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only, but it would be translated into different languages in the future.)
關於語言交換,有幾件事情必須要放在心上。首先是語言交換的好處與侷限。語言交換能給語言學習者訓練口說、寫作和糾正發音的機會,尤其是對於未曾出國的學習者而言,目標語言的使用機會不易取得,語言交換的機會就更是寶貴。有時在交換途中能與語伴發展出友誼,也是樂趣所在。但是語言交換充其量只能提供練習機會,學習者不能期待語言交換能從零開始教會人一門語言。一來是母語者未必有教學能力,二來是即使語伴是教師,一次語言交換通常一周不過一小時,這個時長是不可能教會人語言的。因此語言交換充其量只是輔助,學習者仍需自立自強。
再來,是語言交換前應該準備什麼東西。第一,是確保自己每個禮拜確實有固定的空閒時間讓你做語言交換。沒有什麼比時常改換、取消語言交換時間更能打擊語伴持續交換的興趣了。第二,語言交換前請準備好一門可以跟語伴溝通的語言,因為語言交換途中你不能確定語伴是你的語言的大師,反之亦然,因此一門共同語言會在有疑義時有很大的幫助。通常情況下這門共同語言是英語,但若是你對目標語言有很高的掌握力,也可以不具備一門共同的第三語言。最後是要有很大的耐心。你的語伴或許因為各種原因會取消約會。這不見得意味著他們不想幹了,但就是時不時會有突發狀況。這時要記住,對各種突發狀況適當的容忍才能確保語言交換長長久久。
那麼,語言交換夥伴怎麼找呢?許多APP或者網站可以協助你找到語言交換夥伴。比方說語言學習網站italki,或者是APP 「Tandem」。但除此之外,臉書上的各種語言學習社團也是尋找語伴的好地方。社團可以從自己本國人設立的語言交換社團開始,但在這樣的交換社團尋找到語伴的可能性是相對有限的,因為本國社團通常僧多粥少。反過來說,我更推薦從目標語言母語者學習自己語言的社團開始找起。比方說,我想學西班牙語,我要找語伴,就會從各種「aprender chino」等名稱的社團開始找起。在這些社團中,中文母語人士反而是僧多粥少了。最後,也可以嘗試一些很大型的、國際性的語言愛好者社團,比方說「the language learning nerds」,這些社團通常以英文為共同語言,所以英語是必備的,但是因為人多、各個國家的人都有,所以找到目標語言語伴的機率也不小。此外,若是對自己的外語語言能力有自信,也不必將自己的交換能力局限於母語。比方說,我目前就在用我的英語交換俄語。最後,語言交換並不限於兩個人的交換,也存在好幾個人的團體語言交換。有些自營業的語言教師尤其喜歡定期舉辦這種活動來擴大潛在學生的基數。想要練習的人也不妨加入這種團體活動累積一點經驗。
語言交換的內容基本上是相互協議得出的。最常見的情況是兩個人互相用目標語言閒聊,但也存在不同的形式:需要糾正發音的人可以特別要求語伴以矯正發音為主。想要練習長篇演說的人可以要求每次交換都是一次演講練習。若是需要其實也可以要求語伴手把手用教科書教學。總之語言交換是一個很活的方式,可以按個人需求調整。但另一方面,語言交換其實也是很吃緣分的活動。若是語伴與自己合不來,話不投機半句多,迅速結束也是常見的劇情。語言交換總是來來去去,所以請珍惜長期交往的語伴。
最後,語言交換本身是很容易遇到各種地雷的。有些人完全搞不清楚語言交換是在幹嘛、有些人神秘消失、更糟的是有些人只是來約砲的。這種時候要掃雷是很不容易的。首先,喜歡動不動提到性議題的人可以直接排除。再者,若是拼寫很隨便,是雷的機會也比較大(但不準確,因為有時候拼寫真的很麻煩)。最後,可以主要針對有一定程度的人士就好。若是對方的中文水準已經有b1-b2水平,要是雷的機率也不高,因為為了要雷而先把語言練到這個程度也太辛苦。(但這不代表初學者是雷的機率很高,只是有程度的人雷的機率比較低)但要完全掃雷只怕是不可能。學習者也只能把它當作必要的風險。
最後重新提醒,語言交換只是輔助,一門語言學得好不好關鍵還是在於學習者能否有紀律地自發學習。望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