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譜之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有幾次看到朋友轉發的教養文章,讀完心裡覺得不舒暢,想想,通常是因為看似有理的論述底下,隱藏著不把孩子當完整個體的前提。

這些教養文章的作者,有著十萬到百萬人的追蹤人次,想到這麼多人或者可能認同、或遵循某些教養方針或用來描述孩子的用詞,心裡就有懊惱:為什麼比較欣賞的育兒文沒有得到同等的迴響呢,這些文字能被看見有多好。

一邊檢討我是不是太自滿了,以為這樣看孩子的角度才是真理;一邊思考,有些思緒清明的媽媽(多半是媽媽)到那些教養文章下力述文章盲點提供新的視角,這樣的勇氣與戰鬥力給我的感受。

不過,我的心態似乎偏向感謝光譜之間有各式各樣的教養專家存在。假如A端類似「孩子從屬於我,希望小孩乖巧、支持家內體罰。」,B端是「孩子是獨立完整個體,尊重孩子、正向教養」,那麼在其之間的每一格裡立足的教養專家,都扮演著讓家庭從光譜A往光譜B的方向移動一點的重要角色。

相鄰之間的兩格,遠比兩端之間的支持者容易溝通吧。

--

最近有兩個事件讓我反省。

一次是帶著咕咕在公園玩石頭,咕咕不喜歡沙的觸感,小石頭倒是玩得起勁。他當老闆,我當客人,咕咕煮石頭湯給我喝。後來一個阿媽帶著兩孫到遊具附近,阿媽追著妹妹,看似三歲多的哥哥看到我跟咕的玩具也想加入。

咕咕表示:「我要自己玩,不要一起玩。」

看起來年紀稍大的小男孩話還說不太清楚:「要玩」接著抓了一把石頭幫咕咕的小鍋子「加料」。咕咕再次重申:「我要自己玩,我正在玩。」

我請小男孩在我們旁邊玩,分開煮,但他不太理解。
可能我們看起來有點困擾,阿媽過來試著帶走小男孩。沒多久男孩又跑回來。這樣一來一回,大概第三次,阿媽走向小男孩,就在我身邊半步的距離用力打孩子的屁股,要孩子跟著離開。小男孩不想離開,就地倒地;沒想到阿媽就這樣拽著孩子在小石頭路上拖了一段。小男孩大哭,爬起來時褲子上都是灰塵。

我有點嚇傻,趕緊問問目睹這一切的咕:「你還好嗎?」咕咕看似淡然,還好,繼續煮菜。

事後我不停思考,該怎麼做可以讓孩子免於被打。
捫心自問,我不是能隨時對所有孩子親切的人...尤其當自己的孩子表示不想共玩時,我以比咕的感受為優先。若當下我的生理心理狀態沒有餘裕,也不想陪其他陌生孩子玩。

那我還能怎麼做?

另外一次是在咕的體適能課堂上,有一個小女孩身手矯健、精力旺盛,四處翻滾奔走。課堂通常是老師會請小孩示範教具使用方式,接著就是輪流操作或放飛練習時間。幾次當老師正在說明或請小孩示範時,小女孩或是直接翻爬教具,或是在老師身旁跑來跑去。

老師有幾次抱著女孩,說還沒喔,等一下。小女孩的媽媽不時在遠處喝斥孩子「你再這樣我們回家就不騎車直接上樓」,或是請友人的兒子「你去把妹妹帶回來。」

這是咕第三次上課,終於在課堂中比較不需要緊黏在我身上,老師可能也看見小咕的進步,邀請咕咕為所有小朋友示範流程。看到小咕決定不用媽媽陪自己試試看,我有點感動。

當咕咕被老師請上前示範教具時,小女孩也跟上前,老師請小女孩等待,女孩大字躺地。我一邊思考,遵守幼兒課堂活動帶領者的要求與幼兒自在享受運動的樂趣(不就是來上課的目的?),孰輕孰重?一邊觀察小咕有沒有受女孩影響。

只是當老師貌似狼狽抱住跑跳的女孩以免干擾,與女孩的媽媽在場外看著這一切,幾次要友人的兒子「去把妹妹帶回來」、「怎麼都叫不動」。我看著那個有人的兒子,心裡還是有情緒了。

修行不足,這應該是老師可以處理的,我卻插手了。「這個媽媽,也許也可以自己把妹妹帶回來?」那位媽媽沒聽清,友人轉述了我的話,她聽到後走上前去把孩子抱起,孩子不情願而大哭,媽媽打了孩子的屁股,邊走邊說「回家不准騎車直接上樓」。

後悔已經太晚了。

--

想了一回教養觀念光譜後,我跟先生說,希望自己可以像變色龍。
如果能在事件現場正確判斷的照顧者屬於哪一端,以在他身旁的角色關懷,說相近的話,應該能讓更多小孩被好好照顧吧。

先生說:「是呀,我做得到,但你可能做不太到呢。」

抵擋住路人質疑的目光為孩子創造空間。體貼狼狽無助(即便看起來可能是兇悍憤怒)的照顧者。或是,說能讓receiver聽的進去的話。

記著最終目的是讓更多孩子能安心。
想好好練習這一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花園小家日記的沙龍
2會員
18內容數
2024/01/04
繪幼兒園同學Ray來家裡玩。 小繪說:「Ray是男生中的女生,如果說幼兒園班上OO跟XX就是女生中的男生。」 我想了一下斯文喜愛閱讀的Ray跟總與單槓為伍坐姿豪邁的OO,大約可以理解繪的意思。 接著繪陷入沈思~「恩,小學的班上好像就沒有了。」 我:「你是說沒有男生中的女生、或女生中的男生了嗎
2024/01/04
繪幼兒園同學Ray來家裡玩。 小繪說:「Ray是男生中的女生,如果說幼兒園班上OO跟XX就是女生中的男生。」 我想了一下斯文喜愛閱讀的Ray跟總與單槓為伍坐姿豪邁的OO,大約可以理解繪的意思。 接著繪陷入沈思~「恩,小學的班上好像就沒有了。」 我:「你是說沒有男生中的女生、或女生中的男生了嗎
2024/01/03
送燦上學的路途,燦燦說:「我以後不要穿裙子了。」 為什麼呢? 燦:「因為他們會說我是女生。」 我:「啊~他們不知道男生也可以穿裙子嗎?誰這樣說呢」 燦:「是阿姨。」 我:「廚房阿姨呀...(阿姨的確比較舊時代一些)...嗯,如果阿姨說,很漂亮,可以嗎?」 燦:「不行,不要他們說很漂亮,或是很可
2024/01/03
送燦上學的路途,燦燦說:「我以後不要穿裙子了。」 為什麼呢? 燦:「因為他們會說我是女生。」 我:「啊~他們不知道男生也可以穿裙子嗎?誰這樣說呢」 燦:「是阿姨。」 我:「廚房阿姨呀...(阿姨的確比較舊時代一些)...嗯,如果阿姨說,很漂亮,可以嗎?」 燦:「不行,不要他們說很漂亮,或是很可
2024/01/03
燦問我是怎麼把他生出來的。 敘述了一下生產過程,最後要寶寶跟媽媽一起努力,讓寶寶像從管子溜滑梯擠出來。 燦燦聽聞,問:為什麼溜滑梯的出口要設計這麼小?(這讓一切變得困難。)我隨口回答:「可能,這樣還沒長好的寶寶才不會很容易掉出來。」 繪接著說:「才不會上個廁所寶寶就溜出來。」 「你們知道嗎?
2024/01/03
燦問我是怎麼把他生出來的。 敘述了一下生產過程,最後要寶寶跟媽媽一起努力,讓寶寶像從管子溜滑梯擠出來。 燦燦聽聞,問:為什麼溜滑梯的出口要設計這麼小?(這讓一切變得困難。)我隨口回答:「可能,這樣還沒長好的寶寶才不會很容易掉出來。」 繪接著說:「才不會上個廁所寶寶就溜出來。」 「你們知道嗎?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每個人都當過孩子,但在沒有小孩之前,沒有人當過父母,當了父母也才知道,所有的教養只能邊做邊學,有了第二個孩子後才知道,老大的教養方式不見得可以套用在老二的身上,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性格特質,於是又是一場邊做邊學的旅程。
Thumbnail
每個人都當過孩子,但在沒有小孩之前,沒有人當過父母,當了父母也才知道,所有的教養只能邊做邊學,有了第二個孩子後才知道,老大的教養方式不見得可以套用在老二的身上,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性格特質,於是又是一場邊做邊學的旅程。
Thumbnail
阿德勒說要看懂孩子行為背後的正向意圖;薩提爾說要貼近一個人、不要解決問題。你一定很好奇,當孩子頂嘴、講話態度很差、或出現了問題行為…時,若先同理孩子的情緒、還要讚美孩子的動機,而不是先告訴他規則「講話不能用這種態度」,這樣會不會縱容了孩子的惡習? 前幾天我在幫妞洗澡時,中班的妞開心地一邊唸ㄅㄆㄇ,唸
Thumbnail
阿德勒說要看懂孩子行為背後的正向意圖;薩提爾說要貼近一個人、不要解決問題。你一定很好奇,當孩子頂嘴、講話態度很差、或出現了問題行為…時,若先同理孩子的情緒、還要讚美孩子的動機,而不是先告訴他規則「講話不能用這種態度」,這樣會不會縱容了孩子的惡習? 前幾天我在幫妞洗澡時,中班的妞開心地一邊唸ㄅㄆㄇ,唸
Thumbnail
咕咕從新生兒時期,感覺就和比比有很大的不同。 在月子中心時,比比就時常皺眉,我常暗自幫她配音「這對父母果然是新手啊」「什麼呀我是要喝奶,不是尿布」、「不要再拍照了快拍嗝」,諸如此類。 不知道是不是功力加深了,咕咕的兩歲開端,我目前常能平靜以對。 --
Thumbnail
咕咕從新生兒時期,感覺就和比比有很大的不同。 在月子中心時,比比就時常皺眉,我常暗自幫她配音「這對父母果然是新手啊」「什麼呀我是要喝奶,不是尿布」、「不要再拍照了快拍嗝」,諸如此類。 不知道是不是功力加深了,咕咕的兩歲開端,我目前常能平靜以對。 --
Thumbnail
孩子和父母的關係是他人生第一層關係,是人際關係、社交發展的原型 相信我,將別人的孩子也當成自己的孩子吧!
Thumbnail
孩子和父母的關係是他人生第一層關係,是人際關係、社交發展的原型 相信我,將別人的孩子也當成自己的孩子吧!
Thumbnail
某天我們在附近的公園玩,跳跳糖一如往常的衝來衝去,想要跑去攀爬架玩,正當他差不多要衝到攀爬架的瞬間,一個大他約莫一歲的小姐姐,迅雷不及掩耳的衝向跳跳糖,然後從背面揮手打了跳跳糖一下。
Thumbnail
某天我們在附近的公園玩,跳跳糖一如往常的衝來衝去,想要跑去攀爬架玩,正當他差不多要衝到攀爬架的瞬間,一個大他約莫一歲的小姐姐,迅雷不及掩耳的衝向跳跳糖,然後從背面揮手打了跳跳糖一下。
Thumbnail
男孩,在老師上課過程,能對(上課大家都坐好的事實&老師在發言須坐好的社會期許)視若無睹的擺動身體,或是彎折、或是滾地; 這位有靈巧動作的男孩,能調皮地在老師背對他過程,堂而皇之偷襲/打老師的屁股再跑回去; 這位很常被自己不恰當舉動引發成人負向回饋/懲罰/咆哮的男孩,在老師說要暫停一回合活動能立馬跑來
Thumbnail
男孩,在老師上課過程,能對(上課大家都坐好的事實&老師在發言須坐好的社會期許)視若無睹的擺動身體,或是彎折、或是滾地; 這位有靈巧動作的男孩,能調皮地在老師背對他過程,堂而皇之偷襲/打老師的屁股再跑回去; 這位很常被自己不恰當舉動引發成人負向回饋/懲罰/咆哮的男孩,在老師說要暫停一回合活動能立馬跑來
Thumbnail
最近的民主家庭教育工作坊裡,我們聊到「伴侶的關係怎麼維護」。我先跟參與的成員們說明這篇文章裡所提到的、我對他們狀態的推測,確認他們同意我的推測之後,我建議他們把小孩送去托育,兩人就可以去約會。但媽媽的表情看來不太能接受。
Thumbnail
最近的民主家庭教育工作坊裡,我們聊到「伴侶的關係怎麼維護」。我先跟參與的成員們說明這篇文章裡所提到的、我對他們狀態的推測,確認他們同意我的推測之後,我建議他們把小孩送去托育,兩人就可以去約會。但媽媽的表情看來不太能接受。
Thumbnail
透過孩子,另一個生命個體寬闊我們的視野和度量,曾經你以為的你不再一樣了。他帶給你歡笑淚水痛苦和麻煩,但你還是心甘情願的愛他。只是小兒子終究會長大,雖然用寫下的故事試圖凍結時間,但因為生命是一開始就不回頭的旅程,最後會留下的,都是那些在心底軟軟的回憶。
Thumbnail
透過孩子,另一個生命個體寬闊我們的視野和度量,曾經你以為的你不再一樣了。他帶給你歡笑淚水痛苦和麻煩,但你還是心甘情願的愛他。只是小兒子終究會長大,雖然用寫下的故事試圖凍結時間,但因為生命是一開始就不回頭的旅程,最後會留下的,都是那些在心底軟軟的回憶。
Thumbnail
每個親子都有屬於他們的獨特時光,可是說到我家女兒,夫妻倆都會不約而同的浮出一幅畫面,就好像進入了回憶的密室,喀嚓將燈泡點亮,昏黃的光線緩緩照亮塵埃中的記憶片段⋯
Thumbnail
每個親子都有屬於他們的獨特時光,可是說到我家女兒,夫妻倆都會不約而同的浮出一幅畫面,就好像進入了回憶的密室,喀嚓將燈泡點亮,昏黃的光線緩緩照亮塵埃中的記憶片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