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放更多空間與時間給學生,讓專題探究是創造,不是消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健康的植物總需要肥沃的土壤滋養才能長大​,同理,學生也要在一個情緒氛圍、社交良好的環境下​,才能健康的學習,茁壯成長​。

黃春木老師,有著略顯花白的頭髮跟溫暖的笑容,人如其名,上課時總能讓教室內如春風化雨、草木齊生,「穿越」分單元、分科目跟冊別領域的限制,時不時「超展開」課程內容,讓教室內的學生抬起頭,從討論中創造自己的知識,從提問反思中鞏固學習並整合知識。

raw-image

我自己分三次才完整讀完黃春木老師的大作,這本《專題探究教學力》稱其大作,一點也不為過,一來是本書有方法,亦有理論依據,知識量龐大,二來有國際課程又有在地教學案例對照,將近20年美、歐、日、澳課程理論方法歸納其大成,是花時間沉澱整理的心血結晶,三來則是帶著自身疑惑閱讀,黃春木老師都一一為我解盲,像是:

「指導專題探究與實作,就是在指導小論文嗎?」(表16.2、表17.1有解答)
「學生要能夠完成專題探究,前提跟基礎需先具備什麼?」(圖9.1、9.2有解答)
「如何規劃學習任務給學生,才是有效的檢核學生的學習跟反思呢?」(圖8.3、表10.3有解答)

其實專題探究真是門軟能力、硬功夫,既具備跨域統整的大概念與高層次思考,卻又是需要反覆打磨、花時間歸納才能推導出來的學習流程。能有此書,對教育現場的一線老師能有檢索、對照的工具書,有根有基的打造專題探究,肯定是一大福音。

老師閱讀前,不妨問問自己:

「我能否教得愈少,讓學生學得愈多?」
▌當老師為了專題探究找來自己碩士論文研究法,希望學生學會時,到底是在幫助學生培養創造自己知識的能力​,還是僅僅是提供資訊要學生吸收呢?
▌老師是否為學生多做那些​,本來應該由他自己完成​或查閱文獻,同儕討論即可完成的事情呢?
▌在整學期的學習流程設計中,老師是否努力培養學習者的正向感受​,幫助他們克服可能存在的恐懼​,激發對專題探究的好奇與愉悅感呢?

其實,專題探究的學習應該是創造,而不是消耗,只有學員主動創造時,才能獲得學習的果實,被動從老師提供的資訊與經歷擷取隻字片語,並不等於專題探究,只有以小概念為本,留時間讓學生主動創造自己的知識,才能落實跨域的學習。

我敬佩黃春木老師「教的愈少,學得愈多」的實踐精神,

少,不是單調,而是簡潔;
多,不是繁複,反是豐富。

因為少,所以要有明確的目標;因為少,就必須去除不必要的多餘;因為少,就得專注把有限精力集中一處;因為少,更要懂得節制,正如老子說:「少則得,多則惑。」建築大師密斯凡德羅過的:「Less is More (少即是多)」,與黃春木老師專題探究與實作課程設計的核心概念不謀而合,真心推薦這本《專題探究教學力》經典書籍,讓每位學生皆能習得專題探究這門軟能力、硬功夫。

筆者為英國博贊亞洲心智圖法授證輔導師,AL加速式學習法認證,專欄作家,兩屆金鐘獎入圍廣播節目主持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曾荃鈺的閱讀學習沙龍
100會員
64內容數
羅斯福每天早餐前都會看一本書。卡特進了白宮後開始學速讀,兩次訓練後,閱讀速度提升了四倍。鈴木治雄勸商務人士多看一些古典名著,正因為處於這物質豐富的享樂時代,才更應該深入地探討人類活著的價值。關於生命,很多答案無法親身經歷,但閱讀,可以累積力量,甚至改變你我的人生。
2025/04/23
黃豪平的「說到心坎裡的舞臺級表達力」音頻課程,內容涵蓋表達技巧、主持心法及提升說服力的五大步驟。課程著重於透過行為+受詞的定位方式,創造說話動機並提升說服力,並強調在表達中掌握節奏感的重要性。課程適合國高中生、社會新鮮人及想提升表達能力的任何人。
Thumbnail
2025/04/23
黃豪平的「說到心坎裡的舞臺級表達力」音頻課程,內容涵蓋表達技巧、主持心法及提升說服力的五大步驟。課程著重於透過行為+受詞的定位方式,創造說話動機並提升說服力,並強調在表達中掌握節奏感的重要性。課程適合國高中生、社會新鮮人及想提升表達能力的任何人。
Thumbnail
2025/03/08
在這個資訊爆炸、競爭激烈的時代,讓你的思考可視化,已不僅是選擇,而是必需。《看得見的高效思考》不僅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還讓讀者學會如何以結構化思維呈現資訊,系統性地連結腦海中的知識碎片。這是一種可遷移的軟技能,在AI時代,將幫助我們建立競爭優勢。
Thumbnail
2025/03/08
在這個資訊爆炸、競爭激烈的時代,讓你的思考可視化,已不僅是選擇,而是必需。《看得見的高效思考》不僅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還讓讀者學會如何以結構化思維呈現資訊,系統性地連結腦海中的知識碎片。這是一種可遷移的軟技能,在AI時代,將幫助我們建立競爭優勢。
Thumbnail
2024/12/09
「你覺得洞察比較重要,還是落地比較重要?」如果一開始你的洞察錯誤,後面做的一切,可能都是白忙一場。 ​ 洞察,是要 #找到你的美 落地,是要 #放大你的美 洞察的主體有三個:消費者、對手跟自己 想想看,世界在改變 消費者會變、對手也在改變,但你自己,有改變嗎?
Thumbnail
2024/12/09
「你覺得洞察比較重要,還是落地比較重要?」如果一開始你的洞察錯誤,後面做的一切,可能都是白忙一場。 ​ 洞察,是要 #找到你的美 落地,是要 #放大你的美 洞察的主體有三個:消費者、對手跟自己 想想看,世界在改變 消費者會變、對手也在改變,但你自己,有改變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故洪子曰:「教育的目的在於教導別人用一個更輕鬆、更有效的方法來學習做事。學生對老師的尊敬程度,是以老師協助同學偷到的懶來計算!甚麼叫做有用的老師?那就是能幫助學生偷懶的老師!」 句子出處- 博客來-偷懶學 (books.com.tw) 想法- 原本閱讀此書時,是抱持著對於過去人生的檢討。認為
Thumbnail
故洪子曰:「教育的目的在於教導別人用一個更輕鬆、更有效的方法來學習做事。學生對老師的尊敬程度,是以老師協助同學偷到的懶來計算!甚麼叫做有用的老師?那就是能幫助學生偷懶的老師!」 句子出處- 博客來-偷懶學 (books.com.tw) 想法- 原本閱讀此書時,是抱持著對於過去人生的檢討。認為
Thumbnail
我自己喜歡學習,我的學校與許多參加的團體都有許多課程提供我學習,所以我學了很多五花八門的內容,但沒時間或沒機會用就都忘了。我覺得學習後要盡量用在工作或生活上,有產出才有效果,至少要寫心得。身為老師我希望學生學習後要運用出來才能產生效用,我會給例子讓學生模仿而做一個生活情況中類似的運用所教創新方法。
Thumbnail
我自己喜歡學習,我的學校與許多參加的團體都有許多課程提供我學習,所以我學了很多五花八門的內容,但沒時間或沒機會用就都忘了。我覺得學習後要盡量用在工作或生活上,有產出才有效果,至少要寫心得。身為老師我希望學生學習後要運用出來才能產生效用,我會給例子讓學生模仿而做一個生活情況中類似的運用所教創新方法。
Thumbnail
在每一個準備課程的夜晚,總是左思右想,應該要再多閱讀哪些書籍,參考哪些課程,擷取哪些時事案例。 因此,常常因為選擇困難,而感到焦慮。 過去,我總覺得,這是求好心切,大概轉念思考,放下完美主義就會有答案了。但,心裡始終明白,有絲毫的不踏實,不是件好事。 痛苦,往往來自能力與目標之間的差距
Thumbnail
在每一個準備課程的夜晚,總是左思右想,應該要再多閱讀哪些書籍,參考哪些課程,擷取哪些時事案例。 因此,常常因為選擇困難,而感到焦慮。 過去,我總覺得,這是求好心切,大概轉念思考,放下完美主義就會有答案了。但,心裡始終明白,有絲毫的不踏實,不是件好事。 痛苦,往往來自能力與目標之間的差距
Thumbnail
書名:《探究式閱讀》 作者:黃國珍 「人不是沒有答案,而是困惑於答案。」 我是一位老師,一位把「閱讀」作為主要教學技能也是教學內容的老師。 我會閱讀,我教閱讀。但當我打下這幾個字時,突然有一種,「這未免也太狂妄了吧」的聲音出現在腦海中。
Thumbnail
書名:《探究式閱讀》 作者:黃國珍 「人不是沒有答案,而是困惑於答案。」 我是一位老師,一位把「閱讀」作為主要教學技能也是教學內容的老師。 我會閱讀,我教閱讀。但當我打下這幾個字時,突然有一種,「這未免也太狂妄了吧」的聲音出現在腦海中。
Thumbnail
在追逐著高分以及高學歷的現代社會之下,學習成了人們較量的項目。學習....似乎變了質,它不再是人們為了追尋更多知識的方法,反而成了賺取金錢的捷徑。學生不再以學習為目的,老師也不再以傳授知識為目標。而他,卻如不受規則束縛般,堅持著教育最初的理念。
Thumbnail
在追逐著高分以及高學歷的現代社會之下,學習成了人們較量的項目。學習....似乎變了質,它不再是人們為了追尋更多知識的方法,反而成了賺取金錢的捷徑。學生不再以學習為目的,老師也不再以傳授知識為目標。而他,卻如不受規則束縛般,堅持著教育最初的理念。
Thumbnail
「我能否教得愈少,讓學生學得愈多?」當老師為了專題探究找來自己碩士論文研究法,到底是在幫助學生創造自己知識的能力,還是僅提供資訊要學生吸收呢?老師是否為學生多做那些,本來應該由他自己完成或查閱文獻,同儕討論即可完成的事情呢?老師是否努力培養學習者的正向感受,幫孩子克服恐懼,激發好奇與愉悅感呢?
Thumbnail
「我能否教得愈少,讓學生學得愈多?」當老師為了專題探究找來自己碩士論文研究法,到底是在幫助學生創造自己知識的能力,還是僅提供資訊要學生吸收呢?老師是否為學生多做那些,本來應該由他自己完成或查閱文獻,同儕討論即可完成的事情呢?老師是否努力培養學習者的正向感受,幫孩子克服恐懼,激發好奇與愉悅感呢?
Thumbnail
撰寫日期:2022.03.29 | 作者:翁順法 FAHAHA 這篇文章,要分享洪震宇老師「精準系列」的第二本書:《精準提問》。 分成三個部分:為什麼我要讀《精準提問》、印象最深刻的三個觀念、《精準提問》對我的啟發...
Thumbnail
撰寫日期:2022.03.29 | 作者:翁順法 FAHAHA 這篇文章,要分享洪震宇老師「精準系列」的第二本書:《精準提問》。 分成三個部分:為什麼我要讀《精準提問》、印象最深刻的三個觀念、《精準提問》對我的啟發...
Thumbnail
未來的考試更重視閱讀與理解,整合與分析的能力,如果不幫助學生提升閱讀與抓重點能力,他們在考試上就會遇到重重難關。為提升學生的整合與分析能力,我改良洪震宇老師寫作課的摘要力訓練後,把它命名為「標題力訓練」。目的是來幫助學生增進閱讀,和抓出文章重點的能力。
Thumbnail
未來的考試更重視閱讀與理解,整合與分析的能力,如果不幫助學生提升閱讀與抓重點能力,他們在考試上就會遇到重重難關。為提升學生的整合與分析能力,我改良洪震宇老師寫作課的摘要力訓練後,把它命名為「標題力訓練」。目的是來幫助學生增進閱讀,和抓出文章重點的能力。
Thumbnail
國小兩年的職人地圖課程雖然在規劃上佔用的時間並不多,卻依然對於學生的學習發展扮演著非常重要的在腳色,將重點放在試探素養培養、重拾好奇心兩大目標上,並且以三個月為一個時程進行規劃。
Thumbnail
國小兩年的職人地圖課程雖然在規劃上佔用的時間並不多,卻依然對於學生的學習發展扮演著非常重要的在腳色,將重點放在試探素養培養、重拾好奇心兩大目標上,並且以三個月為一個時程進行規劃。
Thumbnail
同一堂課程裡面對不同的孩子,總是有太多不同的細節要照顧,而一個在學習過程中好的陪伴者(無論是家長或是老師),很難從哪個方向確定知道自己的做法是最好的,甚至是不是好的,從結果看嗎? 那個結果是課程前設定的目標嗎? 還沒有開始上課設定的就是好的嗎? 開始上了以後發現原先的設定走偏了,就不是一件好事嗎?
Thumbnail
同一堂課程裡面對不同的孩子,總是有太多不同的細節要照顧,而一個在學習過程中好的陪伴者(無論是家長或是老師),很難從哪個方向確定知道自己的做法是最好的,甚至是不是好的,從結果看嗎? 那個結果是課程前設定的目標嗎? 還沒有開始上課設定的就是好的嗎? 開始上了以後發現原先的設定走偏了,就不是一件好事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