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曾覺得有些事總是在自己身上不斷發生,尤其是讓人感到結果失望的事,若是再深入探究,可能還會發現每次不如意的結果居然是如此相像!
有個認識很久朋友,來電祝我新年快樂,但我聽他的聲音卻感受到他一點也不快樂,關心詢問後他告訴我,他跟大股東經營理念不合,幾個月前拆夥了,新的合作夥伴本來說好這個月要投資最後卻放他鴿子,簽好約的廠房與投入的設備因為取消,現在善後問題讓他一個頭二個大。
這麼多年來,我這朋友的不容易在於,二十多年前他投入這領域時是個門外漢,但著眼未來前景他毅然投入至今,依照國際對環保議題的重視,這個領域似乎並沒有選錯,草創時期他從設備組裝、現場施工、原料研發、產品應用,再到市場開拓、客戶經營,直至後來獲得國際發明獎,成為博學博士,這一路的技術與專業的深入是看得到成果的,創業歷程中賞識他、看好市場的投資夥伴也是不少,但事業發展就是不如預期每每失望,失望什麼?總聽他說,合作夥伴不夠信任他對市場或商品的建議而盲目行事,以致錯失機會,業務部門不願聽取他對客戶經營的經驗閉門造車,因而獲利不佳,總覺問題都在別人身上,自己也不想再投入付出了,長期下來,也就開始對外尋找機會,股東團隊離了心拆夥也是必然的結果,但每一次的不愉快結束,總為下一次事業帶來干擾與阻礙。我知道他的創業之路走得起起伏伏並不順遂,這已經是我聽到第三次與股東拆夥的結果了,我反問我朋友,你有發現這樣的模式一直在發生嗎?你覺得問題出在哪?是時運不濟?是市場景氣低迷?是錯誤的合作夥伴?還是自身的議題?我請他靜下心來,想想我的提問。
當我朋友一直在重複這段人生劇本時,我也看到這是宇宙給的考驗但卻一直無法破關,這其中有「環境」、「事」與「人」三個環節設定,但所有情節卻是我朋友的投射作用形成,也因此問題癥結除了“自己”沒有別人了!探究無法破關的原因就在於不良的自動導航模式,看不到、讀不到自然也就無法做到改變,若我的朋友與股東合作時,能先放下他個人的執念、經驗、技術專業,先聽聽股東的聲音確認彼此的目標,了解彼此認知上的差異,試著接納與涵容他人,合作時同中求異,異中求同,或許會有不一樣的事業結果,這其中的轉變關鍵就在於“自我覺察” 與 “內在彈性”。
若想要斷開人生不良的自動導航模式,為自己人生負責並做出行動,學習“自我覺察”與 “內在彈性”是一件重要的功課,與朋友們分享,我在遇到自己人生議題時,運用由Steven C. Hayes PhD所發展出來的「接納與承諾療法(Acceptance & Commitment Therapy, ACT)」六大核心模式,讓“自我覺察”與 “內在彈性”幫助我突破關卡:
- 覺察當下:能有意識地、不帶評價地,讓自己專注當下,並願意用好奇與接納的態度來面對人生議題,
- 接納:外界總會許多規條、看法、建議,自身也會對當下的人生議題有想法、念頭,自己是否能不被影響,
- 人生價值:傾聽內在的聲音自己想要什麼,什麼才是對自己最重要的,
- 認知脫鉤:學習不受過去經驗與記憶影響,避免讓情緒或想法自我糾結,
- 自我脈絡:觀察與發現有多少不良的劇本脈絡設定,如此才能看清斷開的切口,
- 承諾行動:定錨什麼是你最重要的(價值觀),設定自己想要的目標,並採取行動
每個人的人生經歷及遇到的事件都不同,在理解與運用ACT六大核心模式的順序或有差異,但只要有心願意持續練習提升“自我覺察”與 “內在彈性”的能力,相信朋友們也能斷開自己人生不良的自動導航模式。
新的一年,祝福大家!
#自我內在探索 #與情緒同在