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在書店看到書名時,我還以為這是跟什麼焦慮/憂慮有關的書
沒想到這是一本教你「談判」的書
也是我近期看過覺得最有收穫的一本書👍👍👍
我的工作性質雖跟「談判」沒有太大關連
但每天我們不論面對上司、面對合作夥伴,經常需要「說服」別人
因此我覺得這本書適合非常多人看看
而且作者用了很多範例,清楚易懂,非常好學習上手
以下分享我最喜歡本書的三個論點:
1) 想「說服」別人,你就要先解除對方的「焦慮」
你要從對方說的話裡,找出他的焦慮。一般我們見面講完場面話之後,只要有好聽眾,就會不自覺的講出自己最得意、最在乎、最擔心的事,而最得意、最在乎、最擔心的事背後,可能就藏著他此時最大的焦慮。
所以作者教我們:
「用他最大的焦慮,引導他、自動說出你要的條件」,也就是用對手的焦慮去影響對方。
記得別急著「說」,要先「聽」
至於「焦慮」為何這麼重要?
因為我們一天所有的決策與行為,絕大多數都是被「焦慮」所驅動的。
2) 雙贏沒有用,讓對手覺得「他是贏家」才有用
在談判中,我們都會有一種下意識的判斷「對你有利的條件通常對我不利,而對你不利的條件通常對我有利」。
所以,在談判的過程,你一定要讓對手覺得他是贏家,他會笑著離開、也不容易反悔,你甚至可以讓對方有個「英雄故事」可以跟老闆/老婆/不在場關鍵第三方邀功。
所以談判時,千萬不要講出「雙贏」這兩個字!當你講出「雙贏」這兩個字時,你其實正在向對手透露出一個行為語言,就是「你還有空間」「你還沒到底線」「而且空間還不小」。
3) 答應要「慢」,拒絕要「快」!
作者用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假設今天有人跟你借100萬,你想答應時,一定要「慢」,因為假若你答應的很快,對方會覺得這麼容易啊,那他可以再跟你借更多。
你想拒絕時,一定要「快」!因為這樣對方就會比較快死心,不會再來哭哭哀求。
這樣的道理用在「談判」上也是一樣的,但我們台灣人很容易「慢慢」的拒絕。為什麼呢?因為我們「被禮貌制約了」,我們總覺得一下子就拒絕人好像太狠心了,好像很冷血,但這就是談判的要領,別讓對方有錯誤的認知是很重要的。
當然還有更多更細的案例,歡迎大家買書來看,真的是很有趣很實用的一本書,我很喜歡也分享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