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學習標題力,也能提升閱讀理解力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我是一位國中生物老師,教學是我的工作,考試則是測試學生的學習狀況。只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我發現有些學生很認真,他會把課本上的知識背得很熟,若用簡答的方式考他,他都能準確的答出來。


但是近年來發現,有些「背得很熟」的學生在面對大型考試的時候,還是無法達到他預期的成績。這究竟是為什麼?


根據自己的分析,以及和同事間的討論,發現面對敘述太長或包裝過多的題目時,學生會無法將所記的知識應用出來。這個問題是學生的閱讀與理解能力有問題,導致無法看懂長敘述的題目。


什麼是包裝過多呢?我們以一個題目為例,一同來復習國一的生物。

「無根萍」是原產於臺灣的浮水植物,個體極小,且無根、莖、葉之分,僅有類似葉的構造浮於水面。此外,植株內具有雄蕊及雌蕊,可開花結果繁殖後代,不過無根萍主要繁殖子代的方式,是利用植株一端所長出的小芽。當小 芽成熟後,會離開母體而沉入水底,幾天之後再浮出水面長成新的個體。(105教育會考)


根據本文推論,無根萍是屬於下列哪一類植物? (A)蘚苔植物 (B)蕨類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這種題目就是被我定義為包裝過多的題目。看完題目後,我想大家應該和學生一樣頭昏了,而且還不太確定答案是什麼?

這題的答案就是(D)被子植物,因為被子植物會開花。即使你不認識「無根萍」,我們仍可以從題目裡的關鍵字「可開花結果」發現線索。

但如果題目只問「會開花的植物」叫什麼?我想大家一定會比較好選,同時那些「背得很熟」的學生也一定能馬上選出正確答案。

因此,我判斷這些學生所欠缺的就是閱讀和抓出文章重點的能力。

然而未來的考試更重視閱讀與理解,整合與分析的能力,而非記憶與背誦,如果不幫助學生提升閱讀與抓重點能力,他們在考試上就會遇到重重難關。


為提升學生的整合與分析能力,我盤點自己曾經學習過的技能。發現在洪震宇老師的寫作課中,摘要力的訓練符合我的需求,因為摘要力就是先想好該段的內容要寫什麼,再把內容整合後濃縮成一到二句寫在段落最前面,和傳統寫作的方式十分不同。


這種應用摘要力需要「逆向操作」的寫作練習,我把它稍微改良,命名為「標題力訓練」。目的是來幫助學生增進閱讀,和抓出文章重點的能力。

以下是我的操作心得和學習成效,和大家分享:


標題力訓練的操作方法


首先從心理層面下手,為了讓學生產生興趣,我挑了南一出版的科學史雜誌來當閱讀素材。因為人都喜歡看故事,所以挑介紹科學家故事的雜誌來讓學生閱讀,一來引發他們動機,二來我是自然老師,對於介紹科學史和科學人物,相對其它內容來說比較熟悉。

接著,我把學生分為四到五人一組,進行小組討論。把一篇文章中每個段落的小標題刪去,讓學生看完段落後,理解它的內容,重新為該段落下一個標題。最後公佈原標題,讓學生比較自己下的標題和作者下的標題有何不同?

最後,針對每段的內容,畫出你認為最有特色的情節。這個部份讓同學自由發揮,讓小組內愛畫畫的同學在看文字的同時,可以藉此展現出他的才長。


raw-image


raw-image


訓練過程中最大的阻礙和解決方法


在做下標題訓練的過程中,學生們不習慣這種反向的操作,而我也要不斷地引導他們從文章中找到關鍵字。因此我和學生彼此間都很耗體力和精神力。

於是每當要進行這堂課的時候,就會哀聲四起。一開始我不以為意,但漸漸的,班上開始有反對聲出現,有人認為這種訓練不是學科的知識,考試又不考,為什麼要學?甚至有人直接在課堂上大喊:「老師,我們為什麼要學這個無聊的東西」

聽完的當下很生氣,也很難過。因為這是自己花心思準備的課程,還花時間找了其它老師合作,竟然被說是無聊的東西。所以我冷靜下來,把原本大聲的語氣變成語眾心長的口吻,重頭再解釋一次我的出發心,為什麼抓重點的技巧考試不考,但卻要大家不斷練習的理由。

最後再把那位同學找來,告訴他心直口快不是壞,但說話要看場合,這樣子的行為會傷到人,也很容易傷到你自己。

因此,我學到在推行一項陌生的教學法時,仔細說明自己的用意,以及直接講出自己在備課時做了哪些準備,和緩中帶著堅定語氣,學生們仍然會學著改變自己態度,認真的面對課程。


標題力訓練為學生帶來的改變


標題力訓練,我帶著學生持續做了一年。我採用競賽方式,將各組的標題和繪畫進行評分,最高分兩組就在下週上課時給予獎品,用實質的方法激勵同學。

這樣的訓練很難用量化來評估,但經由詢問,班上有幾位同學給我這樣的回饋:

  1. 看文章的速度變快,理解變強。聯絡簿上有短文,會有一項看完寫心得的作業,同學認為他看這種小品文的速度變快了,也更看得懂內容。
  2. 國文閱讀測驗的作答速度及答對率增加。他能先精準地抓住題目的「關鍵字」,再回頭去文章裡面找線索,就不會浪費太多時間在"閱讀"文章上。
  3. 更能找出「落落長」題目中的關鍵問句。從他們的標題力訓練經驗中發現,很多題目的關鍵問句可能都藏在頭尾兩句裡。即使面對被包裝過的題目,他們也不害怕。

結語

現今的大型考試,尤其是國中教育會考,題目可說是愈出愈長。若要克服學生看到長題目的恐懼,或是希望他們能夠答題更準確,標題力訓練就是日常生活的基本功。

經過這一年的嚐試,以及看到學生們的回饋,我認為不會只有自然科要做標題力訓練,而是各學科都可以一起參與。尤其它的操作方式很簡單,閱讀的素材不限定,段落長度也不用太長,只要找段落前有小標的文章,一段約在150字上下即可。

我最希望的,除了能提升學生考試成績之外,這樣的閱讀及抓重點的基本能力,能伴隨他們進入職場。例如向老闆或客戶提案時的精準表達,以及大型會議結束後的精準紀錄。這樣能把成效延續下去的訓練才會有意義,不會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急就章。

你想增加自己或孩子們的閱讀與抓重點能力嗎?邀你一起來練習。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凱彥的沙龍
53會員
40內容數
林凱彥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7/01
為了寫這篇心得文,這兩星期內我把整場演講聽了超過5次以上。很認真的紀錄下演講裡的所有重點,接著看了別人的心得文和老師自己的省思後,我又想把它們套入在自己文章內。 但是這樣的結果就導致整篇文章像是一台拼裝車。 於是我決定把一千多字的文章全都刪了,一切歸零反覆的問自己:「我聽完了講座,然後呢?」
Thumbnail
2022/07/01
為了寫這篇心得文,這兩星期內我把整場演講聽了超過5次以上。很認真的紀錄下演講裡的所有重點,接著看了別人的心得文和老師自己的省思後,我又想把它們套入在自己文章內。 但是這樣的結果就導致整篇文章像是一台拼裝車。 於是我決定把一千多字的文章全都刪了,一切歸零反覆的問自己:「我聽完了講座,然後呢?」
Thumbnail
2022/03/31
說到BBS,你會想到哪些站呢? BBS的高峰期,出現在1999年。根據 Telnet BBS 站台統計,當時全台灣大專院校、中小學、民間及政府共合計1002站台,而我也是那一年接觸BBS的。
Thumbnail
2022/03/31
說到BBS,你會想到哪些站呢? BBS的高峰期,出現在1999年。根據 Telnet BBS 站台統計,當時全台灣大專院校、中小學、民間及政府共合計1002站台,而我也是那一年接觸BBS的。
Thumbnail
2022/03/30
我們快樂的在老師家吃完晚餐。就在吃飽完後,有同學就提到當時很紅的一部鬼片,由玉女歌手陳明真主演的《七月十四之不見不散》,接著再把他帶來的《校園鬼話》、《軍中鬼話》這種當時很火紅的書給大家看,然後開始一起講鬼故事,一位接著一位的講,然後一個故事比一個故事還要可怕。
Thumbnail
2022/03/30
我們快樂的在老師家吃完晚餐。就在吃飽完後,有同學就提到當時很紅的一部鬼片,由玉女歌手陳明真主演的《七月十四之不見不散》,接著再把他帶來的《校園鬼話》、《軍中鬼話》這種當時很火紅的書給大家看,然後開始一起講鬼故事,一位接著一位的講,然後一個故事比一個故事還要可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既然是「內容深究」,就要將有關的知識背景都要補充給孩子知道,........ 那些落後、注意力維持不久的孩子們,他們聽我們老師在說的時候,在想什麼?有沒有學習到?我們知道嗎?....... 畢竟學海無涯,每個概念我們覺得重要的都要講,那就變得每個概念都不重要了。
Thumbnail
既然是「內容深究」,就要將有關的知識背景都要補充給孩子知道,........ 那些落後、注意力維持不久的孩子們,他們聽我們老師在說的時候,在想什麼?有沒有學習到?我們知道嗎?....... 畢竟學海無涯,每個概念我們覺得重要的都要講,那就變得每個概念都不重要了。
Thumbnail
但即便我思索一切讀過的書,任何的課文,也找不到一句,能夠回應給她的句子。教書大放厥詞了幾年,嘩眾取寵了這麼多方式,依然沒有人教過我,此刻該怎麼辦。
Thumbnail
但即便我思索一切讀過的書,任何的課文,也找不到一句,能夠回應給她的句子。教書大放厥詞了幾年,嘩眾取寵了這麼多方式,依然沒有人教過我,此刻該怎麼辦。
Thumbnail
「我能否教得愈少,讓學生學得愈多?」當老師為了專題探究找來自己碩士論文研究法,到底是在幫助學生創造自己知識的能力,還是僅提供資訊要學生吸收呢?老師是否為學生多做那些,本來應該由他自己完成或查閱文獻,同儕討論即可完成的事情呢?老師是否努力培養學習者的正向感受,幫孩子克服恐懼,激發好奇與愉悅感呢?
Thumbnail
「我能否教得愈少,讓學生學得愈多?」當老師為了專題探究找來自己碩士論文研究法,到底是在幫助學生創造自己知識的能力,還是僅提供資訊要學生吸收呢?老師是否為學生多做那些,本來應該由他自己完成或查閱文獻,同儕討論即可完成的事情呢?老師是否努力培養學習者的正向感受,幫孩子克服恐懼,激發好奇與愉悅感呢?
Thumbnail
文章開首,豐子愷便用牽牛花比喻考生,直截了當的道出他們只顧攀高枝,到了文末又重提家中的牽牛花,他們開不了花,暗示考生的未來,無法開花結果。當然每個人對於成功的定義都各有不同,不能一言以蔽之,但當時的教育制度的確有問題。 考試主導的問題 人生大考理所當然是緊張的,考生們都埋首看書,這看似正常,但背誦些
Thumbnail
文章開首,豐子愷便用牽牛花比喻考生,直截了當的道出他們只顧攀高枝,到了文末又重提家中的牽牛花,他們開不了花,暗示考生的未來,無法開花結果。當然每個人對於成功的定義都各有不同,不能一言以蔽之,但當時的教育制度的確有問題。 考試主導的問題 人生大考理所當然是緊張的,考生們都埋首看書,這看似正常,但背誦些
Thumbnail
第五章是「協調作用」,經過兩次段考,小國一大致上已經習慣了國中的節奏,和老師上課的方法,不適應的現象會少很多。
Thumbnail
第五章是「協調作用」,經過兩次段考,小國一大致上已經習慣了國中的節奏,和老師上課的方法,不適應的現象會少很多。
Thumbnail
「起.承.轉.合」就是我從小到大所學,甚至現在寫文章時,腦中還是會不斷想著「這裡我該如何起、怎麼承、為何轉、最後合?」結果自己寫出來文章,原來也是被框住了,沒有個人特色。
Thumbnail
「起.承.轉.合」就是我從小到大所學,甚至現在寫文章時,腦中還是會不斷想著「這裡我該如何起、怎麼承、為何轉、最後合?」結果自己寫出來文章,原來也是被框住了,沒有個人特色。
Thumbnail
小學三年級開始,學生第一次碰到自然科,由於內容偏重生物以及現象觀察,導致許多家長以為這還好,筆者必須說這種心態蠻糟糕的。任何學科的基礎,都是認識名詞與基本定義,你會覺得這很簡單,多理解就好,純粹是因為「你長大了」。
Thumbnail
小學三年級開始,學生第一次碰到自然科,由於內容偏重生物以及現象觀察,導致許多家長以為這還好,筆者必須說這種心態蠻糟糕的。任何學科的基礎,都是認識名詞與基本定義,你會覺得這很簡單,多理解就好,純粹是因為「你長大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