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與時間經驗:淺談現象學對「創傷記憶」的討論(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們現在來討論「憂鬱」這個概念。為了承繼過去的醫學探討,我們這裡說的「憂鬱」,不是指人有時候會感受到的情緒;而是特別指這種情緒在長期累積後,已經演變成心理問題的一種現象,即「憂鬱症」。

未來-過去-現在:人類的奇特生存模式

依據賓司汪格(Ludwig Binswanger),「憂鬱症」與「狂躁症」的原因,是因為患者「對時間的經驗」遭到了破壞。人類對時間的體驗,基本上是以「未來-過去-現在」的模式展開;而「憂鬱症」的形成,即在於患者的時間模式出現異常,把「未來」的優先性轉移給了「過去」。在思考憂鬱這件事以前,我們先來談談一般人的「時間經驗」是怎麼一回事,為什麼「未來」在時間體驗中佔有優先的地位。
雖然外在世界的時間,是以「過去-現在-未來」的順序流逝。但是,人類的生存方式,卻是用「未來-過去-現在」的模式來感受、理解時間。怎麼說呢?
基本上,這個描述是從未來是「不確定的」,這個特徵開始的。不像「過去、現在」都是已經完成了、固定了;「過去」已經確定下來這點很容易了解,而「現在」其實也有很多固定的狀態,譬如說現在「我餓了」或「我不餓」,這就是一個固定的狀態。然而「未來」卻是真正不確定的:我們可以預估我們未來「會餓」、「會不餓」,但這些狀態卻還沒有真的固定下來。
基於此,我們有兩個理由說:「未來」,在我們的時間經驗有優先性。
1.未來是不確定的。我們的「存在」(being)也是不確定的、變動的;而我們的時間經驗是存在方式的一部份。
2.我們首先是從「未來」的視角出發,才可能與世界中的任何事物(包括自己)進行理解與交流。
第一點的理由比較明顯;我們著重來討論第二點。關於第二點,我們須要引用另外一個在生活中必定會遇到的要素,即「慾望」(desire)來輔助說明。這裡說的「慾望」是指我們對事物所發出的或愛或恨的想法,讓我們想要親近或是遠離某個東西。而我們之所以對某個事物產生慾望,常常是出自我們當下的狀態,譬如說:我可能在某個當下很想吃蛋糕;但如果換一個時間點(像是我很飽的時候),蛋糕就完全不會引發我的慾望。也就是說,蛋糕還是同一個蛋糕,但它對我的意義(我想要吃或不想吃),卻是由我的慾望、我當下的狀態所決定的。
但是,我們常常會有一個預設,也就是:對於一個存在物而言,先A.有這個存在物本身,才會B.有我對這個存在物的慾望。A比B更為基本;在邏輯上,一定要先有這個存在物本身,才會有我對它的慾望。
但是,這樣卻會引發一個難題:我們所預設的「事物本身」這個概念,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呢?我們對世上的任何東西,一定會或多或少的有親近或遠離的慾望。即使是「漠不關心」,也常常是壓抑下來的「遠離」。譬如說:當我想親近某個人時,卻遭到我所不希望的對待;那麼下次我若遇見另一個想親近的人,或許我會把上次的經驗投射到這一次,以至於我用「漠不關心」來保護自己。
於是,一方面,「慾望」是我們看待一個事物必定會經過的窗口;另一方面,我們的生活又不得不預設「事物本身」這個概念。在科學上,我們會說:「依定律與物體的儲能(capacity),它可能變成另一個狀態或維持現有的狀態;這是關於物體本身的事,與我的慾望無關。」在道德上,我們會說:「依據道德的要求,我應當救他,即使他是我的仇人,我很想殺死他;但道德與我的慾望無關,只與『他本身』是個人有關。」
然而,在過去、現在這樣已確定的時間點中,在我們的視野裡所呈現出來的事物,已經浸染了它帶給我們、我們對於它的各種感受;我們不可能把這些感受剝離出來,來認識「它本身」。可是,我們的生活信念,又不斷的須要回到、引用「某某本身」這個概念。因此,我們可以合理的說:唯有不確定性,能夠挪開事物所呈現的各種狀態和我的慾望,只遺留下有某某事物「存在」的這件事。而在我們的生存模式中,這種關於「不確定性」的經驗,就是對於「未來」的經驗。
所以,經過上述的介紹,我們可以把「未來-過去-現在」這個模式,更簡單的改寫成「可能性-已經是-互動(communication)」。
汪文聖:《現象學與科學哲學》。截自金石堂
參考文獻
海德格,〈形而上學是什麼?〉。《路標》,孫周興譯
馬賽爾,〈「有」之現象學的草案〉。《是與有》,陸達誠譯
強納生.雷(Jonathan Ree),《海德格》。蔡偉鼎譯
汪文聖,〈從胡塞爾與海德格之時間現象學來看創傷記憶的問題〉。《現象學與科學哲學》
汪文聖,〈從胡塞爾現象學來看照顧存在性的現象學探討〉。《現象學與科學哲學》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8會員
143內容數
對有興趣的哲學論題進行科普,希望吸引大家來一起討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傅元罄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生命卻有那樣的日子:當那個事件來到,你的心中永遠留下一個缺口,是我們所擁有或所將擁有的一切,再也無法填滿的。它摧毀了我們賴以維生的信賴、信念與期望,動搖它們,把它們變成一片茫然與荒謬。未來,是什麼呢?關於重要的事,我們無法改變,那又有什麼「希望」呢?
但文學卻很奇怪。許多作者——即使不是每一個,都希望自己的話語在身後永存。希望當一個讀者拿起書時,能夠細細閱讀,讓自己能夠再被捲入交錯的時空。
當我們關注到自己,和與我們接觸的東西,都是「有限的存在」(finite beings)。意思是:它限定在自己的存在內,不會是另一個東西。譬如說一隻狗被限定在狗的存在,它就不會同時也是一隻貓。
當「給予的愛」漸漸離開它原本的方式,希望把對方塑造成自己所想的樣子時;「欣賞」可以把我們帶回愛情的原點。〔...〕我們不要只從我出發來改造對方,也不要只為了對方而委屈自己;我們要回到我們的交會之處,那是我們當初感受到各自的魅力,發生愛情的地方。
當凱林彈琴時,我們可以想像:他的背後有一個龐大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他多麼渺小,他的背影是多麼孤寂。這有什麼用呢?不但別人問他,他也無法自制,不停的自己問自己;周遭的槍聲、爆炸聲,死亡的聲音,寂靜的聲音,都不斷的纏著我們,要我們問自己這個問題。
《破碎的琴鍵》的開頭,恐怖份子用步槍擊碎了凱林僅剩的心靈寄託——鋼琴與音樂,這成為最後一根稻草,讓凱林當即決定逃難,離開敘利亞。於是,他決定不再彈奏,找零件將鋼琴修好後,便賣出去以籌備離開的資金。
生命卻有那樣的日子:當那個事件來到,你的心中永遠留下一個缺口,是我們所擁有或所將擁有的一切,再也無法填滿的。它摧毀了我們賴以維生的信賴、信念與期望,動搖它們,把它們變成一片茫然與荒謬。未來,是什麼呢?關於重要的事,我們無法改變,那又有什麼「希望」呢?
但文學卻很奇怪。許多作者——即使不是每一個,都希望自己的話語在身後永存。希望當一個讀者拿起書時,能夠細細閱讀,讓自己能夠再被捲入交錯的時空。
當我們關注到自己,和與我們接觸的東西,都是「有限的存在」(finite beings)。意思是:它限定在自己的存在內,不會是另一個東西。譬如說一隻狗被限定在狗的存在,它就不會同時也是一隻貓。
當「給予的愛」漸漸離開它原本的方式,希望把對方塑造成自己所想的樣子時;「欣賞」可以把我們帶回愛情的原點。〔...〕我們不要只從我出發來改造對方,也不要只為了對方而委屈自己;我們要回到我們的交會之處,那是我們當初感受到各自的魅力,發生愛情的地方。
當凱林彈琴時,我們可以想像:他的背後有一個龐大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他多麼渺小,他的背影是多麼孤寂。這有什麼用呢?不但別人問他,他也無法自制,不停的自己問自己;周遭的槍聲、爆炸聲,死亡的聲音,寂靜的聲音,都不斷的纏著我們,要我們問自己這個問題。
《破碎的琴鍵》的開頭,恐怖份子用步槍擊碎了凱林僅剩的心靈寄託——鋼琴與音樂,這成為最後一根稻草,讓凱林當即決定逃難,離開敘利亞。於是,他決定不再彈奏,找零件將鋼琴修好後,便賣出去以籌備離開的資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記憶重複產生或短或長的的情感痛苦。這是一種「餘痛」。
Thumbnail
許多人因專注於過去和未來而失去與當下的聯繫,導致情感疏離、壓力增大和生活滿意度下降。本文探討透過正念冥想、設立界限和積極互動等方法,幫助人們拉回對當下的覺知,並從心理學、神經科學及人際互動的角度解析其正面影響。最終目的是提升自我接納感,增強幸福感和生活質量。
自我關注的是預測每種情況的結果,由於它過度專注外在世界,它的感覺完全脫離了99.99%的現實.事實上越是透過我們的感官去定義現實,這樣的現實越會成為我們的法則,因為我們把覺察放在哪裡,哪裡就是我們的現實。所以倘若我們把注意力放在身體和物質世界上,被束縛在特定的線性時間中,那麼這就會成為我們的現實。
Thumbnail
《當下的力量》提到,人的思維往往陷入對過去身份的執著,同時將未來視為逃離當下的一種途徑。瞭解如何專注當下將有助於減輕內在的心理負擔。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在時間線中的迷惑和尋找迷幻的感受。文章提到了對於深度和廣度的對比,以及對於世界與自己之間的關係。透過解剖事物,作者試圖找出自己存在的地方,並追求動態的平衡。在時間的尖端,作者認為自己的真實自我存在,沒有人類社會中的低維元素,沒有追求與惋惜,也沒有過去和未來的重要性。
Thumbnail
憂鬱症,已有愈來愈多文獻證實,是生理病。 因「大腦化學物質失調」。 而在我看來,他既是心理、也是生理病。 畢竟,身心也是相連。 他還是有著根源(種子),需要找出並對峙。 然而,通常,還是經歷過的人最清楚, 那個身體的「狀態」。 甚至看過有些案例:
Thumbnail
不斷地擔心未來 在這個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人們往往陷入一個陷阱:不斷地擔心未來,而忽略了當下的美好。生活總是充滿了各種挑戰和壓力,我們常常為了未知的將來而焦慮不安,卻忘記了當下正是我們擁有的珍貴時刻。 不確定的未來 每個人都曾經為未來的不確定性而感到困擾。或許是工作上的壓力,或許是人際關係的波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時間是一種假設、一種建立在人類共同認知上的基本概念。你的情緒刻劃時間的長度,因此時鐘時間是你情感強度稀釋或濃縮了的世界時間,你和同類的時間變化是無法相同的但遵守相同的協議。你自己在不同情緒下的「時間」感受也有巨大的差異,這不是幻覺或自我催眠,實則是你有個很好的理由這麼做。
Thumbnail
憂鬱症仍存有過去錯誤的觀念及態度,甚至不懂得憂鬱症的人在想什麼。瞭解憂鬱症的發作原因,包括生理、心理和環境等多重因素,能夠幫助及早發現並治療。透過憂鬱症自我檢測方式,您可以早期發現憂鬱症的症狀。除了專業治療外,培養正向思考也是重要的。若您或身邊的親友發現異常情緒,積極就醫,提前預防才能有效控制症狀。
Thumbnail
文:王雅涵心理師/心理師的歡樂之旅 「天國是回頭看才會懂的」 也就是我們在當下發生的很多事情,也許不是很明白,但回頭看,我們度過了,我們經歷了很多,我們成長了,都成為現在的美好,但也許現在當下你也不覺得是美好的,那我們就一起相信,未來的我們,回頭看,也許就懂了 但最近讀到一段話,覺得更貼切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記憶重複產生或短或長的的情感痛苦。這是一種「餘痛」。
Thumbnail
許多人因專注於過去和未來而失去與當下的聯繫,導致情感疏離、壓力增大和生活滿意度下降。本文探討透過正念冥想、設立界限和積極互動等方法,幫助人們拉回對當下的覺知,並從心理學、神經科學及人際互動的角度解析其正面影響。最終目的是提升自我接納感,增強幸福感和生活質量。
自我關注的是預測每種情況的結果,由於它過度專注外在世界,它的感覺完全脫離了99.99%的現實.事實上越是透過我們的感官去定義現實,這樣的現實越會成為我們的法則,因為我們把覺察放在哪裡,哪裡就是我們的現實。所以倘若我們把注意力放在身體和物質世界上,被束縛在特定的線性時間中,那麼這就會成為我們的現實。
Thumbnail
《當下的力量》提到,人的思維往往陷入對過去身份的執著,同時將未來視為逃離當下的一種途徑。瞭解如何專注當下將有助於減輕內在的心理負擔。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在時間線中的迷惑和尋找迷幻的感受。文章提到了對於深度和廣度的對比,以及對於世界與自己之間的關係。透過解剖事物,作者試圖找出自己存在的地方,並追求動態的平衡。在時間的尖端,作者認為自己的真實自我存在,沒有人類社會中的低維元素,沒有追求與惋惜,也沒有過去和未來的重要性。
Thumbnail
憂鬱症,已有愈來愈多文獻證實,是生理病。 因「大腦化學物質失調」。 而在我看來,他既是心理、也是生理病。 畢竟,身心也是相連。 他還是有著根源(種子),需要找出並對峙。 然而,通常,還是經歷過的人最清楚, 那個身體的「狀態」。 甚至看過有些案例:
Thumbnail
不斷地擔心未來 在這個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人們往往陷入一個陷阱:不斷地擔心未來,而忽略了當下的美好。生活總是充滿了各種挑戰和壓力,我們常常為了未知的將來而焦慮不安,卻忘記了當下正是我們擁有的珍貴時刻。 不確定的未來 每個人都曾經為未來的不確定性而感到困擾。或許是工作上的壓力,或許是人際關係的波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時間是一種假設、一種建立在人類共同認知上的基本概念。你的情緒刻劃時間的長度,因此時鐘時間是你情感強度稀釋或濃縮了的世界時間,你和同類的時間變化是無法相同的但遵守相同的協議。你自己在不同情緒下的「時間」感受也有巨大的差異,這不是幻覺或自我催眠,實則是你有個很好的理由這麼做。
Thumbnail
憂鬱症仍存有過去錯誤的觀念及態度,甚至不懂得憂鬱症的人在想什麼。瞭解憂鬱症的發作原因,包括生理、心理和環境等多重因素,能夠幫助及早發現並治療。透過憂鬱症自我檢測方式,您可以早期發現憂鬱症的症狀。除了專業治療外,培養正向思考也是重要的。若您或身邊的親友發現異常情緒,積極就醫,提前預防才能有效控制症狀。
Thumbnail
文:王雅涵心理師/心理師的歡樂之旅 「天國是回頭看才會懂的」 也就是我們在當下發生的很多事情,也許不是很明白,但回頭看,我們度過了,我們經歷了很多,我們成長了,都成為現在的美好,但也許現在當下你也不覺得是美好的,那我們就一起相信,未來的我們,回頭看,也許就懂了 但最近讀到一段話,覺得更貼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