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念思考(前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最近因為要上一個節目(暫時保密),開始整理了多年來的各種轉念訓練與方法。

為什麼要轉念思考呢?因為人有時候就是會困住。

雖然說人生遇到困難是必然之事,而且許多問題與困境也不可能馬上解決,但常常光是一件小事情,就可以讓人徹底當機。

旁人看起來雞毛蒜皮的小事,對當事人卻可能是核彈級的災難。

我有個朋友,會因為出門前找不到一個小東西而糾結,進而耗費幾十分鐘甚至幾小時翻箱倒櫃去找,甚至遲到或失約也在所不惜,如果找不到他會超級焦慮與恐慌。

另一個親戚,只要不小心接到交通罰單,他媽媽就會一天分好幾次從出門到打手機不斷叮嚀,直到他繳費之後才能逃離奪命連環call。

上面講得情況比較極端,但我們也很可能因為新鞋踩到狗屎,而發生「一日憂鬱症」。


人,就是這麼容易被念頭困住(執念)


「轉念」不但是一種彈性的思維模式,以腦神經科學的角度來看,轉念更是讓我們訓練前額葉,升級成高等人類的修煉法。

而我對「轉念」的觀點是:隨時隨地的心靈脫困之道。


常聽到這句話:「已經發生的事是無法改變的,但怎麼看待這件事是可以改變的」。這就是轉念的一種概念,但講起來容易,實際上怎麼做卻不簡單。

尤其這件事如果影響我們很深,那麼要做到轉念就更難了。


念頭,或是說執念,是怎麼形成的呢:

事件在第一次發生時,會刺激我們產生不舒服的生理感覺與情緒(強烈感受),而這些「強烈感受」就對神經迴路做了一次有痕跡的寫入,未來再次遇這個事件時,會更快的刺激我們再次產生同樣的強烈感受,再次寫入這個神經迴路,不斷強化。

最後我們內心就形成了一個函數,未來只要類似的刺激再次出現,就會代入這個內在函數,自動運算出同樣的反應。

濃縮成簡單的方程式,就是:「刺激 —內在函數— 反應」

raw-image


我們的潛意識裡面,充滿了這樣無數的「內在函數」,這些神秘的方程式幾乎影響到我們所有的學習。


我小學中年級以前,媽媽是全職主婦,所以放學之後她都會盯著我寫功課。

我印象最深的是學寫國字(中文字),如果大家有印象的話,寫國字是要照著課本標準的筆順與位置,「複製」到習作本的一個3x3的小方格裡。

但因為小時候手部的微肌肉還在學習控制筆的方向與力道,所以很容易超出格子、或是寫出來的比例跟標準不太一樣。

當時只要出了一點點錯,我媽就會把這些國字用橡皮擦全部擦掉,叫我再寫一次,有時候甚至寫到習作本的紙快擦破才過關。

還有背國語課文,只要沒背到跟課文每個字一模一樣,就要全部從頭來,分段完成這件事是不允許的。

如果我不順從,就會受到懲罰:不能出去跟朋友玩、沒有點心、不準看電視....記得好幾次寫功課從下午拖到晚餐,感覺永遠無法完成,只能無助落淚。

當時只要我一開始做國語功課,就會自動產生各種複雜感受:厭煩、恐懼、焦慮,同時帶有強烈的抗拒與拖延。只不過我媽媽跟老師對這種反應,總是解讀成「我就是不喜歡國語」或是「我很愛偷懶」

或許有些天分或運氣好,當時這個內在函數並未完全影響學業表現,雖然討厭國語,但其他科目綜合起來,我還是班上前三名,甚至有時還可以衝到第一名。

但沒想到這棵種子,卻悄悄在潛意識長成更巨大的內在函數:完美主義。

未來只要遇到比較陌生或場面比較大的活動,焦慮感跟壓力都會暴增,想要不斷把所有細節都做好,比如我最早開課時,甚至對講義要選用什麼紙質都會考慮進去。

這樣的完美主義對於成功有沒有幫助呢?

當然有,但效率很低,我等於花好幾倍力氣去達到95分,而且還是為了達到自己創造的病態標準。

世界上沒有事情是真正完美的,事前準備可以做到無限精細,但這樣的完美主義並非有效、更不是舒服的一種思維模式。

對於任何一件事,在成本可接受、時限內能完成、並且達到客觀標準,才是有效而健康的態度。

其實「完美主義」也只是影響學習與人生的其中一個內在函數。

直到後來有天發生了一件事,才覺察到生命中好多面向似乎都被某種神秘力量控制,我決定思考怎麼樣才能擺脫這樣的命運,也是研究各種「轉念」方法的開始。

#讓執念可以轉念

#隨時隨地的心靈脫困之道

#自由就是能改寫多年來鬼打牆的內在函數


#哈式思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蔡哈拉的沙龍
15會員
8內容數
信念
蔡哈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2/13
再過幾小時虎年就開工了,通常開工前兩天FB塗鴉牆會出現很多恐慌文、焦慮文與「收心文」,其中一個常見的收心說法,就是「恢復平常的生活與工作習慣」。 這方法算是很不錯的,因為人本來就是個習慣動物。 好,就算他真的認同你了,但最後他自己的「心服,潛意識不服」,前幾天有改變動力,過幾天又打回習慣的原型。
Thumbnail
2022/02/13
再過幾小時虎年就開工了,通常開工前兩天FB塗鴉牆會出現很多恐慌文、焦慮文與「收心文」,其中一個常見的收心說法,就是「恢復平常的生活與工作習慣」。 這方法算是很不錯的,因為人本來就是個習慣動物。 好,就算他真的認同你了,但最後他自己的「心服,潛意識不服」,前幾天有改變動力,過幾天又打回習慣的原型。
Thumbnail
2022/02/13
前面兩次,我分別從感受的角度還有小聲音的角度來分析信念的組成。 這次我們來談談如何找出信念,尤其是那些影響你很深的信念。 信念,絕對不是嘴巴喊喊的口號。 就像電影《九品芝麻官》中周星馳所說的,對老佛爺的尊敬不是放在嘴巴裡,而是要放在心裡的。 信念,還真的是藏在心裡,而且是深藏在潛意識的一組程式
Thumbnail
2022/02/13
前面兩次,我分別從感受的角度還有小聲音的角度來分析信念的組成。 這次我們來談談如何找出信念,尤其是那些影響你很深的信念。 信念,絕對不是嘴巴喊喊的口號。 就像電影《九品芝麻官》中周星馳所說的,對老佛爺的尊敬不是放在嘴巴裡,而是要放在心裡的。 信念,還真的是藏在心裡,而且是深藏在潛意識的一組程式
Thumbnail
2022/02/13
我不知道大家在遇到問題時,有沒有過內心跳針的經驗。 所謂跳針,跟當機是不一樣的。 當機是指我們遇到問題的時候,不但心裡產生負面情緒,同時腦中也是空白的,而因為找不到方法,又強化了恐慌的感覺,最後可能演變成歇斯底里。 如果仔細聽這些小聲音的內容,通常會很像機器人的指令一樣: 「這世界就是這麼無情」
Thumbnail
2022/02/13
我不知道大家在遇到問題時,有沒有過內心跳針的經驗。 所謂跳針,跟當機是不一樣的。 當機是指我們遇到問題的時候,不但心裡產生負面情緒,同時腦中也是空白的,而因為找不到方法,又強化了恐慌的感覺,最後可能演變成歇斯底里。 如果仔細聽這些小聲音的內容,通常會很像機器人的指令一樣: 「這世界就是這麼無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原本關於「轉念」的主題想要安排後面一點再分享,但身邊的朋友或是臉友,常常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或是人際關係上的問題,都會說「轉念」就好,我之前曾提到「轉念是結果、而不是方式」,現在就讓我分享我對轉念的心得。
Thumbnail
原本關於「轉念」的主題想要安排後面一點再分享,但身邊的朋友或是臉友,常常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或是人際關係上的問題,都會說「轉念」就好,我之前曾提到「轉念是結果、而不是方式」,現在就讓我分享我對轉念的心得。
Thumbnail
不被念頭綁架,選擇你的人生,讓心靈自由... 轉念的功課是決意要疼惜自己,同理自己,善待自己。看清楚“真相”和“念頭”之間的差距,真真確確從苦惱中覺醒。不再受毫無益處的念頭折騰,不再被層層堆疊的負面情緒綁架。真心懂得接受,感受,享受全方位的生活體驗,接納“如是”的輕鬆與圓滿。單純的事實
Thumbnail
不被念頭綁架,選擇你的人生,讓心靈自由... 轉念的功課是決意要疼惜自己,同理自己,善待自己。看清楚“真相”和“念頭”之間的差距,真真確確從苦惱中覺醒。不再受毫無益處的念頭折騰,不再被層層堆疊的負面情緒綁架。真心懂得接受,感受,享受全方位的生活體驗,接納“如是”的輕鬆與圓滿。單純的事實
Thumbnail
放下吧!不要再糾結於過去的痛苦! 轉念吧!換個方式想會讓你好過一點! 🐤 負面情緒或念頭是調節身心的重要指標 多數人都認為負面情緒是不好的而且應該被消除,但作者告訴我們當負面情緒或念頭來臨時是種契機,要我們去覺察、釐清、調整,所以我們不應該無視,反而要善用負面情緒去找出問題來源。
Thumbnail
放下吧!不要再糾結於過去的痛苦! 轉念吧!換個方式想會讓你好過一點! 🐤 負面情緒或念頭是調節身心的重要指標 多數人都認為負面情緒是不好的而且應該被消除,但作者告訴我們當負面情緒或念頭來臨時是種契機,要我們去覺察、釐清、調整,所以我們不應該無視,反而要善用負面情緒去找出問題來源。
Thumbnail
我們的大腦一遇到痛苦、有害的體驗就會化身魔鬼氈,而遇到舒服、有益的體驗卻像不沾鍋。這種負面偏誤的機制幫助我們祖先得以存活,但到了今天,卻只會為我們製造出許多不必要的痛苦與衝突。
Thumbnail
我們的大腦一遇到痛苦、有害的體驗就會化身魔鬼氈,而遇到舒服、有益的體驗卻像不沾鍋。這種負面偏誤的機制幫助我們祖先得以存活,但到了今天,卻只會為我們製造出許多不必要的痛苦與衝突。
Thumbnail
妳上次感到痛苦是甚麼時候?又是因為甚麼呢?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是周遭的人事物讓我們痛苦,但是如果妳仔細回想,就會發現很多時候其實是我們對於這些人事物的負面念頭讓人痛苦。 提問 1──真的嗎?
Thumbnail
妳上次感到痛苦是甚麼時候?又是因為甚麼呢?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是周遭的人事物讓我們痛苦,但是如果妳仔細回想,就會發現很多時候其實是我們對於這些人事物的負面念頭讓人痛苦。 提問 1──真的嗎?
Thumbnail
我們是如何給自己建立起對未來生活藍圖的?真的是因為我們本身就是有自主想法的人嗎?還是因為腦海裡,其實在哪裡聽過、見識過類似的事情存在,然後對這樣的畫面賦予行動,然後把「夢想」當真了。
Thumbnail
我們是如何給自己建立起對未來生活藍圖的?真的是因為我們本身就是有自主想法的人嗎?還是因為腦海裡,其實在哪裡聽過、見識過類似的事情存在,然後對這樣的畫面賦予行動,然後把「夢想」當真了。
Thumbnail
再過幾小時虎年就開工了,通常開工前兩天FB塗鴉牆會出現很多恐慌文、焦慮文與「收心文」,其中一個常見的收心說法,就是「恢復平常的生活與工作習慣」。 這方法算是很不錯的,因為人本來就是個習慣動物。 好,就算他真的認同你了,但最後他自己的「心服,潛意識不服」,前幾天有改變動力,過幾天又打回習慣的原型。
Thumbnail
再過幾小時虎年就開工了,通常開工前兩天FB塗鴉牆會出現很多恐慌文、焦慮文與「收心文」,其中一個常見的收心說法,就是「恢復平常的生活與工作習慣」。 這方法算是很不錯的,因為人本來就是個習慣動物。 好,就算他真的認同你了,但最後他自己的「心服,潛意識不服」,前幾天有改變動力,過幾天又打回習慣的原型。
Thumbnail
最近因為要上一個節目(暫時保密),開始整理了多年來的各種轉念訓練與方法。 為什麼要轉念思考呢?因為人有時候就是會困住。 雖然說人生遇到困難是必然之事,而且許多問題與困境也不可能馬上解決,但常常光是一件小事情,就可以讓人徹底當機。 旁人看起來雞毛蒜皮的小事,對當事人卻可能是核彈級的災難。
Thumbnail
最近因為要上一個節目(暫時保密),開始整理了多年來的各種轉念訓練與方法。 為什麼要轉念思考呢?因為人有時候就是會困住。 雖然說人生遇到困難是必然之事,而且許多問題與困境也不可能馬上解決,但常常光是一件小事情,就可以讓人徹底當機。 旁人看起來雞毛蒜皮的小事,對當事人卻可能是核彈級的災難。
Thumbnail
這世界上有一種學問叫做 “NLP”(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中文是《神經語言規劃》
Thumbnail
這世界上有一種學問叫做 “NLP”(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中文是《神經語言規劃》
Thumbnail
大家有沒有轉過念,或是有沒有認真思考過自己正在轉念。我覺得轉念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回想起來,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在轉念。老實說我覺得轉念,並不只是用在遇到危機的時候。以自己的例子來說,第一次有深刻的感覺是在小時候,便與大家來分享這段過程,以及從以前到現在我所體會到的感受。
Thumbnail
大家有沒有轉過念,或是有沒有認真思考過自己正在轉念。我覺得轉念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回想起來,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在轉念。老實說我覺得轉念,並不只是用在遇到危機的時候。以自己的例子來說,第一次有深刻的感覺是在小時候,便與大家來分享這段過程,以及從以前到現在我所體會到的感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