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需要(SEN)在坊間越見「流行」,由過去的專業教師都未必知道甚麼是「讀寫障礙」,到今天連教育外行都開始對自閉症、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等專業名詞朗朗上口,到底所謂何事?
有指香港越來越多SEN學生,因為評估工具比以往更精準,使SEN問題無所遁形; 加上資訊發達使市民提高警覺,及早察覺孩子的問題。以上因素固然屬實,卻仍然不足以解釋人數飇升的現象——正如我說,癌症個案上升是因為診斷方法進步,相信都沒有多少人會認同。根據我的臨床經驗,SEN人數上升跟香港社會轉變不無關係。
回顧過去廿年,市民感覺面對的挑戰越來越大,社會氣氛不如以往光明。幾十年來地緣格局不停在變,在「全球化」及「大國崛起」的前提下,香港人要面對來自世界各地的競爭者,接受前所未有的挑戰,不得不為將來擔心。這種氛圍使成年人不自覺將內心的緊張、擔憂情緒投放到孩子身上。於是,那怕孩子只展示了些許SEN特質,就大費周章把他們送到心理學家案前,評估這個評估那個。 有明顯SEN的孩子當然沒有多大影響,可是對於問題本來不大的,則容易惹來一堆標籤加諸身上。
除此以外,教育體制轉變亦致使SEN湧現。過去香港社會最少有兩種教育制度——正式(Formal Education)與不正式(Informal Education)。前者指的是學校教育,大家要經歷考試、升班才可畢業。後者則是沒有明確系列、制度的教育方式,如學師、紅褲仔云云。不論你從事學術,抑或專門手藝,在此兩種制度下你一定找到發展路向,「讀得書」的流向前者,「唔讀得書」的流向後者,按個人才能志向發展,基本上沒甚麼好擔憂。今日呢?師徒制入面開始講增值、講數據、講制度,而學術界「跟師父」、「門第」味道越來越濃。兩者界線朦糊,偏偏大家心底依然崇拜「正式」的教育制度,即極之著讀書寫字計算的學習模式。更甚者,變相破壞了舊有兩者並行的教育體制,恨恨地將SEN暴露人前,甚而逼使他們成為新體制下的「問題學生」。
近二十年來社會複雜多變,除了影響市民的情緒、思維、行為,也可能造就了SEN人數暴升的開端。社會現象背後未必以單一因素就能解釋,而是由多項因素環環相扣。若要適當地處理某個社會現象,就如 SEN人數飇升,我們除了為學生提供各種評估、支援服務,也需要好好反思(Reflect)問題為何存在、如何存在,以知進退。
註冊輔導心理學家
陳凱榮
二零一七年四月廿四日(二零二二年一月三日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