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念思考(前傳)

更新於 2022/02/13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因為要上一個節目(暫時保密),開始整理了多年來的各種轉念訓練與方法。
為什麼要轉念思考呢?因為人有時候就是會困住。
雖然說人生遇到困難是必然之事,而且許多問題與困境也不可能馬上解決,但常常光是一件小事情,就可以讓人徹底當機。
旁人看起來雞毛蒜皮的小事,對當事人卻可能是核彈級的災難。
我有個朋友,會因為出門前找不到一個小東西而糾結,進而耗費幾十分鐘甚至幾小時翻箱倒櫃去找,甚至遲到或失約也在所不惜,如果找不到他會超級焦慮與恐慌。
另一個親戚,只要不小心接到交通罰單,他媽媽就會一天分好幾次從出門到打手機不斷叮嚀,直到他繳費之後才能逃離奪命連環call。
上面講得情況比較極端,但我們也很可能因為新鞋踩到狗屎,而發生「一日憂鬱症」。
人,就是這麼容易被念頭困住(執念)
「轉念」不但是一種彈性的思維模式,以腦神經科學的角度來看,轉念更是讓我們訓練前額葉,升級成高等人類的修煉法。
而我對「轉念」的觀點是:隨時隨地的心靈脫困之道。
常聽到這句話:「已經發生的事是無法改變的,但怎麼看待這件事是可以改變的」。這就是轉念的一種概念,但講起來容易,實際上怎麼做卻不簡單。
尤其這件事如果影響我們很深,那麼要做到轉念就更難了。
念頭,或是說執念,是怎麼形成的呢:
事件在第一次發生時,會刺激我們產生不舒服的生理感覺與情緒(強烈感受),而這些「強烈感受」就對神經迴路做了一次有痕跡的寫入,未來再次遇這個事件時,會更快的刺激我們再次產生同樣的強烈感受,再次寫入這個神經迴路,不斷強化。
最後我們內心就形成了一個函數,未來只要類似的刺激再次出現,就會代入這個內在函數,自動運算出同樣的反應。
濃縮成簡單的方程式,就是:「刺激 —內在函數— 反應」
我們的潛意識裡面,充滿了這樣無數的「內在函數」,這些神秘的方程式幾乎影響到我們所有的學習。
我小學中年級以前,媽媽是全職主婦,所以放學之後她都會盯著我寫功課。
我印象最深的是學寫國字(中文字),如果大家有印象的話,寫國字是要照著課本標準的筆順與位置,「複製」到習作本的一個3x3的小方格裡。
但因為小時候手部的微肌肉還在學習控制筆的方向與力道,所以很容易超出格子、或是寫出來的比例跟標準不太一樣。
當時只要出了一點點錯,我媽就會把這些國字用橡皮擦全部擦掉,叫我再寫一次,有時候甚至寫到習作本的紙快擦破才過關。
還有背國語課文,只要沒背到跟課文每個字一模一樣,就要全部從頭來,分段完成這件事是不允許的。
如果我不順從,就會受到懲罰:不能出去跟朋友玩、沒有點心、不準看電視....記得好幾次寫功課從下午拖到晚餐,感覺永遠無法完成,只能無助落淚。
當時只要我一開始做國語功課,就會自動產生各種複雜感受:厭煩、恐懼、焦慮,同時帶有強烈的抗拒與拖延。只不過我媽媽跟老師對這種反應,總是解讀成「我就是不喜歡國語」或是「我很愛偷懶」
或許有些天分或運氣好,當時這個內在函數並未完全影響學業表現,雖然討厭國語,但其他科目綜合起來,我還是班上前三名,甚至有時還可以衝到第一名。
但沒想到這棵種子,卻悄悄在潛意識長成更巨大的內在函數:完美主義。
未來只要遇到比較陌生或場面比較大的活動,焦慮感跟壓力都會暴增,想要不斷把所有細節都做好,比如我最早開課時,甚至對講義要選用什麼紙質都會考慮進去。
這樣的完美主義對於成功有沒有幫助呢?
當然有,但效率很低,我等於花好幾倍力氣去達到95分,而且還是為了達到自己創造的病態標準。
世界上沒有事情是真正完美的,事前準備可以做到無限精細,但這樣的完美主義並非有效、更不是舒服的一種思維模式。
對於任何一件事,在成本可接受、時限內能完成、並且達到客觀標準,才是有效而健康的態度。
其實「完美主義」也只是影響學習與人生的其中一個內在函數。
直到後來有天發生了一件事,才覺察到生命中好多面向似乎都被某種神秘力量控制,我決定思考怎麼樣才能擺脫這樣的命運,也是研究各種「轉念」方法的開始。
avatar-img
15會員
8內容數
信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蔡哈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市面上流行的吸引力法則,常常告訴我們只要能將內心的夢想或慾望想像得非常清晰,就有機會成真。 但實際上沒那麼容易。 有想法很簡單,但要達成卻需要有效行動。 覺得改變很困難的人,即使腦袋中有這些想滿足的夢想或慾望,實際執行時,內心卻常會冒出這些感覺: 一股有形或無形的阻力,不斷在阻礙他行動 為什麼呢?
每年在台灣都有三個日子,會讓人反思自己在情感關係上到底在追求什麼? 2/14、7/7(農曆)、12/25 我自己認識不少蠻有魅力的朋友,他們常常很容易吸引到異性,但總會陷入尼采所講的”永劫迴歸”(近似佛教的輪迴),也就是快速交往又瞬間分手,但下次找到的依然是類似對象,或遇到相同的感情危機。
今天不知道為什麼,一堆人突然問我問題,是國際哈拉許願日嗎? 最特別的是有兩個人的問題幾乎一模一樣,真的抓到了我的眼睛,大意如下: “一直希望找個好伴侶,並且能發展一段關係,但身邊總是難以出現理想對象? 聽起來還真的是有點大眾臉。 這樣模糊的描述,就算真的出現了一個可能的靈魂伴侶,我想也認不出來吧。
市面上流行的吸引力法則,常常告訴我們只要能將內心的夢想或慾望想像得非常清晰,就有機會成真。 但實際上沒那麼容易。 有想法很簡單,但要達成卻需要有效行動。 覺得改變很困難的人,即使腦袋中有這些想滿足的夢想或慾望,實際執行時,內心卻常會冒出這些感覺: 一股有形或無形的阻力,不斷在阻礙他行動 為什麼呢?
每年在台灣都有三個日子,會讓人反思自己在情感關係上到底在追求什麼? 2/14、7/7(農曆)、12/25 我自己認識不少蠻有魅力的朋友,他們常常很容易吸引到異性,但總會陷入尼采所講的”永劫迴歸”(近似佛教的輪迴),也就是快速交往又瞬間分手,但下次找到的依然是類似對象,或遇到相同的感情危機。
今天不知道為什麼,一堆人突然問我問題,是國際哈拉許願日嗎? 最特別的是有兩個人的問題幾乎一模一樣,真的抓到了我的眼睛,大意如下: “一直希望找個好伴侶,並且能發展一段關係,但身邊總是難以出現理想對象? 聽起來還真的是有點大眾臉。 這樣模糊的描述,就算真的出現了一個可能的靈魂伴侶,我想也認不出來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今天在 YT 聽到在談「轉念,世界跟著改變」的力量。 當我們深陷在負面的情緒與環境時,不但停止自己進步,對身心無益,更糟的是還把自己掉入負面情緒漩渦,與無限挫折感中。 難過、仇恨不會讓自己變得更好。世界是不會為你停止轉動。當你停止進步時,就已經逐步被抛在後面了。 或許我們對現況不滿,如果把這力
Thumbnail
我的背景知識構成了現在的自我,這一點無從否認,也不該否認,只能尊重。  但是當我們投身某種信念的時候(不限於宗教),我們是用哪種框架去認識「新的信念」的呢?答案當然是我們的「老我」。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在生活的苦楚當中遇見上帝,若因此得救,所以認定「信耶穌比較靈驗」。 對,這是標準的多神論異教思
Thumbnail
是這樣的,前幾天在網路遇到一個有趣的人,他貼了一段聖經節,然後宣稱既然我們都是神的兒女,那麼我們就是神。 當然,任何基督徒都會跟你說這是無說八道,稍微讀過聖經的大概也能舉出一大堆經文告訴你人絕對不會是神,因為這本來就跟一神論牴觸,連進入神學討論的意義都沒有,完全是異教思想,不是基督教神學,除非你想
Thumbnail
從2014年開始,小文人就以自由接案編輯的方式過生活,到今年剛好滿10年! 在整理自己的文稿時意識到這件事,真的很驚訝,啊,原來一路懷疑自己能不能以此過活,如今回頭看,也算好好地過了10年。 但是,即使是「自由」接案,小文人竟然也到了職業倦怠階段。 過去10年之間,當然也都有過煩躁和倦怠,但只
Thumbnail
正念是從英文Mindfulness 翻譯而來的,代表全心專注於當下,對當下的身心狀態保持覺察的意思。 ​ 「正」是指「現在、當下」,並非大家所想的「正向、正確」。 ​ 「念」則是指「念頭」,而把「念」拆開來看,會發現是「今」「心」兩個字,因此也可以解釋為「今天的心跟注意力」 ​ 當我這樣解釋完,台下
Thumbnail
我是不是真的想離開?必要的「捫心自問」 1.為什麼會有這個念頭? 2.想要的是什麼? 魚跟熊掌雖不可兼得,最重要的是能夠達到自己內心的平衡。 沒有時間表!轉職時機怎麼抓? 離職到底該怎麼開口?
Thumbnail
各種環境因素讓我們開始思考轉職的可能性,然而當開始嘗試踏出舒適圈、到要執行的地步時,卻又會因為各種藉口打退堂鼓而放棄。  
Thumbnail
LINE,讓單調的純文字簡訊有了表情貼圖的趣味,讓單純的聲音傳遞轉變成視訊互動,讓付費的通話變成了免費。一個平台,將無論多遠的距離拉得非常接近,讓「人際溫度」不再只是想像,而是可付諸實行。
Thumbnail
Hi, this is Allee. 今天要來聊一本書:《在家CEO.賺進後半輩子從家開始》。這些年來,財務自由,或是說財務自主的議題正夯,顛覆了我對於職涯的想像。一直以來,我的思考便是局限在「工作領薪水」的賺錢模式中,沒有去思考還有什麼模式可以增加自己的收入。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今天在 YT 聽到在談「轉念,世界跟著改變」的力量。 當我們深陷在負面的情緒與環境時,不但停止自己進步,對身心無益,更糟的是還把自己掉入負面情緒漩渦,與無限挫折感中。 難過、仇恨不會讓自己變得更好。世界是不會為你停止轉動。當你停止進步時,就已經逐步被抛在後面了。 或許我們對現況不滿,如果把這力
Thumbnail
我的背景知識構成了現在的自我,這一點無從否認,也不該否認,只能尊重。  但是當我們投身某種信念的時候(不限於宗教),我們是用哪種框架去認識「新的信念」的呢?答案當然是我們的「老我」。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在生活的苦楚當中遇見上帝,若因此得救,所以認定「信耶穌比較靈驗」。 對,這是標準的多神論異教思
Thumbnail
是這樣的,前幾天在網路遇到一個有趣的人,他貼了一段聖經節,然後宣稱既然我們都是神的兒女,那麼我們就是神。 當然,任何基督徒都會跟你說這是無說八道,稍微讀過聖經的大概也能舉出一大堆經文告訴你人絕對不會是神,因為這本來就跟一神論牴觸,連進入神學討論的意義都沒有,完全是異教思想,不是基督教神學,除非你想
Thumbnail
從2014年開始,小文人就以自由接案編輯的方式過生活,到今年剛好滿10年! 在整理自己的文稿時意識到這件事,真的很驚訝,啊,原來一路懷疑自己能不能以此過活,如今回頭看,也算好好地過了10年。 但是,即使是「自由」接案,小文人竟然也到了職業倦怠階段。 過去10年之間,當然也都有過煩躁和倦怠,但只
Thumbnail
正念是從英文Mindfulness 翻譯而來的,代表全心專注於當下,對當下的身心狀態保持覺察的意思。 ​ 「正」是指「現在、當下」,並非大家所想的「正向、正確」。 ​ 「念」則是指「念頭」,而把「念」拆開來看,會發現是「今」「心」兩個字,因此也可以解釋為「今天的心跟注意力」 ​ 當我這樣解釋完,台下
Thumbnail
我是不是真的想離開?必要的「捫心自問」 1.為什麼會有這個念頭? 2.想要的是什麼? 魚跟熊掌雖不可兼得,最重要的是能夠達到自己內心的平衡。 沒有時間表!轉職時機怎麼抓? 離職到底該怎麼開口?
Thumbnail
各種環境因素讓我們開始思考轉職的可能性,然而當開始嘗試踏出舒適圈、到要執行的地步時,卻又會因為各種藉口打退堂鼓而放棄。  
Thumbnail
LINE,讓單調的純文字簡訊有了表情貼圖的趣味,讓單純的聲音傳遞轉變成視訊互動,讓付費的通話變成了免費。一個平台,將無論多遠的距離拉得非常接近,讓「人際溫度」不再只是想像,而是可付諸實行。
Thumbnail
Hi, this is Allee. 今天要來聊一本書:《在家CEO.賺進後半輩子從家開始》。這些年來,財務自由,或是說財務自主的議題正夯,顛覆了我對於職涯的想像。一直以來,我的思考便是局限在「工作領薪水」的賺錢模式中,沒有去思考還有什麼模式可以增加自己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