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日本5ch戰神的回嘴技術:跟酸民、慣老闆、惡同事以及各路親戚的詭辯歪理說再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叱吒日本5ch的戰神回話術。

●「歪理」是什麼?

歪理指的是「看似合理但其實是謬誤的邏輯」,也就是近乎狡辯但又偽裝成合乎情理的說法。生活中處處都藏有歪理,人們使用歪理的理由不外乎是為了達成自己的目的,像是「訴諸情感」用情緒勒索來控制他人;有時也藉此來掩蓋自己的不足以取得優勢地位;而可怕的是歪理還具有欺騙作用,就像是電視廣告中利用名人代言、群眾效應,但卻未考慮到是否適用於所有人一樣。面對看似無害其實在帶風向的各種歪理,我們究竟該如何回嘴來保護自己?


●三步驟擊破胡說八道:

1.啟動偵錯雷達:當聽見某句話「怪怪的」的時候,很有可能當中就藏有歪理。

2.見招拆招:利用回嘴技術,來反擊對方的歪理。

3.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學會使用歪理,搶占先機堵得對方無法回嘴。


●破解歪理的11種策略:

1.用與對方相同的邏輯,引導出矛盾。

2.順著對方的前提,引導出矛盾。

3.製造不利於對方的局面。

4.以法律對抗道德說法。

5.質疑可行性與現實程度。

6.從現實面來攻破「這樣做會變得更好點」的說法。

7.要求出示證明或依據。

8.絕不能放過鬆動對方前提的機會。

9.借重權威與具體描述的詭辯法。

10.善用比較或對比來代替數字。

11.濫用「辛納屈關卡」來達成目的。


●歌手法蘭克·辛納屈(Frank Sinatra)翻唱後變得更知名的歌曲〈紐約,紐約>中,有以下這段歌詞:

If I can make it there,I'll make it anywhere?

意思是「如果我在那裡(紐約)能成功,我在任何地方都會成功」,於是從此被人稱為「辛納屈關卡」。

實際上,如果某人擁有解決某難題的能力,照道理應該可以藉由「使用完全相同的能力」來解決較不困難的問題。就像一流的職業棒球選手加入小聯盟,是不可能會失敗的。


●假設現在有一個A男宣稱自己「我是神」。大家會想這A男八成是瘋子,或許也可以根據各種科學依據、眾人同意或邏輯的解釋來指稱「A男不是神」。然而,這裡我們所知道的不過是「從我們的角度來看」、「我們是對的」。

假設A男對常識或科學不具備任何共識,只擁有其身為神的判斷標準,那麼他只需低喃「我是神,所以我才是唯一真理」, 則「從A男的角度來看」他的確可以說「我是對的」。在形式上,這與我們判斷自己是「對的」的情況毫無二致。如果不論再怎麼努力,都無法與對方達成前提共識,那麼在邏輯學上就不可能擊敗他的論點(這本來應該是邏輯學的基礎)。


●日常生活中,我們的言行大多帶有某程度的「預期」,像是「這樣做對往後比較有利」、「這樣做比較好」,這些都代表著「意義」。換言之,就是當有人問你「那個行為有什麼意義嗎?」的時候,你可以用平淡無奇的語調解釋一大串然後別人普遍得以理解的那個東西。「固然現在念書很 煩,但對將來一定有幫助」,因為有這一層的「意義」在,所以只要「合理」思考,都會選擇類似的行動—人們如此深信不已。

然而,「意義」經常把結論往後推延,不惜以壓抑「當下眼前」的快樂為代價,追求「未來的幸福」。那麼究竟要等到什麼時候,那個「未來」才會到來?只顧著追求意義的人生即使迎來了「未來」,是否會動不動繼續追尋存在於更前方的「未來」裡的「意義」?


●「理想」是一台生成不滿的裝置,給予人們「與理想不同」的概念,促使他們心生不滿,而道德便是理想的顛峰之作。那些深信道德的道德人士,就連與他無干的罪行也能做出「評價」—犯人絲毫沒有憐憫之心,根本是人渣敗類云云,為此感到憤恨不平,但他對犯人本身卻無法行使任何權力。

在意他人的一舉一動,當別人「一帆風順」時就火冒三丈,甚至連熟人功成名就也無法打心底替他高興,一心著急的只想把有權有勢的人拉下雲端。

你看看這心態有多不健康,已經跟心平氣和徹底無緣。所謂的心平氣和是聽到他人狂妄言論還能當笑話消遣一番,坦然的把犯罪新聞當做一則普通新聞看待,就連與「會錯意的女性」也能輕鬆交談。

唯有當你把「理想」當作是一種相對化的概念時,世上的種種事物才不再如此拘謹嚴肅,才能將之視為一種遊戲,達到玩轉思維的心境—那是一種至高無上的喜悅。


●不應貿然00

這是說話者反對空格內容,尤其在他無法明確指出反對根據時常用的句 型。應該注意的是,當一個人說出「貿然oo」的那一瞬間,空格裡的行為便已被自動帶入「未經思考、沒有計畫、做事馬虎」的既定印象。實際上,我們不應貿然購買剪刀,不應貿然在晚餐吃咖哩,甚至不應該 「貿然」拯救人命。我們不應貿然使用「不應貿然00」的表達方式。


●隨便他講沒關係

想要阻止對方說話卻又無權制止時,企圖在心理層面上躲避現實的標準 句型。透過「隨便他講」的表現來創造認知上的錯覺,彷彿「被人說三道四的狀態」在自己的掌控之下。


●價值觀

通常這句話只能用來保護自己單薄又脆弱的「價值觀」免受敵人侵害。如果人們真的各自擁有不同的價值觀,那麼我猜他們大概不明白「自己 的價值觀可能遭受任何批判」,是一件多麼理所當然的事實。


●只會嘴砲

那些不擅長「道理」 「理論」 「邏輯」、「知識」的人,對已掌握相關技能者如實表達厭惡的詞句。誇張的是,針對一些只能透過討論得出結論的議題,有些人明明自行挑起爭論,卻在快要被KO的時候脫口酸對方「你只會嘴砲」。

是說除了嘴砲,他還想用什麼來分勝負?


●僅此而已

這句話是用來形容一個人對某件事正好處在某種內心莫名感動的狀態 下。這句話透過毫無根據的美化某種狀態,使現場陷入情緒性的氛圍,藉以分散聽眾對「邏輯」或「事實」這類對講者來說極為不便的事物的注意力。

具體例子包括「我是我,僅此而已」、「我們都是人,僅此而已」等。


~突擊東北(とつげき東北)/日本5ch戰神。曾任東京大學兼任講師、數字好萊塢大學特約講師。現從事統計學相關研究。
~《日本5ch戰神的回嘴技術:跟酸民、慣老闆、惡同事以及各路親戚的詭辯歪理說再見》
~《場を支配する「悪の論理」技法》

#日本5ch戰神的回嘴技術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 #Reading

【博客來購買《日本5ch戰神的回嘴技術》】↓↓
https://ibestfun.net/2_2mZ

【金石堂購買《日本5ch戰神的回嘴技術》】↓↓
https://easyfun.biz/2wd16

【偶希都理】
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閱讀筆記/日文教學/電影筆記/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訂閱分享,一起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 閱讀筆記~方格子】
https://vocus.cc/ohitori_book/home
【偶希都理~痞客邦】
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偶希都理~Matters】
https://auth.matters.news/@scart1020

【作者~廖慧淑(Su)】
譯者/作家/旅人,
日文翻譯、口譯及寫作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總計造訪過40國n座城市。
#偶希都理 #廖慧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美利古拉-avatar-img
2022/11/24
很實用的方法
向日葵大叔-avatar-img
2022/11/24
日足踢贏德國,ye!!
avatar-img
偶希都理
369會員
2.3K內容數
【偶希都理/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大好人圖鑑:讓地球充滿愛,讓你我一生平安!》 ★發現自己也是好人,你會更喜歡自己!
Thumbnail
2025/04/21
《大好人圖鑑:讓地球充滿愛,讓你我一生平安!》 ★發現自己也是好人,你會更喜歡自己!
Thumbnail
2025/03/28
★以手機常用功能的使用習慣,分析隱藏在使用者背後的心理暗示。
Thumbnail
2025/03/28
★以手機常用功能的使用習慣,分析隱藏在使用者背後的心理暗示。
Thumbnail
2025/02/10
找回自己舒適的步調、遠離擾人的心念。
Thumbnail
2025/02/10
找回自己舒適的步調、遠離擾人的心念。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讓對方心服口服的說話法。   ●根本就沒有必要聽從那些沒有道理、缺乏邏輯的話。 如果聽到人家說:「可以先讓我用嗎?我真的非把這份資料印出來不可。」我們應該反問:「為什麼你要搶在我前面影印?」 接著,假設對方真的因為某些事情急須使用,那再去斟酌該狀況的合理性。 如果可以接受對方的狀況,內容
Thumbnail
★讓對方心服口服的說話法。   ●根本就沒有必要聽從那些沒有道理、缺乏邏輯的話。 如果聽到人家說:「可以先讓我用嗎?我真的非把這份資料印出來不可。」我們應該反問:「為什麼你要搶在我前面影印?」 接著,假設對方真的因為某些事情急須使用,那再去斟酌該狀況的合理性。 如果可以接受對方的狀況,內容
Thumbnail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再思考」這本書,主要筆記內容來自於第十章「如何避免謬誤」,從前面的章節我們已經了解什麼樣的論證才是好論證,那麼在能力不足,無法判斷時,要怎麼樣以較簡單的方式避免自己被論證所誤導呢?本章提出了日常常見的謬誤,讓讀者認知到可能被論證欺騙的點,讓讀者能夠有所警覺。
Thumbnail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再思考」這本書,主要筆記內容來自於第十章「如何避免謬誤」,從前面的章節我們已經了解什麼樣的論證才是好論證,那麼在能力不足,無法判斷時,要怎麼樣以較簡單的方式避免自己被論證所誤導呢?本章提出了日常常見的謬誤,讓讀者認知到可能被論證欺騙的點,讓讀者能夠有所警覺。
Thumbnail
★每個人都受過言語的無妄之災波及,各種心悶、不吐不快、委屈、「好想贏」,讓日本PTT(2ch)創辦人、江湖人稱「駁倒王」帶你找到出口! ●能否駁倒對方,關鍵就在於說話的方式是否有說服力。 說服對方必須具備的兩個條件就是「邏輯」和「事實」。比方說,小學生和大人爭論,只要小學生在邏輯或事實上取得優勢,是
Thumbnail
★每個人都受過言語的無妄之災波及,各種心悶、不吐不快、委屈、「好想贏」,讓日本PTT(2ch)創辦人、江湖人稱「駁倒王」帶你找到出口! ●能否駁倒對方,關鍵就在於說話的方式是否有說服力。 說服對方必須具備的兩個條件就是「邏輯」和「事實」。比方說,小學生和大人爭論,只要小學生在邏輯或事實上取得優勢,是
Thumbnail
如何有效摧毀一個人改變意圖的三種句型: 一、套套邏輯法tautology 二、行動無效法 三、雙重束縛法 ​也許你會想要認識更多: 彭博的IG
Thumbnail
如何有效摧毀一個人改變意圖的三種句型: 一、套套邏輯法tautology 二、行動無效法 三、雙重束縛法 ​也許你會想要認識更多: 彭博的IG
Thumbnail
說話的藝術,絕對是職場上必修課程。尤其面對客戶,如果抱著「說服對方達成自己的目的」的心態,那就等於輸在起跑點上;又或是遇到家人朋友的不理性溝通,讓雙方關係劍拔弩張,再也沒有什麼比這更痛苦的事。
Thumbnail
說話的藝術,絕對是職場上必修課程。尤其面對客戶,如果抱著「說服對方達成自己的目的」的心態,那就等於輸在起跑點上;又或是遇到家人朋友的不理性溝通,讓雙方關係劍拔弩張,再也沒有什麼比這更痛苦的事。
Thumbnail
從很年輕時就體會到,人人都會合理化自己的行為,因此就不再嚐試說服別人,改變別人,更不會期待別人會「自我反省,誠心道歉」,若真的有人能面對自己過去的錯誤,那是「賺」到的,多年來我會不斷提醒自己,「不要對別人有期待」。  這種合理化的行為,在心理學上當然會有很完整的論述,但是即使我們沒讀過心理學,從小看
Thumbnail
從很年輕時就體會到,人人都會合理化自己的行為,因此就不再嚐試說服別人,改變別人,更不會期待別人會「自我反省,誠心道歉」,若真的有人能面對自己過去的錯誤,那是「賺」到的,多年來我會不斷提醒自己,「不要對別人有期待」。  這種合理化的行為,在心理學上當然會有很完整的論述,但是即使我們沒讀過心理學,從小看
Thumbnail
圖片來源:網路 基努.李維這張梗圖平常鄉民大概是用在「我覺得你說的是錯的,但我懶得跟你這個笨蛋爭辯,所以才都說你是對的。」 又五月天的《最重要小事》這樣說:「世界紛紛擾擾、喧喧鬧鬧,什麼是真實」   所謂「爭論」,可以這樣說嗎?通常是用在雙方意見不同,而為了讓對方確信己方所說「為真(對的)」,而採取
Thumbnail
圖片來源:網路 基努.李維這張梗圖平常鄉民大概是用在「我覺得你說的是錯的,但我懶得跟你這個笨蛋爭辯,所以才都說你是對的。」 又五月天的《最重要小事》這樣說:「世界紛紛擾擾、喧喧鬧鬧,什麼是真實」   所謂「爭論」,可以這樣說嗎?通常是用在雙方意見不同,而為了讓對方確信己方所說「為真(對的)」,而採取
Thumbnail
不正確的思維邏輯導致不對的問題,進而產生錯誤的解法,造成或長或短且深淺不定的後果,不過仍然有機會導正,怎麼做呢?
Thumbnail
不正確的思維邏輯導致不對的問題,進而產生錯誤的解法,造成或長或短且深淺不定的後果,不過仍然有機會導正,怎麼做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