奬項的意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女兒讀過的學校都很「鼓勵」學生。從幼稚園始,她就拿過林林總總的獎項:清潔奬、閱讀獎;小學又有EQ之星之類;上到中學,最近還得了個「數學奬」和「人文學科奬」。
沒看錯,是我女兒得到了一個數學獎。認識她的人都知道這獎要是落到小女手,都得趕緊看看太陽是否從西邊升起。不是自卑,而是客觀而言學校內比她數學好的人多的是。可這數學獎怎得沒頭沒腦地落左我家女兒手上?
因為這個獎項不是「最佳」或「最高分」的數學獎,而是「growth mindset」類別。學校有頒發獎學金給科目成績出眾的同學,但有三個領域他們額外注重,會分科去頒獎表揚。除了growth mindset還有courage in the learning zone和 support of peers兩個範疇。女兒數學自非最高分的一群,但想是老師要鼓勵她過去一個學期努力嘗試,就把這獎項頒給她。
全家都笑這個獎項應易名「太陽由西邊升起獎」。放暑假了,女兒沒有假期功課,就把先前嚷着要買回來的數學習作拿出來做。我奇怪:「為甚麼這樣勤力?」她聳聳肩:「媽,你知我就是growth mindset 啊?我知道自己可以做得更好,趁有時間就替數學加把勁,開學後就不怕追不上了。」我忍不住笑出來:「那你在告訴我這個獎是打破了你數學科的玻璃天花板嗎?很好啊!媽就認為你可以當上一個數學家。」我倆哈哈大笑,她又轉個頭投入習作簿:「媽,你還得替我準備多一年的習作,這兩本只是温習過去學過的,新學年我得買一本合我所學的練習練習一下。」我差點沒笑昏過去。
和好友談起,她女兒原來也在上中學後加倍努力:「有時不知怎的,我在家工作都下班了,她還待在房中。我去看一看她,原來她全神貫注地做功課。有時候還做得得晚,我得勸她關燈去睡啊!都不明白為甚麼初中會有這麼多功課,更別說這一年特多網課,就怕孩子們都坐得太久了。」媽媽擔心孩子會壞眼睛,可是她那聰慧的女兒最後拿下一年全額獎學金。「其實上學期有一科她做得不太好,她告訴我就欠這一科,只要努力把這科讀好就夠資格多拿學業獎。」朋友雖然未老,也真算老懷安慰。
獎項,對於父母而言毫不重要。難道好友真的會因為免學費一年而額外高興嗎?我自問也不會因為一個數學的growth mindset獎飄飄然至以為女兒真的能當上數學家。能或不能其實不在父母掌握:孩子的潛力無窮,發揮不發揮都在孩子自己。看着這兩個女孩子,家長們頂多在旁鼓勵加油打氣一下。她們自訂目標,自然都是靠自身努力去完成,父母不叨光只能陪陪笑而已。但從兩人身上我卻看到學校頒發獎項的最大意義:正面鼓勵孩子,推動他們更上一層樓,打破偏見(比如小女多年都對數學沒信心但卻沒因此放棄學習),令孩子不自暴自棄,從建立自信開始針對自己的不足改進。
孩子只要對未來充滿希望,就有動力繼續學習,這些看重孩子付出而頒發的獎項要比父母每日嘮叨一萬次「努力學習天天向上」有用多了,也是奬項的真正意義。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9會員
164內容數
本來以為一邊當媽一邊學做媽,怎知反過來被女兒每天調教的是小女子。所謂親子,原來是互動而非從上而下的教養。拋棄八股的君臣父子兄弟等包袱,原來當媽所得更教我驚喜萬分。有孩子的人,是上天多賜重活一趟的機會。把握這機會把點滴記下來,提醒自己無論當媽當爸當甚麼,最重要其實是當好一個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Teresa H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沒當媽的;當媽的;雙職的;單親的都好,在苦悶的生活中打開自己的心,感受一下生活上的選擇帶給自己的恩賜,也算得上是享受人生吧?
遺漏了甚麼?我們的人生都因為追逐分數和別人的肯定,遺漏了太多太多的人和事。
別以為我寫這麼多自己就拿捏得天衣無縫。讀到那揪心的一句「父母永遠都會比子女所需遲一點放手,有些地方甚至一直都不能放手。」時,我轉頭吩咐啃着《Harry Potter》的女兒:「女呀,若果你在生活上察覺老母有甚麼硬是叼着尾不放手,你得好好和我說清楚啊!」女兒點點頭,不知她有沒有聽懂,又埋頭進書本裏去。
很無聊也沒真的是怎麼樣的實驗,但女兒啟發了我一點:習慣一旦形成,原來要改變並不容易,即使人有意識地叫自己改,也需要花可能和當初不經意建立舊習慣時同樣或更大的力量。這樣我想起十多二十年前一部暢銷書,名叫大概七大習慣之類的,就是教人要養成幾種成功人士通有的小習慣,那做好小事便成大器。
八卦也好、無聊也罷,閱讀這行為本身並不深奧也不高尚,竅門不在閱讀能力而在興趣。女兒用了很長的時間去找自己喜愛的小說類型,也有孩子只愛讀有關生物、科學、地理、天文等書籍。總之不放棄,文字帶給人類的遠遠多於我們能想像的一切。
孩子一是變成事不關己己不勞心(反正功課我不想做但全世界都在迫着做便敷衍一下);二變成一旦有點能力後,做事馬虎不肯盡全力(因沒有鍛鍊好做人態度),這時候孩子還可還原基本步,從學做人開始慢慢學好,再把良好的態度放在做事的一環中嗎?也許,但余不予厚望。
沒當媽的;當媽的;雙職的;單親的都好,在苦悶的生活中打開自己的心,感受一下生活上的選擇帶給自己的恩賜,也算得上是享受人生吧?
遺漏了甚麼?我們的人生都因為追逐分數和別人的肯定,遺漏了太多太多的人和事。
別以為我寫這麼多自己就拿捏得天衣無縫。讀到那揪心的一句「父母永遠都會比子女所需遲一點放手,有些地方甚至一直都不能放手。」時,我轉頭吩咐啃着《Harry Potter》的女兒:「女呀,若果你在生活上察覺老母有甚麼硬是叼着尾不放手,你得好好和我說清楚啊!」女兒點點頭,不知她有沒有聽懂,又埋頭進書本裏去。
很無聊也沒真的是怎麼樣的實驗,但女兒啟發了我一點:習慣一旦形成,原來要改變並不容易,即使人有意識地叫自己改,也需要花可能和當初不經意建立舊習慣時同樣或更大的力量。這樣我想起十多二十年前一部暢銷書,名叫大概七大習慣之類的,就是教人要養成幾種成功人士通有的小習慣,那做好小事便成大器。
八卦也好、無聊也罷,閱讀這行為本身並不深奧也不高尚,竅門不在閱讀能力而在興趣。女兒用了很長的時間去找自己喜愛的小說類型,也有孩子只愛讀有關生物、科學、地理、天文等書籍。總之不放棄,文字帶給人類的遠遠多於我們能想像的一切。
孩子一是變成事不關己己不勞心(反正功課我不想做但全世界都在迫着做便敷衍一下);二變成一旦有點能力後,做事馬虎不肯盡全力(因沒有鍛鍊好做人態度),這時候孩子還可還原基本步,從學做人開始慢慢學好,再把良好的態度放在做事的一環中嗎?也許,但余不予厚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如果你是家長和老師,推薦閱讀夥伴欣恩詳盡地分享 如果你是新手老師,推薦閱讀夥伴雙雙的情境分享   外在獎勵和內在成就 Outer achievement vs. inner achievement 是這個很難走進內心的孩子,開啟我使用獎勵驅動學習動機的一年,面對這個被分數和名次定義的學生,我
晚餐時間同時也是我們家的閒話家常的時刻。距離姊姊的升高中的教育會考剩下不到2個星期,兩個弟弟語帶羡慕地對姊姊說:「如果妳考上台中女中,就可以獲得阿嫲給的10萬元獎學金了。」姊姊一如往常地回覆:「哎,不可能考上的啦。」我想說幾句鼓勵她的話,但是太常說,就像濫印的鈔票會貶值,於是改口說。。。
Thumbnail
文章講述了學生在模擬考試中的成績,以及班導師的獎懲原則和家長的積極參與。通過鼓勵自我競爭,激勵孩子們努力進步。
Thumbnail
前陣子,同學為了孩子選讀科系擔憂地在群組中發問,孩子想選的科系在家長眼中就是對前途無益的科系,但身為媽媽卡在孩子與父親不同抉擇中,真是擔不完的心。我忍不住問了正在唸高二的姪女為什麼選擇三類組,是自己選的嗎?她是自己選擇的,聽她侃侃而談的說著自己的想法,我真心佩服十七算的她懂得掌握自己的勝算籌碼...
Thumbnail
這是一個母親觀察到孩子數學學習困難的故事,母親透過對話與陪伴幫助孩子慢慢克服挑戰,故事中分享了培養孩子解題勇氣的方法與心得。
Thumbnail
如何讓孩子不僅學會知識,更學會學習?一個簡單的策略可能會令你驚喜:實質獎勵。 它能立即提升孩子的學習效率,還能長期培養他們的自我激勵能力。但關鍵在於,如何平衡獎勵與學習的價值,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 閱讀全文,來看看實質獎勵是如何成為孩子學習路上的加油站,並解鎖他們的無限潛能吧! 孩子的成長
Thumbnail
  台灣的孩子在國際上的競賽評比優秀,但是那些考輸我們的國家的學生,在進入大學研究所後,創造力或研究能力似乎又比我們的孩子強!我想,這其間的落差,大概是我們的孩子從小就不斷在訓練之下變得非常會考試,能夠用最快速度解出標準答案,卻不能跳脫標準答案,找出答案以外的更多可能性。
Thumbnail
前幾天妞的幼兒園是最後一天上課 學校辦了期末成果發表會,並且有個「抽獎」的環節 但是…您們知道的…因為獎項有大有小 孩子有時抽到獎了…反而不開心XDD 喜的是孩子的好友J送了妞另一個禮物 憂的是沒多久…J又反悔了想要回去GG 面對孩子間的人際議題,該怎麼解呢?
Thumbnail
女兒考完期末考後回報了成績,比預期的稍為好一一些,雖然考前一再信誓旦旦數學科目會有很棒的成績,但事實證明她有豐富的想像力,也很會自己搬石頭,嗯,絕不是砸自己腳那種,而是替自己找台階下!雖然說尚有努力進步的空間,但我回頭看看內心深處當年小四的我,不及格的數學成績還有什麼立場指責她呢? 閒來無事把
女兒最近在準備大考,有時會邊讀邊嘆氣,然後告訴我,你知道數學有多難多無聊嗎?我只好開玩笑對她說,哪一題不會?拿來我看看,她笑我說,算了吧,你那點數學能力,小五數學就難倒你了啦!哈哈,真是這樣沒錯。 在追求卓越的過程中,需要許多的磨練與認真的付出,其中的歷程絕非輕鬆,有時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如果你是家長和老師,推薦閱讀夥伴欣恩詳盡地分享 如果你是新手老師,推薦閱讀夥伴雙雙的情境分享   外在獎勵和內在成就 Outer achievement vs. inner achievement 是這個很難走進內心的孩子,開啟我使用獎勵驅動學習動機的一年,面對這個被分數和名次定義的學生,我
晚餐時間同時也是我們家的閒話家常的時刻。距離姊姊的升高中的教育會考剩下不到2個星期,兩個弟弟語帶羡慕地對姊姊說:「如果妳考上台中女中,就可以獲得阿嫲給的10萬元獎學金了。」姊姊一如往常地回覆:「哎,不可能考上的啦。」我想說幾句鼓勵她的話,但是太常說,就像濫印的鈔票會貶值,於是改口說。。。
Thumbnail
文章講述了學生在模擬考試中的成績,以及班導師的獎懲原則和家長的積極參與。通過鼓勵自我競爭,激勵孩子們努力進步。
Thumbnail
前陣子,同學為了孩子選讀科系擔憂地在群組中發問,孩子想選的科系在家長眼中就是對前途無益的科系,但身為媽媽卡在孩子與父親不同抉擇中,真是擔不完的心。我忍不住問了正在唸高二的姪女為什麼選擇三類組,是自己選的嗎?她是自己選擇的,聽她侃侃而談的說著自己的想法,我真心佩服十七算的她懂得掌握自己的勝算籌碼...
Thumbnail
這是一個母親觀察到孩子數學學習困難的故事,母親透過對話與陪伴幫助孩子慢慢克服挑戰,故事中分享了培養孩子解題勇氣的方法與心得。
Thumbnail
如何讓孩子不僅學會知識,更學會學習?一個簡單的策略可能會令你驚喜:實質獎勵。 它能立即提升孩子的學習效率,還能長期培養他們的自我激勵能力。但關鍵在於,如何平衡獎勵與學習的價值,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 閱讀全文,來看看實質獎勵是如何成為孩子學習路上的加油站,並解鎖他們的無限潛能吧! 孩子的成長
Thumbnail
  台灣的孩子在國際上的競賽評比優秀,但是那些考輸我們的國家的學生,在進入大學研究所後,創造力或研究能力似乎又比我們的孩子強!我想,這其間的落差,大概是我們的孩子從小就不斷在訓練之下變得非常會考試,能夠用最快速度解出標準答案,卻不能跳脫標準答案,找出答案以外的更多可能性。
Thumbnail
前幾天妞的幼兒園是最後一天上課 學校辦了期末成果發表會,並且有個「抽獎」的環節 但是…您們知道的…因為獎項有大有小 孩子有時抽到獎了…反而不開心XDD 喜的是孩子的好友J送了妞另一個禮物 憂的是沒多久…J又反悔了想要回去GG 面對孩子間的人際議題,該怎麼解呢?
Thumbnail
女兒考完期末考後回報了成績,比預期的稍為好一一些,雖然考前一再信誓旦旦數學科目會有很棒的成績,但事實證明她有豐富的想像力,也很會自己搬石頭,嗯,絕不是砸自己腳那種,而是替自己找台階下!雖然說尚有努力進步的空間,但我回頭看看內心深處當年小四的我,不及格的數學成績還有什麼立場指責她呢? 閒來無事把
女兒最近在準備大考,有時會邊讀邊嘆氣,然後告訴我,你知道數學有多難多無聊嗎?我只好開玩笑對她說,哪一題不會?拿來我看看,她笑我說,算了吧,你那點數學能力,小五數學就難倒你了啦!哈哈,真是這樣沒錯。 在追求卓越的過程中,需要許多的磨練與認真的付出,其中的歷程絕非輕鬆,有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