重要的客戶。 為何會有這樣的分別,不就是應該數
Thumbnail
商業模式建構對很多人來說,總是一知半解,上了很多課也不知道該怎麼開始。這篇文章帶你用不同的角度切入思考,也許商模設計沒那麼難,每個人只要有心都可以做到喔!
Thumbnail
商業模式建構對很多人來說,總是一知半解,上了很多課也不知道該怎麼開始。這篇文章帶你用不同的角度切入思考,也許商模設計沒那麼難,每個人只要有心都可以做到喔!
Thumbnail
一般對業務不了解的人(就像以前的我),可能會對業務有的印象就是銷售,像是保險業務員或是直銷業務員。在台灣,我認為大家對銷售業務的觀感不佳,主要來自於某些其實不適合當業務的人,或是技巧還很拙劣的人,因為他們的強迫推銷和不懂人心而把業務的名聲弄壞。
Thumbnail
一般對業務不了解的人(就像以前的我),可能會對業務有的印象就是銷售,像是保險業務員或是直銷業務員。在台灣,我認為大家對銷售業務的觀感不佳,主要來自於某些其實不適合當業務的人,或是技巧還很拙劣的人,因為他們的強迫推銷和不懂人心而把業務的名聲弄壞。
Thumbnail
身為一個品牌商,通常的我們在做生意時,B2B業務的模式有以下幾種: 品牌商直接賣給終端客戶,並由品牌商提供服務 品牌商賣給代理商,代理商賣給終端客戶 品牌商賣給代理商,代理商賣給經銷商,經銷商賣給終端客戶 還有一種比較少見的模式:品牌商賣給終端使用者,但由代理商負責售後服務 我們回到主文。
Thumbnail
身為一個品牌商,通常的我們在做生意時,B2B業務的模式有以下幾種: 品牌商直接賣給終端客戶,並由品牌商提供服務 品牌商賣給代理商,代理商賣給終端客戶 品牌商賣給代理商,代理商賣給經銷商,經銷商賣給終端客戶 還有一種比較少見的模式:品牌商賣給終端使用者,但由代理商負責售後服務 我們回到主文。
Thumbnail
你知道嗎?在便利商店有集點活動前,便利店的平均客單是多少? 25元,一瓶飲料的錢。 客人就這麼多要提昇營業額,只能提高平均客單。 提出集點滿額贈的人,正是剛進公司的企劃新人,在進公司前是百貨專櫃小姐。 銷售員看的如何快速達到目標?業務主管要的是穩定達到目標。 一樣都是達到業績目標,怎麼做很重要嗎?
Thumbnail
你知道嗎?在便利商店有集點活動前,便利店的平均客單是多少? 25元,一瓶飲料的錢。 客人就這麼多要提昇營業額,只能提高平均客單。 提出集點滿額贈的人,正是剛進公司的企劃新人,在進公司前是百貨專櫃小姐。 銷售員看的如何快速達到目標?業務主管要的是穩定達到目標。 一樣都是達到業績目標,怎麼做很重要嗎?
Thumbnail
【Enterprise 企業型客戶進攻策略】 這是我從去年 11 月開始需要了解的新課題,也是工作上需要面對的新挑戰。 仔細回想過去 10 年以來,我在數位媒體業雖然已拜訪超過 1,500 家客戶,但所面對的客戶類型大多是老闆一人當家做主的中小企業;
Thumbnail
【Enterprise 企業型客戶進攻策略】 這是我從去年 11 月開始需要了解的新課題,也是工作上需要面對的新挑戰。 仔細回想過去 10 年以來,我在數位媒體業雖然已拜訪超過 1,500 家客戶,但所面對的客戶類型大多是老闆一人當家做主的中小企業;
Thumbnail
育商不是客服,而是提供客戶「確定性」的平台成功路徑,如何透過1個目標、2個指標,輕鬆將客戶分層運營,為企業提供一個更系統性的育商策略,你也可以是運營留客一把手...
Thumbnail
育商不是客服,而是提供客戶「確定性」的平台成功路徑,如何透過1個目標、2個指標,輕鬆將客戶分層運營,為企業提供一個更系統性的育商策略,你也可以是運營留客一把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