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中高齡的同事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近年來台灣開始面臨少子化的衝擊,原本還不覺得身在職重領域服務的自己會受到影響,但逐漸開始發現,進入學校的學生人數真的顯著地大量減少,而影響到進入勞動市場的人數。依據行政院主計處的資料,我們能發現,雖然受少子化的衝擊,但目前總勞動總人口數並沒有太大的改變,取而代之的是,勞動人力的年齡組成逐漸偏向中高齡化。
  • 服務中高齡的求職者可能面臨的挑戰
    依據過往的服務經驗,我歸納出三個可能面臨到的挑戰:

    1.負向的刻板印象
    普遍來說,雇用中高齡工作者,會讓人較擔心有安全和風險上的疑慮,比如容易有慢性病或職災,而猶豫是否僱用他們。而職重人員本身也容易對他們有偏向,例如在服務過程中聚焦在服務對象無法做到的地方,如:不能搬重、視力不佳、體耐力不足等,而較不願意積極的做服務。換言之,負向的刻板印象容易存在各種互動的過程中。

    2.身體功能的退化
    中高齡可能體耐力比較不足,無法勝任加班或需要照顧家庭,造成工作較難彈性調整。或是身體機能逐漸退化,無法正常的執行平時習以為常的任務,例如長時間盯著較精細的文字、出力搬重物等。

    3.比較有自己的想法(較不易改變)
    工作中容易受到過去的工作經驗影響,也可能會比公司管理者的年齡大,造成團隊不好管理等狀況發生。
  • 專業人員可培養的能力
    1.建立關係:試圖用服務對象的語言和他溝通,或主動關心、了解他的角度,來與中高齡的服務對象建立關係,在關係良好的前提下,比較容易縮短年齡和世代的距離感。

    2.善用政府部門相關資源:政府部門針對中高齡勞動力,提供許多補助方案,如:職務再設計、雇用獎助方案、職業訓練等,都是在推介就業時可以與雇主討論的「籌碼」。
  • 隨時覺察自己保持服務彈性

    勞動市場的高齡化應是未來無可避免的趨勢,專業人員在提供服務時,應隨時覺察自己的狀態是否受到刻板印象的影響,以隨時調整自己的服務狀態,創造人力市場的人力缺口及助人工作的雙贏。
<這是我阿嬤直到70多歲都還在經營的雜貨店>
我是Cary,好的原創文章需要您的支持!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記得訂閱、按愛心、留言。
想看更多關於求職、就業、助人工作、個案服務相關的議題,歡迎寫信給我,非常歡迎! Cary907@gmail.com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1會員
149內容數
我是職務再設計專員。職務再設計是政府為了協助身心障礙者、中高齡或特殊的對象能夠更好的融入及適應職場而推動的一項重要的政策。前面提到的這些對象,只要在找工作、或是正在就業的過程中,遇到任何工作適應上的困難而可能透過輔具、改善工作流程、或是改善工作環境...等方式來克服的時候,就是屬於我能服務的範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佩雯姐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自全球受到新冠肺炎肆虐以來,政府及企業紛紛著手規劃相關因應措施,後來也因為疫情升溫、提升為三級警戒,造成許多業者減班休息、彈性上班、異地辦公,也導致學校執行停課的措施,使得許多家長需要休防疫照顧假,進而減少了收入,於是開始抱怨生活、感到焦慮不安、對未來頓時失去希望,但在同時,也有許多人開始思考...
原本以為,不管時局如何變化,只要身障者有求職的需求,助人服務工作就不會停止,但隨著疫情逐漸嚴峻及蔓延,學校開始停課、人員流動開始管控、各類場所進出受到了限制,原本習以為常的一切發生了變化,想當然爾,需要跟服務使用者面對面、手把手帶著身障者去工作的「職重服務人員」的工作模式也同樣受到挑戰。
佩雯姐,請幫我找工作,這是我最常聽到的開場白。 當民眾來職重窗口登記、希望透過職重服務找工作時,約略能分成三個階段:一、申請,二、評估,三、擬訂計畫。
這是一個很特別的開始 ─ Podcast 錄製 最後,希望藉由自己的拋磚引玉,透過podcast的一些分享、跨領域的互動、與不同角色包括職評員、就服員或職重督導們的對話、一些新趨勢、新知的介紹,能讓職重服務領域的專業人員可以有正向且良性的成長。
關於身障者就業,態度和能力哪個重要?
自全球受到新冠肺炎肆虐以來,政府及企業紛紛著手規劃相關因應措施,後來也因為疫情升溫、提升為三級警戒,造成許多業者減班休息、彈性上班、異地辦公,也導致學校執行停課的措施,使得許多家長需要休防疫照顧假,進而減少了收入,於是開始抱怨生活、感到焦慮不安、對未來頓時失去希望,但在同時,也有許多人開始思考...
原本以為,不管時局如何變化,只要身障者有求職的需求,助人服務工作就不會停止,但隨著疫情逐漸嚴峻及蔓延,學校開始停課、人員流動開始管控、各類場所進出受到了限制,原本習以為常的一切發生了變化,想當然爾,需要跟服務使用者面對面、手把手帶著身障者去工作的「職重服務人員」的工作模式也同樣受到挑戰。
佩雯姐,請幫我找工作,這是我最常聽到的開場白。 當民眾來職重窗口登記、希望透過職重服務找工作時,約略能分成三個階段:一、申請,二、評估,三、擬訂計畫。
這是一個很特別的開始 ─ Podcast 錄製 最後,希望藉由自己的拋磚引玉,透過podcast的一些分享、跨領域的互動、與不同角色包括職評員、就服員或職重督導們的對話、一些新趨勢、新知的介紹,能讓職重服務領域的專業人員可以有正向且良性的成長。
關於身障者就業,態度和能力哪個重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台灣,隨著社會快速變遷和勞動市場競爭加劇,年齡歧視在現代職場和社會中逐漸成為一個突出問題。 雖然中年人相比年輕時候,擁有豐富的經驗和智慧,但是在求職、升遷及社交方面,往往因年齡因素而面臨不公平待遇。這種歧視影響中年人的職業發展,並且會對他們的自信心、心理健康和人際關係造成壓力。 因此,我覺
Thumbnail
隨著企業缺工與求職市場矛盾加劇,中高齡者的職場再設計及僱用成為重要議題。根據報導,中高齡求職聲量顯著增加,企業應考慮利用中高齡者的經驗與實力,並設計友善的工作環境。此外,政府也推動多項補助措施以促進中高齡者再就業,然而現實環境仍存在挑戰。本文探討如何有效結閤中高齡者與企業需求,打造共贏的工作模式。
Thumbnail
缺工,不是只有台灣才有的現象,而是全球性的現況。 但因為缺工,企業願意擁抱壯世代人才嗎? 讓我們來探討企業的擔憂,及身為壯世代的你(45歲以上)該如何準備?
Thumbnail
嬰兒潮,戰後年輕人數量激增,冷戰壁壘分明到高牆頹圮,無論是對體制的反抗或享受全球化過程的經濟紅利,如今這一代逐漸退休。 童年時經歷貧窮,青少年時看到富裕,成年創業機會很多。他們親身經歷台灣經濟的快速成長,卻也在壯年要跨進中年時,又必須面對台灣經濟進入高原期,體驗產業結構快速變遷。
你是否有注意到近幾十年整體大環境的變化呢?是否有留心過人口變遷的議題呢? 這十幾、二十年來,台灣早已步入了高齡社會。 身邊的長輩、長者人數變多了,而生育率逐年下滑,幼稚園、大學因少子化而面臨的倒閉潮;不只是人口上的轉變,不知不覺中也連帶地改變了我們的日常生活。
Thumbnail
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化社會,當65歲的年長者人數比例超過20%,也象徵著相關的照護、醫療等,已經成為不能夠再逃避的重要議題。然而,不論是國家政策、各種相關設施,甚至是這個社會上的其他人,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
Thumbnail
隨著戰後嬰兒潮一代逐漸走向退休,對工作熱愛的長者與年輕人的創新思維共同合作,尋找社會共識是當前的重要議題。臺灣積極推動老中青世代融合,但仍面臨溝通障礙等問題。建議透過教育和培訓促進瞭解與溝通。此外,共讀活動如'金色職涯煉金術'和'我的野蠻同事'可以為退休者和年輕人提供實用建議。
Thumbnail
本文分析了臺灣熟齡求職者在就業市場中面臨的障礙,包括社會文化偏見、技術與能力障礙以及經濟與成本考量。提出熟齡求職者應持續學習、調整薪資預期、展示長期價值、維持健康和體能、展示適應力和創新能力等應對策略,並通過實例展示這些策略的作用。
Thumbnail
隨著政府拋出長照3.0的政策,長期照護又再度躍上新聞版面。台灣已步入超高齡社會,年輕人肩上的擔子愈發沉重。另外,現代人工作繁忙,在照護長輩上已沒有過往事必躬親的耐心。為了方便甚至不惜動用一些不恰當的手段來照護長輩,今天來帶大家認識這些己所不欲,勿施於長輩的照護之惡。
每次台灣在選舉的時候,所有的政黨都在呼喚年輕人,好像五十歲以後的人,再也不重要了,是該被社會嫌棄的一群! 現在五十歲以上的人,弄出了台灣全民直選的體制,繳出了台灣的健保。我不覺得他們的意見是該被忽略的群體。 在我的年代裡,廿八歲、卅歲就當上百大公司經理的,比比皆是!算不算年輕?重點是有能力的人才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台灣,隨著社會快速變遷和勞動市場競爭加劇,年齡歧視在現代職場和社會中逐漸成為一個突出問題。 雖然中年人相比年輕時候,擁有豐富的經驗和智慧,但是在求職、升遷及社交方面,往往因年齡因素而面臨不公平待遇。這種歧視影響中年人的職業發展,並且會對他們的自信心、心理健康和人際關係造成壓力。 因此,我覺
Thumbnail
隨著企業缺工與求職市場矛盾加劇,中高齡者的職場再設計及僱用成為重要議題。根據報導,中高齡求職聲量顯著增加,企業應考慮利用中高齡者的經驗與實力,並設計友善的工作環境。此外,政府也推動多項補助措施以促進中高齡者再就業,然而現實環境仍存在挑戰。本文探討如何有效結閤中高齡者與企業需求,打造共贏的工作模式。
Thumbnail
缺工,不是只有台灣才有的現象,而是全球性的現況。 但因為缺工,企業願意擁抱壯世代人才嗎? 讓我們來探討企業的擔憂,及身為壯世代的你(45歲以上)該如何準備?
Thumbnail
嬰兒潮,戰後年輕人數量激增,冷戰壁壘分明到高牆頹圮,無論是對體制的反抗或享受全球化過程的經濟紅利,如今這一代逐漸退休。 童年時經歷貧窮,青少年時看到富裕,成年創業機會很多。他們親身經歷台灣經濟的快速成長,卻也在壯年要跨進中年時,又必須面對台灣經濟進入高原期,體驗產業結構快速變遷。
你是否有注意到近幾十年整體大環境的變化呢?是否有留心過人口變遷的議題呢? 這十幾、二十年來,台灣早已步入了高齡社會。 身邊的長輩、長者人數變多了,而生育率逐年下滑,幼稚園、大學因少子化而面臨的倒閉潮;不只是人口上的轉變,不知不覺中也連帶地改變了我們的日常生活。
Thumbnail
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化社會,當65歲的年長者人數比例超過20%,也象徵著相關的照護、醫療等,已經成為不能夠再逃避的重要議題。然而,不論是國家政策、各種相關設施,甚至是這個社會上的其他人,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
Thumbnail
隨著戰後嬰兒潮一代逐漸走向退休,對工作熱愛的長者與年輕人的創新思維共同合作,尋找社會共識是當前的重要議題。臺灣積極推動老中青世代融合,但仍面臨溝通障礙等問題。建議透過教育和培訓促進瞭解與溝通。此外,共讀活動如'金色職涯煉金術'和'我的野蠻同事'可以為退休者和年輕人提供實用建議。
Thumbnail
本文分析了臺灣熟齡求職者在就業市場中面臨的障礙,包括社會文化偏見、技術與能力障礙以及經濟與成本考量。提出熟齡求職者應持續學習、調整薪資預期、展示長期價值、維持健康和體能、展示適應力和創新能力等應對策略,並通過實例展示這些策略的作用。
Thumbnail
隨著政府拋出長照3.0的政策,長期照護又再度躍上新聞版面。台灣已步入超高齡社會,年輕人肩上的擔子愈發沉重。另外,現代人工作繁忙,在照護長輩上已沒有過往事必躬親的耐心。為了方便甚至不惜動用一些不恰當的手段來照護長輩,今天來帶大家認識這些己所不欲,勿施於長輩的照護之惡。
每次台灣在選舉的時候,所有的政黨都在呼喚年輕人,好像五十歲以後的人,再也不重要了,是該被社會嫌棄的一群! 現在五十歲以上的人,弄出了台灣全民直選的體制,繳出了台灣的健保。我不覺得他們的意見是該被忽略的群體。 在我的年代裡,廿八歲、卅歲就當上百大公司經理的,比比皆是!算不算年輕?重點是有能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