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去上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一早接到家長的求助訊息!告知因為學生妹妹的班上預防性停課一天,我的學生,姊姊,覺得妹妹總是一直在停課(那個班已經停課兩次以上),而她卻要去上學,因此一早的心情「非常不美麗」,鬧著脾氣,一直哭泣,不肯來上學,弄得媽媽很揪心。
其實在疫情嚴峻的這個時間點,家長是可以選擇讓姐姐也留在家裡的,只要搬出「防疫假」這塊金牌,小學生沒有打疫苗,我們是只能准假的。但是這就落入了一個兩難的選擇裡:家長要小朋友承擔風險,接受「來上學」是自己應盡的義務;抑或為了降低染疫風險,將小朋友留在家裡用載具上「非同步」課程學習?在做這個選擇時,家長也同時陷入了一個親子權力對峙的局:這個決定是否會讓孩子發現只要用哭泣,就能獲得自己想要的,逃避自己不想要的。
在這位家長安撫孩子的空檔,我盤點了眼前已經到校的學生,發現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或者是跟姊姊年紀相差甚大的學生,他們沒有比較的對象,所以都很「認命」的來上學,沒有掙扎。
想起前一天也是一個家裡當弟弟的學生跑來質問我:為什麼國中的姊姊已經停課、家裡還有遠親也是篩陽,他卻還要來上課?他好想待在家裡,他不想來上學…
說實話,當下我的心裡閃過的OS是:這位同學,你沒搞懂,想讓你來上學的是你媽媽,因為你爸媽都要上班,實在沒時間陪你在家裡啊!
於是我板起臉,扮起這個黑臉,明確的告知孩子:你並不符合居隔標準,因此,你必須來上學。這種情形,「老師」必須得揹這個鍋。
的確,孩子都貪圖家裡舒適的環境。現在的爸媽都跟孩子當朋友,營造溫馨的親子氣氛,爸媽非常的努力地讓大多數的孩子們都在舒適、安全、溫馨的氛圍下健康成長,可是我在第一線卻發現,有些孩子,很寂寞…
這讓我非常困惑。明明爸爸媽媽已經這麼努力的付出了,現代的爸爸媽媽在許多教養專家的「專業呼籲」下,也從小都非常尊重孩子、傾聽孩子的心聲;孩子也享受著爸媽辛勤工作換來的舒適生活,為什麼還有孩子會感到寂寞?而且還不少孩子表示自己是寂寞的…
以前我們的爸媽沒有那麼多的教養專家教他們怎麼教孩子,花那麼多心血經營如此溫馨的親子關係,我們也沒有感到寂寞啊!
孩子們表示,每天學校下課後去安親班,安親班下課後回家就很晚了,回家只有吃飯、洗澡、睡覺,看到爸媽的時間,他們也大部分都在滑手機。
班上一個獨生女的家庭,父母跟她在家時最常做的「休閒娛樂」,就是滑手機,各人滑各人的…
在這裡我還真是必須為家長說句話,平時工作已經累死了,回家是真的需要滑手機減壓的。家長也是人,除了要為孩子犧牲奉獻外,也要為自己找一條活路。
我自己也是個職業婦女,深切的了解工作與家庭兼顧是多麼辛苦的事。有時不禁感慨,我陪伴別人小孩的時間比起陪伴自己小孩的時間還多,花在別人小孩身上的精力比自己的小孩還多。
回到那位「心情不美麗」的女孩,果然,「沒比較,沒傷害;一比較,就有許多想法」。家裡手足可以待在家,自己卻必須在淒風苦雨的天氣裡出門,的確,難為這位十歲的孩子了!
這時,就端視家長對於學校裡學什麼的想法,會牽動家長的決定。如果家長覺得學校只是學習知識的地方,那在風險這麼高的時刻,是真的可以把小孩放在家裡進行學習的,因為網路上的線上學習電子書等,可以滿足「學習知識」的需求。
如果家長認為學校是提供孩子學習自律,規律、責任感與團體生活的場所,那麼,學校的實體課程就是不可替代的學習場域,必須承擔風險讓孩子來學校進行學習。
憑良心說,就學生的學習效能來說,在小學階段,實體課程的效果是遠遠大於線上課程的。
每次停課完回來後,比起趕課程進度的辛苦,更讓老師覺得辛苦的是小朋友的常規與作息大亂,老師往往都要花上幾天「順一下」,讓小朋友「回魂」。
因為疫情,這近一年的期間教育圈裡創了許多新的教學名詞:同步教學、非同步教學、混成教學…不要說家長聽到頭暈,連我們老師都是第一次接觸這些名詞,而且必須「瞬間熟成」,老師也感到深深的為難啊!
要知道,學生到學校實體授課跟線上授課對老師來說是兩套系統,要同時兼具,是很難達成的目標。而現在為了滿足不同家長的需求,出現一種最新的「混成教學」,老師要同時服務來學校的學生跟在家線上學習的學生,每個老師都變成「健達出奇蛋」,一次滿足家長的三個願望。而大家要知道,「健達出奇蛋」已經,絕版了…
可以理解小朋友不想上學的心情。
那日看著兩眼紅腫的那位「姐姐」拖著重重的書包(因為怕停課,所有的主科課本跟簿本都帶回家)走進教室,瞬間有「小朋友來打卡上班」的即視感。
現在的學生,來學校上學就像來上班一樣,在學校的時間規範裡,一節課一節課的完成「任務」,然後在學校放學後,奔赴另一家公司(安親班、補習班)繼續加班,日復一日過著這樣的生活。
聽起來很可憐?天龍國大部分的小學生都是過這樣的日子啊!學習,本來就是一個改變自己的歷程;要改變,不可能是輕鬆的。
在詢問小朋友對於線上課與到學校上課的學習感受,當然不少孩子喜歡在家裡的舒適度,但是問到學習效能,都一面倒的承認在學校學習的效果比在家裡好很多。小學生的學習內容,是紮馬步的階段,是需要大人在身邊盯著,做好基本功的。
在我的認知裡,「來上學」這件事,除了是來學知識,更是來學習遵守規範、學習怎麼跟人互動、學習怎麼負責與承擔,學習怎麼,成為一個人,一個能融入社會的人。所以,沒有「不想」上學這個命題,要學習跳脫舒適圈,學習跟自己的惰性抗爭,還有,學習「認命」。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4會員
6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os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那天,一切都一樣。 一樣的去上班,一樣的完美處理業務,下班後一樣的跟小孩約好,但小孩去吃晚餐,接著帶小孩去眼科測量視力,完成學校要繳的通知單。接著去文具店買小孩要用的文具、最後還記得要去便利商店,兌換已經累積到六千多點的福利,那天,是最後一天的兌換期限… 在這慌亂的過程中,
三月的最後一天,星期四的晚上,接到衛生局健康關懷中心電話告知,我因為跟確診者足跡重疊,而被匡列了,要立即進行十天的居家隔離。 這十天裡,我到防疫旅館住了五個晚上,確定兩次PCR都是陰性,一次快篩也是陰性,我便可以回家繼續居家隔離五天,完成十天的居家隔離檢疫。
陀螺人生 因為網路科技的進步,現在的工作跟我們生活的關係「更緊密」,讓我們的工作時間得以「順利延長」,加劇了我的陀螺人生。 在疫情嚴重的近日,媒體上不斷更新指數型衝高的確診數,大家都人心惶惶。在這樣的氛圍下,猝不及防的,公司在星期三下午四點過後,突然宣布明天起預防性停課。
講到基隆,大家第一個印象就是廟口。我出生在基隆,在基隆讀到小學六年級上學期,在六年級下學期才因為搬家因素,轉學到台北。即使生活了近四十年,可是在我的認知裡,我還是基隆人。
何其有幸,我住在基隆的十一年裡,正是基隆最繁榮的時代。 我離開基隆時,基隆文化中心剛剛落成,這個當時號稱全國最棒的文化中心,那時的我以身為基隆人為榮,卻因為搬家的因素要離開這個出生地。 我是民國六十二年在基隆出生的,身分證是C開頭,出生地載明:基隆,卻外漂臺北近四十年的「改裝基隆人」。
那天,一切都一樣。 一樣的去上班,一樣的完美處理業務,下班後一樣的跟小孩約好,但小孩去吃晚餐,接著帶小孩去眼科測量視力,完成學校要繳的通知單。接著去文具店買小孩要用的文具、最後還記得要去便利商店,兌換已經累積到六千多點的福利,那天,是最後一天的兌換期限… 在這慌亂的過程中,
三月的最後一天,星期四的晚上,接到衛生局健康關懷中心電話告知,我因為跟確診者足跡重疊,而被匡列了,要立即進行十天的居家隔離。 這十天裡,我到防疫旅館住了五個晚上,確定兩次PCR都是陰性,一次快篩也是陰性,我便可以回家繼續居家隔離五天,完成十天的居家隔離檢疫。
陀螺人生 因為網路科技的進步,現在的工作跟我們生活的關係「更緊密」,讓我們的工作時間得以「順利延長」,加劇了我的陀螺人生。 在疫情嚴重的近日,媒體上不斷更新指數型衝高的確診數,大家都人心惶惶。在這樣的氛圍下,猝不及防的,公司在星期三下午四點過後,突然宣布明天起預防性停課。
講到基隆,大家第一個印象就是廟口。我出生在基隆,在基隆讀到小學六年級上學期,在六年級下學期才因為搬家因素,轉學到台北。即使生活了近四十年,可是在我的認知裡,我還是基隆人。
何其有幸,我住在基隆的十一年裡,正是基隆最繁榮的時代。 我離開基隆時,基隆文化中心剛剛落成,這個當時號稱全國最棒的文化中心,那時的我以身為基隆人為榮,卻因為搬家的因素要離開這個出生地。 我是民國六十二年在基隆出生的,身分證是C開頭,出生地載明:基隆,卻外漂臺北近四十年的「改裝基隆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上一個連休2天後的上課日 妞走向校園幾步後,又往回走向我 突然垮下臉,眼淚一顆顆滾滾滑落: 「媽咪抱抱!我好不想上學喔!我放假兩天後,就不想上學了...」 給妞一個很長、很久的抱抱後 感覺妞準備好了 我對妞說:「好了,去吧!祝妳今天玩的開心」 那天下午去接孩子時 她笑嘻嘻地一直分享學
Thumbnail
三月 孩子告訴我,他在學校整天都在哭,我問他是否需要幫他轉學?他搖頭,我以爲是寒假完的不適應,幾週後就會好了,這時期每天跟他談心,陪他排解心中的情緒。並告訴他只要覺得不想去上學,我就幫他請假讓他休息。這時候,他有時會在睡前哭,但他早上都正常去上學。所以我以爲是私校課業壓力太大,哭是他抒壓的方式,晚
Thumbnail
上國小以後,通常放學後就會去安親班或補習班,因為大部分的爸媽需要上班。 我們總聽到安親班、補習班不好,因為孩子很可憐,他應該好好享受他的童年,但社會和父母又期望他能考個好成績,又,父母太忙沒時間,教育責任就全外包給安親補習班承擔。
Thumbnail
「媽媽,我不想要上學!」 弟弟這幾天不斷跟我喊著他不想要上學。 特別是看到已經畢業的哥哥, 還窩在舒服的棉被裡呼呼大睡。 不甘願的心裡更是不平衡, 對我哀嚎得更是大聲! ▪️ 嗯… 是該搬出我們父母那套了。 上一代父母對我們的教養態度, 是不會接你任何忤逆的負
Thumbnail
藉分享與兩女兒的升學選擇討論過程,以及藉"親子共創業"的發想,說明姐妹各自的選擇。姊姊準備直升高中部,並規劃經營部落格及參與實作課程,妹妹則期待就讀姊姊的學校。
小女兒讀高三時,班上有一位同學,因為努力複習功課,沒時間陪她弟弟玩,卻被父親毆打了很多次。還撂下了一句話:讀書很偉大嗎? 因為臨近考期,小孩也滿十八歲了,我沒時間去跑行政司法程序。所以就讓女兒把她同學帶來社區的圖書室,有時候太晚了,我們就開車載她回家。 有次小朋友突然問我,是不是有點歧視她家?我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家長在陪伴孩子學習時所面對的挑戰,特別是在不明確的教育政策下,家長需要如何應對孩子的學習壓力以及成長過程中的困難。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家長在面對青少年孩子遲遲不願意上學時的困惑與壓力,並提出瞭解決問題的策略。作者透過對家長與青少年間關係的分析,提出了照顧自己與明確界線的重要性,並強調父母親需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Thumbnail
每每我聽到家長跟老師溝通,都好辛苦,講得「落落長」又不能打斷。現在的家長都很有自己的想法,對小孩也很多規劃,所以一講起來就是沒完沒了。 每次在音樂教室聽到小調都很哀傷,如果小孩彈得又不怎麼樣更想哭,孩子都很聰明,知道我在外面聽,他就會有壓力,所以常叫我去逛一逛,等他下課再來接他就好。我其實最大的盼
Thumbnail
 「媽媽,我明天不想上學。」小一的兒子在睡前跟我說。 「不行。是因為明天要考期中考嗎?」我回答,兒子開始哭。 「因為我沒有同學想要的恐龍卡,同學會打我。媽媽我可以轉班嗎?」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上一個連休2天後的上課日 妞走向校園幾步後,又往回走向我 突然垮下臉,眼淚一顆顆滾滾滑落: 「媽咪抱抱!我好不想上學喔!我放假兩天後,就不想上學了...」 給妞一個很長、很久的抱抱後 感覺妞準備好了 我對妞說:「好了,去吧!祝妳今天玩的開心」 那天下午去接孩子時 她笑嘻嘻地一直分享學
Thumbnail
三月 孩子告訴我,他在學校整天都在哭,我問他是否需要幫他轉學?他搖頭,我以爲是寒假完的不適應,幾週後就會好了,這時期每天跟他談心,陪他排解心中的情緒。並告訴他只要覺得不想去上學,我就幫他請假讓他休息。這時候,他有時會在睡前哭,但他早上都正常去上學。所以我以爲是私校課業壓力太大,哭是他抒壓的方式,晚
Thumbnail
上國小以後,通常放學後就會去安親班或補習班,因為大部分的爸媽需要上班。 我們總聽到安親班、補習班不好,因為孩子很可憐,他應該好好享受他的童年,但社會和父母又期望他能考個好成績,又,父母太忙沒時間,教育責任就全外包給安親補習班承擔。
Thumbnail
「媽媽,我不想要上學!」 弟弟這幾天不斷跟我喊著他不想要上學。 特別是看到已經畢業的哥哥, 還窩在舒服的棉被裡呼呼大睡。 不甘願的心裡更是不平衡, 對我哀嚎得更是大聲! ▪️ 嗯… 是該搬出我們父母那套了。 上一代父母對我們的教養態度, 是不會接你任何忤逆的負
Thumbnail
藉分享與兩女兒的升學選擇討論過程,以及藉"親子共創業"的發想,說明姐妹各自的選擇。姊姊準備直升高中部,並規劃經營部落格及參與實作課程,妹妹則期待就讀姊姊的學校。
小女兒讀高三時,班上有一位同學,因為努力複習功課,沒時間陪她弟弟玩,卻被父親毆打了很多次。還撂下了一句話:讀書很偉大嗎? 因為臨近考期,小孩也滿十八歲了,我沒時間去跑行政司法程序。所以就讓女兒把她同學帶來社區的圖書室,有時候太晚了,我們就開車載她回家。 有次小朋友突然問我,是不是有點歧視她家?我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家長在陪伴孩子學習時所面對的挑戰,特別是在不明確的教育政策下,家長需要如何應對孩子的學習壓力以及成長過程中的困難。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家長在面對青少年孩子遲遲不願意上學時的困惑與壓力,並提出瞭解決問題的策略。作者透過對家長與青少年間關係的分析,提出了照顧自己與明確界線的重要性,並強調父母親需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Thumbnail
每每我聽到家長跟老師溝通,都好辛苦,講得「落落長」又不能打斷。現在的家長都很有自己的想法,對小孩也很多規劃,所以一講起來就是沒完沒了。 每次在音樂教室聽到小調都很哀傷,如果小孩彈得又不怎麼樣更想哭,孩子都很聰明,知道我在外面聽,他就會有壓力,所以常叫我去逛一逛,等他下課再來接他就好。我其實最大的盼
Thumbnail
 「媽媽,我明天不想上學。」小一的兒子在睡前跟我說。 「不行。是因為明天要考期中考嗎?」我回答,兒子開始哭。 「因為我沒有同學想要的恐龍卡,同學會打我。媽媽我可以轉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