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戒表解講要》07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2018溫哥華傳戒弘法之旅
大修和尚 宣講

raw-image

再來我們看到甲四、婬戒。它也分成八科來說明。

乙一、釋名

我們同樣翻到四十五頁,接著再看第三條、婬戒。婬戒是什麼意思呢?

染情逸蕩,污穢交遘,名不淨行。與己妻之外一切男女,犯不淨行,是名邪婬。受五戒居士應嚴戒之,又居士若自發心,亦可戒正婬,名梵行優婆塞,期間久暫,隨自發心。

這是原文,下面就一一的解釋:染情逸蕩,污穢交遘,名不淨行。有染污的這一念心,不知道要制止,卻隨順它放逸奔蕩這一念情愛的心,乃至於彼此污穢的交合,這個叫做不淨行。跟自己妻子之外的男女,假若是女眾的話,就跟自己丈夫以外的一切男女污穢的交合,犯到不淨行,這個叫做邪婬。

所以受五戒的在家居士們,所戒的就是邪婬,不可以邪婬。在家居士,我們做為一個在家居士,分寸我們要守好,不可以邪婬。換句話說,正式的夫妻開許是可以正婬的,但是不可以做夫妻以外的邪婬,受五戒的居士應當要嚴格的守好它,要好好地戒這個邪婬。

又者居士自己發心,也可以戒正婬。也就是說跟出家的師父學習,出家的師父他們都是守終身的不婬欲的戒法,跟一切的男女都是不干犯的,他都是守清淨的梵行。那我們在家居士也可以隨喜,那怎麼隨喜呢?就是受八關齋。受八關齋戒的時候,我們受八關齋戒這一天,是要完全斷正婬的,一切的婬欲都不許的。受八關齋戒的時間長短也可以隨自己發心,也可以一年、也可以一個星期、三天、五天、一個星期、三個月、或者是一年半載、或者是三年、或終身亦可。

你如果要受五戒的淨行的梵行,也可以在受戒的時候,你自己發心來受,師父為你們作證明。如果是要受八關齋戒的,你也可以自己在佛前自誓受,如果有師父為你授,就為你授;如果沒有,附近都沒有可以為你授八關齋戒的師父,也可以開許自己自誓受,在佛前自誓受。

在佛前自誓受的時候你就說:「我弟子某某,發願受持八關齋戒多久多久。」也可以自己這樣受持,但原則上我們應要依師授,依出家的師父受持,這樣的話,男眾就稱做梵行的優婆塞,女眾就叫做梵行的優婆夷。

raw-image

乙二、制意‧

佛陀制戒止邪婬的意義。

第一、婬欲能繫縛眾生,不得解脫。令眾生造種種業,受生死苦。為眾惡之源,生死之本。

婬欲它能夠深深地繫縛我們眾生在三界牢獄裡面,使令眾生不能夠解脫生死的苦海。我們眾生之不能夠出離生死的苦海,最大的因緣就在這個婬欲,它是一條無形的、堅固的牢繩,我們眾生要斷這條牢繩,非常難非常難,所以一切眾生都以婬欲而正性命。

眾生會投生到這個娑婆世界就是因為愛情太重了,所謂愛不重不生娑婆。而這個愛情要緊的就是婬欲的關係,講穿了就是這件事情。所以婬欲能夠繫縛一切眾生,了它癲狂的造作種種的惡業,而納受無邊的生死的痛苦,它是屬於眾多惡法的根源,也是流轉生死的根本。

在《大智度論》裡面就講到說:婬欲為諸結之本。」婬欲它是一切結使、一切煩惱的根本,你只要有婬欲的心,貪欲,無邊的貪欲、瞋恚、愚癡,無邊的煩惱從這個地方就滾動起來。

在《出曜經》卷四裡面有講道:婬之為病,受殃無量。」婬欲這種病,我們所遭受的災殃,它是無量無邊的,訴說不盡!所以婬欲的過患是極深。

我們現代的人在這個時代,不會把婬欲當作是一種罪惡,反而是把它當作是一種讚歎、鼓勵的事情,這是我們眾生的顛倒,所以難以出離,連知見都錯誤了,更何況說能夠出離,更何況說能夠制止它!

第二、損自德行故。

假若做這種邪婬的話,那就會損害喪失自己貞良德行的緣故。佛法給我們的知見都是端正的、都是清淨的,給我們眾生的知見都是純正的、都是善良的。世間的知見,我們做為一個佛弟子有正見的人,千萬不要去隨順它。我們隨順它,那你只有癲狂地墮落三途、墮落在六道輪迴、三途裡,長劫地受苦。

染心看者,越毘尼罪,何況身犯?

假若我們用染污心來看男眾或者是看女眾,就會犯到越毘尼罪越毘尼罪它是比較小的一種罪過,它是屬於心意的一種罪過,這叫作越毘尼罪,這罪過比較小。以染污心看男女眾都不可以,何況說我們的身體跟他有所干犯,更不可以的。

第三、業道重故。

邪婬的業道罪它是非常重大的緣故。

若犯邪婬,不堪入道。假若我們犯到邪婬,就不堪可入於佛道了。

古德有一句話說:「要趣進妙道,未見情愛封固,而得有證者。」

我們想要趣求精進於無上的菩提道,從來沒有看到情愛堅固的。封固就是很堅固執著放不下的,從來沒有看到情愛堅固執著放不下,而能有所趣證菩提證入妙道的,不可能的!因為這兩件事情完全是相悖的。

法性空寂·法性清淨·法性沒有人我

你情愛堅固,這完全是一種染污、顛倒、無明,怎麼能夠跟法性相應? 不可能的!這件事情根本不可能的。你想要趣進佛道,情愛這件事情你一定要淡之再淡、淡之再淡(乃至於無)。

第四、亂靜心故。

婬欲它會擾亂我們這一念寂靜的心的緣故。我們眾生這一念心它本來寂靜,但是如果有這些根、塵、識的境界,尤其是婬欲的境界擾亂,整個心性就擾動起來。

欲火喧心。這種婬欲的火現起的時候,會擾亂我們這一念清淨的心。

令失正念、正定。我們修學聖道就是要常常安住在正念裡頭。安住在正念裡頭,或者是專注在號、或者是在止觀上面,這些都是正念。心要常常有定攝心一處,久久它自然就生定,要這樣才好。假若婬欲心重,你的正念正定都被這婬欲心占據了,所以就不得涅槃,障證菩提。不能夠獲得大般涅槃,障礙證得無上菩提。

第五、入魔網故。

假若邪婬的話,就入於魔業羅網的緣故,所以經典說:「此婬欲者,是眾魔境界。」經典上面說:這種婬欲的火,它是屬於眾多魔王、魔子、魔孫的這種境界,是屬於魔的境界。

《楞嚴經》裡面就講得很清楚:
婬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婬,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

我們縱然做不到說斷除婬欲,但是我們切莫隨順,切莫去造作邪婬業。要不然你就繫屬於魔了,作魔的子孫了。

第六、三世諸佛法爾不婬欲故。

三世一切諸佛都是自然地不婬欲的緣故。所以在家居士學佛,縱不能夠完全不婬欲,我們應當隨佛教誡,不邪婬。

《紅色字體,點按進去是出處的連結點,阿彌陀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鋼骨佛心的沙龍
77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鋼骨佛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4/11
五戒表解講要 大修和尚 宣講 你如果五戒不守,人天絕路。所以受戒你也要持戒,不受戒你也要持戒。你不受戒,你也要把五條戒裡面的前四戒守好,並不是說沒有受戒便可以不持戒,為什麼呢?因為殺、盜、婬、妄它本身就是性戒。因為它的體性當戒故,它的體性是屬於惡的,性惡,體性是惡,會讓我們眾生墮落的惡法,是我們體性
Thumbnail
2022/04/11
五戒表解講要 大修和尚 宣講 你如果五戒不守,人天絕路。所以受戒你也要持戒,不受戒你也要持戒。你不受戒,你也要把五條戒裡面的前四戒守好,並不是說沒有受戒便可以不持戒,為什麼呢?因為殺、盜、婬、妄它本身就是性戒。因為它的體性當戒故,它的體性是屬於惡的,性惡,體性是惡,會讓我們眾生墮落的惡法,是我們體性
Thumbnail
2022/04/11
五戒表解講要 大修和尚 宣講 再來講到最後一條戒 甲六、酒戒 同樣分成八科,我們也同樣回到四十五頁。 乙一、釋名 接著第五條就是飲酒戒。 「俱酒色、酒香、酒味,飲之令人昏醉,放逸之飲料名酒,飲則犯戒。」 乙二、制意 世尊制酒戒的意義。 第一、失禮儀。酒能令人迷醉,失禮貌威儀。 飲酒
Thumbnail
2022/04/11
五戒表解講要 大修和尚 宣講 再來講到最後一條戒 甲六、酒戒 同樣分成八科,我們也同樣回到四十五頁。 乙一、釋名 接著第五條就是飲酒戒。 「俱酒色、酒香、酒味,飲之令人昏醉,放逸之飲料名酒,飲則犯戒。」 乙二、制意 世尊制酒戒的意義。 第一、失禮儀。酒能令人迷醉,失禮貌威儀。 飲酒
Thumbnail
2022/04/11
五戒表解講要 大修和尚 宣講 我們接著講妄語戒。 乙五、這一科,論到輕重‧ 接著所犯同樣是犯妄語,但是它有輕重的差別,這當中就有逆罪、大妄語罪、小妄語罪的分別。 還有破轉法輪僧.這個是什麼呢? 以上這些都叫做逆罪:法說非法、非法說法,以及破羯磨僧、破轉法輪僧,這都是屬於逆罪。
Thumbnail
2022/04/11
五戒表解講要 大修和尚 宣講 我們接著講妄語戒。 乙五、這一科,論到輕重‧ 接著所犯同樣是犯妄語,但是它有輕重的差別,這當中就有逆罪、大妄語罪、小妄語罪的分別。 還有破轉法輪僧.這個是什麼呢? 以上這些都叫做逆罪:法說非法、非法說法,以及破羯磨僧、破轉法輪僧,這都是屬於逆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楞嚴經》上講「淫心不除,塵不可出」。 我相信,很多學佛的朋友,都知道《楞嚴經》的這二句名言。然而,卻很少人注意到,後面還有二句,如不斷淫,必落魔道。 有讀者來信問,淫心不除,不能斷除淫慾的念頭,頂多無法脫離生死輪迴,為何繼續修行佛法的人,會墬入魔道呢? 為何會這麼嚴重呢?
Thumbnail
《楞嚴經》上講「淫心不除,塵不可出」。 我相信,很多學佛的朋友,都知道《楞嚴經》的這二句名言。然而,卻很少人注意到,後面還有二句,如不斷淫,必落魔道。 有讀者來信問,淫心不除,不能斷除淫慾的念頭,頂多無法脫離生死輪迴,為何繼續修行佛法的人,會墬入魔道呢? 為何會這麼嚴重呢?
Thumbnail
《無量壽經》「五惡」段--五戒、五常之異同 (象山慶2022.3.27) 有問:《無量壽經》卷上開示了法藏比丘因地發願及修行成佛的過程,並描述阿彌陀佛國土的莊嚴清淨;卷下說明眾生往生之因與果,並描述末法眾生,廣造五惡而備受五痛、五燒之苦報,以此勸導眾生信佛念佛,往生極樂。這其中,關於「五惡」及「五善
Thumbnail
《無量壽經》「五惡」段--五戒、五常之異同 (象山慶2022.3.27) 有問:《無量壽經》卷上開示了法藏比丘因地發願及修行成佛的過程,並描述阿彌陀佛國土的莊嚴清淨;卷下說明眾生往生之因與果,並描述末法眾生,廣造五惡而備受五痛、五燒之苦報,以此勸導眾生信佛念佛,往生極樂。這其中,關於「五惡」及「五善
Thumbnail
五戒表解講要 大修和尚 宣講 你如果五戒不守,人天絕路。所以受戒你也要持戒,不受戒你也要持戒。你不受戒,你也要把五條戒裡面的前四戒守好,並不是說沒有受戒便可以不持戒,為什麼呢?因為殺、盜、婬、妄它本身就是性戒。因為它的體性當戒故,它的體性是屬於惡的,性惡,體性是惡,會讓我們眾生墮落的惡法,是我們體性
Thumbnail
五戒表解講要 大修和尚 宣講 你如果五戒不守,人天絕路。所以受戒你也要持戒,不受戒你也要持戒。你不受戒,你也要把五條戒裡面的前四戒守好,並不是說沒有受戒便可以不持戒,為什麼呢?因為殺、盜、婬、妄它本身就是性戒。因為它的體性當戒故,它的體性是屬於惡的,性惡,體性是惡,會讓我們眾生墮落的惡法,是我們體性
Thumbnail
五戒表解講要 大修和尚 宣講 我們接著講妄語戒。 乙五、這一科,論到輕重‧ 接著所犯同樣是犯妄語,但是它有輕重的差別,這當中就有逆罪、大妄語罪、小妄語罪的分別。 還有破轉法輪僧.這個是什麼呢? 以上這些都叫做逆罪:法說非法、非法說法,以及破羯磨僧、破轉法輪僧,這都是屬於逆罪。
Thumbnail
五戒表解講要 大修和尚 宣講 我們接著講妄語戒。 乙五、這一科,論到輕重‧ 接著所犯同樣是犯妄語,但是它有輕重的差別,這當中就有逆罪、大妄語罪、小妄語罪的分別。 還有破轉法輪僧.這個是什麼呢? 以上這些都叫做逆罪:法說非法、非法說法,以及破羯磨僧、破轉法輪僧,這都是屬於逆罪。
Thumbnail
五戒表解講要 大修和尚 宣講 乙三、次第 就著菩薩的自利修行,他是以戒婬為先。假若我們要自利,我們如果真的要自利,依靠戒定慧三無漏學好好地修行,他是以戒婬作為首先的第一要務,為什麼呢?因為婬念它染污淨心,障生定慧。婬欲的念頭染污我們自性的清淨心,障礙生起禪定,以及般若的妙慧的緣故。
Thumbnail
五戒表解講要 大修和尚 宣講 乙三、次第 就著菩薩的自利修行,他是以戒婬為先。假若我們要自利,我們如果真的要自利,依靠戒定慧三無漏學好好地修行,他是以戒婬作為首先的第一要務,為什麼呢?因為婬念它染污淨心,障生定慧。婬欲的念頭染污我們自性的清淨心,障礙生起禪定,以及般若的妙慧的緣故。
Thumbnail
2018溫哥華傳戒弘法之旅 大修和尚 宣講 再來我們看到甲四、婬戒。它也分成八科來說明。 乙一、釋名 我們同樣翻到四十五頁,接著再看第三條、婬戒。婬戒是什麼意思呢? 乙二、制意‧ 佛陀制戒止邪婬的意義。 第一、婬欲能繫縛眾生,不得解脫。令眾生造種種業,受生死苦。為眾惡之源,生死之本。
Thumbnail
2018溫哥華傳戒弘法之旅 大修和尚 宣講 再來我們看到甲四、婬戒。它也分成八科來說明。 乙一、釋名 我們同樣翻到四十五頁,接著再看第三條、婬戒。婬戒是什麼意思呢? 乙二、制意‧ 佛陀制戒止邪婬的意義。 第一、婬欲能繫縛眾生,不得解脫。令眾生造種種業,受生死苦。為眾惡之源,生死之本。
Thumbnail
《五戒表解講要》02 最近末學跟我們清公和尚有探討這個問題,如果說犯到菩薩的重戒,還有五戒當中的重戒,如果說他沒有辦法拜到見光見華怎麼辦呢? 我們清公和尚他依據古德的立(律)論來加以說明:「你如果說能夠拜到見光見華,見到瑞相,那這個是最好的,代表你這個罪業已經滅除了,那你可以再來重受。」
Thumbnail
《五戒表解講要》02 最近末學跟我們清公和尚有探討這個問題,如果說犯到菩薩的重戒,還有五戒當中的重戒,如果說他沒有辦法拜到見光見華怎麼辦呢? 我們清公和尚他依據古德的立(律)論來加以說明:「你如果說能夠拜到見光見華,見到瑞相,那這個是最好的,代表你這個罪業已經滅除了,那你可以再來重受。」
Thumbnail
五戒表解講要—1 第一個、是說明五戒的內涵。這個部份是依懺公·懺雲老和尚所編《五戒表解》,主要再依清公和尚的《五戒表解講要》來說明,同時也參考《五戒相經箋要集註》廣化老法師註,以及《在家律學》來說明,這是我們這次講課的一個主題。 第二個、是總明五戒的罪相,這個地方我們就依弘一大師的《辨相表解》來說
Thumbnail
五戒表解講要—1 第一個、是說明五戒的內涵。這個部份是依懺公·懺雲老和尚所編《五戒表解》,主要再依清公和尚的《五戒表解講要》來說明,同時也參考《五戒相經箋要集註》廣化老法師註,以及《在家律學》來說明,這是我們這次講課的一個主題。 第二個、是總明五戒的罪相,這個地方我們就依弘一大師的《辨相表解》來說
Thumbnail
青少年教育・培德節欲 大修和尚 慈沁工作小工作小組共成 ◎色欲一事,乃舉世人之通病。不特中下之人,被色所迷。 《楞嚴經》云:「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婬,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婬心不除,塵不可出。」 《法華經》云:「若有眾生,多於婬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
Thumbnail
青少年教育・培德節欲 大修和尚 慈沁工作小工作小組共成 ◎色欲一事,乃舉世人之通病。不特中下之人,被色所迷。 《楞嚴經》云:「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婬,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婬心不除,塵不可出。」 《法華經》云:「若有眾生,多於婬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
Thumbnail
這個造罪的妄念,要如何對治呢?就是要發心勤修福慧,才有辦法。當你發心磨練自已時,雖然妄念還是會起,但是我們比較有辦法壓制;若不是自已發心,而是被動的話,妄念一起來便沒有辦法調伏、壓制。所以,我們要主動發心,才有辦法對治妄念。
Thumbnail
這個造罪的妄念,要如何對治呢?就是要發心勤修福慧,才有辦法。當你發心磨練自已時,雖然妄念還是會起,但是我們比較有辦法壓制;若不是自已發心,而是被動的話,妄念一起來便沒有辦法調伏、壓制。所以,我們要主動發心,才有辦法對治妄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