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接比比的時候,他手上拿著一個手搖鈴、一隻鴕鳥寶寶玩偶、和貌似一個裝著杯子的紙盒。
老師解釋:「我們這陣子讓他們有機會可以賺錢,比如有幫忙,或是做了什麼事可以得到獎勵。今天他們用賺到的錢買了一些東西回家。」商品應該是前一陣子學校辦活動,向家長勸募舉辦市集,活動後剩下的東西。
老師補充:「她挑了杯子,因為他說之前把爸爸的杯子打破了,所以要買一組送給爸爸。」我回想了一下,打破杯子應該是兩個月前的事了,比比都還記在心裡;有機會購買杯子時,就用自己賺到的錢買給爸爸。想起來心底微微激動,多好的孩子呀。
回家的路上,我跟比比閒聊:「哇你還記得打破杯子的事,謝謝你買禮物給爸爸。爸爸知道一定會很開心。」
「這裡面有兩個杯子,你們可以一人一個一起喝。」顧及我心情的比比說。
「謝謝你還想到媽媽,真的好貼心。你買這麼多東西,是賺了很多錢吧。」
「我的錢是最少的,只有230元,OO妍有390元!還有人更多。」比比用有點埋怨的語氣說。
“很少聽到學校老師反應比比有什麼需要家裡協助調整的行為或態度(多半跟吃有關,比如挑食、吃飯不專心、吃飯太慢、吃飯不太用臼齒咀嚼等。),不知道老師訂定了哪些項目可以賺錢呢?如果依照「獎勵機制」的賺錢邏輯,那比比是不是相對少有符合獎勵的行為呢?(我果然還是不自覺掉進功利的比較世界,如果孩子賺到的錢是錢是最多的,我會因此感到驕傲嗎?)
不過,比比就讀的幼兒園的老師們對待孩子有愛有尊重,我不認為他們會設定一款遊戲規則,讓輸家覺得自己不如人;老師會顧及孩子的感受,讓孩子心飽滿。
無論如何,不要讓比比有:「賺的錢比較少,可能是相對不夠好的孩子」這樣的想法產生生。這是最重要的事。“
雖然只是一瞬間,我當時腦海中跑過這些想法。
--
晚餐餐桌上,我和比比繼續閒聊,狀態隨著聊天內容漸漸明朗。
「為什麼有的人的錢比較多有的人的錢比較少呢,可以花錢嗎?」
「如果日記本不知道要畫什麼,問老師可以畫什麼,就要給老師50元;如果畫錯了,想要一張白紙貼上去,一張紙要10元。其他人沒有問,就不用花錢。而且,有一個給老師比較多錢,老師之後會發比較多錢給小朋友的活動(是設定投資的規則嗎XD);我不想給老師好多錢,我想存著慢慢花。所以我就沒有拿到很多錢。」(噢是保守型的理財方式)
比比的確是會不知道畫什麼,或是稍有錯誤就想要重新來過,追求一鏡到底式完美的孩子。想到孩子在這些地方花了錢,把最後的存款拿去買了蓮霧造型的手搖鈴、可愛的小灰鴕鳥、與惦記著爸爸而買的啤酒杯,真是個好孩子呀。
比比有點天真散漫,無聊時容易分心,專注時又聽不見外界的聲音。
床鋪上有許多衣服玩具安撫巾,她會撥開一個空間舒適地鑽進去睡,像繭;書桌宛如瀟灑的藝術家剛創作完,分不清哪些是要丟棄的垃圾或是存著作為材料的紙張,有黏土有串珠有奔放的剪刀。衣櫃們通常都不是關上的,打開拿衣服以後就晾著門(咕咕會去幫忙關好。)。
請她幫自己挑一雙襪子穿上,她立刻起身,途中被攤開的書頁絆住。提醒正在閱讀的比比:「媽媽剛剛請你做什麼,還記得嗎?」
比比一臉茫然,想了一下,臉上有電燈泡點亮的意會神情,叮!接著就看見她衝進咕咕的房間拿了一片尿布出來說:「你是要我幫弟弟拿尿布嗎?」
諸如此類。
聽到公立小學的老師與教育現場和幼兒園的現狀天差地遠,對於比比未來上小學時的生活,我有擔心,應該需要很好的老師緣才能遇見欣賞她的老師吧。
遲到、上課不專心、忘記帶作業被扣分或勸導處罰時,一定會沮喪或傷心的。但那個把賺來的錢拿去買爸爸的酒杯,發揮創意想一個遊戲讓弟弟能一起玩,看到餐桌上有牛肉與櫻桃時要媽媽趕快吃:「你生理期要血紅素牛奶」,這些可愛的樣貌,就由我來負責看見。
你有多美好,我會全部告訴你。
讓繪比與咕咕燦覺得自己是個好孩子,從不懷疑──在日子不那麼順利的時候,希望我也依然記得這個神聖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