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行願品》講記 38

2022/08/28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接下來講到子二、總結大願,先介紹:
丑初、「總結十願」。
普能嚴淨諸刹海,解脫一切眾生海,
善能分別諸法海,能甚深入智慧海,
普能清淨諸行海,圓滿一切諸願海,
親近供養諸佛海,修行無倦經劫海。
三世一切諸如來,最勝菩提諸行願,
我皆供養圓滿修,以普賢行悟菩提。
總結十大願就是前面我們剛剛念的頌文,第一個是「普能嚴淨諸刹海」,這是淨土的願。所謂淨土的願就是希望未來不只為眾生說法,還要成就淨土來攝受眾生,這個就是前面所說的淨土願。
希望能夠成就莊嚴清淨的佛刹,這叫「普能嚴淨諸刹海」,這個「海」是無量無邊的意思,這個無量無邊是指所成就的佛淨土無量無邊,此外,「普能嚴淨諸刹海」或者也可以解釋為無量無邊的諸佛刹土都能夠普遍嚴淨,以上是淨土願。
第二個是「解脫一切眾生海」,這是成熟眾生願,即成熟眾生的善根。這個「海」就是譬喻願力的廣大無邊,如同虛空有盡,我願無窮,這個願力的廣大無邊,所以稱之為「海」。
下一句是「善能分別諸法海」,這是轉法輪的願,這句清晰明了沒問題。再下一句是「能甚深入智慧海」,這個是受持願,我們前面講受持,就是受持佛的教理行果四者,即是對教理行果的受持願。
再下一句是「普能清淨諸行海」,這是前面所說的修行二利願,即修行自利跟利他的二利的願。「清淨諸行海」指自利之行、利他的行都能夠清淨,所謂「清淨」就是前面說的,安住於涅槃的境界當中,因此能夠迅速而廣大的來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叫「普能清淨諸行海」。
接著是「圓滿一切諸願海」,這個是利益,這個「諸願」是指一切利益眾生的願。下一句是「親近供養諸佛海」,「親近」是承事願而「供養」是供養願,所以有兩個願,即親近諸佛海、供養諸佛海。
下一句是「修行無倦經劫海」,這個是不離願,就是前面講的,我們不離同行善知識,不離諸佛的教授善知識。怎麼樣才能夠不離呢?不是說我緊挨著他,常常跟他見面叫作不離,其實那還是離;就像有的人,他常常去道場,但是他的心老是往外攀緣,並不在道上,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不離,事實上跟三寶還是離。
所以怎麼樣能不離?就是你來到三寶地親近三寶,修行無倦,依著三寶的教誡,然後隨學而同行。「修行無倦經劫海」是經過無量無邊,像大海一般的劫數,這個才算真正不離願的成就,這是第九個。
第十個是成正覺願,即「三世一切諸如來,最勝菩提諸行願,我皆供養圓滿修,以普賢行悟菩提。」此處「以普賢行悟菩提」就是希望能夠成佛、成就正覺的願,而「一切諸如來」的「最勝菩提諸行願」,此種種差別的行願,我都能夠供養。
供養什麼呢?即法供養,十方諸佛的菩提道,無量無邊的差別,希望我都能夠修法供養,也就是希望我都能夠圓滿地隨學,通過這樣圓滿隨學的供養,圓滿修之後,以這樣的普賢行來證悟菩提,證悟菩提也就是成佛了。
以上是總結十大願,以這些頌文來總結初地的十大願。這總結十大願,到此我們就把它分段標科完了。接著我們看:
丑二、「結歸二聖」。
二聖就是指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先看到:
寅一、「偏同普賢」。
普賢是此行願品的說法主,請看到頌文:
一切如來有長子,彼名號曰普賢尊,
我今迴向諸善根,願諸智行悉同彼。
願身口意恒清淨,諸行刹土亦復然,
如是智慧號普賢,願我與彼皆同等。
「一切如來有長子」的長子就是在諸佛的眷屬圍繞當中,其最上首、最尊貴的稱之為長子,就像在極樂世界,觀音菩薩是長子,在我們娑婆世界,文殊菩薩是長子。所謂「彼名號曰普賢尊」,不是說每個菩薩名字都叫普賢菩薩,而是說這些長子,不管是觀音菩薩文殊菩薩,乃至藥師佛兩邊的日光菩薩月光菩薩,這些菩薩的名字雖不同,但是他們所行的,或者他們所成就的功德皆為普賢行,所以都可以稱之為普賢菩薩
就像發菩提心的人,有的姓、有的姓,名字各個不同,法名各個不同,但發菩提心的人我們都可以稱之為初發心菩薩。每個人他只要發菩提心,我們都可以稱作菩薩。菩薩只是個總稱,其實每個人的名字不同,此處普賢也一樣,是一個總稱,並不一定指的就是普賢菩薩,這是說明「彼名號曰普賢尊」。
接著「我今迴向」,是指我所修的初地菩薩十大願,此功德、善根使得我漸漸地「智行悉同彼」。此處「智」是指的這個願,「行」是指依著這個願所起的行,我們在後面也會講到文殊師利的諸大願,為什麼這個願必須要文殊菩薩這樣的大智慧才能夠生起呢?因為我們這兩天上課前所講的二種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勝義菩提心
這種願的生起,都不是靠感情的,譬如世俗菩提心,菩薩為什麼能夠生起「虛空有盡,我願無窮」,然後生生世世「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為什麼能夠生起這樣廣大而堅固的願呢?是因為透過智慧的觀察,一切眾生都是我們過去有大恩德的父母親,所以讓他們離苦得樂,是我們生生世世的職責,不能夠委託給他人。透過這樣智慧的觀察,而且還不是一次,是修止修觀,數數地觀察,然後在心中生起強大的覺受,這時生起增上意樂,即能真正生起菩提心,這要透過智慧不斷地抉擇。
那麼勝義菩提心更是如此,為什麼能夠安住在寂滅道場,然後不捨滅定,而現諸威儀呢?它有其道理,就是我們來度化眾生的時候,首先觀察「三輪體空」,能度的我不可得、所度的眾生不可得、度化眾生的法也不可得。
為什麼不可得?有一套它的邏輯思考方式,我們說如夢幻泡影等等,這只是個幫助我們理解的譬喻,但是要真正深入了解時,只講夢幻泡影還是不夠,此時在心中還是沒有辦法生起一種決定的勝解。所以若初學的人問什麼是空性?因為一切有為法像夢幻泡影,透過譬喻來了解一切法它是不真實的。
但這畢竟只是譬喻,它並沒有理論來證明一切法自性無。此時必須要透過觀察: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或者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我的心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緣生;或者觀察一切法只是安立在名言之上等等,大乘經典的種種善巧,要這樣的智慧觀察才有辦法知道三輪體空。
能三輪體空之後,這時安住在寂滅的境界當中,用度化眾生的悲願支持,此時才算是成就勝義菩提心。所以若真的要成就菩提願,一定要靠智慧,因為菩提心、菩提願是大乘的根本,就像呼吸是一個人命根的根本,呼吸沒了,這個人就死了,所以菩提願、菩提心是大乘的根本。
我們若要修行大乘,必須透過智慧不斷地、數數地思惟觀察、抉擇,才有辦法讓菩提心漸漸地生起,乃至於鞏固。所以若你說:你今天修行大乘,整天就是念佛、持咒,就是不想深入思惟,只想了解個大概就好了,這樣是否可行?
如果只是想了解個大概,或者憑著一時的感覺,譬如念佛持咒的時候,突然覺得眾生無邊誓願度,有這種感動突然發生,這些都是生滅、可破壞之法,如果只靠這樣子想要支持你的大乘行,那是有問題的。
所以縱然你現在不能夠廣泛地遍學一切經論,但至少也要在教授菩提心的經論上,如《行願品》、《普門品》等,跟菩提心相應的這些經論上要不斷地熏習。所以頌文「願諸智行悉同彼」,這個智就是指「文殊師利諸大願」,因此「智」是願的體,依著這個智的體所起的作用就是願,即希望我的願、行悉同十方的普賢尊。
我們透過初地菩薩所發的十大願,長時間不斷地讀誦《行願品》、誦十大願,不斷地深入思惟觀察,甚至修止觀去觀察,漸漸就會對十大願生起感動覺受。生起感動覺受之後,還是要不斷思惟觀察,我們的心就能夠隨著十大願生起猛厲的覺受,所以頌文是指:願我們的十個「智」、「行」能夠同彼普賢菩薩
因為智行同彼,所以願身口意都能夠清淨,諸行刹土亦復然,「然」指的就是清淨,也就是因為我們觀察二種菩提心,所以我們的願行能夠跟十方的普賢尊相隨順、相應,展現在外的身口意諸行,以及諸刹土都是清淨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鋼骨佛心
鋼骨佛心
苦志勞筋骨,大任乃克將。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