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安靜無罪,毋須「安靜離職」- 3 個維度、9 個見解看此夯話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失落感」 - 不確定自己到底出了什麼問題,但就是覺得自己不太對勁;對所有事情都興致索然,提不起勁。

由於不知道原因出在哪裡,所以他們很難解決這個問題,也不知道自己該往哪個方向前進。真因往往是他們和自己的核心價值失去了連結。他們在生活的壓力之下,逐漸忘卻了自己真正在意的東西,也就是「價值觀」。價值觀 - 不是你可以完成的一些行動,而是你的一套理念。包括:你想要過著怎樣的生活、希望成為哪一種人,以及你有哪些原則等等。

如果生命是一趟旅程,價值觀則是你所選擇的路線。這條路線永遠沒有盡頭。它只是你旅行的一種方式。進一步說,「價值觀」,就是你所做的事情、你做事的態度,以及你做事的動機,和你是什麼樣的人無關,也和你的財富、學識、地位,或成就無關。~〈只想過得快樂,卻愈來愈沒勁?英國人氣心理師Julie Smith:為了真正在乎的事,痛並快樂著才更有意思〉,FIFTY PLUS

「安靜離職」一詞,在這幾個月突然冒出,急速爆紅。根據《世界經濟論壇》( World Economic Forum ) 網站:

  • 「安靜離職」( Quiet quitting ) 意指不要太用力工作的「技術」,被 Z 世代廣泛傳散著,真正爆紅是因為 TikTok 的推波助瀾。
  • 研究指出,COVID-19 深化了職場工作者的壓力、頹喪、以及失落感。
  • 遠距工作則讓更多人了解工作的型態可以更多元,甚至斜槓或者去做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情。

談「安靜離職」的文章很多,這篇我想要從 3 個維度,分別提出 3 個見解來拆解此流行現象。

第一維度:個人的角度,你的角度

為了你自己著想,壓低身段配合他人也是一種辦法。~《非常律師禹英禑》
  1. 既是流行,切忌跟風

大家都躺平了,都趁著 WFH 的時候摸黑,不代表你要跟風。隨波逐流是最無聊的。沒有起風的能力,至少有點主見,別跟風。何況是流行,就代表終將過去,你躺平下去,萬一旁人都起身,開始汲汲營營、拼死工作,你不就死定了?

2. 允許安靜,毋須安靜離職

昨天開車回家的路上,聽曾博恩主持的 Podcast 節目 - 〈博音〉,裡頭提到他有次跟流浪漢聊天,那位流浪漢很堅定地強調自己「雖然因經商失敗、家人身亡而遭受重擊,但他不是遊民,只是無家可歸,『暫時性地借住台北車站附近』,必將再起」。同樣的道理,工作上我們難免感到挫折、無力、失望,偶爾讓自己安靜一下可以,一小時、一天,都還行,那只是一個「片刻」;但「安靜離職」代表一個已經進去了的、習慣了的「狀態」,這就不太妥當。「『安靜』的片刻」稍縱即逝,你再次鼓起勇氣與戰鬥力回到辦公桌前,開始又一次的企劃案或者寫到一半的 Code;「『安靜離職』的狀態」已形成常態,你再次鼓起勇氣與戰鬥力回到辦公桌前,繼續打還沒打完的遊戲或者上直播聊天室「抖內」年輕妹妹。

3. 脫下口罩,不再安靜

避免最終黯然離職,應當避免安靜離職;避免墜入安靜離職的深淵,應該避免安靜;避免安靜的第一步,也許是「脫下口罩」。我沒在開玩笑,我的見解是,這兩、三年,大家躲在口罩背後,第一沉默寡言、第二心不在焉、第三懶得理人,辦公室裡的「冷參與文化」,讓辦公室的冷氣更加冷冽,讓溝通變得稀罕。鼓勵你從自身做起,在防疫前提下,偶爾脫下口罩主動說話,頻繁而大量溝通,讓辦公室變得熱鬧,不須誇張到甚麼像家的氛圍,但一天待 8~10 小時的處所,你難道不希望多點聲音、多點人味、多點......情緒流轉?

raw-image

第二維度:公司的角度,老闆的角度

  1. 釐清員工為何安靜躺平

個體躺平的原因百百種,許多是個人問題,但企業主絕對難辭其咎。個體之所以躺平,是因為公司太穩定進而無趣?是因為前景不明讓員工感到無力,乾脆內捲?是因為政治鬥爭讓員工不想選邊站也不想被爆頭,乾脆噤聲?是因為教育訓練安排不夠,讓員工覺得沒有成長,乾脆逕行向外發展?

2. 鼓勵熱鬧,倡議熱鬧的好處

安靜的對面,站著姓「熱」名「鬧」的那個人。「熱鬧」代表組織士氣,代表人跟人之間開口講話,代表議論著某個專案,代表在進行季度業績未達標的檢討,甚至代表各部門為了各自的利益劍拔弩張。無論如何,「熱鬧」,都比站在對面的「安靜」那個人要象徵為「踴躍」、「在意」、「主動」、「涉入」。

3. 大聲疾呼犯錯的必要,且言行合一

為了熱鬧,老闆一定要鼓勵部屬主動拋出想法、提案、問題,只要是對公司有益,不存在任何錯誤的想法、提案、問題。矛盾的是,儘管絕大多數的企業最高主管都在大聲疾呼「早早犯錯,快快成功」,但當員工真的犯錯時,往往翻臉不認人、罵到下面的人臭頭,最終變成「快快安靜,別想犯錯」的負面結果。一次兩次,最後演變成沒人敢提議、說話,因為,不說就沒事。

raw-image

第三維度:企業人資的角度

  1. 既然「安靜離職」盛行,建議企業人資部門應透過 Reference Check,確認候選人是否曾「內捲」過;
  2. 若這個候選人「內捲」過,又如何?就一定不用嗎?有這麼萬惡不赦嗎?如果內捲是他上一個雇主的問題呢?
  3. 若這個候選人沒有「內捲」過,又如何?他投入工作的堅持與熱情源自何處?


最後一件重要的事情:別當正義魔人

在《高難度溝通:麻省理工最熱門的溝通課,在對立的世界裡,如何善用溝通打破僵局》(Breaking Through Gridlock)一書中,作者傑森‧傑伊(Jason Jay)與加布列‧葛蘭特(Gabriel Grant)指出,「自以為正確」、「自以為正義化身」、「自以為確定無疑」、「自以為安全」這 4 點是溝通障礙的 4 大 NG 心態。我同時認為,正是這 4 大 NG 心態讓我們作繭自縛,讓我們走心、玻璃心了。與人溝通時,因為你心裡總是抱持「我鐵定是對的」、「我是正義魔人」、「我確定無疑」、「我懶得聽你說下去」等心障,造成溝通的分歧,使得你受委屈、從而靜默無語。

避免最終黯然離職,應當避免安靜離職;避免墜入安靜離職的深淵,應該避免安靜;避免安靜的第一步,也許是「破除 4 大 NG 心態,開放在開放地與他人溝通」。你熱鬧了,別人也不好沉默;你開口了,同事難免搭理;你不安靜,沒人需要離職。

  

資料來源一:〈只想過得快樂,卻愈來愈沒勁?英國人氣心理師Julie Smith:為了真正在乎的事,痛並快樂著才更有意思〉,FIFTY PLUS

資料來源二:〈What is quiet quitting?〉, Sep 2, 2022



筆者簡介:

林奐名,目前在餐飲新創擔任營運總監。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卻從未擔任一天的正職記者。過去 5 份工作皆任職於知名企業:統一、雀巢、85度C、Gogoro 和恆隆行。他是 Gogoro 首批開疆闢土的員工之一,前後 6.33 年,先在其首間實體門市 – 信義全球體驗中心擔任總店長,後成為 Gogoro資深車主社群經理,透過線上跟線下操作,轉動 Gogoro 社群,產生大量行銷內容與媒體效益,並創造正向改變,引領 1,303 位車主創下金氏世界紀錄;亦曾率領 Gogoro 用戶社群行銷團隊以「團隊名義」獲選為《經理人月刊》2020 年度「100MVP經理人」之一!更曾以英文向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執行簡報。加入 Gogoro 前,是貨真價實的咖啡職人,號稱血液裡的咖啡因濃度高達 95%,並擁有「巴西專業咖啡鑑定師」與「國際咖啡品質鑑定師」雙證照。就學時即任政治大學職涯發展中心中、英文履歷表寫作與面試顧問團團長,並擔任英國國家廣播電台 (BBC) 特約口譯員、美聯社 (Associated Press) 實習記者等,亦曾遠赴法國巴黎高等政治學院攻讀交換學生學程一年。至今共累計超過 182 場教育訓練以及演講經驗,主題橫跨社群行銷、咖啡、履歷表/自傳/Cover Letter 撰寫、面試技巧與職涯諮詢等主題。

若有任何合作需求,歡迎來信:elvistaiwan2021@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lvis Lin的沙龍
112會員
361內容數
曾向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執行簡報。累積超過181場演講或訓練,主題涵蓋:履歷表/自傳/Cover Letter撰寫、面試技巧與職涯諮詢、社群行銷、減醣心得與體適能、咖啡等;著作散佈在《大人學》、《Cheers》、《商業週刊》、《104》等。也在 104, 1111, Yes123, Sofasoda 等擔任職涯顧問。
Elvis Li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每一份工作起碼做 5 年 ▍第一份工作跟此時此刻看起來有點餘裕的他,之前曾有 8 年每天平均工作 11 個小時,週工時 60 小時 ▍換到全新產業時不刻意求高薪 ▍重視結果,無所不用其極 ▍尊重別人的時間顆粒度 ▍永遠主動回報 ▍不讓老闆擔心 ▍練習站在老闆以及老闆的老闆的角度想事情
2025/04/28
▍每一份工作起碼做 5 年 ▍第一份工作跟此時此刻看起來有點餘裕的他,之前曾有 8 年每天平均工作 11 個小時,週工時 60 小時 ▍換到全新產業時不刻意求高薪 ▍重視結果,無所不用其極 ▍尊重別人的時間顆粒度 ▍永遠主動回報 ▍不讓老闆擔心 ▍練習站在老闆以及老闆的老闆的角度想事情
2025/04/14
Gradatim Ferociter.   [拉丁文]擺脫羈絆,循序漸進,勇往直前。 頁 204 亞馬遜的指導原則: 「只要不斷向前,就算目標看起來遙不可及,終有達成的一天。挫折只是短暫的,如果有人唱衰,別理他們就是了。」 頁 205
2025/04/14
Gradatim Ferociter.   [拉丁文]擺脫羈絆,循序漸進,勇往直前。 頁 204 亞馬遜的指導原則: 「只要不斷向前,就算目標看起來遙不可及,終有達成的一天。挫折只是短暫的,如果有人唱衰,別理他們就是了。」 頁 205
2025/04/10
✅ 同事 F 提出他參加「雪坊優格 x Garmin Run」的異業合作跑步活動,仔細討論下,才發現「雪坊優格」也許可以當作我們下一檔活動合作的對象; ✅ 對於同事 A 而言,「成就感」是工作上最重要的原動力,沒有之一; ✅ 先前困擾同事 B 的舊戀情干擾,漸漸弭除; ...............
Thumbnail
2025/04/10
✅ 同事 F 提出他參加「雪坊優格 x Garmin Run」的異業合作跑步活動,仔細討論下,才發現「雪坊優格」也許可以當作我們下一檔活動合作的對象; ✅ 對於同事 A 而言,「成就感」是工作上最重要的原動力,沒有之一; ✅ 先前困擾同事 B 的舊戀情干擾,漸漸弭除; ...............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近來在歐美職場上安靜離職( Quiet quitting ),成為爆紅關鍵字。 所謂「安靜離職」不是字面意義上的默默離職,而是只完成工作的最低需求,不再投注額外的心力與情感,將自己從工作中「抽離」,重新定義生活與工作平衡。
Thumbnail
近來在歐美職場上安靜離職( Quiet quitting ),成為爆紅關鍵字。 所謂「安靜離職」不是字面意義上的默默離職,而是只完成工作的最低需求,不再投注額外的心力與情感,將自己從工作中「抽離」,重新定義生活與工作平衡。
Thumbnail
「安靜離職」英文是 Quiet quitting,也有人翻譯為在職離職,是近期在歐美職場中爆紅的職場關鍵字。
Thumbnail
「安靜離職」英文是 Quiet quitting,也有人翻譯為在職離職,是近期在歐美職場中爆紅的職場關鍵字。
Thumbnail
【安靜離職】(quiet quitting)風暴席捲全球。 代表的是即使他人還在原有的工作崗位上,其實他已經對這個工作感到厭煩,也沒有要向上的力量,自然對未來也不會有所期待。(人在心不在,如行屍走肉) 小吳:「工作就是賣時間,把時間貢獻給公司,就等月初領錢就好」你不會想升職或加薪嗎?小吳:「不會,準
Thumbnail
【安靜離職】(quiet quitting)風暴席捲全球。 代表的是即使他人還在原有的工作崗位上,其實他已經對這個工作感到厭煩,也沒有要向上的力量,自然對未來也不會有所期待。(人在心不在,如行屍走肉) 小吳:「工作就是賣時間,把時間貢獻給公司,就等月初領錢就好」你不會想升職或加薪嗎?小吳:「不會,準
Thumbnail
安靜離職(Quiet Quitting)是什麼? 安靜離職(躺平族)跟工作生活平衡有什麼不同? 安靜離職會有什麼結果? 如果遇到安靜離職的同事該怎麼辦? 主管遇到安靜離職的下屬的常見對策?
Thumbnail
安靜離職(Quiet Quitting)是什麼? 安靜離職(躺平族)跟工作生活平衡有什麼不同? 安靜離職會有什麼結果? 如果遇到安靜離職的同事該怎麼辦? 主管遇到安靜離職的下屬的常見對策?
Thumbnail
就算沒有阿姨照顧我也不想努力了 『安靜辭職』正在襲捲,這其實是老中青每一代都曾經面臨過的心境,只是現在集體發生,或是大家不想演而已。
Thumbnail
就算沒有阿姨照顧我也不想努力了 『安靜辭職』正在襲捲,這其實是老中青每一代都曾經面臨過的心境,只是現在集體發生,或是大家不想演而已。
Thumbnail
避免最終黯然離職,應當避免安靜離職;避免墜入安靜離職的深淵,應該避免安靜;避免安靜的第一步,也許是「脫下口罩」。我沒在開玩笑,我的見解是,這兩、三年,大家躲在口罩背後,第一沉默寡言、第二心不在焉、第三懶得理人,辦公室裡的「冷參與文化」,讓辦公室的冷氣更加冷咧,讓溝通變得稀罕。鼓勵你從自身做起,在防疫
Thumbnail
避免最終黯然離職,應當避免安靜離職;避免墜入安靜離職的深淵,應該避免安靜;避免安靜的第一步,也許是「脫下口罩」。我沒在開玩笑,我的見解是,這兩、三年,大家躲在口罩背後,第一沉默寡言、第二心不在焉、第三懶得理人,辦公室裡的「冷參與文化」,讓辦公室的冷氣更加冷咧,讓溝通變得稀罕。鼓勵你從自身做起,在防疫
Thumbnail
安靜辭職一詞,根據時代雜誌描述,指在工作中,人們不再追求做到超出預期 (go above and beyond),而是僅完成工作最低要求...... 疫情發生以來,大離職潮到安靜辭職盛行,或許這些只是浮出冰山的一角,在冰山下方,隱藏著是逐漸疏離的勞資關係。
Thumbnail
安靜辭職一詞,根據時代雜誌描述,指在工作中,人們不再追求做到超出預期 (go above and beyond),而是僅完成工作最低要求...... 疫情發生以來,大離職潮到安靜辭職盛行,或許這些只是浮出冰山的一角,在冰山下方,隱藏著是逐漸疏離的勞資關係。
Thumbnail
或許有人一踏入社會到退休都是同一份工作,但大多數人都曾面臨轉換跑道的問題,無論是自己想離開或非自願離職,怎樣華麗轉身,或是爭取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式,都是種藝術,也必須學會的技巧,也希望這篇分享對未來如果要轉換跑道的人,會有幫助。
Thumbnail
或許有人一踏入社會到退休都是同一份工作,但大多數人都曾面臨轉換跑道的問題,無論是自己想離開或非自願離職,怎樣華麗轉身,或是爭取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式,都是種藝術,也必須學會的技巧,也希望這篇分享對未來如果要轉換跑道的人,會有幫助。
Thumbnail
2022年 Tiktok 上的熱門關鍵字 #quietquitting (#安靜離職) 相關短片總共有數百萬次的點閱率。此關鍵字含義並不是真正的提離職,而是在最低限度裡完成所有的工作,也不會力求更多的積極表現,只完成份內該做的事情。
Thumbnail
2022年 Tiktok 上的熱門關鍵字 #quietquitting (#安靜離職) 相關短片總共有數百萬次的點閱率。此關鍵字含義並不是真正的提離職,而是在最低限度裡完成所有的工作,也不會力求更多的積極表現,只完成份內該做的事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