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廣東省禁用粵語有感(1)
今早新聞報導,廣東省代省長朱小丹上周一簽發第一六五號廣東省人民政府令,規定由明年三月一日起在全省實行《廣東省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規定》,以便推廣普通話和推行規範漢字。閱讀了這則新聞,心裡總是有點不吐不快。其實,這是必然的結果,只是遲早的問題。因為政治的考量是覆蓋所有的價值取向的。回想幾年前,當時的校長何嘗不是屬意中文科推行簡體字(我稱為大陸字),並且硬銷所謂「國情教育」。以區區一間香港中學的校長尚且如此,又何況是一省的代省長呢!
關於廣東省禁用粵語有感(2)
廣東省規定由明年三月一日起在全省實行《廣東省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規定》,這個規定的名稱,單從語法上看,就有值得商榷的地方。這裡的「廣東省國家…」意即亦有「山西省國家」、「河北省國家」、「海南省國家」……,總之就是一省一個國家,這成何體統?這種語病,就是我以前提過「灣仔政府合署」、「北區政府合署」、「離島政府合署」……有那麼多政府一樣。愚認為改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廣東省規定》,那才清晰妥當。
關於廣東省禁用粵語有感(3)
在香港,對傳統中文稍有認識的人都知道,許多的大陸字相對於傳統中文字來說,都是錯別字,例如:規範,大陸字是「规范」;書籤,大陸字是「书签」;竄改,大陸字是「篡改」…這些例子實在太多,不勝枚舉。至於大陸字的設定,也有許多光怪陸離的現象,例如:「爱」而無心、「亲」而不見、「产」而不生、「广」而去黃、「面」而無麥、「运」而無車、有「云」無雨、「乡」裡無郎、「圣人」變成無心的怪人…等等,真是千奇百怪!
關於廣東省禁用粵語有感(4)
大陸字除了在造形有許多光怪陸離的現象之外,在讀音方面也有不少規範錯誤,例如:
①敬業樂業的「樂業」,大陸讀作「lè yè」,即讀為快樂的樂,其實正確的讀音為「yào yè」,粵音爻,是愛好的意思。
②忠告,大陸讀作「zhōng gào」,即讀為告訴的告,其實正確的讀音為「zhōng gù」,粵音谷。
③說客,大陸讀作「shuō kè」,即讀為說話的說,其實正確的讀音為「shuì kè」,粵音稅。
④從容,大陸讀作「cóng róng」,即讀為從前的從,其實正確的讀音為「cōng róng」,粵音鬆。
⑤兵車行,大陸讀作「bīng chē xíng」,即讀為汽車的車,其實正確的讀音為「bīng jū xíng」,粵音居。
以上的例子,大陸都錯讀,而且是語委會規範錯讀。還好,香港的中文教師,在粵語上都能正讀,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粵語還保留了大量文言文的讀音!臺灣方面也能正讀,在國語語音學裡,稱之為「破音字」。
關於廣東省禁用粵語有感(5)
許多人以為用普通話來朗讀古文詩詞,更能準確朗讀出來;其實,這是一個嚴重的誤解。
蓋古時內地主要通行的語言,其實是北方方言,而不是現今的普通話,當中的方言,在南北朝時沈約發現方言中有四聲,即平、上、去、入,而不是現今普通話的四聲——陰平、陽平、上、去。換言之,普通話就沒有古時的入聲字。於是,凡是用普通話來朗讀古文詩詞,往往無法讀出古時原本的入聲。同時,凡是用普通話來區分古詩詞的平仄,一定會弄錯的,因為普通話沒有古時的入聲字。例如:
①唐‧王之渙《登鸛雀樓》詩:「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白日的「白」,古時是入聲,屬於仄聲字;但普通話則讀陽平,屬於平聲字。
②杜甫的《八陣圖》詩:「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的「國」,古時是入聲,屬於仄聲字,但普通話則讀陽平,屬於平聲字。
所以,用普通話來區分古詩詞的平仄,就有一種先天的缺陷。僥倖的,粵語則仍然保留入聲字,所以用粵語來朗讀古文詩詞,就可以保留接近原汁原味!
(寫於2011年12月18日於澳洲)
後記:其實現時廣州的電視台,仍然保留粵語的節目的。要保留粵語,其中一個實際可行的辦法,就是支持粵曲,推廣粵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