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的定義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開頭先批評一下自己,又是拖了這麼久才開始寫作,希望之後可以徹底改善這個問題。
如果下次又拖怎麼辦?
那就繼續批評,直到改進!
回正題。

前幾天聽書時,我終於聽到一個對「做自己」最具體的解釋了。
「做自己」這個名詞對我來說一直都很雞湯,雖然字面上看起來很簡單,但要細說,又總是說不清是什麼,書上也總是用一種很縹緲的形容帶過,像是:我們要做自己,才能活得精彩之類,那要怎麼樣做自己咧,沒有具體解釋,也沒有理論或步驟。
也因為沒有精確的定義,所以「做自己」一直以來都是以一種神秘力量存在在我的身體裡,它可以是一種意識形態;也可能是一個決定;甚至是一股衝動,亂七八糟的,我講不出來,但我在做自己的時候,我知道。
直到,前幾天我聽書時聽到了一個說法,這(沒有應該)是截至我目前人生聽到對「做自己」最具體的解釋了。
三大心理學家:阿德勒(被討厭的勇氣)、佛洛伊德(分析夢的那個)、榮格。
我聽到的是榮格的說法。
榮格提出了一個理論叫做集體無意識(也翻譯成集體潛意識)。
什麼是集體無意識?
舉例比較簡單:很多人過了35歲還沒結婚會感到慌張,但其實35歲沒結婚並不會怎麼樣,人生並不會因此就完蛋了,但很多人(尤其女人)到了這個歲數未婚就是會莫名感到不安;又例如,有些人會因為沒考上研究所而感到羞恥,因為周圍優秀的人都考上了,但其實沒念研究所對人生也不會有絕對性影響。
諸如此類。
榮格說的集體無意識,其實就是我們說的社會價值觀,或一些口耳相傳的約定俗成,雖然這些東西我們內心裡不一定覺得正確,甚至覺得沒什麼道理,但就還是會去在意,一股不由自主、無意識的在意。
榮格說:
我們生活中有大量的這種集體無意識存在,很多都是外界通過教育和文化或多或少強加給我們的,這些固有的觀念很可能限制、甚至扼殺真正的自我,如果我們不能從中覺醒,不能夠走自己的道路,不能意識到「我有我的人生,我有我的選擇,我不在乎你們怎麼說我,我要用自己的價值觀活著」那麼人就會感到痛苦。
所以我們要做的是隨時觀察自己、反省自己,透過對自己的審視去分辨哪些東西不屬於我。
而一旦我們可以通過一次又一次的自我覺察,而從這些集體無意識中覺醒,不管逢年過節親朋好友再怎麼囉唆,也不會感到羞恥或罪惡的發展出自己的一套真理,那就是進入了榮格口中「個性化」的過程。
就像有些人有著人人稱羨的年新百萬,偏偏不要,硬是要離職,去流浪,當個入不敷出的藝術家,這就是一種個性化的展現。
回想一下,那些會讓我們脫口說出「哇,他好有個性」的人,是不是都有著鮮明的個人特色,他們已經甩開了那些不屬於自己的集體無意識,用著自己的人生哲學瀟灑的活著,個性十足。
而這樣個性化的過程通常會發生在35-50歲之間。
人通常也是到了這個歲數,才有足夠的生活經驗去發現自己天然的喜惡。
而上面這一連串個性化過程,就叫做:做自己。
自己寫完上面這一堆,又再一次的豁然開朗。
雖然也不是什麼太新奇的論述啦,但一想到那些隱隱約約,好像知道但又講不太出來的的意識流,被這樣有條有理、有憑有據的梳理出來,就覺得痛快且踏實。
在遇上這個說法之前,我一直以為我比較晚熟,都到了30幾歲的年紀才開始關注自己內心真正喜歡的事物,也是到了這個歲數,才開始有勇氣對那些不喜歡說不;但現在看來,我恰恰落在榮格個性化理論的正常年齡段,沒有異常。
持續寫作。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1會員
128內容數
長短不拘,持續為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有貓跟著我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覺得真誠是什麼呢? 我認為的真誠有兩種。 一種是「形於色的真誠」。 就是你可以從一個人的語氣、眼神感受到他是很認真的在跟你說話,我們都很敏感,同樣是一句「謝謝」,對方是真心的說,還是出於社交禮貌的說,我們一下子就可以感覺到。 這種真誠是不會讓人忘記的。 不知道這是不是也是一種會讓他記得的真誠呢。
我們都喜歡懂事的小孩,和天真的大人。看他們說著不符合年紀的話;做著不符合年紀的事,有一種出其不意的討喜。 我現在看朋友的小孩,和看自己的父母,就常有這種感覺。 我爸最近迷上網路購物,我不知道他是哪一天看上的球鞋,總之當我知道他在凌晨2點爬起來搶活動時,我真的覺得他熱血的很可愛。 持續寫作。
剛剛在整理隨手筆記本時,突然在最底頁看到疑似日記的文字,這些文字記錄著一些傷心的回憶─有關我被偏心的回憶。我讀了一下,有些情節甚至我都已經忘記了、早就不在意了,但我卻經由這些文字再度想起... 讀著讀著,我看到我的總結: 「有時候不靠這一字一句的細膩寫下,我都不敢想像我已經觀察到這麼多...」
什麼樣的文章讓我讀起來舒服,我就照著那樣子去寫作。 這是我現在給自己最大的寫作要求了。 我一邊觀察著自己的喜好,一邊總結了一個小小的心得就是,我喜歡容易閱讀的文字。沒有什麼文字會比「容易閱讀」給人更好的第一印象了。 當我是讀者時,姑且是這樣;那當我是筆者時,也希望自己尚且如此。 所以, 持續寫作。
這次的疫情,說害怕不害怕,說不害怕也害怕。 我最害怕的那一天,應該是知道有三個朋友同時確診的那一天吧,算一算他們確診那一天的前15天,我們有一起同桌吃飯,也有同車比鄰而坐。 「應該不會啦」這種自我安慰的語言不能在這時候出現。 那為什麼不直接去做PCR呢,還比較痛快乾脆? 這段時間的心情小隨筆。
戴上耳機,點上會散發玫瑰香的蠟燭,再把房間的燈換到黃光頻道,整個世界就是我的了。 我在這個世界裡可以慢慢的悠閒、慢慢的跟自己玩,看看書、彈彈琴、斷捨離雜物,感到累就撲到床上小睡一點,週末就應該這樣,每個週末我都會約自己陪自己一下。 持續寫作。
你覺得真誠是什麼呢? 我認為的真誠有兩種。 一種是「形於色的真誠」。 就是你可以從一個人的語氣、眼神感受到他是很認真的在跟你說話,我們都很敏感,同樣是一句「謝謝」,對方是真心的說,還是出於社交禮貌的說,我們一下子就可以感覺到。 這種真誠是不會讓人忘記的。 不知道這是不是也是一種會讓他記得的真誠呢。
我們都喜歡懂事的小孩,和天真的大人。看他們說著不符合年紀的話;做著不符合年紀的事,有一種出其不意的討喜。 我現在看朋友的小孩,和看自己的父母,就常有這種感覺。 我爸最近迷上網路購物,我不知道他是哪一天看上的球鞋,總之當我知道他在凌晨2點爬起來搶活動時,我真的覺得他熱血的很可愛。 持續寫作。
剛剛在整理隨手筆記本時,突然在最底頁看到疑似日記的文字,這些文字記錄著一些傷心的回憶─有關我被偏心的回憶。我讀了一下,有些情節甚至我都已經忘記了、早就不在意了,但我卻經由這些文字再度想起... 讀著讀著,我看到我的總結: 「有時候不靠這一字一句的細膩寫下,我都不敢想像我已經觀察到這麼多...」
什麼樣的文章讓我讀起來舒服,我就照著那樣子去寫作。 這是我現在給自己最大的寫作要求了。 我一邊觀察著自己的喜好,一邊總結了一個小小的心得就是,我喜歡容易閱讀的文字。沒有什麼文字會比「容易閱讀」給人更好的第一印象了。 當我是讀者時,姑且是這樣;那當我是筆者時,也希望自己尚且如此。 所以, 持續寫作。
這次的疫情,說害怕不害怕,說不害怕也害怕。 我最害怕的那一天,應該是知道有三個朋友同時確診的那一天吧,算一算他們確診那一天的前15天,我們有一起同桌吃飯,也有同車比鄰而坐。 「應該不會啦」這種自我安慰的語言不能在這時候出現。 那為什麼不直接去做PCR呢,還比較痛快乾脆? 這段時間的心情小隨筆。
戴上耳機,點上會散發玫瑰香的蠟燭,再把房間的燈換到黃光頻道,整個世界就是我的了。 我在這個世界裡可以慢慢的悠閒、慢慢的跟自己玩,看看書、彈彈琴、斷捨離雜物,感到累就撲到床上小睡一點,週末就應該這樣,每個週末我都會約自己陪自己一下。 持續寫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因為講座的主題吸引了我,特地跑到台北,想記錄下講座給我的心得 "我們要先把自己搞定,才有辦法搞定別人" 這句話我把它抄寫在筆記本上,提醒著自己,原來在潛意識裡,不覺得自己需要搞定,反而是我需要去搞定好別人又或者別人要搞定好他自己。 心理師提到,人的一生中,會有三大心結(創傷) 1.羞恥 2.
Thumbnail
尼采強調,「我」(I)並不思考念頭,而是「念頭思考我」(thoughts think me),並認為「夢是大腦的一種再創造,在白天,腦必須適應由上層文化所施加的各種嚴厲思想要求」(Nietzsche 1878: 24-27),這兩個想法,在榮格的心理學及其個人與集體無意識的概念裡頭,都可以看到。
Thumbnail
本文主要討論阿德勒、榮格、艾瑞克森、霍妮等人的精神分析學派理論,以探討早期經驗的重要性和集體潛意識等議題。
Thumbnail
哈囉 大家 今天又要來開心聊聊天了~ 我最近開始在看榮格的書,先說一下,因為榮格很有名,畢竟他是心理學的權威,和「佛洛伊德」和「阿德勒」是心理學的三大先驅, 所以我也沒有什麼資格或足夠的知識量來分享或介紹他的學問,他的書其實也有點硬, 感覺哲學和心理學的書都蠻需要看兩遍以上,因為他們也
【自我】●自我的定義?●我究竟是什麼樣的人? !自我={意識}達成人生大小{目標}達成的程度。一個人的目標越清晰、越有意義,自我就越穩定、越有力量。 我的定錨: 一個意識的主體,隨著時間變化,隨著一個又一個的選擇,塑造了現在的自己,現在的自己像水裝進不固定的容器一般不斷的成長變化,一種動態平衡的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壓力的世界中,我們常常會為了符合他人的期待而偽裝自己。然而,真正的自由和幸福卻來自於放下偽裝,勇敢地做自己。這篇文章探討了做自己的意義,以及這樣做對個人和周圍人的積極影響。
Thumbnail
MBTI是由榮格的「人格類型理論」為基礎,試圖瞭解人類的天生認知態度。榮格相信生命源自於對立面的張力,這使得MBTI的結果並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會隨著後天環境而改變。文章中強調了個體化意識的發展,並提出了關於天生的認知態度以及所處社會情境的思考。
Thumbnail
試著去回答:世界上人這麼多,為什麼是你來做這件事。
Thumbnail
瞭解自己、學習愛自己,似乎成為現代人最重視的議題。但過度的自省,試圖為自己的人生找一個標準答案、自我定位,反而比從前那個沒有框架,順流而生的自己更消粍能量。 當你真正瞭解自己,並學會愛自己的時候,你不會再因為自己沒有活在框架裡而迷失。因為你比別人擁有更多的可塑性。 每個人身上本就擁有不只一種性格
Thumbnail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中,我們經常聽到別人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怎麼想,甚至試圖為我們定義身份。但重要的是,永遠不要自我否定,也不要自我設限。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因為講座的主題吸引了我,特地跑到台北,想記錄下講座給我的心得 "我們要先把自己搞定,才有辦法搞定別人" 這句話我把它抄寫在筆記本上,提醒著自己,原來在潛意識裡,不覺得自己需要搞定,反而是我需要去搞定好別人又或者別人要搞定好他自己。 心理師提到,人的一生中,會有三大心結(創傷) 1.羞恥 2.
Thumbnail
尼采強調,「我」(I)並不思考念頭,而是「念頭思考我」(thoughts think me),並認為「夢是大腦的一種再創造,在白天,腦必須適應由上層文化所施加的各種嚴厲思想要求」(Nietzsche 1878: 24-27),這兩個想法,在榮格的心理學及其個人與集體無意識的概念裡頭,都可以看到。
Thumbnail
本文主要討論阿德勒、榮格、艾瑞克森、霍妮等人的精神分析學派理論,以探討早期經驗的重要性和集體潛意識等議題。
Thumbnail
哈囉 大家 今天又要來開心聊聊天了~ 我最近開始在看榮格的書,先說一下,因為榮格很有名,畢竟他是心理學的權威,和「佛洛伊德」和「阿德勒」是心理學的三大先驅, 所以我也沒有什麼資格或足夠的知識量來分享或介紹他的學問,他的書其實也有點硬, 感覺哲學和心理學的書都蠻需要看兩遍以上,因為他們也
【自我】●自我的定義?●我究竟是什麼樣的人? !自我={意識}達成人生大小{目標}達成的程度。一個人的目標越清晰、越有意義,自我就越穩定、越有力量。 我的定錨: 一個意識的主體,隨著時間變化,隨著一個又一個的選擇,塑造了現在的自己,現在的自己像水裝進不固定的容器一般不斷的成長變化,一種動態平衡的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壓力的世界中,我們常常會為了符合他人的期待而偽裝自己。然而,真正的自由和幸福卻來自於放下偽裝,勇敢地做自己。這篇文章探討了做自己的意義,以及這樣做對個人和周圍人的積極影響。
Thumbnail
MBTI是由榮格的「人格類型理論」為基礎,試圖瞭解人類的天生認知態度。榮格相信生命源自於對立面的張力,這使得MBTI的結果並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會隨著後天環境而改變。文章中強調了個體化意識的發展,並提出了關於天生的認知態度以及所處社會情境的思考。
Thumbnail
試著去回答:世界上人這麼多,為什麼是你來做這件事。
Thumbnail
瞭解自己、學習愛自己,似乎成為現代人最重視的議題。但過度的自省,試圖為自己的人生找一個標準答案、自我定位,反而比從前那個沒有框架,順流而生的自己更消粍能量。 當你真正瞭解自己,並學會愛自己的時候,你不會再因為自己沒有活在框架裡而迷失。因為你比別人擁有更多的可塑性。 每個人身上本就擁有不只一種性格
Thumbnail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中,我們經常聽到別人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怎麼想,甚至試圖為我們定義身份。但重要的是,永遠不要自我否定,也不要自我設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