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充實的第十七堂飛輪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今天上我第十七堂飛輪課,是大忠的E-cycle間歇循環,真的不能不讚嘆大忠老師,居然能讓上了這麼多堂課的我,還是能持續用身體印證著所學,而持續有新的感動與獲得!但或許也要感謝上一堂課的老師,讓我更懂得這一堂課的好,也超感恩自己第一堂飛輪就是上到他的課,才能一直持續下去。
以下記錄今天的學習:
踩飛輪時雙手雖然握在握把上,但重心卻是在核心,雙手和肩膀放鬆下,會讓身體自然擺動,因此,要特別覺察自己的身體有沒有擺動,如果沒有,就是手用力,重心跑掉了;然而,在站姿爬坡時,因為身體會前傾,常不自覺雙手就會用力,以致肩膀僵硬、重心前移,這時就要記得自我覺察,把雙手和肩膀放鬆,所以簡單來說,踩飛輪時除非刻意做凍結,不然身體應該是會自然擺動的,覺察自己有沒有自然擺動,就可以知道自己的重心有沒有放對。
但在凍結的時候,雖然要刻意上半身不動,但重心也還是在核心,這也是要有意識地自己關注調整。
還有,在站姿爬坡後,坐下來踩時會慣性地拖沈重的步伐向下踩,但是因為爬坡後腳很酸,就會舉步唯艱,在覺察到自己舉步唯艱時,也要自我提醒用股四頭肌上提畫圓的方式,就會更輕鬆~
上次提到在站姿爬坡時,身體前傾,讓屁股靠近座墊,就會獲得更多臀大肌的刺激;今天特別留意到最後2次60秒的站姿跑步,按大忠老師的提醒,身體比較直立,股四頭肌真的特別有感。
在短短一堂50分鐘的飛輪課,大忠老師不斷提醒我們關注呼吸、自己調整阻力、跟上音樂節奏,還有重心、踩踏的方式等,讓飛輪課充滿層次,而且每次總會感受到一些新的層次!是他的寬容和引導,讓我們能在顧好自己安全的前提下,仍願意不斷探索和提升,絕對不是像上週那堂課一樣,只有踩飛輪流汗而已。
真的覺得上到他的課好幸運哦!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今天早上上戰鬥有氧(立瑋),晚上第一次上熱血戰鼓(史特濃),雖然早上上得超充實超開心,但回家沒寫心得,等晚上上完熱血戰鼓,就只剩熱血戰鼓的熱血記憶了(好慘)。所以下課趕快寫學習日誌真的很重要! 其實博愛廠現在都沒有戰鼓的課(聽說以前有開過),今天也是因為原本的課程老師去台中參加健工的員工運動會,所以
今天是第十六堂飛輪課,也是慕名去上的一堂,由據說是王牌的**老師帶領的。 結果,因為被一通電話耽擱,去得晚了,習慣騎的那一台飛輪上面已經有人了,試了好幾台都覺得不OK,迫於時間,後來還是挑了一台老師正前方的車騎。 陌生的車騎起來已經需要時間適應,又碰到一個無限加阻力的老師...
前陣子跟體育系老師吃飯,跟他聊到我每次在健身房上完團體課都有寫學習日誌,他十分訝異,問我為什麼會想寫,也十分肯定,認為我寫這個對學習很有幫助。 其實一開始我是沒有寫的,然後,可能是年紀大了,就經常會忘了自己上過什麼、感覺如何、學習狀況如何、老師是誰...,特別是類型相似的課程,像是週四的武力對決
想想我一週十堂左右的課表裡,樂活瑜珈算是唯一的一堂伸展課,也是唯二節奏比較慢的課之一,因為老師帶得好+音樂好聽+身心放鬆,即使它是一大早八點的課,我還是一直抱著感恩的心情準時上課,很認真的享受這堂課,也是舒緩其他課程帶來的酸痛感。 在這堂課真的學到很多,更認識自己身體的肌肉如何伸展,如何放鬆。
今天上第15堂飛輪課,是大忠老師的E-Cycle耐力循環,今天因為大教室油漆,來上飛輪的人特別多呢! 大忠非常強調自己觀察自己的狀況,隨時調節阻力,探索自己的極限,還有和音樂的節拍結合,他建議如果踩踏的節奏跟不上音樂節拍,就可以降低阻力。非常喜歡上他的飛輪課,因為能到達其他老師無法到達的境界...
昨天去爬山,明天大教室油漆,瑜珈有氧等課程暫停一天,所以今天怒上三堂課...繼早上的全能踏板、power pilates後,下午又去上我的愛課勁量槓鈴。 下課時有位阿姨在跟朋友討論明天上什麼課,朋友提醒她明天停課,她哀叫道:那我明天怎麼辦啊?...看來團體課對她也很重要呢~~ 今天做到一個段落覺得手
今天早上上戰鬥有氧(立瑋),晚上第一次上熱血戰鼓(史特濃),雖然早上上得超充實超開心,但回家沒寫心得,等晚上上完熱血戰鼓,就只剩熱血戰鼓的熱血記憶了(好慘)。所以下課趕快寫學習日誌真的很重要! 其實博愛廠現在都沒有戰鼓的課(聽說以前有開過),今天也是因為原本的課程老師去台中參加健工的員工運動會,所以
今天是第十六堂飛輪課,也是慕名去上的一堂,由據說是王牌的**老師帶領的。 結果,因為被一通電話耽擱,去得晚了,習慣騎的那一台飛輪上面已經有人了,試了好幾台都覺得不OK,迫於時間,後來還是挑了一台老師正前方的車騎。 陌生的車騎起來已經需要時間適應,又碰到一個無限加阻力的老師...
前陣子跟體育系老師吃飯,跟他聊到我每次在健身房上完團體課都有寫學習日誌,他十分訝異,問我為什麼會想寫,也十分肯定,認為我寫這個對學習很有幫助。 其實一開始我是沒有寫的,然後,可能是年紀大了,就經常會忘了自己上過什麼、感覺如何、學習狀況如何、老師是誰...,特別是類型相似的課程,像是週四的武力對決
想想我一週十堂左右的課表裡,樂活瑜珈算是唯一的一堂伸展課,也是唯二節奏比較慢的課之一,因為老師帶得好+音樂好聽+身心放鬆,即使它是一大早八點的課,我還是一直抱著感恩的心情準時上課,很認真的享受這堂課,也是舒緩其他課程帶來的酸痛感。 在這堂課真的學到很多,更認識自己身體的肌肉如何伸展,如何放鬆。
今天上第15堂飛輪課,是大忠老師的E-Cycle耐力循環,今天因為大教室油漆,來上飛輪的人特別多呢! 大忠非常強調自己觀察自己的狀況,隨時調節阻力,探索自己的極限,還有和音樂的節拍結合,他建議如果踩踏的節奏跟不上音樂節拍,就可以降低阻力。非常喜歡上他的飛輪課,因為能到達其他老師無法到達的境界...
昨天去爬山,明天大教室油漆,瑜珈有氧等課程暫停一天,所以今天怒上三堂課...繼早上的全能踏板、power pilates後,下午又去上我的愛課勁量槓鈴。 下課時有位阿姨在跟朋友討論明天上什麼課,朋友提醒她明天停課,她哀叫道:那我明天怎麼辦啊?...看來團體課對她也很重要呢~~ 今天做到一個段落覺得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第一次在愛沙尼亞上健身房教練課,主要是利用身體重量進行的訓練動作,包括深蹲、啞鈴畫圈、伏地挺身和仰臥起坐,主要目的是正確姿勢與呼吸。
年輕的時候不喜歡瑜珈,總覺得是靜態的運動,加上本身身體僵硬,幾乎很少有動作可以完美的達成,後來經過學習,才知道運用呼吸以及對動作的了解,需要配合意念,雖無法做得跟老師的動作一樣,但對身體確實產生極大的幫助,漸漸的越來越喜歡這個能夠伸展及放鬆的課程。 其實跟對老師也很重要,有些老師一直要求學員的動作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參加靜心課程的心得。文章中描述了一天的活動內容,包括教練指導的呼吸和身體活動,以及參加者在活動中的感受和情緒流動。在文章中提到的內容包括地震對活動的影響、呼吸紓壓的效果,以及抽獎等精彩內容。整篇文章是作者對活動的深入回顧和感性反思。
Thumbnail
【初登場】 感謝昨天的大心臟,給了自己很棒的學習機會。   整體來說,從練體能、感受音樂、律動到跳舞,我很享受這次的教學,我發現實際在課堂上操作肯定與鼓勵、預評、節奏掌握等等,對於自己的「引導」和學生的「學」都有莫大的幫助,同時我嘗試「老師將自己很有熱情的內容,經過安排後和學生分享」的狀態
課程是我和朋友約同一個時段一起訓練,但彼此都各有一位教練負責,所以不會互相干擾或打架。原本也有想說一對二,但教練建議因為每個人想要訓練的部位、期待和身體素質都有差異,一對二對於教練來說其實很難細緻的掌握學員的狀態,反而兩敗俱傷。
突然翻到頻道裡有第一堂瑜珈課的影片,雖已到了第19天,但沒關係,養成習慣本來就是靠開始執行第一步並堅持,不用設下太難目標讓自己想打退堂鼓,因此不用太在意順序也是理所當然的,找到喜歡的、想跟練的影片就可以。 3/25 Day19心得 主要是伸展胸、背、肩。 向側邊伸展時,有感受到背部脊椎一節節鬆
Thumbnail
喜歡瑜珈,是真正的專注。還搞不清楚太多姿勢的名稱,隨著老師的口令,左腳右腳、點地抬起,身體嘗試從未做過的動作,延展的、痠痛的,是已知脆弱無力的舊傷部位,或從未動用過的肌群,在自己的極限內,緩緩復健也好、開拓未知也有,一點一點探索藏在身體裡的更多可能性,覺知自己並不是真的那麼認識自己,即使是物理層面上
Thumbnail
隨著階段性的發展,以及畢業班特有的蒲公英家小鐵人活動, 大班的孩子需要讓自己熟練兩輪腳踏車的騎乘囉! 除了早會運動能夠接觸以外,這兩週的時間我們將這個項目融入本週目標, 每天練習騎三圈~經過時間的累積也能夠一點一滴地達成目標! 襄涵:「老師,我昨天騎小台的,我今天有練習大台的哦!」 春
Thumbnail
「瑜珈師資培訓班」,最近超熱門的課程。   其實我有自己練瑜珈及健身運動,平時會上空中瑜珈和皮拉提斯,主要是怕自己在練習時體位不正確,透過老師的指導就可以加深自己的練習。但我有時會想,運動不是應該要自己先喜歡才會一直努力精進嗎?  瑜珈師資培訓班,曾經有想過但礙於自己很多體位不精進再加上費用也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一對一皮拉提斯課程的體驗心得,透過專業指導的課程,更瞭解自己的身體。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第一次在愛沙尼亞上健身房教練課,主要是利用身體重量進行的訓練動作,包括深蹲、啞鈴畫圈、伏地挺身和仰臥起坐,主要目的是正確姿勢與呼吸。
年輕的時候不喜歡瑜珈,總覺得是靜態的運動,加上本身身體僵硬,幾乎很少有動作可以完美的達成,後來經過學習,才知道運用呼吸以及對動作的了解,需要配合意念,雖無法做得跟老師的動作一樣,但對身體確實產生極大的幫助,漸漸的越來越喜歡這個能夠伸展及放鬆的課程。 其實跟對老師也很重要,有些老師一直要求學員的動作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參加靜心課程的心得。文章中描述了一天的活動內容,包括教練指導的呼吸和身體活動,以及參加者在活動中的感受和情緒流動。在文章中提到的內容包括地震對活動的影響、呼吸紓壓的效果,以及抽獎等精彩內容。整篇文章是作者對活動的深入回顧和感性反思。
Thumbnail
【初登場】 感謝昨天的大心臟,給了自己很棒的學習機會。   整體來說,從練體能、感受音樂、律動到跳舞,我很享受這次的教學,我發現實際在課堂上操作肯定與鼓勵、預評、節奏掌握等等,對於自己的「引導」和學生的「學」都有莫大的幫助,同時我嘗試「老師將自己很有熱情的內容,經過安排後和學生分享」的狀態
課程是我和朋友約同一個時段一起訓練,但彼此都各有一位教練負責,所以不會互相干擾或打架。原本也有想說一對二,但教練建議因為每個人想要訓練的部位、期待和身體素質都有差異,一對二對於教練來說其實很難細緻的掌握學員的狀態,反而兩敗俱傷。
突然翻到頻道裡有第一堂瑜珈課的影片,雖已到了第19天,但沒關係,養成習慣本來就是靠開始執行第一步並堅持,不用設下太難目標讓自己想打退堂鼓,因此不用太在意順序也是理所當然的,找到喜歡的、想跟練的影片就可以。 3/25 Day19心得 主要是伸展胸、背、肩。 向側邊伸展時,有感受到背部脊椎一節節鬆
Thumbnail
喜歡瑜珈,是真正的專注。還搞不清楚太多姿勢的名稱,隨著老師的口令,左腳右腳、點地抬起,身體嘗試從未做過的動作,延展的、痠痛的,是已知脆弱無力的舊傷部位,或從未動用過的肌群,在自己的極限內,緩緩復健也好、開拓未知也有,一點一點探索藏在身體裡的更多可能性,覺知自己並不是真的那麼認識自己,即使是物理層面上
Thumbnail
隨著階段性的發展,以及畢業班特有的蒲公英家小鐵人活動, 大班的孩子需要讓自己熟練兩輪腳踏車的騎乘囉! 除了早會運動能夠接觸以外,這兩週的時間我們將這個項目融入本週目標, 每天練習騎三圈~經過時間的累積也能夠一點一滴地達成目標! 襄涵:「老師,我昨天騎小台的,我今天有練習大台的哦!」 春
Thumbnail
「瑜珈師資培訓班」,最近超熱門的課程。   其實我有自己練瑜珈及健身運動,平時會上空中瑜珈和皮拉提斯,主要是怕自己在練習時體位不正確,透過老師的指導就可以加深自己的練習。但我有時會想,運動不是應該要自己先喜歡才會一直努力精進嗎?  瑜珈師資培訓班,曾經有想過但礙於自己很多體位不精進再加上費用也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一對一皮拉提斯課程的體驗心得,透過專業指導的課程,更瞭解自己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